資源簡介 第6課 艱辛探索與建設成就 導學案班別: 姓名: 學號:學習目標:1、通過時間軸了解中共八大、社會主義艱辛探索、“文革”的時間、概況等基本概況。(時空觀念)2、掌握中共八大、國民經濟調整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模范人物等,分析評價“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簡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國民經濟遭受嚴重破壞的主要史實,認識“文化大革命”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嚴重災難。(史料實證、唯物史觀)3、感悟社會主義建設是曲折而漫長的過程,體會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為人民服務等優秀品質的重要性。(家國情懷)【基礎過關】1.中共八大(1)時間/地點:1956年;北京。(2)內容:分析了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是集中力量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3)影響:中共八大以后,我國開始全面的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這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背景: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2)概況:全國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但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律。(3)影響:加上當時自然災害嚴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國的國民經濟發生嚴重困難。(4)調整:中共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于1961年初開始實施。到1965年,國民經濟調整的任務基本完成。3.“文化大革命”(1)時間:1966—1976年。(2)原因:20世紀60年代中期,毛澤東認為黨和國家面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為此,他強調“以階級斗爭為綱”,想通過發動“文化大革命”來防止資本主義復辟。(3)最大的冤案:國家主席劉少奇被誣蔑為“叛徒、內奸、工賊”,遭受了殘酷迫害。(4)結束: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團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結束。(5)危害:民主與法制受到踐踏,社會和生產秩序陷于混亂;國民經濟遭受巨大損失;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受到摧殘。4.建設成就經濟建設 (1)工業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項目。武漢、包頭兩大鋼鐵基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建設起來。 (2)工業布局有了明顯改善,原有的沿海工業基地得到加強,廣大內地也新建了不同規模的現代工業。 (3)新興的電子工業、原子能工業、航天工業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 (4)交通、水利建設取得很大成績,修建了蘭新、蘭青、包蘭等鐵路。 (5)我國初步形成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現代化建設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科技成就 (1)1965年,我國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這在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 (2)1967年6月,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1970年4月,我國成功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73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強優勢的秈型雜交水稻。模范人物 大慶石油工人“鐵人”王進喜、黨的好干部焦裕祿、解放軍好戰士雷鋒等。【重難突破】【唯物史觀】1956—1976年我國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及啟示。【實戰演練】1.1956年,主持全國經濟建設的陳云在中共八大會議上指出:“改變工商企業間的購銷關系,必須保存一定數量的分散生產和分散經營;改變市場管理辦法,價格政策要有利于生產,適當改變計劃管理的方法。”這體現了當時中國( )A.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 B.要求實行計劃經濟體制C.社會主義改造尚未完成 D.對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2.下面是某一時期各地小麥畝產統計數據,其內容反映出( )時間 地點 畝產(斤)1958年6月16日 湖北省谷城縣星光社 4 3531958年7月12日 河南省西平縣和平社 7 3201958年9月22日 青海柴達木盆地賽什克農場 8 586.6A.“大躍進”中的浮夸風 B.我國溫飽問題徹底解決C.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 D.我國農業科技進步明顯3.有農民這樣評價人民公社:“大多數人出勤不出力,到場算個數,有時連勤也不出。”由此可見,人民公社體制( )A.挫傷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B.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發展C.提高了農業的發展水平 D.廢除了農村的剝削制度4.1962年,我國在大力壓縮各項生產指標的同時,對工業企業進行關廠并廠、縮小規模,使全國的企業數由1959年的31.8萬個減少到1962年的19.7萬個。這一變化反映出當時( )A.國民經濟比例失調 B.工業生產嚴重過剩C.忽視客觀經濟規律 D.經濟建設趨于理性5.(2023濱州·時空觀念)下表為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我國1956—1965年國內生產總值,從表中可以看出( )時間(年)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國內生產總 值(億元) 1 030.7 1 071.4 1 312.3 1 447.5 1 470.1 1 232.3 1 162.2 1 248.3 1 469.9 1 734A.社會主義建設曲折前進 B.國內生產總值持續增長C.國民經濟體系初步形成 D.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6.