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3張PPT)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時政專題專題十 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時政專題【時政熱點跟蹤】【命題角度分析】【中考命題預測】【時政熱點跟蹤】【新質生產力提出】1. 2023年9月6日至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2023年9月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習近平總書記說: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時政熱點跟蹤】【新質生產力提出】2.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時政熱點跟蹤】【新質生產力提出】3. 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時政熱點跟蹤】【新質生產力提出】4.“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就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出明確要求、做出深入闡釋、指導發展實踐,進一步闡明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問題。【時政熱點跟蹤】【新質生產力提出】5.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把“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首位。【時政熱點跟蹤】【解碼“新質生產力”】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一、什么是新質生產力?【時政熱點跟蹤】【解碼“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新”與“質”。所謂“新”,是指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傳統生產力,以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為主要內涵的生產力。所謂“質”,是強調把創新驅動作為生產力的關鍵要素,以實現自立自強的關鍵性顛覆性技術突破為龍頭的生產力躍升。因此,新質生產力是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高效能、高質量,區別于依靠大量資源投入、高度消耗資源能源的生產力發展方式,是擺脫了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體現新內涵的生產力。一、什么是新質生產力?【時政熱點跟蹤】【解碼“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核心在創新。它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新產業為主導,以產業升級為方向,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更強調內在的發展質量,在激發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走出一條生產要素投入少、資源配置效率高、資源環境成本低、經濟社會效益好的新增長路徑。一、什么是新質生產力?【時政熱點跟蹤】【解碼“新質生產力”】基本框架:“12345”結構。根據新質生產力的定義可以得出,1個核心、2個問題、3個特征、4個要點、5個要求,組成了新質生產力概念的“12345”基本框架。二、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征是什么?【時政熱點跟蹤】【解碼“新質生產力”】“1”是一個核心,即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主導作用。“2”是解決兩個問題,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擺脫傳統生產力發展路徑。“3”是個三特征,新質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4”是瞄準四個發力點,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綠色生產力、形成新型生產關系、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5”是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二、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征是什么?【時政熱點跟蹤】【解碼“新質生產力”】1.實現路徑: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三大戰役”正徐徐展開:從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最終實現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為中國科技發展提供了更為鮮明的指導路徑。2.發展重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三、新質生產力關鍵要點: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創新【時政熱點跟蹤】【解碼“新質生產力”】1、及時應用科技創新成果。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2、布局產業鏈。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時政熱點跟蹤】【解碼“新質生產力”】3、圍繞戰略任務科學布局。要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農業強國等戰略任務,科學布局科技創新、產業創新。4.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時政熱點跟蹤】【解碼“新質生產力”】1、新質生產力就是綠色生產力。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2、堅持生態優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五、新質生產力與綠色發展【時政熱點跟蹤】【解碼“新質生產力”】3、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4、優化經濟政策工具箱。持續優化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經濟政策工具箱,發揮綠色金融的牽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態綠色產業集群。同時,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五、新質生產力與綠色發展【時政熱點跟蹤】【解碼“新質生產力”】1、形成新型生產關系。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2、深化改革。要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3、 高水平開放。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六、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產關系【時政熱點跟蹤】【解碼“新質生產力”】1、完善工作機制。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2、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要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急需人才。3、健全分配機制。要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七、完善工作機制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一:創新發展】1.創新的重要性(為什么我國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①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②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③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④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⑤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⑥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一:創新發展】2.我國科技創新現狀?(我國科技國情:成就與不足)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不足: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一:創新發展】3.為什么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1)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2)我國科技創新現狀不足之處: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一:創新發展】4.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①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②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一:創新發展】5.教育的重要性?①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③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一:創新發展】6.為什么要激發創新活力?①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們要有強烈的創新信心和決心,勇于攻堅克難、追求卓越、贏得勝利,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②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③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④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一:創新發展】7.如何激發創新活力?①國家: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②企業: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③個人:弘揚創新精神;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當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我們要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一:創新發展】8.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青少年如何做?①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③培養興趣和好奇心,提高觀察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養成勤動腦的好習慣;④要拓寬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要敢于質疑、敢于向傳統和權威挑戰;⑤要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把創新熱情與科學求實的態度結合起來。⑥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參加科技小發明、小制作等等。【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二:綠色發展】1.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①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二:綠色發展】2.為什么要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①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二:綠色發展】3.怎樣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①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④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只有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二:綠色發展】4.如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①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②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二:綠色發展】5.你準備如何踐行“低碳”生活?①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物的文明習慣。②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選購無包裝、簡易包裝、大容量包裝產品。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選購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④節約糧食,減少浪費,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⑤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家車出行,多騎自行車。