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型 新課 姓名 課時 使用日期學習目標 道德修養(yǎng):(1)培養(yǎng)行已有恥、止于至善的意識;(2)培養(yǎng)廉恥之心,懂得榮辱之分。 健全人格:我們要知廉恥,懂榮辱,有所為,有所不為。 責任意識:樹立規(guī)則意識,學會自省和慎獨。重難點 教學重點:“行己有恥”“止于至善”的內(nèi)涵和要求;教學難點:“行己有恥”“止于至善”的道理。學習過程【知識回顧】 1.青春的探索為什么需要自信(自信的作用有哪些) 2.為什么青春的探索需要自強? 3.自強的要求有哪些? 【新課導(dǎo)入】 我們寫字時的“田字格”有什么作用?這對我們的成長有什么啟示? 【自主預(yù)習】(5分鐘) 1.什么叫“行己有恥”? 行己有恥,是指一個人行事,凡自己認為__________的就不去做。 2.我們該怎樣做到“行己有恥”? (1)要知_________,懂___________;有所_______,有所__________。 (2)需要我們有___________,不斷提高辨別“_________”的能力。在行動之前,______________;在行動之中,___________;在行動之后,反思__________與___________。 (3)要樹立_________意識,觸碰__________底線的事情不做,違反法___________的事情堅決不做。 (4)需要我們磨礪_________,拒絕____________,不斷增強____________。 3.怎樣增強自控力? (1)增強“___________”的力量; (2)增強“____________”的力量; (3)加強___________。 4.怎樣做到“止于至善”? (1)每個人都可從____________做起。積少成多,積善成德。 (2)在生活中尋找“_________”,將他們作為___________。 (3)要求我們養(yǎng)成_____________的習慣。檢視__________的不足,不盲目___________,積極調(diào)整自己,通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端正自己的行為。 (4)以_________為本,行走在“____________”的路上,在學習中_________,在成長中___________,是青春最好的證明。 5.榜樣的作用有哪些? (1)好的榜樣昭示著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態(tài)度,激發(fā)我們對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思考,給予我們____________的力量。(對個人) (2)善于尋找好的___________、向榜樣學習、汲取榜樣的力量,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6.什么是慎獨? 慎獨是指在沒有____________的情況下,能嚴守____________。 四、【合作探究】 1.閱讀教材P28“探究與分享” 有人說,只要不被發(fā)現(xiàn),說話、欺騙都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為什么? 閱讀教材P30“探究與分享” 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學的議論?你會怎么做?七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導(dǎo)學案第一單元《青春時光》第三課《青春的證明》3.2青春有格3.閱讀教材P31“探究與分享” (1)你如何看待上述觀點? (2)你認為“止于至善”的人應(yīng)該具備哪些品質(zhì)? 五、【自主檢測】 1.2021年2月5日,中國演出行業(yè)協(xié)會發(fā)布新規(guī)定,有擾亂公共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違背倫理道德、違反公序良俗等行為的“劣跡藝人”,將受到協(xié)會會員單位1年期限至永久期限的聯(lián)合抵制。這要求藝人做到 A.誠實守信 B.服務(wù)社會 C.行己有恥 D.自信自強 2.慎獨,是指在沒有外在監(jiān)督的情況下,也能表里一致,嚴守道德準則。下列做法違背慎獨要求的是 ( ) A.小童自覺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 B.小明撿到一個籃球,悄悄據(jù)為已有 C.小林在無人監(jiān)考時堅持誠信答題 D.小琴完成作業(yè)后主動幫媽媽做家務(wù) 3.孟子日“側(cè)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其中,“ 羞惡之心”告訴我們 ( ) A.聞過即改,知恥后勇 B.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C.仁者愛人,推己及人 D.見賢思齊,止于至善 4.青春有格是說青春也需要規(guī)范和引導(dǎo)。 下列選項能夠規(guī)范、引導(dǎo)青春,讓青春有格的是 ( ) ①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 ②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③見賢思齊焉, 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④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中國古話說:人無恥,無自立。這句話是說( ) A.因為有羞恥心,人才會節(jié)制自己的行為,不做庸俗卑賤的事情,有尊嚴的生活。 B.自尊心和羞恥心沒有聯(lián)系 C.人要沒有任何廉恥心,才能自立 D.沒有了羞恥心,就不能獨立 6.“行己有恥”出自《論語 子路》。儒家把恥作為道德底線,視為人自身道德完善的起點。要做到“行己有恥”,要求我們( ) ①不斷提高識“恥”的能力 ②聞過而終禮,知恥而后勇 ③磨礪意志,拒絕不良誘惑 ④違背道德的事可做可不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啟示我們( ) ①要檢視自己的不足,及時改正 ②要養(yǎng)成自我省察的習慣 ③只看自己的長處,忽視短處 ④要經(jīng)常反思自己的行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止于至善”是一種“雖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實踐過程,是一種向往美好、永不言棄的精神狀態(tài)。下列名言警句中能體現(xiàn)“止于至善“境界的是( ) A.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B.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fù)來 C.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D.遙知百國微茫外,未敢忘危負歲華 9.青春有格,這里的“格”主要指的是( ) ①行己有恥 ②標新立異 ③止于至善 ④無所畏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六、【本課小結(ji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