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青銅器與甲骨文課型 新授 授課班級 七年級 總課時 總第5課時學習目標 1.了解夏、商、西周青銅制造業的基本史實和特點; 2.了解甲骨文發現的基本史實和影響; 3.知道甲骨文的造字特點。學習重難點 重點:青銅器的高超工藝;甲骨文記事。 難點:甲骨文的造字特點。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多媒體應用課前:自主預習與檢測 教師出示自學指導: 1、了解青銅器 出現: 發展: 盛行: 用途: 制作方法:. 2、了解甲骨文 (1)什么叫甲骨文? (2)甲骨文是如何發現的? (3)甲骨文的發現有何意義?3、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1)甲骨文使用( )、( )、( )、( )等多種造字方法。 (2)( )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圖形、線條把物體的外形特征勾畫出來。 (3)甲骨文中約40%都是( )。 (4)甲骨文已經具備了( )的基本結構,是漢字形成與發展的重要階段。 學生閱讀課本,回答問題。 PPT展示 古代中國的三張名片 一千年前是瓷器 兩千年前是絲綢 三千年前是青銅器 什么叫青銅器?青銅文化的燦爛時期是在什么時候呢?課中:任務驅動釋疑拓展 一、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1.發展歷程 2.主要功能 3.制作工藝 4.典型代表 二.甲骨文記事 1.概念和發現者 2.記事內容和重要意義 三.甲骨文的造字特點 1.造字方法 2.造方法字對漢字的重要影響 課后作業拓展作業: ①從《字從遇見你》、《如果國寶會說話》、《跟著書本去旅行·甲骨文探秘》系列視頻中,任選一集觀看,并用80——120字向大家推介你所了解的國寶。 PPT展示《四羊方尊》《司母戊鼎》等眾多青銅器的圖片 日、月、河、水、馬、正、田等甲骨文檢測反饋歸納總結 總結提升:夏商周世界創造出了燦爛的文明,以青銅器和甲骨文最具代表性。這些讓我們感受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今天的我們既要繼承先人的優秀文明成果,又要發揚創新精神,只有這樣,我們中華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知識拓展:“鼎”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你知道哪些與鼎有關的成語呢? 學生回答問題:一言九鼎、問鼎中原、三足鼎立、大名鼎鼎、鼎力相助、鐘鳴鼎食、人聲鼎沸。課后:查缺補漏 (1)結合圖片講解青銅器的制作工藝——泥范鑄造法 (2)青銅器的種類和用途——禮器及其所反映出的社會政治特點。 (3)結合圖片形象總結青銅器的特點——種類多,用途廣,工藝高超 (4)代表作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器 (5)青銅器之鄉——寶雞板書設 計作業設計 1.下圖甘肅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的單刃青銅刀是已知的中國最古老的青銅器,經碳-14鑒定距今約5000年。這表明我國的青銅器早在什么時期就已經出現( A) A.原始社會末期B.夏朝C.商朝 D.西周 2.(2022山東商河五校期中)在商周時期,下列哪一器物逐漸成為王公貴族身份地位乃至國家權力的象征 ( A) A.青銅器B.甲骨文C.玉器D.象牙雕刻 3.(2021山東臨沂中考)如圖所示文物又稱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現為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被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名單。該文物(C ) A.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青銅器B.由一位著名的工匠獨立鑄造 C.是商代鑄造的一種青銅禮器D.現在已被列入出國展覽名單 4.(2021江蘇無錫中考)研究歷史離不開文字資料。目前所知,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開始于( B)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 5.考古學家說:“一片甲骨驚天下。”這主要因為甲骨文是( B) A.商代文字,很美很實用B.我國已發現最早的、體系較完整的古文字 C.字母文字的起源D.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 6.(2022年五三獨家原創)公元2022年是農歷壬寅虎年,如圖所示甲骨文“虎"字的造字方法是(A) A.象形B.會意C.指事D.形聲 7,(2018山東濟南中考)漢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下列圖片中已知最早具備了漢字結構基本形式的文字是(B) 教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