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一、思維導圖走進社會生活二、改錯題:找出錯誤并改正。1.人的身份是在社會交往中確定的。改正:2.我和小明是同桌,這是屬于地緣關系。改正:3.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服務社會中養成。改正:4.借助互聯網我們可以購買物品、尋醫問藥、休閑娛樂,說明網絡打破了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改正:5.網絡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權利,使人們更加便利、有序地參與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改正:6.網絡無界,自由有限。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改正:7.網絡豐富日常生活具體表現為: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為文化傳播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改正:8.網絡是把雙刃劍,所以我們要遠離手機上網。改正:三、小試牛刀1.歌曲《我和我的祖國》承載了國人摯愛偉大祖國的心路歷程及家國情懷。從下圖顯示的歌詞中可以感悟到( )A.個人與社會是相互獨立的B.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C.個人投身于社會就能走向成熟D.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2.從古代的“同硯”“硯臺”“窗友”“同門”“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學、學友、校友、學長。這些社會關系的確立都是基于( )A.法律關系 B.血緣關系C.地緣關系 D、業緣關系3.下列行為有利于個人社會化的是( )A.不關心國家發展B.積極參加學校的社團活動C.只待在家里認真學習D.對自身以外的事漠不關心4.2022年8月,重慶突發山火,一群年輕的志愿者開著摩托車,一趟趟為山上的消防員來回運送物資。他們的行為( )①有利于弘揚社會正氣②是關心社會、奉獻社會的親社會行為③體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④是為了獲得物質獎勵,贏得社會認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某村通過電商平臺、社交網絡、在線旅游和外賣平臺等渠道,將本地的特色商品、自然風光、文化旅游資源等及時發布出去,帶動鄉村旅游、餐飲及民宿等產業的發展。如果給這則新聞取個標題,恰當的是( )A.網絡為鄉村振興注入新的活力 B.網絡為文化傳播搭建新的平臺C.網絡改變了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 D.網絡打破了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6.女兒:網絡生活真精彩,學習購物很方便。媽媽:網絡生活很無奈,虛假信息真煩人。下列觀點能全面反映上述對話的是( )A.網絡滋生虛假信息 B.網絡豐富日常生活C.網絡是一把雙刃劍 D.拒絕網絡才是明智7.“花在樹則生,離枝則死。鳥在林則樂,離群則悲。”這句話蘊含的道理是( )A.個人離不開社會 B.社會由個人組成 C.個人比社會重要 D.社會離不開個人8.某演員是電影里的外交官,是路上遵守交規的開車人,是小區里的業主。這告訴我們( )①不同的人在社會關系中的身份不同②不同的家庭決定了不同的身份③不同的社會關系決定了不同的身份④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①②9.我們應該學會做網絡的主人,讓網絡空間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學習和成長。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雙擊鼠標啟窗口,信息海洋好神奇。查資料,聯友誼,賞音樂,通信息。一葉輕舟萬山過,網絡魅力誰能敵。材料二有激流,有險灘,暗礁陷阱起波瀾。不良信息散迷霧,低俗之風討人嫌。偌大一張互聯網,讓我歡喜讓我煩。(1)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體現了哪些“網絡的魅力”。(3分)(2)我們應該怎樣應對材料二中的“激流”“險灘”“陷阱” (4分)(3)綜合上述內容,概括你對“偌大一張互聯網,讓我歡喜讓我煩”這句話的理解。(2分)四、沙場練兵1.(2022·蘇州)右邊漫畫《沙漏》告訴我們,沉迷網絡會( )A.讓生活變得更豐富多彩B.讓信息交流更方便快捷C.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D.不可避免走向違法犯罪2.(2022·蘇州)“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句古語啟示我們要( )A.關心社會發展 B.遵守社會規則 C.掌握學習方法 D.培養批判精神3.(2023·蘇州)面對網絡盲盒套路,權益受損的消費者 ( )①有權要求盲盒經營者退換貨 ②可以向人民檢察院提起訴訟③要增強網絡信息的辨別能力 ④樹立法治觀念,善用法律維權會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2020·蘇州)右邊漫畫《當心某些app在“偷聽”》給我們的啟示是( )A.網絡豐富日常生活B.網絡推動社會進步C.警惕網絡侵權行為D.