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3張PPT)單元復習與測試第九單元 溶液PART01PART02認識溶解現象,知道溶液、溶劑、溶質等概念。了解溶解時的吸熱和放熱現象知道一些常見的乳化現象了解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及其相互轉化的方法,了解固體溶解度的涵義,會使用溶解度曲線,了解結晶現象學習目標PART03認識溶質質量分數的含義,能根據溶質和溶劑質量,計算溶質質量分數。能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溶液構建知識體系溶液溶液的形成溶液的組成(溶質、溶劑)、特征及命名乳化現象、乳濁液溶解度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及其轉化方法溶解度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擴散過程水合過程定義及要素結晶溶解度曲線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溶解度曲線的意義蒸發結晶降溫結晶氣體物質的溶解度溫度壓強溶液的濃度,表示方法—溶質的質量分數PART1溶液的形成溶液溶液的形成使植物油在水中分散成細小的液滴形成乳濁液應用:肥皂、洗潔精、洗發液等溶液的特征:均一、穩定、混合物溶質、溶劑的判定:水是最常用的溶劑溶液組成及命名:溶質、溶劑(溶質的溶劑溶液)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乳化現象溶解過程的溫度變化溶解過程擴散過程(吸收熱量)水合過程(放出熱量)溫度不變:氯化鈉、蔗糖溫度降低:硝酸銨、氯化銨溫度升高:濃硫酸、氫氧化鈉【關鍵點撥】1.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穩定性、混合物:(1)均一性:溶液各處的密度、組成和性質完全一樣。(2)穩定性:溫度不變,溶劑量不變時,溶質和溶劑長期不會分離(透明)。(3)混合物:溶液一定是混合物。2.溶液的組成成份(1)①溶質:被溶解的物質;②溶劑:能溶解其他物質的物質(例如:用鹽和水配置鹽水,鹽就是溶質水就是溶劑)(2)兩種溶液互溶時,一般把量多的一種叫溶劑,量少的一種叫溶質。兩種溶液互溶時,若其中一種是水,一般將水稱為溶劑3.溶液可以有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狀態,可以有不同的顏色。主題一 溶液及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主題訓練1】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均一、穩定的液體一定是溶液B.長期放置后不分層的液體一定是溶液C.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D.溶液一定是無色的C主題二 乳化現象【主題訓練2】下列操作,原理利用了乳化作用的是( )A.修車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酒精洗掉衣服上圓珠筆油C.用洗滌靈清洗餐具上的油污D.用蒸餾水清洗試管內壁附著的氯化鈉固體C1.把少量的下列物質分別放入水中,充分攪拌,能形成溶液的是( )A.面粉 B.蔗糖 C.花生油 D.泥土B【真題體驗】2.下列得到的溶液中溶質判斷正確的是( )A.石灰水:生石灰 B.碘酒:酒精C.生理鹽水:氯化鈉 D.茶水:茶葉C3.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 )A.飽和石灰水一定是濃溶液B.無色的液體一定是溶液C.溶液一定是均一、穩定的D.溶液一定是固體溶于水形成的C4.如圖所示,向小試管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下列物質,U形管內的液面幾乎保持不變的是( )A.氫氧化鈉固體 B.氯化鈉晶體C.硝酸銨晶體 D.生石灰B5.推理是研究和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甲烷和乙醇的燃燒產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則甲烷和乙醇都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碳氫化合物B.洗滌劑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則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也是利用了乳化作用C.二氧化 碳使飽和石灰水變渾濁是化學變化,則升溫使飽和石灰水變渾濁也是化學變化D.元素的種類是由質子數決定的,則質子數相同的原子屬于同種元素D6.溶液對自然界中的生命活動和人類的生產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只有固體和液體物質可以作為溶質B.長期放置不分層的液體就是溶液C.飽和溶液升溫一定變為不飽和溶液D.溶液中溶質可以是一種或者多種D7.小華在實驗室幫老師整理藥品時,發現一瓶失去標簽的白色固體,老師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種。小華思考片刻后,認為取少量白色固體放入水中就能確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1)若不溶于水,則是 。(2)若溶于水形成藍色溶液,則是 。(3)若溶于水溶液溫度升高,則是 。(4)若溶于水溶液溫度基本不變,則是 。CaCO3CuSO4NaOHNaCl8.溶液在生產、生活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用汽油或加了洗滌劑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兩者去油污的原理分別是_______。A.乳化、乳化 B. 乳化、溶解C. 溶解、乳化 D. 溶解、溶解(2)下列物質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 B.花生油 C.食鹽 D.味精CBPART2溶解度溶解度飽和溶液飽和溶液的要素飽和溶液與不飽和溶液的轉化飽和溶液的判斷方法溶解度(1)一定溫度 (2)一定量溶劑(3)不能溶解 (4)該溶質四要素結晶溶解度曲線蒸發結晶降溫結晶溫度壓強條件:在一定溫度下標準:在100克溶劑中狀態:達到飽和狀態單位:溶解的質量(克)固體溶解度隨溫度的變化趨勢溶解度曲線的意義氣體溶解度【關鍵點撥】1.在一定溫度下,向一定量溶劑里加入某種溶質,當溶質不能繼續溶解時,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飽和溶液;還能繼續溶解的溶液,叫做這種溶質的不飽和溶液。