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物質的量 氣體摩爾體積化學計量及其應用1.物質的量符號:_____,單位:______________集合體n摩爾(mol)表示含有一定數目粒子的_________的基本物理量。2.阿伏加德羅常數1 mol 任何粒子的粒子數稱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符號:_____,數值約:____________,單位:______________NA6.02×1023每摩(mol-1)一、知識梳理必須表示同一種粒子符號:_____,數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單位:______________3.摩爾質量M一、知識梳理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等于相對分子(原子)質量g·mol-1或g/mol摩爾質量的求法①已知化學式,數值等于其相對分子(原子)質量,是一定值,與物質的量和質量的無關②未知化學式,公式法:③已知一個粒子的質量(a):④已知一個粒子的質量(a)和一個12C原子的質量(b)M= a×NAM= m/nM=12a/b(1)M =ρVm (標準密度法)(2)M1 = DM2 (D:相對密度)(3)補充:有關氣體計算的特殊公式【常用于】求有機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常用于】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決定物質體積大小的因素:決定固體、液體體積大小的主要因素決定氣體體積大小的主要因素粒子大小粒子數目粒子間的距離符號:_____,單位:______________4.氣體摩爾體積VmL·mol-1或L/mol單位物質的量的氣體所占的體積。Vm=Vn在標準狀況(0℃,101kPa)下:Vm≈ 22.4 L·mol-1因素:溫度越高,Vm越大壓強越高,Vm越小(2)標準狀況下氣體摩爾體積約為22.4 L/mol,非標準狀況時不能使用。(1)只適用于氣態物質,對于固態和液態來講,都不適用。(3)當氣體摩爾體積約為22.4 L/mol時,不一定是標準狀況特別提醒一、知識梳理4.氣體摩爾體積常考的標況下為非氣體的物質:CCl4、CHCl3、CH2Cl2、H2O、溴、SO3、HF、NO2、苯、酒精、己烷、碳數大于4的烴(新戊烷除外)等nN(微觀)(宏觀)m÷M×M×NA÷NA×Vm氣體V(宏觀)C(B)(宏觀)×Vaq÷Vm÷Vaq構建網絡練習.(1)一定條件下,m g NH4HCO3和(NH4)2CO3的混合物完全分解生成NH3、CO2、H2O(g),所得混合氣體的密度折合成標準狀況為ρ g·L-1,則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為 。22.4ρ g·mol-1(2)某烴對H2的相對密度29,則相對分子質量為 ,又測得含氫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7.2%,則此烴的分子式為 。58C4H10(3)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NO2+CO NO+CO2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進行,當下列物理量不再隨時間變化時,能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該選項是 ( )A.混合氣體的壓強 B.混合氣體的平均密度C.混合氣體的顏色 D.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C5、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1)阿伏加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具有相同的分子數。2)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相同條件 結論 公式 語言敘述T、p 相同 _______T、V 相同 ________T、p 相同 ________“三同”定“一同”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與其物質的量成正比同溫、同體積下,氣體的壓強與其物質的量成正比同溫、同壓下,氣體的密度與其摩爾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成正比pM=ρRT考向1 公式的應用1.標準狀況下,m g氣體A與n g氣體B的分子數目一樣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D.相同狀況下,同體積的氣體A與B的質量之比為m:nA.在任意條件下,其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m:nB.