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名師導航·通用版】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專題二十三:綠色發展 美麗中國(課件+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名師導航·通用版】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復習專題二十三:綠色發展 美麗中國(課件+學案)

資源簡介

(共50張PPT)
【五大主題】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專題復習
本資料依據《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版)》,以學業要求五大主題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法治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情教育為經線,以課程五大核心素養:政治認同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必須具備的思想前提, 道德修養是立身成人之本,法治觀念是行為的指引,健全人格是身心健康的體現,責任意識是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內在要求為緯線,圍繞課程內容以“成長中的我”為原點,由“自我認識”到“我與自然”“我與家庭”“我與他人”“我與社會”“我與國家和人類文明”六個為知識點,按學業質量的要求結合部編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整理。
2024年中考道德與法治專題復習
主題五 國情教育
專題二十三:綠色發展 美麗中國
(責任意識:熱愛生活,踐行綠色生活)
知識導航
課標要求
考點梳理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正確認識到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理解并認同我國為應對發展挑戰制定的基本國策及走綠色文明發展的道路。
責任意識:敬畏自然,具有綠色發展理念,初步形成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觀;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的理念,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法治觀念:正確并遵守黨和政府制定的關于應對人口、資源環境的各項政策,與違反政策的各種行為作斗爭。
【內容要求】
了解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樹立生態文明觀。
考點梳理
考點一:計劃生育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一框 正視發展挑戰 第一目 發展中的人口問題)
1.我國的人口國情及特點是什么?
人口國情: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
新特點: ①總人口增速趨緩,②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③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④老齡化加劇,⑤大量的人口流動。
考點梳理
考點一:計劃生育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一框 正視發展挑戰 第一目 發展中的人口問題)
2.我國為什么要實行計劃生育(我國為什么要重視人口問題)?
①人口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也是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變量。
②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
③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
④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有力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考點梳理
考點一:計劃生育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一框 正視發展挑戰 第一目 發展中的人口問題)
★3.我國為什么調整生育政策?采取那些舉措?
(1)原因:①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人口問題,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形勢來實施。②進一步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2)舉措:①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形勢先后作出實施單獨兩孩、全面兩孩政策等重大決策部署,取得積極成效。②2021年,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考點梳理
考點二:節約資源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一框 正視發展挑戰 第二目 資源環境面臨危機)
1.我國當前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
①資源日益短缺。
②環境污染嚴重。
③生態系統退化。
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考點梳理
考點二:節約資源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一框 正視發展挑戰 第二目 資源環境面臨危機)
★2.我國資源現狀、危害及對策是什么?
(1)現狀:(資源國情)①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資源緊缺。②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
(2)影響: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的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
(3)對策:不能走西方工業化的老路,探索符合國情的利用、保護和開發資源的新路(即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
考點梳理
考點三:保護環境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一框 正視發展挑戰 第二目 資源環境面臨危機)
★1.我國的環境現狀、形成的原因、危害及對策?
(1)現狀:當前我國生態環境雖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不容樂觀。(2)原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領域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加上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使得我國環境問題愈加嚴重。
(3)危害:①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②威脅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4)對策: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人類關愛和保護環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視和破壞環境就是走向自我毀滅。(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考點梳理
考點三:保護環境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一框 正視發展挑戰 第二目 資源環境面臨危機)
★★2.面對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我們怎么辦?
①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通過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得到解決;②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考點梳理
考點四:綠色發展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園)
★★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①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
②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有責任保護自然。
③人類可以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和一味地索取,必須遵循自然規律。
④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考點梳理
考點四:綠色發展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園)
★★2.如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
①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
②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考點梳理
考點四:綠色發展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園)
★★3.為什么要走綠色發展道路?
①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
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
考點梳理
考點四:綠色發展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園)
★★★4.如何走綠色發展道路?
①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②堅持綠色富國,堅持綠色惠民,實現綠色富國之夢。
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④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
考點梳理
考點四:綠色發展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園)
★5.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①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
考點梳理
考點四:綠色發展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園)
6.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是什么?
①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
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
考點梳理
考點四:綠色發展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園)
★7.青少年學生建設美麗中國怎么做?