⑥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培養垃圾分類好習慣。【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三:中國式現代化】1.中國式現代化(1)五大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2)本質要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三:中國式現代化】2.請你對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個觀點進行解讀。①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②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③我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④我們要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三:中國式現代化】2.請你對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個觀點進行解讀。①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②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③我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④我們要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三:中國式現代化】3.中國式現代化為什么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①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②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④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三:中國式現代化】4.如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①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③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④堅決防止兩極分化。【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三:中國式現代化】5.請你對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進行解讀。①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②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③我們要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④我們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 的全面發展。【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三:中國式現代化】6.中國式現代化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①我國目前面臨著嚴峻的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制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影響了人們對美好生 活的需要。②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③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三:中國式現代化】7.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①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②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三:中國式現代化】8.為什么我們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①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雖然世界整體上維持和平的態勢.但戰爭的陰影從未遠離。②我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時代的潮流。④中華民族始終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三:中國式現代化】9.我國如何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①積極表達愛好和平的愿望,主動承擔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②我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③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④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指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它是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適應新產業、重塑新動能的新型生產力。對“新質生產力”解讀正確的是( )①“新質生產力”的提出屬于制度創新②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③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需要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④企業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唯一主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2.在2023年9月7日召開的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之“新”源自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內生動力的生產力。這表明( )①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②當今國際競爭就是科技創新能力的競爭③改革通過創新滲透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④我國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D【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3.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據此可知,發展新質生產力要( )①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②大力保護知識產權③注重發揮國有經濟的主體作用④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B【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4.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根據所學,你認為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 )A.產業結構調整 B.教育強國C.創新驅動 D.人口結構合理C【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5.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2023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其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宣傳語與主題相符的是( )①奉法者強則國強 ②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③生態興則文明興 ④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D【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6.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當前,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打牢基礎。這就說明( )①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②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③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是創新④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C【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7.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同時,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我們青少年踐行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做到( )①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②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③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④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B【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8.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創新,載體是產業。新時代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釋放出強勁生產動能。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累計突破2000萬輛,工業機器人新增裝機總量全球占比超50%,第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已達到66家,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企業數量近4000家,彰顯出產業基礎好、市場需求大的獨特優勢。據此可知,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 )①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②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③注重發揮國有經濟的主體作用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B【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9.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國正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2023年,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國產大型郵輪完成試航、“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表現亮眼……從產業端看,新質生產力正在加速形成。這表明( )①我國已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②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③科技卡點瓶頸問題得到了全部解決④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D【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0.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中國式現代化是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奠定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基礎,展現出人類文明發展的光明前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取得的成就表明( )①改革開放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經過實踐檢驗的人間正道③中國式現代化深刻改變了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和國際政治格局④中國式現代化能解決絕對貧困,在共商共建中讓人民受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1.2023年是我國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成功20周年。20年間,中國載人航天拾級而上,“神舟”往返天地,“天宮”遨游宇宙,“天舟”橫渡星河,“天和”“問天”“夢天”相繼揚帆太空。蒼茫寰宇間,中華民族用奮發的斗志、遒勁的筆力書寫一個又一個中國高度、中國奇跡。