同質量的A、B,其分子數之比為n:mC.25 ℃、1.01×105 Pa時,兩氣體的密度之比為n:mCpV=nRTpV=(m/M)RTpM=ρRT2.已知NA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1)6 g 3He含有的中子數為________;(2)1 mol K2Cr2O7被還原為Cr3+轉移的電子數為________;(3)38 g正丁烷和20 g異丁烷的混合物中共價鍵數目為________;(4)常溫下pH=2的H3PO4溶液中,每升溶液中的H+數目為________;(5)2.4 g鎂在足量的氧氣中燃燒,轉移的電子數為________;(6)標準狀況下,5.6 L二氧化碳氣體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為________;(7)氫原子數為0.4NA的甲醇分子中含有的σ鍵數為________;A3.如圖兩瓶體積相等的氣體,在同溫同壓時瓶內氣體的關系一定正確的是 ( )A.所含原子數相等 B.氣體密度相等C.氣體質量相等 D.平均摩爾質量相等同溫、同壓、同體積分子數或物質的量相同考向2 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的應用1.與氣體摩爾體積有關粒子數 N =n×NA=Vm≈ 22.4 L·mol-1標準狀況氣體特別提醒只有用到Vm≈ 22.4 L·mol-1 求粒子個數時才要求滿足標況和氣體兩個條件。eg1:常溫常壓下,22.4 L CO2中氧原子和碳原子的比值為2:1( )eg2:通常情況下,2.24 L NO2和N2O4的混合氣體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比值為1:2( )√√微專題 阿伏伽德羅常數常見陷阱2.物質組成和微觀結構記“組成”,突破物質與結構陷阱(1)記住特殊物質中所含微粒(分子、原子、電子、質子、中子等)的數目,如Ne、D2O、18O2、O3、P4、H37Cl等。①同位素單質和同位素化合物,它們的摩爾質量與通常情況下不同,例如摩爾質量:18O2(36 g·mol-1)、D2O(20 g·mol-1)、T2O(22 g·mol-1)。②涉及電子數時要注意根、基、離子的區別,如OH-與-OH、CH3+與-CH3等。幾種常遇到的物質 CO2 (C=O) P4 (P—P) Si (Si—Si) SiO2 (Si—O) 石墨 (C—C) 金剛石(C—C)1 mol 物質所含共價鍵的數目(NA)(3)判斷烷烴中碳氫鍵的數目可巧記公式進行計算,如:CnH2n+2中n(C-H鍵)=2n+2,n(化學鍵總數)=n(C-C鍵)+n(C-H鍵)=(n-1)+(2n+2)=3n+1。(4)記住最簡式相同的物質中的微粒數目,如NO2和N2O4、乙烯和丙烯等單烯烴、O2和O3等。(2)記住常考物質所含化學鍵數目(見下表)26241.522.物質組成和微觀結構3.電解質溶液中粒子數目(1)弱電解質的電離,鹽溶液中弱離子的水解(3)給物質的量濃度,但未給溶液體積,求不了粒子數目(4)求水溶液中的氧原子或氫原子數目時,不要忘記水中的氫氧原子(2)膠體中的膠粒是多個分子的集合體,膠粒數目不可求(5)求水溶液中陰陽離子數目時,不要忽略水電離出的H+和OH-(6)與pH相關的計算②給定pH直接求得C(H+),C(H+)與幾元酸堿或強弱無關。①注意溫度(7)溶液中原子守恒、電荷守恒(1)0.1 mol·L-1的CH3COONa溶液中含有CH3COO-數小于0.1NA。( )(2)NA個Fe(OH)3膠體粒子的質量為107 g。( )課堂檢測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4)在1 L 1.0 mol·L-1的NaAlO2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數目為2NA。( )(3)1 mol·L-1 NaCl溶液是指此溶液中含有NA 個Na+。( )××(5)1 L 0.1 mol·L-1 NH4NO3溶液中,陰離子的數目等于0.1NA。( )×(6)25 ℃時,1 L pH=12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數目為0.02NA。( )×4.隱含條件(不能進行到底的反應)(1)可逆反應若反應為可逆反應,則反應物不能完全轉化,常考的可逆反應有:PCl3+Cl2 PCl51 mol NO2分子數少于NA1 mol NO2原子數等于3NA1 mol NO2電子數等于23NA4.隱含條件(不能進行到底的反應)(2)特殊的變化——濃度因素①MnO2與濃鹽酸的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濃鹽酸變稀鹽酸,反應停止。②Cu與濃H2SO4的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硫酸變稀硫酸,反應停止。③Cu與濃HNO3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硝酸變稀硝酸,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氣體。④Zn與濃H2SO4反應,隨著反應的進行,濃硫酸變稀硫酸,得到SO2和H2的混合氣體。