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三章 鐵 金屬材料(單元復習課件)(共46張PPT)-高一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三章 鐵 金屬材料(單元復習課件)(共46張PPT)-高一化學(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

資源簡介

(共46張PPT)
單元復習
第三章 鐵 金屬材料
建構知識網絡
01
突破重、難點知識
02
建構知識網絡
建構知識網絡
知識網絡一、鐵及其化合物的轉化及主要性質
建構知識網絡
兩性氧化物
鋁元素的存在
鋁及其化合物
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
化合態,地殼中含量僅次于氧和硅
鋁的單質
銀白色、質軟、密度小、導電性強
化學性質
物理性質
與O2反應:空氣中緩慢氧化,表面可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與酸反應:2Al+6HCl=2AlCl3+3H2↑
與堿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鋁的氧化物
白色固體、熔點高、硬度大、難溶于水
與強堿:Al2O3+2NaOH=2NaAlO2+H2O
與強酸:Al2O3+6HCl=2AlCl3+3H2O
鋁的氫氧化物
兩性氫氧化物
與強堿:Al(OH)3+NaOH===NaAlO2+2H2O
與強酸:Al(OH)3+3HCl=AlCl3+3H2O
知識網絡二、鋁及其化合物的轉化及主要性質
建構知識網絡
知識網絡三、金屬材料
突破重、難點知識
突破重、難點知識
【知識點1】鐵單質
1.自然界中的存在
(1)人類最早使用的鐵是來自太空的隕鐵,隕鐵中的鐵以單質形態存在。在自
然界鐵主要是以+2價和+3價化合物的形態存在于礦石中;
(2)鐵礦石的主要成分是 Fe2O3,丹霞地貌的巖層因含Fe2O3而呈紅色。鐵元素
在地殼中的含量僅次于氧、硅和鋁,居第四位。
(3)鐵的應用歷史:
①古代:我國在春秋初年就掌握了冶鐵技術。戰國中期以后,鐵制工具在社會生產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②現代:工業煉鐵的原理是用還原的方法把鐵從鐵礦石中提煉出來:
3CO+Fe2O3 2Fe+3CO2。
突破重、難點知識
2.物理性質
純凈的鐵是光亮的銀白色金屬,密度較大,熔點為1 535℃,沸點為2 750℃。純鐵的抗蝕力很強,它有良好的延展性、導熱性和導電性,導電性比銅、鋁差,能被磁鐵吸引。
3.化學性質
(1)與非金屬單質反應 ①與O2反應:3Fe+2O2 Fe3O4;現象:劇烈燃燒,火星四射;鐵在潮濕的
空氣中易被腐蝕,生成鐵銹,其主要成分為Fe2O3·xH2O。 ②與Cl2反應:2Fe+3Cl2 2FeCl3;現象:劇烈燃燒,棕紅色煙。
③與S反應:Fe+S FeS。現象:生成黑色固體。
【溫馨提示】氧化性Cl2 > S,鐵被Cl2氧化為+3價,被S氧化為+2價,與量無關
突破重、難點知識
(2)與水反應(常溫下,鐵與水不反應)
實驗裝置
操作現象
實驗結論
用火柴點燃肥皂液,聽到爆鳴聲,證明生成了H2實驗中濕棉花的作用是提供水蒸氣。
在高溫下,鐵能與水蒸氣反應生成H2,化學方程式:
3Fe+4H2O(g) Fe3O4+4H2
突破重、難點知識
(3)與非氧化性酸反應:Fe+2H+=Fe2++H2↑(鹽酸、稀硫酸等)
(4)與鹽溶液反應 ①置換反應:Fe+Cu2+=Fe2++Cu(CuSO4溶液) ②氧化還原反應:Fe+2Fe3+=3Fe2+(FeCl3溶液)
【溫馨提示】①鐵與氧化性較弱的氧化劑(如鹽酸、硫酸銅等)發生置換反應,
生成鹽和H2,且鐵原子失去2個電子生成+2價鐵的化合物。 ②鐵與氧化性較強的氧化劑(如氯氣、HNO3、濃H2SO4等)反應,不是置換反
應,一般不能生成H2。且鐵原子失去3個電子生成+3價鐵的化合物。
③常溫,鐵與濃HNO3、濃H2SO4發生鈍化,因此可用鐵制容器貯藏和運輸。
突破重、難點知識
【典例1】金屬及其化合物的轉化關系是化學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