拒絕參與網絡生活5.(蘇州期中)小明周末去園博會游玩,發現個別游客破壞公共設施、亂停車及小商小販隨意擺攤等問題。為此,小明想上前制止并向有關部門反映,媽媽卻說:“這些事和你無關,不要多事。”假如你是小明,你會運用哪些知識去勸說開導媽媽 (4分)五、他山之石1.右圖警示我們要( )A.自覺抵制不良誘惑,做到理性追星B.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慎重結交網友C.學會辨別網絡信息,防范網絡詐騙D.嚴格控制上網時間,合理使用手機2. (2023·揚州)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它能夠通過學習人類的語言來完成對話、撰寫、翻譯等任務。這為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帶來學術造假、數據泄露等險,我們應( )①親近社會,遠離人工智能 ②遵守法律,維護網絡安全③一分為二,提高媒介素養 ④順其自然,推動網絡進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2023·連云港)針對曉楠的煩惱,你的建議是( )A.傳播網絡正能量 B.學會“信息節食”C.遵守網絡法律規定 D.學會辨析網絡信息4.(2022·徐州)短視頻既可以成為社會正能量的傳播媒介,也可能成為青少年迷失方向的泥潭陷阱。面對各種各樣的短視頻,未成年人應該( )A.抵制不良誘惑,遠離網絡世界B.提高媒介素養,堅持趨利避害C.審核視頻內容,處罰違規行為D.遵守法律規定,依法經營管理5.(2022·常州·節選)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第四十九條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未成年人存在嚴重不良行為或者實施犯罪行為……根據情況對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予以訓誡,并可以責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 江某系未成年學生,在網上接觸不良信息后逐步走上了犯罪道路。其父母疏于管教,未能及時發現、糾正兒子的行為。2022年1月18日,溧陽市人民法院依法開出了常州市首張“責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導令”,責令江父接受家庭教育指導,切實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運用所學知識,請你為江某合理利用網絡提三條可行性建議。(3分)答案一、思維導圖走進社會生活二、改錯題:找出錯誤并改正。1.人的身份是在社會交往中確定的。改正: 社會關系2.我和小明是同桌,這是屬于地緣關系。改正: 業緣關系3.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服務社會中養成。改正: 社會實踐4.借助互聯網我們可以購買物品、尋醫問藥、休閑娛樂,說明網絡打破了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改正:網絡生活便利和豐富多彩5.網絡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權利,使人們更加便利、有序地參與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改正:民主渠道6.網絡無界,自由有限。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改正:網絡無限,自由有界7.網絡豐富日常生活具體表現為: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為文化傳播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改正: 推動社會進步8.網絡是把雙刃劍,所以我們要遠離手機上網改正: 遠離無限制手機上網三、牛刀小試小試牛刀 1.B 2.D 3.B 4.A 5.A 6.C 7.A 8.B9.(1)①方便信息傳遞和交流.(1分)②促進人際交往.(1分)③便利和豐富日常生活.(1分)(2)①積極利用網絡,提高媒介素養.(1分)②學會“信息節食”.(1分)③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1分)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1分)(3)網絡是把雙刃劍,我們要合理 使用網絡(或網絡有利也有弊,我們應該正確使用網絡).(2分)四、沙場練兵1.C 2.A 3.C 4.C5.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1分)維護公共秩序是公民的責任和義務;(1分)要匡扶正義、要積極關心社 會、親近社會;(1分)要自覺履行服務社會的責任;要學會行使監督權等.(1分)五、他山之石1.C 2.C 3.B 4.B5.要理性參與網絡生活,不斷提高媒介素養;要學會“信息節食”;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 信息;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要傳播網絡正能量,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 獻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3分,任答3點得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