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5課 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狂潮【學習目標】 1.概述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原因,列舉甲午中日戰爭中的重要戰役。2.說出《馬關條約》的主要內容及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3.闡明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瓜分中國的表現,說出“門戶開放”政策的實質。◎重點:甲午中日戰爭中的重要戰役;《馬關條約》的內容。【預習導學】課堂導入教師:播放視頻《甲午風云》,引導學生說出觀后感。學生:觀看視頻、討論、發言。教師(談話導入):中華民族既是一個偉大的民族,又是一個災難深重的民族。在近代歷史的恥辱柱上,銘刻著中華兒女的血淚,記載著多少殘酷的史實,哪一樁哪一件不發人深思、催人奮進 哪一字哪一句不啟人心智、動人心魄呢 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畫卷,回顧甲午中日戰爭時期的史事,去體會民族的血淚和興衰,學習經驗和教訓。教師: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26—29內容,思考下列問題,在課本上作好標記并完成導學案“重點梳理”部分的填空。(時間:10分鐘。)1.甲午中日戰爭爆發的原因是什么 2.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果如何 給中國帶來了哪些影響 3.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瓜分中國的表現有哪些 4.美國提出的“門戶開放”政策的實質是什么 重點梳理知識點一 甲午中日戰爭 1.原因:日本對朝鮮覬覦已久,征服朝鮮是日本企圖侵略中國、稱霸世界的重要步驟。2.爆發:1894年,日軍襲擊清軍運兵船,蓄意挑起戰爭,清政府被迫對日宣戰,史稱“甲午中日戰爭”。3.戰役平壤戰役 1894年9月,日軍圍攻平壤,清軍將領 犧牲。統帥 棄城而逃,平壤陷落黃海海戰 北洋艦隊與日本聯合艦隊在黃海海面展開激戰,北洋艦隊將士重創日艦。致遠艦管帶 壯烈犧牲。戰后李鴻章命令艦隊躲進 軍港,日軍趁機奪取了制海權遼東戰役 日軍占領大連、旅順。大連守將不戰而逃,旅順守將 孤軍奮戰,最終失敗。日軍在旅順進行了大屠殺威海衛戰役 1895年年初,日軍進攻山東威海衛,北洋水師提督 自殺殉國。 全軍覆沒【答案】3.左寶貴 葉志超 鄧世昌 威海衛 徐邦道 丁汝昌 北洋艦隊知識點二 《馬關條約》的簽訂 1.簽訂:1895年春,清政府派 前往日本馬關議和,雙方簽訂中日《馬關條約》。 2.內容割地 清政府割遼東半島、 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賠款 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商埠 開放沙市、 、蘇州、杭州為商埠 設廠 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 3.影響:使外國侵略勢力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國的 化程度。 ·識記技巧·編寫三字經記憶《馬關條約》的簽訂:李鴻章,為代表;日馬關,來議和。割土地,賠重金;開商埠,設工廠。外勢力,深內地;殖民化,又加深。【答案】1.李鴻章2.臺灣全島 重慶 開設工廠3.半殖民地知識點三 列強瓜分中國狂潮 1.三國干涉還遼:《馬關條約》簽訂后,沙俄聯合法國、德國迫使日本放棄 ,日本則向中國索取了3000萬兩白銀作為“贖遼費”。 2.瓜分狂潮:甲午中日戰爭后,列強以干涉日本還遼為契機,在中國掀起了搶奪利權、強租租借地、劃分“ ”的瓜分中國狂潮。 3.“門戶開放”政策:1899年,美國提出“門戶開放”的照會,承認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和既得特權,同時要求在各國租借地和“勢力范圍”內享有均等貿易機會。【答案】1.遼東半島2.勢力范圍【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原因·導學建議· 引導學生分析史料,揭示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的原因。歸納比較《南京條約》和《馬關條約》的內容,揭示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材料 戰爭以如此結果收場,李鴻章不禁老淚縱橫。其實李鴻章了解中日海軍的實力對比,并不主張開戰。在甲午戰爭初期,李鴻章曾上了《覆陳海陸兵數》的奏折,其中說:“自光緒十四年后,并未添購一船。操演雖勤,戰艦過少?!?br/>分析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任務驅動二 甲午中日戰爭的影響《馬關條約》與《南京條約》的內容比較表項目 《南京條約》 《馬關條約》割地 香港島 遼東半島、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賠款 2100萬銀元 白銀2億兩通商口岸 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 沙市、重慶、蘇州、杭州其他 協定關稅 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列強在華強租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情況表國別 強租租借地 “勢力范圍”德國 膠州灣租借地 山東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長城以北、新疆、東北法國 廣州灣租借地 廣東、廣西、云南英國 九龍租借地、威海衛租借地 長江流域日本 福建 根據表格信息,分析歸納甲午中日戰爭對日本、對中國的影響。【答案】任務驅動一內部原因: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經濟落后。外部原因:日本蓄謀已久,準備充分。根本原因: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無法對抗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任務驅動二對日本:①日本獲得了巨大的政治經濟利益;②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國力的增強;③刺激了日本的軍國主義傾向。對中國:①中國損失慘重,負擔加重,更難發展;②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一落千丈;③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④客觀上刺激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歸納總結日本為實現稱霸世界的野心,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經過黃海海戰、遼東半島戰役、威海衛戰役,清政府最終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約》,這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由此,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面臨著嚴峻的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