下列各組物質的轉化關系,不能均由一步反應實現的是( )
A.Na→NaOH→Na2CO3→NaCl
B.Mg→MgCl2→Mg(OH)2→MgSO4
C.Al→Al2O3→Al(OH)3→AlCl3
D.Fe→FeCl2→Fe(OH)2→Fe(OH)3
C
【解析】Na與H2O反應NaOH,NaOH與CO2生成Na2CO3,Na2CO3與HCl生成NaCl,A不合題意;Mg與氯氣或HCl生成MgCl2,MgCl2與NaOH溶液生成Mg(OH)2沉淀,Mg(OH)2與H2SO4生成MgSO4,B不合題意;Al與O2生成Al2O3,Al2O3與水不反應,不能一步轉化為Al(OH)3,C符合題意;Fe與HCl生成FeCl2,FeCl2與堿反應生成Fe(OH)2,Fe(OH)2可被O2氧化為Fe(OH)3,D不合題意。
突破重、難點知識
【典例2】在杠桿的兩端分別掛著質量相同的鋁球和鐵球,此時杠桿平
衡,將兩球分別浸沒在溶液質量相等的稀燒堿溶液和硫酸銅溶液中一
段時間,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鋁球表面有氣泡產生,且有白色沉淀生成,杠桿不平衡
B.鋁球表面有氣泡產生,盛有稀NaOH溶液的燒杯中溶液澄清
C.反應后去掉兩燒杯,杠桿仍平衡
D.鐵球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盛有稀CuSO4溶液的燒杯中溶液藍色變
淺,杠桿右邊上升
B
突破重、難點知識
【解析】A.左邊燒杯中發生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鋁球表面有氣泡產生,溶液澄清,A錯誤;B.左邊燒杯中發生反應:2Al+2NaOH+2H2O =2NaAlO2+3H2↑,鋁球表面有氣泡產生,溶液澄清,B正確;C.右邊燒杯中發生反應:Fe+CuSO4=Cu+FeSO4鐵球表面有紅色物質析出,溶液中c(CuSO4)減小,溶液藍色變淺,左邊燒杯中消耗Al,鋁球的質量變小,右邊燒杯中鐵球上析出Cu,質量變大,杠桿右邊下沉,C錯誤;D.由C項分析知,D錯誤;故選B。
突破重、難點知識
【知識點2】鐵的氧化物
FeO(黑色粉末) Fe2O3(紅色粉末) Fe3O4(黑色晶體)
鐵的化合價
氧化物類別
與非氧化性酸反應
與還原劑反應(H2、CO、Al等)
用途 +2
+3
+2、+3
堿性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
不是堿性氧化物
FeO+2H+ =Fe2+ +H2O
Fe2O3+6H+ =
2Fe3+ +3H2O
Fe3O4+8H+ =2Fe3+ + Fe2++4H2O
Fe2O3常用作紅色油漆與涂料,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是煉鐵的原料;Fe3O4煉鐵、電訊器材、烤藍
FeO+CO Fe+CO2
Fe2O3+3CO
2Fe+3CO2
3Fe3O4+8Al
9Fe+4Al2O3
突破重、難點知識
【溫馨提示】①化合態鐵的常見化合價只有+2價和+3價,Fe3O4可以看成由FeO和Fe2O3,按物質的量之比1∶1組合而成的復雜氧化物,通常也可寫成FeO·Fe2O3的形式.②FeO、Fe2O3屬于堿性氧化物,Fe3O4不屬于堿性氧化物。氧化鐵常用作紅色油漆和涂料,赤鐵礦(主要成分是Fe2O3)是煉鐵原料。工業煉鐵的反應原理:Fe2O3+3CO2 Fe+3CO2。③Fe3O4與鹽酸反應可分別看作Fe2O3、FeO與鹽酸反應,然后兩反應式相加④FeO、Fe3O4遇氧化性酸(如HNO3)發生氧化還原反應,+2價的鐵均被氧化成+3價。
突破重、難點知識
【典例1】有一塊鐵的“含氧化合物”樣品,用140mL0.5mol·L-1鹽
酸恰好將之完全溶解,所得溶液還能吸收0.0025molCl2,恰好使其
中的Fe2+全部轉變為Fe3+,則該樣品可能的化學式為( )
A.Fe5O7 B.Fe4O5 C.Fe3O4 D.Fe2O3
A