①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增強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和責任意識;
②自覺踐行環保理念,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做好垃圾分類,植樹造林,綠色出行,節約用水;
③依法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就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等問題向有關部門建言獻策。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1.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首個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中央宣傳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部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說明( )
①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②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③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可以凌駕于自然之上
④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A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2.2023年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中央宣傳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部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宣傳語與此次活動主題不相符合的是( )
A.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B. 堅持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C.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D.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D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3.2023年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雜志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幾個重大關系》。文章指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過程中,我們都要把握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辯證統一關系。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把資源環境承載力作為前提和基礎,自覺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習近平的講話( )
①體現了黨和政府留住綠水青山的遠見卓識
②表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共識
③說明我國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中國
④說明堅持綠色發展是新時代新發展理念的核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A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4.2023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切實加強耕地保護 抓好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問題,劃定“耕地紅線”的做法( )
A. 說明我國人均耕地占有量多 B. 違背了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
C. 反映了我國耕地資源形勢嚴峻 D. 不利于耕地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C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5.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綠色亞運”成為了杭州第19屆亞運會的鮮明標識。杭州亞運會場館屋頂光伏發電、純電擺渡車、環保材質生活用品都體現了浙江省踐行低碳有機的綠色理念。杭州亞運會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一屆精彩的體育盛會,更向世界展現了浙江和整個中國綠色發展的巨大成就。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①中國向世界傳遞了低碳、環保的綠色亞運理念
②中國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已建成美麗中國
③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④我國積極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B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6.大江奔騰、長河滔滔,孕育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激蕩著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先后頒布實施了《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從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到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中華大地樹起一座座治水安邦、興水利民的豐碑。守護好祖國大江大河( )
A.體現了開發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
B.是新時代建設物質文明的需要
C.有利于守護好中華文明與美麗家園
D.是治國安邦、強國富民的根本
C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7.“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實施十年禁漁的長江,“微笑天使”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種回歸,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等一批國家公園建成,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這一亮麗名片得益于我國堅持( )
①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發展格局
②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
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追求
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8.從2023年3月1日起,長沙在全城啟動“無廢城市”建設,到2025年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長沙市“無廢城市”建設樣本。“無廢城市”并不是指沒有廢物的城市,也并非杜絕垃圾的產生,而是從城市管理的角度,有效利用固廢,降低固廢產生,解決歷史堆存固廢,保證良性循環。長沙市建設“無廢城市”的原因是( )
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②長沙市的垃圾分類責任任重而道遠
③有利于建設美麗長沙 ④堅持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9.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作為一名中學生,下列行為中有利于實現這一目標的有(    )
①堅持使用一次性物品 ②積極參與義務植樹
③愛護小動物 ④自覺進行垃圾分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A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10.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在江西考察時強調,破解“化工圍江”,是推進長江生態環境治理的重點。要再接再厲,堅持源頭管控、全過程減污降碳,大力推進數智化改造、綠色化轉型,打造世界領先的綠色智能煉化企業。這表明(    )
A. 經濟發展了,環境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B. 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是當前工作重中之重
C. 先抓好經濟建設,再治理環境
D. 要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D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11.2023年12月6日,杭州亞組委、亞殘組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碳中和工作情況和主要成效。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共排放溫室氣體88.29萬噸,使用綠電減排溫室氣體2.20萬噸,接受社會捐贈碳抵消指標109.99萬噸,在亞運會、亞殘運會歷史上首次實現碳中和。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①我國向世界傳遞了低碳、環保的綠色奧運理念
②我國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已建成美麗中國
