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jié) 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必考,6~9分)命題分析 圓的切線的性質與判定是江西學考的必考內容,圓的綜合題中基本都會涉及,往往需要用到勾股定理、銳角三角函數(shù)等知識求解,與圓的切線相關的畫圖題也會考查,難度適中.【知識清單】知識點1 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圖1點與圓的位置關系(設圓的半徑為r,平面內任一點到圓心的距離為d)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設圓的半徑為r,圓心到直線的距離為d)知識點2 切線切線的性質:圓的切線⑦ 于過切點的半徑(或直徑) 切線的判定圖2切線長定理:從圓外一點可以引圓的兩條切線,它們的切線長⑧ ,這一點和圓心的連線⑨ 兩條切線的夾角,如圖2,過☉O外一點P可引兩條切線PA,PB,則PA=⑩ ,PO平分∠APB 知識點3 三角形的內心【參考答案】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垂直 ⑧相等⑨平分 ⑩PB 與三角形各邊相切的圓 三角形內切圓的圓心 各邊 三條角平分線【自我診斷】1.已知☉O的半徑為3,OA=5,則點A在 ( )A.在☉O外 B.在☉O上C.在☉O內 D.無法確定2.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以點(-3,4)為圓心,3為半徑的圓 ( )A.與x軸相離,與y軸相切B.與x軸相離,與y軸相交C.與x軸相切,與y軸相交D.與x軸相切,與y軸相離3.如圖,P為☉O外一點,PA為☉O的切線,A為切點,PO交☉O于點B,∠P=30°,OB=3,則線段OP的長為 ( )A.3 B.3 C.6 D.94.如圖,☉O與△ABC的邊AB,AC,BC分別相切于點D,E,F,如果AB=4,AC=5,AD=1,那么BC的長為 . 【參考答案】1.A 2.A 3.C 4.7【真題精粹】考向 切線的性質與判定(必考) 1.(2023·江西)如圖,在△ABC中,AB=4,∠C=64°,以AB為直徑的☉O與AC相交于點D,E為上一點,且∠ADE=40°.(1)求的長.(2)若∠EAD=76°,求證:CB為☉O的切線.2.(2019·江西)如圖1,AB為半圓的直徑,點O為圓心,AF為半圓的切線,過半圓上的點C作CD∥AB交AF于點D,連接BC.(1)連接DO,若BC∥OD,求證:CD是半圓的切線.(2)如圖2,當線段CD與半圓交于點E時,連接AE,AC,判斷∠AED和∠ACD的數(shù)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圖1 圖23.(2018·江西)如圖,在△ABC中,O為AC上一點,以點O為圓心,OC為半徑作圓,與BC相切于點C,過點A作AD⊥BO交BO的延長線于點D,且∠AOD=∠BAD.(1)求證:AB為☉O的切線.(2)若BC=6,tan∠ABC=,求AD的長.熱點預測4.如圖,AB為☉O的直徑,D為☉O上一點,BC⊥CD于點C,交☉O于點E,CD與BA的延長線交于點F,BD平分∠ABC.(1)求證:CD是☉O的切線.(2)若AB=10,CE=1,求DF的長.【參考答案】1.(1) (2)略2.(1)略 (2)∠AED+∠ACD=90°.證明略3.(1)略 (2)2 4.(1)略 (2)【核心突破】考點1 點與圓的位置關系例題1 已知☉O的半徑為8 cm.(1)在同一個平面內,若點P到圓心O的距離為5 cm,則點P在☉O .(填“內”、“上”或“外”) (2)如圖,若P是☉O外一點,且PO=12 cm,Q是☉O上的一個動點,則PQ的最小值是 ,PQ的最大值是 . 解題指南 本題考查平面內點與圓的位置關系和最值問題.(1)當點與圓心的距離dr時,點在圓的外部.(2)當P,Q,O三點共線時,PQ存在最值.最小值為PO-r=12-8=4 cm,最大值為PO+r=12+8=20 cm.