【解析】n(HCl)=140×0.5×10-3=0.07 mol,含有0.07 molCl-,0.0025mol Cl2可以得到0.005mole-,正二價的鐵可以失去一個電子,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可知二價鐵物質的量為0.005mol,生成0.005mol Cl-,故最終溶液中溶質為FeCl3,Cl-總量為0.07 +0.005=0.075mol,所以最終的Fe3+物質的量為0.025mol,原來的三價鐵物質的量為0.025-0.005=0.02mol,根據化合價代數和為零可知原來O的物質的量為0.035mol,所以n(Fe):n(O)=0.025:0.035=5:7,所以化學式可能為Fe5O7。所以答案選A
【典例2】向一定量的Fe、FeO和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1mol·L-1
鹽酸,混合物恰好完全溶解,并放出22.4mL(標準狀況下)氣體,所得
溶液中加KSCN溶液無血紅色出現。若用一氧化碳在高溫下還原相同
質量的此混合物,則能得到金屬鐵( )
A.2.8g B.5.6g C.11.2g D.無法計算
突破重、難點知識
A
【解析】鐵、氧化鐵、氧化亞鐵混合物與鹽酸反應,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說明鹽酸也剛好反應完,加入KSCN 溶液無血紅色出現,說明溶液中無鐵離子,而是亞鐵離子,故生成FeCl2,根據守恒關系, n(HCl)=c·V(aq)=1mol/L×0.1L
=0.1mol,n(FeCl2)=1/2n(HCl)=0.05mol,因此混合物中含鐵的物質的量為0.05 mol,用足量CO在高溫下最終得到鐵單質,鐵的質量為 m=n·M=0.05mol×
56g/mol=2.8g ,故A正確;綜上所述,答案為A。
突破重、難點知識
【知識點3】鐵的氫氧化物
化學式 Fe(OH)2 Fe(OH)3
物質類別
顏色狀態
溶解性
與非氧化性強酸反應
穩定性
二元弱堿
三元弱堿
紅褐色固體
不溶于水
不溶于水
Fe(OH)2+2H+= Fe2++2H2O
Fe(OH)3+3H+=Fe3++3H2O
Fe(OH)2 FeO+H2O(隔絕空氣)
2Fe(OH)3 Fe2O3+3H2O
白色固體
突破重、難點知識
【知識點3】鐵的氫氧化物
化學式 Fe(OH)2 Fe(OH)3
制備 現象: 現象:
轉化 有白色沉淀生成,在空氣中迅速變成灰綠色,最后變成紅褐色,方程式:
Fe2++2OH-=Fe(OH)2↓(白色);
4Fe(OH)2+O2+2H2O=4Fe(OH)3。
有紅褐色沉淀生成,方程式:
Fe3++3OH-=Fe(OH)3↓
4Fe(OH)2+O2+2H2O=4Fe(OH)3
突破重、難點知識
【溫馨提示】制備Fe(OH)2的關鍵是隔絕空氣(O2),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Fe2+極易被氧化,所以FeSO4溶液要現用現配。 ②為了防止Fe2+被氧化,配制FeSO4溶液的蒸餾水和NaOH溶液要煮沸,盡可能
除去O2。 ③為了防止滴加NaOH溶液時帶入空氣,可將吸有NaOH溶液的長滴管伸入FeSO4
溶液的液面下,再擠出NaOH溶液。 ④為防止Fe2+被氧化,還可以向盛有FeSO4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的煤油或其他
密度小于水而不溶于水的有機物,以隔絕空氣。
【典例1】“價類二維圖”是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高效模型。如圖為
鐵元素的“價類二維圖”,圖中字母代表含鐵元素的物質。下列判斷
錯誤的( )
A.赤鐵礦的主要成分為Z
B.M、Q、P都可以通過化合反應制得
C.Y不穩定,在空氣中加熱迅速被氧化為Z
D.X的一種氧化物常用作紅色油漆和涂料
突破重、難點知識
C
突破重、難點知識
【解析】A.Z為+3價鐵元素的氧化物Fe2O3,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Fe2O3,故A正確;B.M為+3價鐵元素的堿Fe(OH)3,可以通過化合反應4Fe(OH)2+O2+2H2O=4Fe(OH)3制得,Q為+2價鐵元素的鹽如FeCl2,可以通過化合反應2FeCl3+Fe=3FeCl2制得,P為+3價鐵元素的鹽如FeCl3,可以通過化合反應2Fe+3Cl2 2FeCl3制得,故B正確;C.Y為+2價鐵元素的氧化物FeO,FeO在空氣中受熱,迅速被氧化成Fe3O4,故C錯誤;D.X為Fe單質,Fe的一種氧化物Fe2O3,常用作紅色油漆和涂料,故D正確;故選C。
