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2 預防犯罪學習目標1.知道刑法的地位及規定,說出犯罪的三個基本特征。2.記住預防違法犯罪的要求,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素養目標:樹立法治觀念,增強防范意識,杜絕不良行為,自覺遵紀守法。◎學習重點: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罰的表現。【預習導學】課時線索嚴重危害社會→犯罪→刑罰→自我防范重點梳理預防 犯罪 了解罪與罰 認識刑法 刑法是懲治________、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認識犯罪 (1)犯罪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 (2)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認識刑罰 (1)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是指____________依法對__________適用的__________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 (2)刑罰分為________和__________兩大類 加強自我防范 預防犯罪 (1)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____________。 (2)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________觀念,依法________,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3)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____________,自覺遵紀守法,________________【答案】重點梳理犯罪 嚴重社會危害性 刑事違法性 應受刑罰處罰性 審判機關 犯罪分子 最嚴厲 主刑 附加刑 不良行為 法治 自律 不良習氣 防患于未然【合作探究】議題一 了解罪與罰議學問題1 圖中的行為有哪些共同特點 議學問題2 圖中的行為應受到什么處罰 為什么 【答案】議題一議學問題1 都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應受刑罰處罰性。議學問題2 應受刑罰處罰,因為他們的行為嚴重危害社會,觸犯了刑法,構成了犯罪。議學提示:犯罪的基本特征也是判斷其行為是否構成犯罪的依據。變式訓練小鄭到某縣人民法院工作,第一天接手了以下4個案件。案件中屬于犯罪的有 ( )①周某與鄰居發生糾紛,一時惱怒,將對方打成重傷 ②小趙坐在文物上拍照,并與文物管理員發生沖突 ③李某在某娛樂場所販賣毒品 ④王某暗地里挪用公款炒股,累計近百萬元A.①②④ B.①③④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變式訓練B議題二 加強自我防范中學生陳某原本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自從結識了社會上一幫游手好閑的“朋友”后,他逐漸無心學習,不完成作業,經常曠課。剛開始,他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老師。后來,陳某便放縱自己,因偷學校的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紀律處分。他非但沒有接受教訓,反而經常在社會上偷竊財物、參加賭博等,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搞錢到網吧玩游戲,他和另外兩個“朋友”攔路搶劫,在短短幾天內多次作案,最終因搶劫罪被判刑。議學問題1 陳某的哪些行為是不良行為 哪些行為是違法行為 議學提示: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都有可能導致違法犯罪。議學問題2 陳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有哪些 議學問題3 陳某的經歷對我們有何警示 【答案】議題二議學問題1 無心學習、經常曠課,偷東西,打罵同學屬于不良行為。偷竊財物、參加賭博屬于一般違法行為。攔路搶劫屬于犯罪行為。議學問題2 交友不慎,缺乏規則意識;法治觀念淡薄,道德水平低;自制力差;不能明辨是非;不能抵制不良誘惑;等等。議學問題3 加強道德修養,樹立法治意識,增強法治觀念,自覺遵紀守法,杜絕不良行為,防患于未然。當堂檢測1.中學生李某平時成績較好,但是虛榮心強,追求名牌。在家庭難以滿足其欲望的情況下,他多次尋找機會偷拿同學的錢財,后來竟潛入學校計算機室竊得價值2萬余元的設備,后被抓獲。人民法院以盜竊罪判處李某有期徒刑3年。這一案例啟示我們 ( )A.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應受的處罰是相同的B.犯罪要承擔法律責任,一般違法行為不需要承擔法律責任C.預防違法犯罪,必須從杜絕不良行為做起D.違法就是犯罪,犯罪就是違法2.犯罪是成長路上最兇險的陷阱。下圖是15歲中學生陳某的變化軌跡。他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行為軌跡告訴我們 ( )①大錯不要犯,犯點小錯無所謂 ②不良行為與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 ③不良行為不加以改正可能演變成違法犯罪④要預防不良行為,及時矯正嚴重不良行為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當堂檢測1.C 2.D思維導圖預防犯罪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