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三國鼎立【學習目標】 1.說出官渡之戰的經過及影響,分析曹操統一北方的原因。2.說出赤壁之戰的經過及影響,分析曹操在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中一勝一敗的原因,提高辯證分析問題的能力。3.記住魏、蜀、吳三國的建立時間、都城及建立者,分析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及進步性,認識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重點:赤壁之戰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預習導學】課堂導入播放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展示歌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教師設問:這首歌是哪部電視劇的主題曲 誰能說出這部電視劇的主要人物及其故事 由此導入新課。重點梳理知識點一 官渡之戰 【教學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多媒體出示《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圖》,引導學生回顧黃巾起義,知道當時地方軍閥割據混亂的現狀,并分析、對比袁紹和曹操力量情況 出示《官渡之戰示意圖》,引導學生歸納戰役的相關知識 回顧黃巾起義史實,分析對比曹操和袁紹的實力 從戰爭時間、地點、交戰雙方、結果、戰爭特點、影響方面歸納官渡之戰 通過對《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圖》的解讀,從因果關系角度前后聯系不同史實 通過對官渡之戰圖示的解讀,培養學生時空觀念核心素養 (1)背景:曹操和袁紹都想吞并對手,稱雄北方。①曹操:政治上,挾天子以令諸侯,并招攬各種人才;農業生產上,采用 的措施,組織軍隊和流亡的民眾從事農業生產,勢力逐漸壯大。 ②袁紹:兵多糧足,實力強大。(2)概況: 年,雙方在官渡進行決戰,曹操以少勝多,大敗袁紹。 (3)影響:為曹操以后 打下基礎。 ·知識拓展· 1.官渡之戰中曹操大敗袁紹的原因:曹操方面——挾天子以令諸侯,擁有政治優勢;招攬人才;實行屯田,增強經濟實力;采取聲東擊西、各個擊破、火燒烏巢等戰術。袁紹方面——驕傲輕敵;不善用人,拒絕正確意見。2.曹操是東漢末年的名人,不是三國時期的。【答案】(1)①屯田(2)200(3)統一北方知識點二 赤壁之戰 【教學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結論 設計意圖多媒體出示圖示 孫、劉 曹操 對比交戰雙方的概況,引導學生從多方面歸納影響戰爭結果的因素 閱讀教材,提煉知識點,掌握戰役相關情況 208年,孫劉聯軍對抗曹軍;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通過圖示,引導學生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問題 (1)背景:曹操揮師南下,準備進而消滅南方的割據勢力, 。 (2)時間、地點:208年、赤壁。(3)交戰雙方:曹操和孫劉聯軍。(4)過程:周瑜采納部下黃蓋的建議,由黃蓋向曹操詐降并用火攻,大敗曹軍。(5)特點:以少勝多。(6)曹軍失敗原因:孫劉聯軍采取火攻,周瑜和諸葛亮指揮得當;曹軍遠道奔走,兵士疲憊,軍中多是北方人,不服水土,又流行疾病;曹軍不習 。 (7)影響:為 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圖示歸納繪制圖示歸納赤壁之戰曹敗、孫劉勝的原因。圖示如下:【答案】(1)統一全國(6)水戰(7)三國鼎立知識點三 三國鼎立 【教學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結論 設計意圖分組活動 第一組:手繪三國鼎立形勢圖 第二組:“丞相治國”。引導學生以三個國家丞相的身份提出發展國家經濟、壯大國家實力的計策 根據教材,手繪并展示三國鼎立形勢圖 說出魏、蜀、吳發展經濟的內容 曹魏:重視農業,興修水利 孫吳:開發江東,發展海外貿易 蜀漢:發展經濟,改善民族關系 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1)形成政權名稱 建國時間 創建者 都城魏國 220年蜀漢 221年 劉備 成都吳國 229年 孫權 建業(南京) (2)經濟發展①曹魏:重視農業生產,大力興修水利。②孫吳:開發江東,造船業發達,發展了海外貿易。230年, 派將軍衛溫率領萬人船隊到達 ,加強了大陸與臺灣的聯系。 ③蜀漢:在丞相諸葛亮的治理下,發展經濟,改善民族關系,加速了西南地區的開發。圖示歸納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由分裂割據走向局部統一,由混戰趨向相對穩定的過程,這是歷史的進步。【答案】(1)曹丕 洛陽(2)②孫權 夷洲【合作探究】任務驅動 在學習《三國鼎立》時,某班學生排演了課本劇,將教室模擬成孫劉聯軍的軍營。學生分別扮演諸葛亮、周瑜、黃蓋、孫權,揣摩人物特點,在戰爭開始之際,分析敵我形勢,表達必勝決心。(學生準備,開始表演)·導學建議· 通過指導學生排演課本劇,組織學生分組討論赤壁之戰中曹操大敗的原因,并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從課本劇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諸葛亮:我是諸葛孔明,此番來江東是勸說孫權與我家主公劉備聯合起來抗曹。周瑜:我是赤壁之戰的前線總指揮周瑜。孫權:我乃孫權,字仲謀,江東之主。黃蓋:我是江東老將黃蓋。諸葛亮:曹操如今兵強馬壯,如破荊州,必滅東吳,因此,我們理應聯合抗曹。周瑜:曹軍貿然南下,長途跋涉,人馬勞頓,水土不服,而且北方兵士不習水戰,現在又放棄鞍馬,使用船艦,因此,我們只要巧使妙計,必定破敵。孫權:太好了!這是上天助我呀。黃蓋:咱就依計來個火燒曹營吧,老將愿意身先士卒。(齊聲)孫劉聯軍,共同抗曹。探究問題:赤壁之戰中,曹操大敗。依據上述課本劇臺詞,說出曹操失敗的原因。學生討論后總結答案:【答案】①北方士兵水土不服,軍中流行疾病,喪失戰斗力;②黃蓋詐降;③孫劉聯軍采取了正確的計策——火攻;④孫劉聯軍指揮者的杰出才能。歸納總結東漢末年,中央政權衰敗,出現許多割據一方的軍閥。軍閥之間互相混戰,出現了三國鼎立的局面。魏蜀吳發展經濟,客觀上促進了生產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統一始終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