突破重、難點知識
【典例2】下列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
C
A B C D
蒸發結晶NaCl 制備氫氧化鐵膠體 制備Fe(OH)2 干燥氯氣
A.A B.B C.C D.D
突破重、難點知識
【解析】A.蒸發結晶NaCl應該在蒸發皿中進行,故A錯誤;B.制備氫氧化鐵膠體的方法是向沸水中滴加飽和氯化鐵溶液,故B錯誤;C.用夾子將a處打開,酸與鐵反應產生H2排除裝置中的空氣,再講a處關閉,左邊試管內的FeSO4會自動流入右邊試管內,可明顯看到白色絮狀Fe(OH)2生成,并保持很長時間,故C正確;D.氯氣能和堿性物質反應,不能用堿石灰干燥氯氣,故D錯誤;故選C。
突破重、難點知識
【知識點4】鐵鹽和亞鐵鹽
1.Fe2+、Fe3+的檢驗
滴入KSCN溶液的現象 解釋(用離子方程式) 結論與應用
FeCl3溶液
FeCl2溶液
溶液變紅色
Fe3++3SCN-=Fe(SCN)3
檢驗Fe3+
沒有明顯現象,再加氯水,溶液變紅色。(不能先加氯水)
Fe2++3SCN-→不反應2Fe2++Cl2=2Fe2++2Cl-
檢驗Fe2+
突破重、難點知識
【溫馨提示】①向含Fe2+的溶液中加入硝酸、KMnO4溶液、氯水等具有氧化性的物質時,溶液會出現淺綠色→棕黃色的顏色變化,該現象可用于Fe2+的檢驗。②Fe3+的檢驗方法較多,如觀察溶液顏色法(棕黃色)、NaOH溶液法(生成紅褐色沉淀)、KSCN溶液法(生成紅色溶液),前面兩種方法需溶液中Fe3+濃度較大時才適用,最好也最靈敏的方法是KSCN溶液法。Fe2+的檢驗可采用先加入KSCN溶液后再加入氧化劑的方法;也可用鐵氰化鉀檢驗Fe2+,現象是生成藍色沉淀(Fe3[Fe(CN)6]2)。
突破重、難點知識
2.Fe2+、Fe3+的相互轉化實驗探究
在 FeCl3溶液中加入 現象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結論
鐵粉,充分反應再加入KSCN溶液
再加入氯水,振蕩 【溫馨提示】①含有Fe3+的溶液呈黃色,Fe3+處于鐵的高價態,遇Fe、Cu、HI、H2S等均表現氧化性。Fe3+與S2-、I-、HS-、SO32-等較強還原性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Fe3+可腐蝕印刷電路板上的銅箔:Cu+2Fe3+=Cu2++2Fe2+。②含有Fe2+的溶液呈淺綠色,Fe2+處于鐵的中間價態,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其中以還原性為主,如遇Br2、Cl2、H2O2、NO3-(H+)等均表現還原性 ;Fe2+的酸性溶液與H2O2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Fe2++H2O2+2H+=2Fe3++2H2O。
溶液變淺綠色,再加KSCN溶液,無明顯現象
2Fe3++Fe=3Fe2+
氧化性:Cl2>Fe3+>Fe2+
溶液變紅色
2Fe2++Cl2=2Fe3++2Cl-
突破重、難點知識
【典例1】下列有關鐵及其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赤鐵礦的主要成分為Fe3O4
B.Fe3+與KSCN溶液反應生成血紅色沉淀
C.氫氧化亞鐵是白色固體,置于空氣中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
褐色
D.為了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雜質,可向溶液中通入過量Cl2
C
【解析】赤鐵礦的主要成分為Fe2O3,磁鐵礦的主要成分為Fe3O4,A錯誤; Fe3+與KSCN溶液反應生成Fe(SCN)3血紅色溶液,B錯誤;氫氧化亞鐵是白色固體,易被氧化為氫氧化鐵,置于空氣中迅速變成灰綠色,最終變成紅褐色,C正確;氯氣與氯化亞鐵溶液反應生成氯化鐵,鐵能與氯化鐵溶液反應生成氯化亞鐵,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雜質,不能通過量Cl2,應加入鐵粉,D錯誤;答案選C。
突破重、難點知識
【典例2】電子工業中常用FeCl3溶液刻蝕覆銅板制作印刷電路板,產生
