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7.4科學技術與可持續發展這么熱,怎么辦?思考:空調給地球降溫了嗎?室內室外電能熱能熱能空調工作原理中國火力發電占發電總量的比例為70.5%。電能獲得2008年、2009年、2011年,國家分三批確定69個典型資源枯竭型城市,其中:煤炭城市37個。我國西南某地的銅礦空調制造銅礦開采的污染問題交通運輸交通運輸問題:溫室氣體排放資源枯竭環境退化......世界的問題全球氣候變暖資源枯竭,環境退化,自然災害頻發——這樣的發展不可持續怎么辦?一.世界的問題二.可持續發展1980年國際自然保護同盟的《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必須研究自然的、社會的、生態的、經濟的以及利用自然資源過程中的基本關系,以確保全球的可持續發展。”1981年,美國布朗(Lester R. Brown)出版《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提出以控制人口增長、保護資源基礎和開發再生能源來實現可持續發展。1987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出版《我們共同的未來》報告,將可持續發展定義為:“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它系統闡述了可持續發展的思想。1992年6月,聯合國在里約熱內盧召開的“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了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等文件。隨后,中國政府編制了《中國21世紀人口、資源、環境與發展白皮書》,首次把可持續發展戰略納入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遠規劃。1997年的中共十五大把可持續發展戰略確定為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實施”的戰略。2002年中共十六大把“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增強”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三.怎么實現可持續發展?2010年至2021年,以國家和地區劃分的太陽能光伏產能百分比。1.科學可以為解決資源短缺問題提供理論基礎,為人們開發出資源可循環利用技術、新材料技術和新能源技術等提供理論基礎。2.科學為制定可持續發展規劃提供依據2.科學為制定可持續發展規劃提供依據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順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3.科學可以為治理環境污染提供理論基礎(1) 開發出掩埋二氧化碳的技術,以此來減緩全球溫室效應的發展速度。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項目在南海正式投用(圖片來源:新華網)活動:為垃圾找個歸宿!活動:為垃圾找個歸宿!(2)開發出對環境無害化的清潔生產技術和綠色產品綠色化學以原子經濟性和“5R”原則為核心內容。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中的每個原子,使之結合到目標產物中,反應產生的廢棄物就最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就最小。“5R”原則,即:Reduction,減少原料使用,減少廢棄物排放;Reuse,循環、重復使用;Recycling,回收利用;Regeneration,資源和能源再利用;Rejection,拒用有毒副作用及污染的原料。4.科學可以為開發生態農業、設施農業和技術集約化農業技術提供理論基礎5.科學可以探究自然災害的成因:科學可以開發監測自然災害的技術,以此來提高災害預報的準確性,為防災、減災服務地震預警系統課堂小結:本節我們介紹了當今世界面臨的氣候變暖, , 和自然災害頻發的問題。從我們國家和世界努力來看,可以依靠 走 的道路。資源枯竭環境退化科學技術可持續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