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第三章 晶體結構與性質配合物(說課)一、教材分析1.課標要求知道配位鍵的特點,認識簡單的配位化合物的成鍵特征,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存在與應用。2.知識內容選修 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1化學2初中、化學1微觀理解理性分析定性了解 感性認識感性材料積累配合物3.教材地位CuSO4固體溶于水顏色變化Fe3+檢驗、銀氨溶液制備配位鍵、配合物通過前面的章節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知道原子的結構與性質、分子結構與性質、晶體結構與性質;明白了共價鍵形成過程,類型及其特征;理解了元素電負性差異并可以進行簡單判斷;知道一些常見分子或離子的空間構型。高二學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已有基礎2.存在問題學生對之前所學的內容還沒有形成一定的知識體系,在分析問題時需要教師適時、適度地引導。實驗操作及探究能力不強;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應用能力較弱。從微觀角度思考問題本質的能力不足。二、學情分析三、教學目標1.了解配位鍵的特征和實質,認識簡單的配合物的成鍵特點。2.知道配合物在適當條件下可以發生轉化,能運用配位鍵解釋某些沉淀溶解,顏色變化等實驗現象。教學重點:配位鍵,配合物的概念,配合物的合成教學難點:配合物的結構,配合物的轉化體會配合物的存在與應用探究配合物的轉化探究配位鍵的形成配合物認識更多的配合物四、教學過程血紅素,葉綠素,順鉑中的配位鍵,感受配合物的結構與應用【演示】 幾種銅鹽溶液及固體分析為什么硫酸銅溶液和氯化銅溶液是藍色的,無水硫酸銅是白色的?銅離子在什么條件下是藍色的?【創設情境】任務一 探究位鍵的形成【問題】(小組討論)類比NH3與H+是如何形成NH4+,分析Cu2+與H2O是怎樣結合的?以銨根為例,探究配位鍵的形成本質任務一 探究配位鍵的形成【問題】配位鍵形成的條件?形成條件:一方能給予孤電子對(比如:H2O、NH3、Cl-、SCN-等)另一方能接受電子對(有空軌道)(H+、Cu2+、Fe3+、Ag+、Zn2+、Fe、Ni等) 大多為過渡金屬的原子或離子建立配合物概念,回顧舊知已有,建立共價鍵知識體系【概念引出】配位鍵與配合物相關概念以四水合銅粒子為例分析配合物的組成與結構,強化概念。【問 題1】解釋配合物發生轉化的原因并分析配位鍵的強弱CuSO4(aq) 藍色沉淀氨水氨水深藍色溶液依據實驗說明論證配合物的穩定性及轉化關系,培養學生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問題2】用NaOH溶液和BaCl2溶液分別檢驗深藍色溶液中的對應離子,觀察實驗現象,試解釋原因。[Cu(NH3)4]2+任務二 探究配合物的轉化【遷移應用】應用配合物轉化相關知識解決氯化銅不同濃度溶液顏色不同的問題。任務三 認識更多的配合物【實 驗1】利用硫氰化鐵配離子的顏色,可鑒定溶液中的Fe3+;又由于該離子的顏色極似血液,常被用于電影特技和魔術表演。【實驗2】銀氨溶液,工業上用于生產銀鏡。氯化銀為什么溶于氨水?應用沉淀溶解平衡理論解釋。利用配位鍵理論解釋某些反應的發生或某些配合物的形成及其應用;依據配位鍵理論分析和解釋配合物在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中的作用葉綠素固氮酶血紅蛋白維生素B12電鍍王水溶金照相技術定影助熔劑抗癌藥物——順鉑污水處理汽車尾氣凈化激光材料超導材料在生命體中的應用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其他領域在醫藥中的應用任務四 體會配合物的存在與應用感受配合物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認識到配合物對化學發展的貢獻五、教學反思問題驅動式教學通過一系列步步深入的驅動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學習熱情,展現并揭示學習過程與思維方法,使學生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習得知識,提升化學學科核心素。實驗探究能力的培養通過幾組實驗的方案設計,實驗操作及實驗分析,增強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科學探究精神,提升學生應用實驗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有更深刻的認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