的廢液X可循環使用,實驗室模擬該流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
是( )
A.FeCl3溶液刻蝕Cu制作電路板,主要發生的反應為:
2FeCl3+ Cu =2FeCl2 + CuCl2
B.向溶液A、溶液B混合液中通入Cl2,主要發生的反應為:
2Fe2++Cl2=2Fe3++2Cl-
C.①和②是相同的操作,需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和玻璃棒
D.溶液A和溶液B的溶質完全相同
D
突破重、難點知識
【解析】由2FeCl3+Cu=2FeCl2+CuCl2可知,廢液X含Fe2+、Cu2+,加過量鐵粉可置換出Cu,操作①為過濾,分離出固體混合物含Fe、Cu,加鹽酸溶解Fe,操作②為過濾,分離出Cu和溶液B,溶液B含HCl、FeCl2,氯化亞鐵溶液中通入過量氯氣發生2Fe2++Cl2=2Fe3++2Cl-,溶液A含FeCl3,以此來解答。A.FeCl3溶液刻蝕Cu制作電路板,主要發生的反應為:2FeCl3+Cu =2FeCl2+CuCl2,故A正確;B.濾液B為氯化亞鐵,與濾液A合并,通入氯氣,可得到氯化鐵,主要反應為2Fe2++Cl2=2Fe3++2Cl-,故B正確;C.①和②是相同的操作,都是過濾,需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和玻璃棒,故C正確;D.由分析可知,溶液A含FeCl3,溶液B含HCl、FeCl2,故D錯誤;故選D。
突破重、難點知識
【知識點5】鋁及其化合物
1、鋁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轉化
突破重、難點知識
2、鋁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質
(1)鋁與氧化鋁(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Al與O2反應:常溫下能與
空氣中的O2發生反應,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其反應方程式為:
4Al+3O2===2Al2O3。
(2)鋁是活潑金屬,但鋁抗腐蝕性相當強,因為鋁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物
薄膜。由于Al2O3的熔點高于Al的熔點,故在酒精燈上加熱鋁箔直至熔化,發
現熔化的鋁并不滴落。
(3)兩性氧化物:既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又能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
物叫做兩性氧化物,如Al2O3。
突破重、難點知識
(4)兩性氫氧化物:像Al(OH)3這樣既能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又能與堿反應生
成鹽和水的氫氧化物,稱為兩性氫氧化物。Al(OH)3是典型兩性氫氧化物,在強
酸與強堿溶液里都能溶解。 Al(OH)3溶于鹽酸:Al(OH)3+3HCl=AlCl3+3H2O。 Al(OH)3溶于NaOH溶液:Al(OH)3+NaOH=NaAlO2+2H2O。
(5)Al(OH)3是白色固體,幾乎不溶于水,但能凝聚水中的懸浮物,并能吸附色
素。Al(OH)3可用作抗酸藥;明礬常用于凈水;泡沫滅火器所用試劑為Al2(SO4)3溶
液和NaHCO3溶液。
(6)Al2O3、Al(OH)3與NaOH溶液的反應常用于物質的分離提純。Al(OH)3不溶于氨水,所以實驗室常用鋁鹽和氨水來制備Al(OH)3。
突破重、難點知識
(7)利用偏鋁酸鹽制備Al(OH)3,一般不用強酸,因為強酸的量控制不當會使
制得的Al(OH)3溶解。若向偏鋁酸鹽溶液中通入CO2,生成的Al(OH)3不溶于碳
酸,CO2過量時生成HCO3-),不過量時生成CO32-,書寫離子反應方程式時要
特別注意。
(8)鋁熱反應:①不僅僅是單質鋁與Fe2O3反應,還包含制取其他難熔金屬的
反應,由于鋁熱劑是混合物,故鋁熱反應不能用于工業上冶煉鐵;②鋁熱反