③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④我國堅持生態文明建設這一中心工作,走生態優先、低碳綠色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B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12.為應對氣候變暖,中國向世界承諾:我國將在2030年前和2060年分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注:碳達峰即溫室氣體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將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提高資源利用率有利于實現上述承諾
②我國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要造福人類
③促進發展要把建設生態文明放在首位
④影響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是環境問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13.2022年11月7日,中國政府同國際竹藤組織攜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2023年11月7日,首屆以竹代塑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為“協同創新 推動以竹代塑全球進程”,旨在立足全球視野,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凝聚各方共識,以科技創新引領以竹代塑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這表明( )
①表明我國堅持綠色、低碳發展
②積極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③主導世界生態文明建設
④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14.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同時,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我們青少年踐行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做到( )
①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
②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③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
④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B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15.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在阿聯酋迪拜舉行。75場雙邊會見、15場大會多邊活動、100多場中國角邊會活動……中方高度重視本次大會,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強調,《巴黎協定》達成和生效以來,各方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行動,取得了積極進展,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新一輪產業和科技革命的國際潮流。綠色低碳轉型的實現,離不開務實的國際合作。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B. 堅持不開發自然資源、不破壞生態環境的生態理念
C. 走生態文明發展之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D.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當前我國的中心工作
C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16.巍巍青藏高原是我國乃至整個亞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23年4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保護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這有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②這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體現
③這符合良法之治的法治基本要求
④這能確保建成清潔美麗的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1.【綠色發展 命運與共】
材料一:2005年8月15日,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考察湖州市安吉縣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這一論斷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今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2023年8月15日,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今年全國生態日的活動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國生態日是中國首個以“生態”為主題的節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
材料二:中國共產黨秉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矢志不渝地追求“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美好境界,并將其提升到“中國式現代化”的高度,轉變為綠色低碳發展的國家意志和實際行動,使得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轉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思想成果,為推進人類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了中國經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①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有利于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②有利于提高社會各界的環保意識,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常態化,營造全社會保護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良好社會氛圍;有利于增強群眾生態文明意識,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1) 設立國家生態日有何重要的意義?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國家:①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④堅持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⑤堅持依法保護環境,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②公民:①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觀念,依法自律,養成文明的綠色生活方式;②積極參加環保志愿者活動,積極宣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義和作用;③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綠色生活方式,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一水多用,垃圾分類回收,盡量使用清潔能源,愛護植物,保護野生動物,綠色出行,為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2)堅持人與自然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我們應該怎么做?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2.【正視發展挑戰 共筑美麗家園】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某校九年級(3)班開展“如何建設美麗中國”探究活動,邀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正視發展挑戰】
以下是小紅同學收集的新聞信息。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人口 資源 環境
新聞 國家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多渠道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 在自然資源管理中,我國運用衛星發現地表變化,監測土地、礦產、森林、草原等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及時準確掌握自然資源分布及變化情況。 四川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大規模推進綠化全川行動,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加大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力度,初步形成了共抓大保護的協作格局。
影響 示例:有利于我國科學把握人口發展規律;有利于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利于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 ① ③
依據 示例:我國人口狀況呈現出總人口增速趨緩、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等一系列新的特點。 ② ④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①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的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
②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③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