在增加溶劑或升高溫度的情況下,飽和溶液可以變成不飽和溶液。因此,只有指明“在一定量溶劑里”和“在一定溫度下”,溶液的“飽和”和“不飽和”才有確定的意義。2.在一定溫度下,某固體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溶解度的四要素:①條件:在一定溫度下;②標準:在100克溶劑中;③狀態:達到飽和狀態;④單位:溶解的質量(克)。【關鍵點撥】3.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大部分固體隨溫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鉀。少部分固體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如食鹽(氯化鈉)。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隨溫度升高反而減小,如氫氧化鈣。4.氣體的溶解度大小,首先決定于氣體的性質,同時也隨著氣體的壓強和溶劑的溫度的不同而變化。當壓強一定時,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少。當溫度一定時,氣體的溶解度隨著氣體的壓強的增大而增大。主題一 飽和溶液【主題訓練1】在20℃時,往100 g飽和食鹽溶液中,加入5 g食鹽,保持不變的是( )A.溶質質量 B.溶劑質量C.溶液質量 D.以上皆是D主題二 溶解度【主題訓練2】結合下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硝酸鉀的溶解度為45.8gB.硝酸鉀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鈉的溶解度C.升高溫度可將硝酸鉀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D.兩條曲線的交點表示在該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D【真題體驗】1.下列有關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稀溶液一定是不飽和溶液B.飽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如何物質的溶液C.溶質的溶解度都隨溫度的升 高而增大D.溶質在溶解的過程中,有的放出熱量,有的吸收熱量D2.下列溶液一定是飽和溶液的是( )A.含溶質較多的溶液B.含溶質較少的溶液C.顏色很深的溶液D.加入該溶質后不能繼續溶解的溶液D3.下列幾種物質 ①硝酸鉀 ②熟石灰 ③氧氣 ④二氧化碳,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 )A.①② B.③④C.①③④ D.只有①D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將植物油與水混合,得到的是溶液B.打開啤酒瓶蓋有氣泡冒出,是因為氣體的溶解度隨壓強的減少而減小C.洗潔精用于洗滌餐具,是因為洗潔精能溶解餐具上的油污D.配制溶液時,攪拌可以增大溶質的溶解度B5.已知KNO3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列是某KNO3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隨溫度升高而變化的圖像(不考慮溶劑的質量變化),其中正確的是( )C6.甲、乙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 ℃時,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比乙溶液的大B.將40 ℃時甲的一定量飽和溶液降溫至20 ℃,溶液質量不變C.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D.40 ℃時,分別在100 g水中各加入30 g甲、乙,同時降溫至20 ℃,甲、乙溶液均為飽和溶液D7. 20℃時,取甲、乙、丙、丁四種純凈物各20 g,分別加入四個盛有50 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況如表所示:(1)所得四杯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一定是飽和溶液。(2)如何判斷丙溶液是否為飽和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3)向乙溶液中繼續加入3 g乙物質,此時乙溶液質量______________。甲、乙、丁取樣,向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丙物質,觀察是否繼續溶解68g物質 甲 乙 丙 丁未溶解固體的質量/g 4.2 2 0 9.28. T℃時,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固體分別加入等質量的水中,加入固體的質量與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該溫度下,甲、乙、丙三種固體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 ;(2)乙溶液在B點屬于 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3)將甲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用方法是 ;(4)該溫度下,甲的溶解度為 ;(5)已知乙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丙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當丙中混有少量乙,提純方法是 。丙>乙>甲飽和加入甲物質或蒸發溶劑25g降溫結晶PART3溶液的濃度溶液的濃度溶質的質量分數含義:溶質的質量與溶液質量之比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有關溶質、溶劑和溶液之間的換算有關溶液稀釋的計算[m濃×a%(濃)=m稀×b%(稀)]公式溶質的質量分數在化學方程式應用的計算溶質質量溶液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ⅹ100%溶質質量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的質量溶質質量溶液質量ⅹ溶質的質量分數【關鍵點撥】1. 溶質質量分數(1)溶質質量是指溶解在溶劑里的溶質的質量,不包括未溶解的部分或結晶析出的部分。(2)溶質的質量分數是質量之比,用百分數來表示,一般與溫度無關。(3)計算公式中溶質質量與溶液質量的單位必須統一。(4)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溶液中各部分溶質的質量分數相等。