應是中學化學中唯一一類金屬單質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條件下的置換反應;
③引發鋁熱反應的操作是高考實驗考查的熱點,具體操作是先鋪一層KClO3,
然后插上鎂條,最后點燃鎂條;④并不是Al與所有金屬氧化物均能組成鋁熱
劑,該金屬氧化物對應的金屬活潑性應比鋁弱。
【典例1】下列關于鋁及其化合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鋁制餐具可長時間存放酸性或堿性食物
B.鋁在空氣中耐腐蝕,所以鋁是不活潑金屬
C.鋁箔在空氣中受熱可以熔化,劇烈燃燒,產生大量的熱
D.常溫下,可以用鋁或鐵制容器來盛裝冷的濃硫酸或冷的濃硝酸
突破重、難點知識
D
【解析】A.鋁能與酸和堿反應,鋁制餐具不能長時間存放酸性或堿性食物,A錯誤;B.鋁在空氣中耐腐蝕,是因為鋁與空氣反應在表面形成了氧化膜,阻止內部鋁被腐蝕,鋁本身是活潑金屬,B錯誤;C.鋁箔受熱表面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氧化鋁的熔點比鋁高,兜著熔化的鋁,阻止了鋁與氧氣的進一步反應,C錯誤;D.鋁和鐵遇到冷的濃硫酸或濃硝酸發生鈍化,可用鋁或鐵容器來盛裝冷的濃硫酸或濃硝酸,D正確;故答案選D。
【典例2】如圖是及其化合物之間的轉化圖,則關于及其化合物轉化
關系描述正確的是( )
A.Al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Al還原性強,能與空氣中的
氧氣反應,所以抗腐蝕性差
C.Al2O3既能與鹽酸反應,又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D.NaAlO2屬于氧化物
突破重、難點知識
C
【解析】Al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O,A錯誤;Al與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能阻止內部金屬繼續氧化,所以抗腐蝕能力強,B錯誤;氧化鋁是兩性氧化物,既能與酸反應,也能與強堿反應,C正確;偏鋁酸鈉屬于鹽,由酸根和金屬陽離子組成;氧化物是指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元素是氧的化合物,D錯誤;故選C。
突破重、難點知識
【知識點6】金屬材料
1.合金
概念 性能 硬度
熔點
【溫馨提示】①構成合金的成分不一定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也可以是金屬與非金屬。合金中一定含金屬元素,合金一定是混合物;②常溫下,多數合金是固態,但鉀、鈉合金呈液態;③合金的性質不是各成分金屬的性質之和。合金具有許多良好的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在許多方面不同于各成分金屬,不是簡單加和;在化學性質上,一般認為合金體現的是各成分金屬的化學性質。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或金屬和非金屬)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
硬度一般高于它的成分金屬
熔點一般低于它的成分金屬
與純金屬材料相比,合金具有優良的物理、化學或機械性能
突破重、難點知識
2.新型合金
新型儲氫合金材料的研究和開發將為氫氣作為能源的實際應用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此外,鈦合金、耐熱合金和形狀記憶合金等新型合金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工程和電子工業等領域。
突破重、難點知識
【典例】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于2022年11月8日至13日在
珠海國際航展中心舉行,殲-20、運-20等裝備集體亮相,展示了我國現
代化戰略空軍建設的階段性成果和軍工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航空航天
領域成果的取得離不開金屬材料的貢獻。下列關于金屬材料的說法中不
