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9課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學習目標】 1.記住淝水之戰的時間、經過、結果、特點及影響。2.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措施及影響。3.識別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地區民族交融的基本史實,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對中華民族發展的意義。◎重點: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交融。【預習導學】課堂導入我國古代有幾位知名的皇太后,她們都很有作為,北魏的馮太后就是其中一位。她是漢族人,知書達理,聰慧果斷。那時皇帝年幼,她臨朝聽政,執掌北魏大權二十多年。在這期間,她參照漢族的文化制度,頒布了許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小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長為漢文化忠實的推行者。馮太后的稱號是“文明太后”。小皇帝叫拓跋宏,就是北魏孝文帝。后來,他成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有哪些作為呢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19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了解孝文帝的作為吧。重點梳理知識點一 淝水之戰【教學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結論 設計意圖多媒體出示圖示《淝水之戰示意圖》,教師引導學生結合圖示與教材﹐自主學習淝水之戰的時間、戰爭雙方、人數對比、結果、特點、典故及影響 解讀圖示,根據教材內容完成淝水之戰相關知識的學習 383年;東晉勝前秦;以少勝多;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結合地圖與教材,掌握概括、分析問題的能力,加強歷史解釋、時空觀念等核心素養的培養 (1)時間和目的: 年;苻堅企圖滅亡 ,統一全國。(2)結果和特點:東晉勝前秦;以少勝多。(3)影響: 很快土崩瓦解, 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亂的狀態。·知識拓展· 1.與淝水之戰相關的成語典故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東山再起等。2.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戰役 巨鹿之戰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淝水之戰時間 前207年 200年 208年 383年雙方 項羽與秦軍主力 曹操與袁紹 曹操與孫劉聯軍 前秦與東晉戰役 巨鹿之戰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淝水之戰結果 項羽勝 曹操勝 孫劉聯軍勝 東晉勝影響 消滅了秦朝軍隊的主力 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前秦統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戰亂狀態【答案】(1)383 東晉(3)前秦 北方知識點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學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結論 設計意圖組織學生撰寫歷史劇劇本:以一個鮮卑貴族的身份描述自己及家人在孝文帝改革前后的經歷,以此學習孝文帝改革的內容 學生查找資料,根據史實合理想象,其所撰寫的劇本內容要符合史實 遷都洛陽;漢化政策 創設情景,讓學生在掌握基本史實的基礎上發揮想象力,并鍛煉文字能力 (1)北魏建立和統一:4世紀后期,鮮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統一北方。(2)孝文帝改革目的 用文治移風易俗內容 遷都 494年,遷都漢化 規定官員在朝廷中必須使用 ;以 代替鮮卑服;改鮮卑姓為 ;鼓勵鮮卑貴族與漢人貴族 等 影響 促進了民族 ,也增強了北魏的實力 圖示歸納【答案】(2)洛陽 漢語 漢服 漢姓 聯姻 交融知識點三 北方地區的民族交融【教學設計】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多媒體出示表格 民族交往、交流與交融表 現政治沿襲中原地區的統治方式,實行 經濟少數民族向漢族學習 ;漢族向少數民族學習 思想文化 成為北方主要的通用語言;西北民族的 等受漢族人民的喜愛 社會習俗各民族在 、服裝、 等方面相互學習 民族心理“ ”“ ”觀念逐漸淡薄, 逐漸減少 影響指導學生在閱讀教材后自主填寫表格內容 閱讀教材,完成表格填充 提高學生自學能 力 (1)時期: 后期,我國北方出現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2)表現①生產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學習。②政治制度上,十六國北朝政權的統治者學習中原地區的君主專制制度。③思想文化上,內遷的各族人民學習漢族文化。④社會習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鑒吸收。⑤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閡與偏見逐漸減少。(3)影響:北方地區民族的交往、交流與交融,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進一步豐富了中華民族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并為隋唐時期多民族國家的繁榮與發展奠定了基礎。·知識拓展· 民族交融的方式:民族遷徙、經濟文化交流、戰爭、改革。【答案】(1)北朝【合作探究】任務驅動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的交往、交融對中華民族的發展有重要意義。某班進行以“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為主題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導學建議· 截至本課,教師可指導學生對七年級上冊民族關系的相關知識進行整合,教師可從“交往”“交融”“感悟”三個環節,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將相關知識整合成清晰的線索脈絡,從宏觀上把握、理解、運用。【交往】 材料一 漢初,匈奴經常騷擾西漢的北邊地區。漢王朝由于戰爭破壞,經濟亟待恢復,政權尚未鞏固,無力對匈奴作戰。漢武帝繼位后,反擊匈奴的條件完全成熟了。—— 朱紹侯等《中國古代史》(1)依據所學知識說一說,當“反擊匈奴的條件完全成熟”時,漢武帝派誰北擊匈奴 材料二 擅長騎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轉入農耕生活,發展了冶鐵和制陶等手工業。山西南部的羯人,大部分從事農耕,善于織布,喜歡穿青絳色的衣服。內遷各族的領袖大都仰慕中原文化。內遷各族的文化習俗,也影響了漢族。(2)魏晉時期,我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斷內遷。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內遷的少數民族。【交融】材料三鮮卑姓 改為漢姓 鮮卑姓 改為漢姓拓跋 元 丘穆陵 穆拔拔 長孫 賀蘭 賀 (3)材料三反映的歷史現象與哪次改革有關 結合所學知識,談一談這場改革的影響。【感悟】(4)今天,中華一家親,五十六個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由古及今,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民族意識 【答案】(1)衛青、霍去病。(2)匈奴族、鮮卑族、羯族、氐族、羌族。(3)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利于民族交融,增強北魏實力。(4)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意識。(意思相近即可)歸納總結學習與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進步之魂。北魏孝文帝順應歷史潮流,積極地學習漢族先進的政治制度、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了本民族的發展進步。今天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善于學習先進國家和先進民族的優秀文明成果,不斷創新、超越自我。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