變式特訓1.P是非圓上一點,若點P到☉O上的點的最小距離是4 cm,最大距離是10 cm,則☉O的半徑是 . 考點2 線與圓的位置關系例題2如圖,在Rt△ACB中,∠C=90°,BC=3,AC=4.(1)以C為圓心,3為半徑的☉C與直線AB的位置關系是 . (2)以點B為圓心,3為半徑的☉B(tài)與直線AC的位置關系是 . (3)以點A為圓心,3為半徑的☉A與直線BC的位置關系是 . 方法提煉 圓心到直線的距離記為d,當dr時,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為相離. 例題3如圖,在☉O中,點O為圓心,半徑為5,AB為圓上的一條弦,且AB=8,C為☉O上一動點,過點C作CD⊥AB于點D.(1)如圖1,當點C在劣弧 上時,求CD的最大值及△ABC面積的最大值.(2)如圖2,當點C在優(yōu)弧 上時,求CD的最大值及△ABC面積的最大值.考點3 切線的性質與判定例題4如圖,AB為☉O的直徑,C為☉O上一點,過點C作☉O的切線交AB的延長線于點D,DB=AD,連接AC,若AB=4,則AC的長為 ( )A.2B.C.4D.2變式特訓2.如圖,PA,PB分別與☉O相切于A,B兩點,C為☉O上一點,連接AC,BC,若∠P=80°,則∠ACB的度數(shù)為 ( )A.80° B.40° C.50° D.70°3.如圖,在△ABC中,以AB為直徑作☉O交AC,BC于點D,E,且D是AC的中點,過點D作DG⊥BC于點G,交BA的延長線于點H.(1)求證:直線HG是☉O的切線.(2)若HA=3,cos B=,求CG的長.4.如圖,在△ABC中,∠BAC=90°,過點A,B的☉O分別交AC,BC于點D,E,AB=AE,CD的垂直平分線交BC于點F,連接DF.(1)求證:DF是☉O的切線.(2)已知EF=3,DE=4,求BE和AB的長.方法提煉 與圓切線相關的綜合問題的解題方法:1.判斷一條直線是否為圓的切線的方法:①知道直線和圓有公共點時,連半徑,證垂直;②不知道直線和圓有無公共點時,作垂直,證明垂線段等于半徑.2.利用切線的性質解決問題時,通常連過切點的半徑,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質來解決問題.3.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圓與內切圓半徑的求法:若a,b是Rt△ABC的兩條直角邊,c為斜邊,則①外接圓半徑R=;②內切圓半徑r=.4.對于涉及圓切線性質與判定的綜合問題,往往涉及全等、相似等知識點,能綜合運用進行推理是解題的關鍵.考點4 切線長定理例題5 如圖,從☉O外一點P引☉O的兩條切線PA,PB,切點分別為A,B,如果∠APB=60°,PA=8,那么弦AB的長為 ( )A.8 B.4 C.4 D.8變式特訓5.如圖,這是用一把直尺、含60°角的直角三角板和光盤擺放而成的圖形,A為60°角與直尺的交點,B為光盤與直尺唯一的交點,若AB=3,則光盤的直徑是 ( )A.6 B.3 C.6 D.3考點5 三角形的內心和外心例題6如圖,在正方形ABCD中,E是對角線BD上一點(不與點B重合),若點O是△BEC的內心,則∠COE ( ) A.大小為定值,等于112.5°B.大小不確定,可以等于90°C.大小為定值,等于127.5°D.大小不確定,隨著點E的變化而變化變式特訓 6.如圖,在正方形網格中,A,B,C,D,E,P均在格點處,則點P是下列哪個三角形的外心 ( )A.△ACE B.△ABDC.△ACD D.△BCE7. 如圖,在Rt△ABC中,內切圓O的半徑為r,☉O與△ABC各邊分別相切于點D,E和F,已知AD=3,BD=2,則r的值為 . 【參考答案】例題1 (1) 內 (2) 4 cm 20 cm變式特訓1.7 cm或3 cm例題2 (1)相交 (2)相切 (3)相離例題3 (1)CD=2,△ABC面積的最大值=8(2)CD=8,△ABC面積的最大值=32例題4 D變式特訓2.C3.(1)略 (2) 4.(1)略 (2)BE=,AB=例題5 A變式特訓5.A例題6 A變式特訓6.D 7.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