正確的是( )
A.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它們的合金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其成分金屬大,但熔點一般比其成分金屬低
C.鋁合金應用十分廣泛,因為它不僅價格合適,耐酸、堿腐蝕,而且
具有優良的機械性能
D.新型鈦合金強度高、質量輕、耐高溫,廣泛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如
飛機發動機零件和火箭結構件
C
突破重、難點知識
【解析】A.金屬材料包括純金屬和它們的合金,選項A正確;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屬大,熔點一般比各成分金屬低,選項B正確;C.鋁易與酸、堿溶液發生反應,不耐酸、堿,選項C不正確;D.新型鈦合金強度高、質量輕、耐高溫,廣泛用于航空航天領域,如飛機發動機零件和火箭結構件,選項D正確;答案選C。
突破重、難點知識
【知識點7】物質的量在化學方程式計算中的應用
1.化學計量數與相關物理量的關系
化學計量數 2 1 2擴大NA倍 2NA NA 2NA 物質的量 2 mol 1 mol 2 mol質量 56 g 32 g 88 g標況下氣體體積 44.8 L 22.4 L 44.8 L
2CO + O2 2CO2
結論:①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其粒子數目之比,等于其物質的量之比;②對于有氣體參加的反應,在同溫同壓下各氣體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等于其體積之比。
突破重、難點知識
2.計算的基本步驟
3.化學計算中的常用方法
(1)關系式法:當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是靠多個反應來聯系時,只需直接確定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即“關系式”。
(2)守恒法:①反應前后元素種類、質量、原子個數不變;②還原劑失電子總數=氧化劑得電子總數
(3)差量法:質量差、物質的量差、氣體體積差等。
突破重、難點知識
【溫馨提示】①書寫格式規范化:在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過程中,各物理量、物質名稱、公式等盡量用符號表示,且數據的運算要公式化并帶單位。
②單位運用對應化: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時,如果題目所給的兩個量單位不一致,要注意兩個量的單位要“上下一致,左右相當”,且單位要注明。
③判斷是否過量:如果兩種反應物的量都是已知的,求解某種產物的量時,必須先判斷哪種物質過量,然后根據不足量的物質進行計算。
突破重、難點知識
【典例】醫療上頗為流行的“理療特效熱”,就是利用鐵緩慢氧化
放出均勻、穩定的熱,使患處保持溫熱狀態。若56 g鐵粉完全氧
化成氧化鐵,則需要消耗標況下氧氣的體積為多少?
【解答】:設需要消耗標況下氧氣的體積為V(O2),由反應方程式: 4Fe + 3O2 === 2Fe2O3 4×56 g  3×22.4 L 56 g  V(O2)
則56 g(56×4 g)=O2(3×22.4 L),V(O2)=4×56 g(3×22.4 L×56 g)=16.8 L
答:需要消耗標況下氧氣的體積為16.8 L。
第三章 鐵 金屬材料
單元復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丰都县| 泗水县| 苍溪县| 昭觉县| 新田县| 大余县| 大城县| 土默特左旗| 定远县| 桂平市| 冷水江市| 伊金霍洛旗| 龙山县| 浦东新区| 盘锦市| 和田市| 睢宁县| 渭南市| 庐江县| 阿坝县| 台南市| 盐城市| 宜宾县| 本溪| 通州区| 哈尔滨市| 繁昌县| 泰来县| 嵊泗县| 佳木斯市| 绩溪县| 盖州市| 眉山市| 阿拉善盟| 绥芬河市| 于都县| 舞钢市| 宁德市| 镇沅| 新密市| 基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