由此我們體會到( )①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創新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我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④我國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成為世界科技強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B【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2.2023年8月29日,華為Mate 60Pro發布,銷售火爆。這是中國科技行業的突破之舉,勝利之舉。它代表著中國在芯片技術、光刻機制造等領域的重大突破,代表著中國科技企業面對技術封鎖的強大生命力與創造力。這也讓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封鎖成為一場笑話,也有可能是中美技術領域對抗實力的轉折點,是名副其實的“爭氣機”。對此,下列解讀錯誤的是( )A.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B.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創新者強,創新者勝C.制約我國的卡點瓶頸已經解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D.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C【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1.【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9月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提到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詞匯——“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導、實現關鍵性顛覆性技術突破而產生的生產力。無論是當前提振信心,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還是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都必須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運用所學知識,請你為如何形成“新質生產力”支招。【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運用所學知識,請你為如何形成“新質生產力”支招。①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④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⑤發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等。【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2.【科技創新,引領發展】202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就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出明確要求、做出深入闡釋、指導發展實踐,進一步闡明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問題。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把“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首位。踏上新征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科技創新做好動力引擎、當好開路先鋒,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大動力。【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1)結合材料,運用“創新驅動發展”知識,分析讓科技創新做好動力引擎、當好開路先鋒的原因。①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②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③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④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⑤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⑥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⑦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對“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提出建議。國家:落實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制造強省的步伐,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為先進制造業發展提供資金、政策支持。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提升發展(產品)質量放在首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品核心競爭力;遵守法律,依法誠信經營;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自強奮斗,敢于突破等等。【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3. 【以青春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2024年兩會政府工作任務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成為“兩會”期間的熱點概念。【中考命題預測】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以“新時代青年以青春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寫一篇小短文。青年的我們以朝氣,銳氣,志氣,心存理想,向先輩學習,以青春之我,成青春之國家。青年堅定理想與信念,正確面對歷史發展規律,認識我國新時代下的國情,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華民族復興大任而奮斗的決心。新時代青年應始終關注國家、民族與人類前途命運,抓住時代發展機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積極探索社會變革的道路,助力國家現代化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未來屬于青年的我們,國家的未來寄希望于青年,我們肩負時代重任,青年在時代的征程中書寫屬于自己的華章。在新時代的成長道路上我們堅定黨的領導,在黨的帶領下,青年的我們,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以青春助力國家發展。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專題十 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時政熱點跟蹤】【新質生產力提出】1. 2023年9月6日至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2023年9月7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習近平總書記說: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2.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3. 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4.“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就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出明確要求、做出深入闡釋、指導發展實踐,進一步闡明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問題。5. 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把“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首位。【時政熱點跟蹤】【解碼“新質生產力”】一、什么是新質生產力?概括地說,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它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以全要素生產率大幅提升為核心標志,特點是創新,關鍵在質優,本質是先進生產力。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新”與“質”。所謂“新”,是指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傳統生產力,以新技術、新經濟、新業態為主要內涵的生產力。所謂“質”,是強調把創新驅動作為生產力的關鍵要素,以實現自立自強的關鍵性顛覆性技術突破為龍頭的生產力躍升。因此,新質生產力是科技創新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的生產力,高效能、高質量,區別于依靠大量資源投入、高度消耗資源能源的生產力發展方式,是擺脫了傳統增長路徑、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生產力,是數字時代更具融合性、更體現新內涵的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核心在創新。它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新產業為主導,以產業升級為方向,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目標,融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數字技術,更強調內在的發展質量,在激發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中,走出一條生產要素投入少、資源配置效率高、資源環境成本低、經濟社會效益好的新增長路徑。二、新質生產力的內涵特征是什么?基本框架:“12345”結構。根據新質生產力的定義可以得出,1個核心、2個問題、3個特征、4個要點、5個要求,組成了新質生產力概念的“12345”基本框架。“1”是一個核心,即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主導作用。“2”是解決兩個問題,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擺脫傳統生產力發展路徑。“3”是個三特征,新質生產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4”是瞄準四個發力點,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綠色生產力、形成新型生產關系、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5”是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三、新質生產力關鍵要點: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創新1.實現路徑: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三大戰役”正徐徐展開:從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到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最終實現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為中國科技發展提供了更為鮮明的指導路徑。2.發展重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四、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1、及時應用科技創新成果。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2、布局產業鏈。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證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3、圍繞戰略任務科學布局。要圍繞推進新型工業化和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和農業強國等戰略任務,科學布局科技創新、產業創新。4.大力發展數字經濟。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五、新質生產力與綠色發展1、新質生產力就是綠色生產力。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必須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助力碳達峰碳中和。2、堅持生態優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3、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4、優化經濟政策工具箱。持續優化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經濟政策工具箱,發揮綠色金融的牽引作用,打造高效生態綠色產業集群。同時,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六、全面深化改革形成新型生產關系1、形成新型生產關系。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系。2、深化改革。要深化經濟體制、科技體制等改革,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建立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順暢流動。3、 高水平開放。