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型 新課 姓名 課時 使用日期學習目標 政治認同:知道我國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知道公正、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依法治國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道德修養:規范自己的行為,提高守法的自覺性。 責任意識:通過對法治的學習和思考,增強自覺學法尊法守法意識。 法治觀念:通過對生活與法律關系的學習,能夠體會法律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重難點 教學重點: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法治的意義。 教學難點:法律的產生和本質。學習過程【知識回顧】 1.在共建集體中盡責的原因和要求2.如何在共建集體的擔當中成長3.在集體中承擔責任的意義和要求 【新課導入】 我們在集體中學習過共同生活。共同生活中的你我他渴望秩序與和諧,渴望平等與自由。法律調整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平正義,為我們的生活保駕護航,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走進法治天地,我們用心體會法治對于生活的意義和價值,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健康成長。 三、【自主預習】(10分鐘) 1.為什么生活與法律息息相關? (1)生活需要_________來調整。每一部法律都是應生活的_________而制定和頒布的,又對生活加以_______和___________。 (2)法律已經深深地嵌入我們的生活之中,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法律通過調整_______________,不僅服務于人們___________的生活,而且指導著人們____________的生活。 (3)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我們一生都享有法律規定的各項____________,同時必須履行法律規定的各項_____________。 2.法律的起源 (1)原始社會沒有法律,人類用___________來約束自己的行為,這些習慣靠人們________________遵守。 (2)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____________產生以后,_________________開始有意識地創制法律。 3.法律的本質和功能是什么? (1)本質:法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體現。 (2)功能:法律是用來統治___________、管理___________的工具,也是調整______________、判斷_____________、處理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標尺。 4.法治的含義 法治是___________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治理,強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法治的要求 要求任何組織和個人都要__________法律,____________法律,_____________辦事。 6.法治的重要性(法治的作用) (1)法治是人們共同的_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標志。 (2)堅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設社會主義____________________,切實保障社會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已經成為我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顯著優勢之一。 (3)法治助推______________的實現,是實現政治清明、社會公平、民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7.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P88“相關鏈接”)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_______________,建設社會主義_________________。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導學案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第九課《法律在我們身邊》9.1生活需要法律四、【合作探究】 1.閱讀教材P84“運用你的經驗”,列舉一些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如果沒有這些法律,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2.閱讀教材P85“探究與分享”,思考并回答: (1)上述行為都是自覺的嗎? (2)有人認為,只要不違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離我們很遙遠。你贊同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3.閱讀教材P86“探究與分享”,說說上述內容哪些是我們的權利,哪些是我們的義務? 4.閱讀教材P87“探究與分享”,思考:法律產生后,人類就走上依法治國的道路了嗎?為什么? 【自主檢測】 1.隨著共享單車走進人們的生活,各種破壞、損毀單車等現象屢見不鮮。讓共享單車真正發揮作用僅靠法律的強制性是不夠的,還必須重視道德建設。這是因為( ) A.道德比法律更能夠在人們的內心樹立權威 B.道德更適用于小事情,而法律適用于大事情 C.道德的適用范圍比法律更廣,道德比法律更有約束力 D.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強人們尊法守法的意識和自覺 2.法律與我們每個人如影隨形、相伴一生。下列內容與法律對應正確的是( ) 序號名言或警句體現的觀點或道理①出生后,父母為我申報了戶口戶口登記條例②到了上學的年齡,父母必須送我去上學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③工作后,我有休息休假的權利勞動法④父母年齡大了,我必須贍養和扶助父母婚姻法、未成年人保護法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用法治保障改革,改革就會乘風破浪。”下列屬于法治作用的是( ) A.法治推動個人治理現代化 B.法治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C.法治是現代社會人們共同的生活方式 D.法治實現中國夢 4.某法庭受理了一起子女贍養糾紛案。已經70多歲的王某,現獨居生活,年老體弱也沒有經濟來源,但3名子女卻不盡贍養義務,于是王某將3名子女起訴到法院。最終,法院依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等相關規定,依法判定3名子女給付贍養費并對王某進行輪流贍養。這一案例說明( ) ①法律的實施以強大的國家力量作后盾,具有強制力 ②生活中的矛盾和糾紛不能依靠道德、親情進行協調 ③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人們的生活 ④法律為我們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法律、道德等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它們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下列名言警句中能夠體現這一主旨的是( ) A.“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B.“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C.“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D.“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6.2010年4月2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修訂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這體現了( ) ①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 ②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 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權力機關 ④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立法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