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
④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事件呈高發態勢,這已成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1)參照示例,分析其他兩條新聞對我國資源、環境的相應影響和依據。(要求:觀點明確,邏輯清晰,學科術語使用規范,文字簡潔。)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可持續發展戰略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2)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必須堅持哪些基本國策、發展戰略和發展理念?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共筑美麗家園】
目前,我國河長制湖長制已全面建立,一大批長期積累的河湖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越來越多的河流恢復生命,越來越多的流域重現生機。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①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②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作為漫畫中的“河長”,你在處理好經濟發展與“青山綠水”關系中有何錦囊妙計?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①學習環保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②積極宣傳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依法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③積極向有關部門建言獻策。④從身邊小事做起,自覺踐行環保行動。(具體措施: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做好垃圾分類,不亂扔垃圾;節約用水、用電,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出門盡量乘坐公交車或步行;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踐行“光盤行動”。
(4)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3.【守護一江碧水】
材料一 近年來,湖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23年1月,湘江長沙望城段發現長江江豚身影,此次不僅監測到了成年江豚,還見到了江豚幼崽,網友紛紛表示這是幸福的“一家三口”。環境優先發展,進行常態巡湖,阻擊非法排污、非法采砂和非法捕魚,水質清了、空氣好了、岸線綠了、河湖靜了、江豚回了、人們笑了。
材料二 要筑牢湘江生態屏障,守護好一江碧水,就要堅信“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現有關部門決定向廣大市民發出“守護湘江”的倡議。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①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③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制度創新,明確河流保護責任。
④堅持依法治國,科學立法,為長江生態保護提供法律依據,嚴格執法,打擊違反禁漁政策的違法犯罪行為。
(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如何使幸福的“一家三口”越來越多?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2)根據材料,請你完善“守護一江碧水”倡議書,傳遞你的護江理念。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珍愛湘江,人人爭當宣傳員。我們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綠色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扮靚湘江,個個皆是行動派。不向江中倒污物、扔垃圾、排污水;保護沿江一草一木,推進工業、農業清潔生產……良好的環保習慣需要一點一滴去養成,扮靚湘江需要我們每個人用實際行動來兌現。
呵護湘江,處處都有監督者。我們要擦亮監督的眼睛,對于不顧環境衛生、破壞生態文明、抹黑湘江的行為,要大膽制止、勸誡教育、堅決杜絕,齊心協力為湘江的碧水青波筑牢安全線。
參考答案: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主題五 國情教育
專題二十三:綠色發展 美麗中國
(責任意識:熱愛生活,踐行綠色生活)
課標要求
【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正確認識到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理解并認同我國為應對發展挑戰制定的基本國策及走綠色文明發展的道路。
責任意識:敬畏自然,具有綠色發展理念,初步形成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觀;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的理念,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法治觀念:正確并遵守黨和政府制定的關于應對人口、資源環境的各項政策,與違反政策的各種行為作斗爭。
【內容要求】
了解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樹立生態文明觀。
考點梳理
考點一:計劃生育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一框 正視發展挑戰 第一目 發展中的人口問題)
1.我國的人口國情及特點是什么?人口國情: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新特點: ①總人口增速趨緩,②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③出生人口男女性別比偏高,④老齡化加劇,⑤大量的人口流動。
2.我國為什么要實行計劃生育(我國為什么要重視人口問題)?①人口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也是影響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變量。②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發展的大事情。③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④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有力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3.我國為什么調整生育政策?采取那些舉措?(1)原因:①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人口問題,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形勢來實施。②進一步適應人口形勢新變化和推動高質量發展新要求,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2)舉措:①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形勢先后作出實施單獨兩孩、全面兩孩政策等重大決策部署,取得積極成效。②2021年,我國開始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考點二:節約資源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一框 正視發展挑戰 第二目 資源環境面臨危機)
1.我國當前面臨的資源環境問題?①資源日益短缺。②環境污染嚴重。③生態系統退化。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2.我國資源現狀、危害及對策是什么?(1)現狀:(資源國情)①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資源緊缺。②資源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2)影響: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的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3)對策:不能走西方工業化的老路,探索符合國情的利用、保護和開發資源的新路(即堅持節約資源的基本國策)。
考點三:保護環境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一框 正視發展挑戰 第二目 資源環境面臨危機)
★1.我國的環境現狀、形成的原因、危害及對策?(1)現狀:當前我國生態環境雖總體有所改善,但生態環境形勢不容樂觀。(2)原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領域沒有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加上工業化進程加快、資源短缺、人口基數大等問題所產生的多重疊加效應,使得我國環境問題愈加嚴重。(3)危害:①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②威脅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4)對策: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人類關愛和保護環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視和破壞環境就是走向自我毀滅。(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2.面對發展中出現的問題(人口、資源、環境問題),我們怎么辦? ①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通過轉變發展方式才能得到解決;②堅持綠色發展,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考點四:綠色發展
(九上第三單元文明與家園 第六課建設美麗中國 第二框 共筑生命家園)