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營造良好國際環境。七、完善工作機制優化人才培養模式1、完善工作機制。要按照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環,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合理流動的工作機制。2、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要根據科技發展新趨勢,優化高等學校學科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培養急需人才。3、健全分配機制。要健全要素參與收入分配機制,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命題角度分析】考點鏈接一:創新發展1.創新的重要性(為什么我國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①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②時代發展呼喚創新。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③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推動發展的第一動力,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現實需要。④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改革創新推動中國走向富強。⑤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⑥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2.我國科技創新現狀?(我國科技國情:成就與不足)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不足: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3.為什么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1)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2)我國科技創新現狀不足之處: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4.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①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②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④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5.教育的重要性?①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③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6.為什么要激發創新活力?①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們要有強烈的創新信心和決心,勇于攻堅克難、追求卓越、贏得勝利,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②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③時代需要弘揚創新精神。④創新的目的是增進人類福祉,讓生活更美好。7.如何激發創新活力?①國家: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②企業: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③個人:弘揚創新精神;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當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我們要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8.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青少年如何做?①樹立遠大理想,立志成才;②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③培養興趣和好奇心,提高觀察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養成勤動腦的好習慣;④要拓寬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要敢于質疑、敢于向傳統和權威挑戰;⑤要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把創新熱情與科學求實的態度結合起來。⑥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參加科技小發明、小制作等等。考點鏈接二:綠色發展1.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①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2.為什么要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①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3.怎樣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①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④ 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只有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4.如何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①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②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5.你準備如何踐行“低碳”生活?①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養成物盡其用、減少廢棄物的文明習慣。②拒絕購買過度包裝產品,選購無包裝、簡易包裝、大容量包裝產品。③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產品,選購和使用可再生材料制品。④節約糧食,減少浪費,適量點餐,踐行“光盤行動”。⑤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減少私家車出行,多騎自行車。⑥學習垃圾分類知識,培養垃圾分類好習慣。考點鏈接三:中國式現代化1.中國式現代化(1)五大特征: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2)本質要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2.請你對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這個觀點進行解讀。①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②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③我國十四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④我們要始終從國情出發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3.中國式現代化為什么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①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②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黨的奮斗目標。③發展的根本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④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4.如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①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②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③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④堅決防止兩極分化。5.請你對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進行解讀。①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②物質貧困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貧乏也不是社會主義。③我們要不斷厚植現代化的物質基礎,不斷夯實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質條件。④我們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傳承中華文明,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 的全面發展。6.中國式現代化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①我國目前面臨著嚴峻的人口環境資源問題,制約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影響了人們對美好生 活的需要。②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無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壞自然必然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③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7.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①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②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8.為什么我們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①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題,雖然世界整體上維持和平的態勢.但戰爭的陰影從未遠離。②我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③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時代的潮流。④中華民族始終是愛好和平的民族,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9.我國如何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①積極表達愛好和平的愿望,主動承擔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②我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③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④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考命題預測】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這一概念,指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它是代表新技術、創造新價值、適應新產業、重塑新動能的新型生產力。對“新質生產力”解讀正確的是( )①“新質生產力”的提出屬于制度創新②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③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需要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積極搶占科技競爭和未來發展制高點④企業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唯一主體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在2023年9月7日召開的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之“新”源自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內生動力的生產力。這表明( )①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 ②當今國際競爭就是科技創新能力的競爭③改革通過創新滲透到社會生活方方面面 ④我國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3.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據此可知,發展新質生產力要( )①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和自主創新能力②大力保護知識產權③注重發揮國有經濟的主體作用④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自主創新道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2024年1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必須繼續做好創新這篇大文章,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根據所學,你認為要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是( )A.