2.溶液的濃度與飽和的關系溶質的質量分數越大,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的溶質質量越大,溶液濃度越大。所指溶液可以是飽和溶液,也可以是不飽和溶液;可以是稀溶液,也可以是濃溶液。主題一 溶質的質量分數【主題訓練1】從植物“地不容”中提取抑制新冠病毒的新藥一千金藤素,需用到5%的Na2CO3溶液。若配制100g該溶液,需要稱取Na2CO3的質量為( )A.95g B.90gC.20g D.5gD主題二 有關溶質的質量分數的計算【主題訓練2】某化學興趣小組欲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先將10g樣品放入燒杯中,再把100g稀鹽酸分5次加入該樣品中(該實驗條件下,雜質不與酸反應,也不溶解于水,忽略稀鹽酸揮發),得實驗數據如表格。(1)10g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______。(2)求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結果精確到0.1%)解:(1)充分反應后,最后剩余固體質量為2g,則10g樣品中雜質質量為2g,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是(10g-2g)/10gⅹ100%=80% ;(2)比較第一、二次的數據可知:20g鹽酸完全反應可以消耗碳酸鈣的質量為10g-8g=2g,設20g稀鹽酸中溶質的質量為x2HCl+CaCO3=CaCl2+H2O+CO2↑73 100x 2g73/100=x/2g x=1.46g1.46g/20gⅹ100%=7.3%答: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7.3%。【真題體驗】1.要使20 g 20%的食鹽水的質量分數變為原來的一半,可采取的方法是( )A.加入20 g 水 B.加入10 g 水C.加入10 g 食鹽 D.蒸發掉10 g 水A2.稀釋質量分數為98%(密度為1.84g/ mL)的濃硫酸配制500 mL質量分數為20%的稀硫酸(密度為1.14g/ mL),稀釋時需用的水的體積約為( )A.436.8 mL B.453.7mLC.456.0 mL D.458.3mLB3.下列關于溶液說法正確的是( )A.將硫酸鈉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攪拌后都能形成溶液B.把30%的硝酸鉀溶液均分成兩份,每份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15%C.向20℃時的蔗糖飽和溶液中加入食鹽,食鹽不再溶解D.配制100g10%的氯化鈉溶液一般經過計算、稱量(或量取)、溶解、裝瓶存放等步驟D4.如圖所示是a、b、c三種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t1 ℃時,a、c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的溶質質量分數為20%B.將接近飽和的c物質的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質、降溫等方法C.將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2 ℃降溫至t1 ℃,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關系為b>a=cD.將150 g a物質的飽和溶液從t3 ℃降溫至t1 ℃,可析出30 g a物質D5.甲、乙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t1℃時,甲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于乙飽和溶液B. t2℃時,甲、乙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都為30%C. t2℃時,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至t1℃,甲溶液飽和,乙溶液不飽和D. t2℃時,質量相同的甲、乙飽和溶液分別升溫至t3℃,為達飽和狀態,需加入甲的質量大于乙D6.小麗在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時,計算所需氯化鈉的質量和水的體積后,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回答:(1)操作中不規范的步驟是________(填序號)。(2)改正后,圖示實驗中正確的操作順序是_______________(填序號)。(3)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麗發現圖示實驗操作步驟不完整,應補充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③②①④③⑤攪拌,加速溶解裝瓶貼標簽7.用MgCl2溶液噴灑路面可融雪、防塵。20℃時,按下表數據配制溶液,回答問題。(已知:20℃時,MgCl2的溶解度為54.6g)(1)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2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①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約為 。A.23% B.30% C.35% D.43%(3)所得溶液中,屬于飽和溶液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CAD8.為檢査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純度,取該樣品12g放入燒杯中,再向燒杯中加人35g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參加反應),反應后燒杯中物質共42.6g。(1)反應生成CO2的質量為________g;(2)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多少?(結果保留到0.1%)解:(1)二氧化碳的質量12g+35g-42.6g=4.4g;(2)設氯化鈣的質量為x,碳酸鈣質量為y2HCl+CaCO3=CaCl2+H2O+CO2↑100 111 44y x 4.4g111/44=x/4.4g x=11.1g100/44=y/4.4g y=10g11.1g/(10g+35g-4.4g)ⅹ100%=27.3%答:氯化鈣溶質質量分數為27.3%。謝 謝 欣 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