★★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①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②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有責任保護自然。③人類可以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和一味地索取,必須遵循自然規律。④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2.如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①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3.為什么要走綠色發展道路?①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
★★★4.如何走綠色發展道路?①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②堅持綠色富國,堅持綠色惠民,實現綠色富國之夢。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④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
★5.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①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
6.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是什么? ①美麗中國,不僅是山清水秀、天藍地綠,而且是留住鄉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園;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
★7.青少年學生建設美麗中國怎么做?①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增強環保意識、節約意識和責任意識;②自覺踐行環保理念,不使用一次性物品,做好垃圾分類,植樹造林,綠色出行,節約用水;③依法同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就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等問題向有關部門建言獻策。
2024年中考命題預測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1.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首個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中央宣傳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部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說明( )
①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②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
③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可以凌駕于自然之上
④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2023年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中央宣傳部、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部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舉辦,主題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下列宣傳語與此次活動主題不相符合的是( )
A.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
B. 堅持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C.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D.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3.2023年11月16日出版的第22期《求是》雜志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幾個重大關系》。文章指出,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過程中,我們都要把握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辯證統一關系。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把資源環境承載力作為前提和基礎,自覺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習近平的講話( )
①體現了黨和政府留住綠水青山的遠見卓識
②表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成為共識
③說明我國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美麗中國
④說明堅持綠色發展是新時代新發展理念的核心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4.2023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切實加強耕地保護 抓好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問題,劃定“耕地紅線”的做法( )
A. 說明我國人均耕地占有量多 B. 違背了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
C. 反映了我國耕地資源形勢嚴峻 D. 不利于耕地資源的保護和利用
5.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和率先實踐地,“綠色亞運”成為了杭州第19屆亞運會的鮮明標識。杭州亞運會場館屋頂光伏發電、純電擺渡車、環保材質生活用品都體現了浙江省踐行低碳有機的綠色理念。杭州亞運會不僅向世界展示了一屆精彩的體育盛會,更向世界展現了浙江和整個中國綠色發展的巨大成就。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①中國向世界傳遞了低碳、環保的綠色亞運理念
②中國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已建成美麗中國
③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④我國積極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6.大江奔騰、長河滔滔,孕育了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激蕩著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先后頒布實施了《長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從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到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中華大地樹起一座座治水安邦、興水利民的豐碑。守護好祖國大江大河( )
A.體現了開發優先、自然恢復的原則
B.是新時代建設物質文明的需要
C.有利于守護好中華文明與美麗家園
D.是治國安邦、強國富民的根本
7.“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在實施十年禁漁的長江,“微笑天使”江豚等珍稀水生生物物種回歸,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等一批國家公園建成,成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亮麗名片。這一亮麗名片得益于我國堅持( )
①區域協調發展的新發展格局
②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
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價值追求
④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從2023年3月1日起,長沙在全城啟動“無廢城市”建設,到2025年形成可復制、可推廣、可持續的長沙市“無廢城市”建設樣本。“無廢城市”并不是指沒有廢物的城市,也并非杜絕垃圾的產生,而是從城市管理的角度,有效利用固廢,降低固廢產生,解決歷史堆存固廢,保證良性循環。長沙市建設“無廢城市”的原因是( )
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②長沙市的垃圾分類責任任重而道遠
③有利于建設美麗長沙 ④堅持以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為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2023年7月17日至18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要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建設美麗中國擺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突出位置,推動城鄉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作為一名中學生,下列行為中有利于實現這一目標的有(   )
①堅持使用一次性物品
②積極參與義務植樹
③愛護小動物
④自覺進行垃圾分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2023年10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在江西考察時強調,破解“化工圍江”,是推進長江生態環境治理的重點。要再接再厲,堅持源頭管控、全過程減污降碳,大力推進數智化改造、綠色化轉型,打造世界領先的綠色智能煉化企業。這表明(   )
A. 經濟發展了,環境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B. 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是當前工作重中之重
C. 先抓好經濟建設,再治理環境
D. 要正確處理好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11.2023年12月6日,杭州亞組委、亞殘組委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碳中和工作情況和主要成效。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共排放溫室氣體88.29萬噸,使用綠電減排溫室氣體2.20萬噸,接受社會捐贈碳抵消指標109.99萬噸,在亞運會、亞殘運會歷史上首次實現碳中和。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①我國向世界傳遞了低碳、環保的綠色奧運理念