⑤常溫下,鐵、鋁遇濃硝酸、濃硫酸發生“鈍化”。課堂檢測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1 mol SO2與足量O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SO3,轉移電子數目為2NA。( )(3)25 mL 16 mol·L-1濃硫酸與13 g鋅共熱,轉移的電子數小于0.4NA。( )(4)在標況下,11.2 L NO與11.2 L O2混合后所含分子數為0.75NA。( )(5)足量Fe與4 mol熱的濃硝酸反應生成NO2分子的數目為3NA。( )(2)1 mol 硝基(—NO2)與46 g二氧化氮(NO2)所含的電子數均為23NA。( )×√×××(6)足量的鎂與濃硫酸充分反應,放出2.24 L混合氣體時,轉移電子數為0.2 NA。( )×5.電子守恒規律(1)同一種物質在不同反應中氧化劑、還原劑的判斷:①Cl2和Fe、Cu等反應,Cl2只作氧化劑,而Cl2和NaOH反應,Cl2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2NaOH+Cl2=NaCl+NaClO+H2O1mol Cl2 參加反應,轉移電子數為2NA1mol Cl2 參加反應轉移電子數為NA1mol Fe參加反應,轉移電子數為3NA1mol Fe和1mol Cl2反應,轉移電子數為2NA5.電子守恒規律(1)同一種物質在不同反應中氧化劑、還原劑的判斷:②Na2O2與CO2或H2O反應,Na2O2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而Na2O2與SO2反應,Na2O2只作氧化劑;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1mol Na2O2 參加反應,轉移電子數為NA生成 1 mol O2,轉移電子數為2NA反應 1 mol CO2/H2O,轉移電子數為NA③NO2和H2O的反應中,NO2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3NO2+H2O===2HNO3+NO3 mol NO2 參加反應,轉移電子數為2NA(4)注意氧化還原的順序:5.電子守恒規律(2)量不同,所表現的化合價不同(3)氧化劑或還原劑不同,所表現的化合價不同:如Fe和HNO3反應,Fe不足,生成Fe3+,Fe過量,生成Fe2+如Cu和Cl2反應生成CuCl2,而Cu和S反應生成Cu2S。如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Cl2首先氧化I-,再氧化Fe2+。還原性順序:I->Fe2+>Br-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Cl2首先氧化Fe2+,再氧化Br-。(5)標準狀況下,將3.36 L Cl2通入1 L 0.2 mol·L-1 FeBr2溶液中,被氧化的Br-數目為0.1NA。( )(1)0.1 mol Na2O2與足量水反應,轉移電子數為0.1 NA。( )(2)32 g Cu和32 g S充分反應,轉移電子數為NA。( )(3)足量Cl2與56 g鐵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0.2NA。( )課堂檢測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4)4.6 g Na在空氣中完全反應生成Na2O、Na2O2,轉移0.2NA個電子。( )(6)電解精煉銅,當電路中通過的電子數目為0.2NA時,陽極質量減少6.4 g。( )√√×[思維建模]有關阿伏加德羅常數選擇題的解題思路確定題干是“正”還是“誤” 各選項所述物質符合什么性質規律 有何常設陷阱 結果。2.標準狀況下,1L辛烷完全燃燒后,所生成氣態產物的分子數為8×22.4NA1.標況下22.4LNO和11.2LO2混合后,分子總數為NA3.1molFe完全轉化成Fe(OH)3膠體,便有NA個Fe(OH)3膠粒9.1mol甲基含有10NA電子7.0.1L0.1mol/LNa2S溶液中,S2-數目為0.01NA 8.amolCl2與足量燒堿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為2aNA4.質量為mg的AZXn-中共含有的電子數為(Z+n)mNA/A6.6g13C含有的中子數為7NA5.1mol十七烷分子中共價鍵數為52NA判斷以下關于NA的說法是否正確××√√×××××(2022梅州一模)1.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14 g N2中含有共用電子對數目為0.5 NAB.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H+數為0.1 NAC.密閉容器中,1 mol N2和3 mol H2催化反應后分子總數為2 NAD.標準狀況下, 10 mL NH3和20 mL H2O所含分子個數比為1:2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