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第1課中國境內早起人類的代表課型 新授 授課班級 七年級 總課時 總課時1學習目標 1.了解元謀人生活的年代、發現的地點以及發現的意義。 2.知道北京人的發現地點、發現過程、特征和生產、生活狀況。 3.知道山頂洞人的發現地點、特征和生產、生活狀況。學習重難點 教學重點: 北京人。 教學難點: 北京人的特征。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多媒體應用課前:自主預習與檢測 PPT展示遠古人類距今時間體質形態工具制造生產活動社會組織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課中:任務驅動釋疑拓展 2.元謀人生活在哪里?元謀人懂得哪些技術?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么? 學生閱讀教材,回答問題。老師總結: 時間: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地點:云南元謀縣 生產生活情況:會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社會地位: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二、北京人 1.教師:要求學生閱讀教材,回答北京人的發現地、時間、發現過程及生產生活狀況和意義。 學生閱讀教材,回答問題,老師總結知識: 時間: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 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的山洞里 體質特征: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工具:打制石器 生活狀況:獵取動物、采集植物果實為食,群體生活;會使用火和保存火種 學生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老師講述:時間:3萬年 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頂部 體質特征:和現代人基本相同 使用工具:打制石器;磨光和鉆孔 生活狀況:人工取火;縫制衣服;愛美意識;集體生活;無貧富貴賤。 對比圖像,思考與回答問題。 觀察圖片,描述其中的關鍵信息。 3、觀察北京人遺址出土的石器,了解打制石器的制造方法,懂得北京人會制造和使用工具。 厘清歷史意義的組成部分,并加以理解、勾劃。 產生自主探究學習興趣。 PPT展示 展示“人類進化示意圖”,講授北京人發現前人類起源研究狀況。檢測反饋歸納總結課后:查缺補漏 發現過程 (1)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最先于1921年被發現。后來人類學家根據在遺址中發現的3枚牙齒,將它命名為“中國猿人北京種”,俗稱“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2)1929年,中國青年學者裴文中發現第一個北京猿人頭蓋骨,同年又發現用火遺跡。 (3)1936年,在同一地點發掘出土3個北京猿人頭蓋骨。此后,這一遺址進行了多次發掘,共出土40多個個體的直立人化石,以及近10萬件石器和大量的動物化石。板書設計 一、 北京人的發現 二、 北京人的特征 (一) 體態樣貌 (二) 制造、使用打制石器 (三) 會用火并保存火 三、 北京人發現的歷史意義作業設計 1、“我來自元謀,你來自周口,牽起你毛茸茸的手,愛讓我們直立行走?!边@是網絡上頗為流傳的詩句。如果要考察“來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遠古人類應該去( A ) A.北京市 B.陜西省 C.浙江省 D.云南省 2、在學完“我們的遠古祖先”一課后,同學們開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體驗活動。在活動的場景中,與史實相符的是( D ) A.用圓形方孔銅錢購物 B.種植水稻 C.穿著麻布衣服 D.燒烤食物 3、以下是通過各種途徑搜集的有關北京人的史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發現的骨器:在北京猿人洞穴堆積物中,有許多鹿角分割成兩段,斫痕清楚,顯然是加工過的。截斷的鹿角根粗壯而結實,可以做錘子用。遺址中出土的完整的鹿的頭骨有成百件。 材料二:發現的石器:北京人遺址共出土了十幾萬件石制品。石器種類很多,主要有刮削器、尖狀器、砍砸器、雕刻器等。考古系統研究出制作石器的方法:錘擊法(最常用)、砸擊法、碰砧法。 材料三:發現的用火遺跡:在北京人遺址中發現了五層面積較大、堆積較厚的灰燼和其他用火遺跡?;覡a最厚的達6米。灰燼成堆成層分布,含有燒過的樸樹籽、木炭、燒石、燒過的鹿角和各種動物骨骼。 材料四:發現的動物化石:周口店遺址第一地點出土的動物化石最多……出土的食肉動物化石占絕對優勢,有劍齒虎、棕熊、洞熊、西藏黑熊、中國鬣狗、狼、豺豹、獵豹等17種。還有非食肉動物如猴子、腫骨鹿、葛氏斑鹿的化石…… (1)根據材料一、二分析北京人使用過哪兩種類型的工具? (2)根據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舉出兩種北京人制作工具的方法。 (3)據材料一、三舉出兩種北京人可能吃的食物。 (4)據材料綜合分析北京人是群居還是獨居?并請說出你判斷的理由。 (5)從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研究北京人的主要證據來源是什么? (1)骨器、石器。(2)錘擊法、砸擊法、碰砧法等。(3)樸樹籽、鹿肉或其他動物的肉等。(4)群居;出土食肉動物化石占絕對優勢說明北京人要面對兇猛的野獸進攻,生活環境險惡;出土的骨器和石器說明北京人使用工具簡陋,生產力水平低下,個人獨居很難生存,必須群居才能生存下去。(言之有理即可) (5)對歷史遺跡的考古發現。教后反思 在教學中要最大限度的采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究,體現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的教學理念,培養了他們分析、判斷問題的能力,從而形成健康的情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