②我國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已建成美麗中國
③我國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④我國堅持生態文明建設這一中心工作,走生態優先、低碳綠色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2.為應對氣候變暖,中國向世界承諾:我國將在2030年前和2060年分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注:碳達峰即溫室氣體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碳中和是指將排放的二氧化碳全部捕集或吸收掉)。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提高資源利用率有利于實現上述承諾
②我國建設生態文明就是要造福人類
③促進發展要把建設生態文明放在首位
④影響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是環境問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2022年11月7日,中國政府同國際竹藤組織攜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2023年11月7日,首屆以竹代塑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主題為“協同創新 推動以竹代塑全球進程”,旨在立足全球視野,搭建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凝聚各方共識,以科技創新引領以竹代塑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這表明( )
①表明我國堅持綠色、低碳發展
②積極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③主導世界生態文明建設
④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綠色科技創新和先進綠色技術推廣應用,做強綠色制造業,發展綠色服務業,壯大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供應鏈,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同時,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綠色健康生活方式。我們青少年踐行綠色健康生活方式做到( )
①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
②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
③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
④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5.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八次締約方大會(COP28)在阿聯酋迪拜舉行。75場雙邊會見、15場大會多邊活動、100多場中國角邊會活動……中方高度重視本次大會,中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強調,《巴黎協定》達成和生效以來,各方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行動,取得了積極進展,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新一輪產業和科技革命的國際潮流。綠色低碳轉型的實現,離不開務實的國際合作。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A.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B. 堅持不開發自然資源、不破壞生態環境的生態理念
C. 走生態文明發展之路,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D.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是當前我國的中心工作
16.巍巍青藏高原是我國乃至整個亞洲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2023年4月26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保護高原的生靈草木、萬水千山。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
①這有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②這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體現
③這符合良法之治的法治基本要求
④這能確保建成清潔美麗的世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1.【綠色發展 命運與共】
材料一:2005年8月15日,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考察湖州市安吉縣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論斷。這一論斷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今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2023年8月15日,我國迎來首個全國生態日。今年全國生態日的活動主題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全國生態日是中國首個以“生態”為主題的節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
材料二:中國共產黨秉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矢志不渝地追求“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美好境界,并將其提升到“中國式現代化”的高度,轉變為綠色低碳發展的國家意志和實際行動,使得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轉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思想成果,為推進人類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自然、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了中國經驗、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1)設立國家生態日有何重要的意義?
(2)堅持人與自然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我們應該怎么做?
2.【正視發展挑戰 共筑美麗家園】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通過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某校九年級(3)班開展“如何建設美麗中國”探究活動,邀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
【正視發展挑戰】
以下是小紅同學收集的新聞信息。
人口 資源 環境
新聞 國家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將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費用納入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多渠道發展普惠托育服務,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 在自然資源管理中,我國運用衛星發現地表變化,監測土地、礦產、森林、草原等自然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及時準確掌握自然資源分布及變化情況。 四川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大規模推進綠化全川行動,嚴格落實“長江十年禁漁”,加大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力度,初步形成了共抓大保護的協作格局。
影響 示例:有利于我國科學把握人口發展規律;有利于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有利于調控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 ① ③
依據 示例:我國人口狀況呈現出總人口增速趨緩、總和生育率明顯低于更替水平等一系列新的特點。 ② ④
(1)參照示例,分析其他兩條新聞對我國資源、環境的相應影響和依據。(要求:觀點明確,邏輯清晰,學科術語使用規范,文字簡潔。)
(2)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必須堅持哪些基本國策、發展戰略和發展理念?
【共筑美麗家園】
目前,我國河長制湖長制已全面建立,一大批長期積累的河湖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越來越多的河流恢復生命,越來越多的流域重現生機。
(3)(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作為漫畫中的“河長”,你在處理好經濟發展與“青山綠水”關系中有何錦囊妙計?
(4)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
3.【守護一江碧水】
材料一 近年來,湖南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23年1月,湘江長沙望城段發現長江江豚身影,此次不僅監測到了成年江豚,還見到了江豚幼崽,網友紛紛表示這是幸福的“一家三口”。環境優先發展,進行常態巡湖,阻擊非法排污、非法采砂和非法捕魚,水質清了、空氣好了、岸線綠了、河湖靜了、江豚回了、人們笑了。
材料二 要筑牢湘江生態屏障,守護好一江碧水,就要堅信“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現有關部門決定向廣大市民發出“守護湘江”的倡議。
(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如何使幸福的“一家三口”越來越多?