產業結構調整 B.教育強國C.創新驅動 D.人口結構合理5.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并通過了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2023年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其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宣傳語與主題相符的是( )①奉法者強則國強 ②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③生態興則文明興 ④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當前,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必須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推動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打牢基礎。這就說明( )①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②我國經濟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③發展新質生產力關鍵是創新④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7.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同時,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我們青少年踐行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做到( )①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②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③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④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8.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創新,載體是產業。新時代以來,我國高度重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釋放出強勁生產動能。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累計突破2000萬輛,工業機器人新增裝機總量全球占比超50%,第一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已達到66家,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達到5000億元,企業數量近4000家,彰顯出產業基礎好、市場需求大的獨特優勢。據此可知,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求( )①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②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③注重發揮國有經濟的主體作用④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9.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國正搶抓機遇,加大創新力度,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2023年,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國產大型郵輪完成試航、“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表現亮眼……從產業端看,新質生產力正在加速形成。這表明( )①我國已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②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③科技卡點瓶頸問題得到了全部解決④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10.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中國式現代化是符合我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奠定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實基礎,展現出人類文明發展的光明前景。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所取得的成就表明( )①改革開放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和活力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經過實踐檢驗的人間正道③中國式現代化深刻改變了現代化的發展方向和國際政治格局④中國式現代化能解決絕對貧困,在共商共建中讓人民受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3年是我國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成功20周年。20年間,中國載人航天拾級而上,“神舟”往返天地,“天宮”遨游宇宙,“天舟”橫渡星河,“天和”“問天”“夢天”相繼揚帆太空。蒼茫寰宇間,中華民族用奮發的斗志、遒勁的筆力書寫一個又一個中國高度、中國奇跡。由此我們體會到( )①科技強則國家強,科技創新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②我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④我國已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成為世界科技強國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2023年8月29日,華為Mate 60Pro發布,銷售火爆。這是中國科技行業的突破之舉,勝利之舉。它代表著中國在芯片技術、光刻機制造等領域的重大突破,代表著中國科技企業面對技術封鎖的強大生命力與創造力。這也讓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的封鎖成為一場笑話,也有可能是中美技術領域對抗實力的轉折點,是名副其實的“爭氣機”。對此,下列解讀錯誤的是( )A.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B.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唯創新者進,創新者強,創新者勝C.制約我國的卡點瓶頸已經解決,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D.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1.【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9月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提到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詞匯——“新質生產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導、實現關鍵性顛覆性技術突破而產生的生產力。無論是當前提振信心,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還是在未來發展和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都必須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運用所學知識,請你為如何形成“新質生產力”支招。2.【科技創新,引領發展】202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時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2024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他所在的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就發展新質生產力提出明確要求、做出深入闡釋、指導發展實踐,進一步闡明了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問題。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把“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列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務首位。踏上新征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迫切需要科技創新做好動力引擎、當好開路先鋒,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大動力。(1)結合材料,運用“創新驅動發展”知識,分析讓科技創新做好動力引擎、當好開路先鋒的原因。(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對“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提出建議。3. 【以青春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2024年兩會政府工作任務提出“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成為“兩會”期間的熱點概念。以“新時代青年以青春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寫一篇時政短評。參考答案: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1.C 2.D 3.B 4.C 5.D 6.C 7.B 8.B 9.D 10.A 11.B 12.C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1.【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運用所學知識,請你為如何形成“新質生產力”支招。①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②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③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④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⑤發揚與時俱進、銳意進取、勤于探索、勇于實踐的改革創新精神等。2.【科技創新,引領發展】(1)結合材料,運用“創新驅動發展”知識,分析讓科技創新做好動力引擎、當好開路先鋒的原因。①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②創新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國家發展戰略的重心。③創新驅動是國家命運所系。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④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⑤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⑥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鮮明的民族稟賦。⑦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2)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對“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提出建議。國家:落實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制造強省的步伐,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為先進制造業發展提供資金、政策支持。企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把提升發展(產品)質量放在首位;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增強產品核心競爭力;遵守法律,依法誠信經營;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自強奮斗,敢于突破等等。3. 【以青春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以“新時代青年以青春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寫一篇時政短評。青年的我們以朝氣,銳氣,志氣,心存理想,向先輩學習,以青春之我,成青春之國家。青年堅定理想與信念,正確面對歷史發展規律,認識我國新時代下的國情,樹立為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華民族復興大任而奮斗的決心。新時代青年應始終關注國家、民族與人類前途命運,抓住時代發展機遇,做新時代的弄潮兒,積極探索社會變革的道路,助力國家現代化發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未來屬于青年的我們,國家的未來寄希望于青年,我們肩負時代重任,青年在時代的征程中書寫屬于自己的華章。在新時代的成長道路上我們堅定黨的領導,在黨的帶領下,青年的我們,不負韶華,不負時代,以青春助力國家發展。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熱點時政專題十以新質生產力 推動高質量發展(學案).doc 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熱點時政專題十以新質生產力 推動高質量發展(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