(家國情懷)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時期涌現出許多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下圖所示的三位人物共同體現出的時代精神是( )A.艱苦創業、無私奉獻 B.同仇敵愾、國際主義C.改革創新、與時俱進 D.崇尚法治、健全民主7.(2023天水)在社會主義建設的火熱年代,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石油工人,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憑“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頑強意志,僅用三年時間就拿下了大油田。他的事跡體現的時代精神是 ( )A.堅持真理、英勇斗爭 B.嚴謹治學、求真務實C.獻身科研、默默堅守 D.艱苦奮斗、自力更生8.(歷史解釋)下面數值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完成 B.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 D.“文化大革命”造成經濟下滑【能力提升】9.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過程中,中國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現了嚴重失誤。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歷史解釋——失誤篇材料一 早稻畝產三萬六千九百多斤,花生畝產一萬多斤的高產“衛星”,從湖北省麻城縣麻溪河鄉和福建省南安縣勝利鄉的田野上騰空而起了。這是今年我國農業生產上又一件大喜事。——《人民日報》1958年8月13日社論(1)材料一中早稻、花生的高產“衛星”真的是“一件大喜事”嗎?請說明理由。(3分)唯物史觀——反思篇材料二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一定要牢牢記取“文革”的歷史教訓,牢牢堅持黨對“文革”的政治結論,堅決防范和抵制圍繞“文革”問題來自“左”的和右的干擾,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而要毫不動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人民日報》(2016年5月17日)(2)以史為鑒,說說“文化大革命”這段沉重歷史帶給我們的啟示。(2分)家國情懷——模范篇材料三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人民的幸福生活是靠一點一滴創造得來的;只要踏實勞動、勤勉勞動,在平凡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業績。前進道路上,無論時代條件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都要發揚光大勞動精神。——人民網(3)請結合中國現代史上的一位歷史人物的事跡,說明“只要踏實勞動、勤勉勞動,在平凡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業績”。(4分)9.中國共產黨在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既有成功經驗,也有嚴重失誤。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2分)材料一 下面是為提交中共八大開會討論,中央有關部門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計劃中糧、棉、鋼產量在1962年應達到的指標。方案 糧產量 棉產量 鋼產量方案一(1955年夏提出) 4 600億斤 4 300萬石 1 100萬噸方案二(1956年1月提出) 6 400億斤 7 000萬石 1 500萬噸方案三(1956年8月提出) 5 000億斤 4 800萬石 1 050萬—1 200萬噸材料二材料三 從1956年起,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經歷了十年的艱難探索。這一時期,廣大內地和邊疆地區新建了不同規模的現代工業,改善了工業的地理布局。在交通運輸上,除西藏外,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都通了火車。此外,核武器和導彈也試驗成功。這些成就的取得,源于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和勇于從困難中奮起的能力。這是一種何等的精神面貌,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摘編自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第三卷)(1)根據材料一,分析中共八大召開前中國共產黨經濟建設的指導思想產生的變化。(4分)(2)你如何評價材料二中圖1、圖2反映的事件?(2分)(3)根據材料三,指出1956年至1966年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分析這一時期“精神面貌”的內涵。(6分)參考答案:1.D2.A 【解題思路】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以后,全國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浮夸風”蔓延。故選A。3.A 4.D5.A 【解題思路】根據表中數據可知,1956—196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不斷提高;1960—196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不斷下降;1962—196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恢復并持續增長。這說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在曲折中前進。故選A。6.A7.D8.D9.(1)不是。(1分)理由:夸大農業產量,是“浮夸風”的一種體現;忽視客觀的經濟規律,片面追求高速度,阻礙了農業的發展。(2分)(2)堅決反對個人崇拜;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任答兩點即可,2分)10.(1)方案二反映出經濟建設追求高速度的傾向,后來調整了經濟指標,反映了從實際出發、穩步前進的指導思想。(4分)(2)“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是黨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過程中出現的嚴重失誤。(2分)(3)成就:改善了工業的布局;以火車為代表的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國防科技領域取得重大成就。(任答兩點即可,4分)內涵: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無私奉獻、自力更生。(2分)(4)【示例】雷鋒是一名普通的解放軍戰士,他干一行愛一行,在每個崗位上都兢兢業業地工作,甘當革命的螺絲釘,默默無聞地為人民做了大量好事,他以公而忘私、助人為樂的共產主義風格和言行一致的工作作風,成為全國人民學習的榜樣。(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