(2)根據材料,請你完善“守護一江碧水”倡議書,傳遞你的護江理念。
參考答案:
一、慧眼識珠(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填在括號內)
1.A 2.D 3.A 4.C 5.B 6.C 7.D 8.A 9.C 10.D 11.B 12.A 13.C 14.B 15.C 16.A
二、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1.【綠色發展 命運與共】
(1)設立國家生態日有何重要的意義?
①體現了黨和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有利于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②有利于提高社會各界的環保意識,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常態化,營造全社會保護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良好社會氛圍;有利于增強群眾生態文明意識,養成良好的環保習慣。
(2)堅持人與自然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我們應該怎么做?
國家:①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②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④堅持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⑤堅持依法保護環境,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
②公民:①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觀念,依法自律,養成文明的綠色生活方式;②積極參加環保志愿者活動,積極宣傳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意義和作用;③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養成綠色生活方式,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一水多用,垃圾分類回收,盡量使用清潔能源,愛護植物,保護野生動物,綠色出行,為建設生態文明,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2.【正視發展挑戰 共筑美麗家園】
(1)參照示例,分析其他兩條新聞對我國資源、環境的相應影響和依據。(要求:觀點明確,邏輯清晰,學科術語使用規范,文字簡潔。)
①對資源的過度開發、粗放利用和無節制消耗,必然導致資源的枯竭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影響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的空間和后勁也會越來越小。
②環境惡化加劇自然災害的發生,嚴重破壞生態平衡,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③自然資源豐富,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總體上資源緊缺。
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依靠消耗大量資源換取經濟發展的現象突出,造成的浪費、損失、污染和破壞都很嚴重。
④大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類環境污染事件呈高發態勢,這已成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
(2)共建清潔美麗世界必須堅持哪些基本國策、發展戰略和發展理念?
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可持續發展戰略
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
(3)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作為漫畫中的“河長”,你在處理好經濟發展與“青山綠水”關系中有何錦囊妙計?
①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②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如果金山銀山要以失去綠水青山為代價,那么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4)我們青少年應該如何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
①學習環保知識和相關法律法規,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②積極宣傳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依法同破壞環境的行為作斗爭。③積極向有關部門建言獻策。④從身邊小事做起,自覺踐行環保行動。(具體措施: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做好垃圾分類,不亂扔垃圾;節約用水、用電,少使用一次性物品;出門盡量乘坐公交車或步行;樹立綠色、低碳生活理念,踐行“光盤行動”。
3.【守護一江碧水】
(1)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如何使幸福的“一家三口”越來越多?
①堅持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走可持續發展道路。
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③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動制度創新,明確河流保護責任。
④堅持依法治國,科學立法,為長江生態保護提供法律依據,嚴格執法,打擊違反禁漁政策的違法犯罪行為。
(2)根據材料,請你完善“守護一江碧水”倡議書,傳遞你的護江理念。
珍愛湘江,人人爭當宣傳員。我們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綠色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扮靚湘江,個個皆是行動派。不向江中倒污物、扔垃圾、排污水;保護沿江一草一木,推進工業、農業清潔生產……良好的環保習慣需要一點一滴去養成,扮靚湘江需要我們每個人用實際行動來兌現。
呵護湘江,處處都有監督者。我們要擦亮監督的眼睛,對于不顧環境衛生、破壞生態文明、抹黑湘江的行為,要大膽制止、勸誡教育、堅決杜絕,齊心協力為湘江的碧水青波筑牢安全線。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江市| 武强县| 沂水县| 洛阳市| 石狮市| 旅游| 新建县| 周口市| 潮州市| 延庆县| 浦东新区| 丹凤县| 离岛区| 建水县| 溆浦县| 蓬莱市| 墨江| 清远市| 无锡市| 丹寨县| 嘉鱼县| 喀喇| 乌兰浩特市| 昔阳县| 四会市| 县级市| 穆棱市| 德化县| 东乡县| 临武县| 信阳市| 蒙山县| 商城县| 德清县| 大宁县| 阳朔县| 宾川县| 武清区| 呼伦贝尔市| 尼玛县| 铁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