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2.7制作與測試我們的小船教科版五年級下冊內容總覽新知講解05課堂練習06課堂總結07板書設計08作業布置09目錄03核心素養目標04新知導入0102單元主題概述單元教學結構圖單元主題概述在今年的創客節中,我們學校去參觀的同學都有幸目睹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船模比賽。那些精致的船模,在微縮的水道中破浪前行,仿佛帶入了一個縮小版的海洋世界。我們能不能也制造出自己的船模,明年也去參加創客節比賽呢?單元教學結構圖了解船的歷史和結構浮與沉材料的研究和體驗船的載重量實踐研究船的動力系統實踐研究船的航行方向及水阻等問題研究聚焦問題知識技能儲備設計方案實踐制作調試迭代展示評價驅動性問題:如何設計制作一艘能穩定承載一定重量并能自主航行的船 子問題:船的發展歷史和基本結構 制作小船的材料如何選擇 如何讓船穩定的載重 增加載重量 如何讓船動起來并朝指定方向航行 如何讓船在航行時受到的阻力更小 第1-4課時第5課時結合方案進行制作設計方案的再修改第6課時班級展示評價小船展覽會船模競賽1-2課時結合前面所學設計小船方案下水調試,再采納合理意見進行優化改進核心素養目標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在制作環節,學生要像工程師一樣嚴格地按照圖紙來選材和制作,感受設計的重要性。在測試小船的環節,應學會發現問題,再進行調整與改進。加深學生對產品工程設計的理解,培養學生工程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1)在制作小船活動中,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體驗“做”的成功和樂趣。(2)感受到技術與工程在人類文明史上與科學有同等價值和地位,為人類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工程設計一般會經歷“問題——設計——制作——測試——完善”等過程。(1)能按照設計方案制作小船。(2)能根據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斷調整和優化小船。(3)能從多個角度評價小船的制作過程。新知導入(1)載重量達到200克;(2)有自己的動力系統;(3)能把貨物安全運輸到1米外的終點(航行過程不能碰壁)回顧:制作一艘小船任務新知講解(1)設計小船(2)給自己的小船起了富有個性化的名字,如“蛟龍號”“夢想號”(3)進行成本核算,把成本控制在最節儉的范圍回顧:上節課我們都完成了哪些活動?本課任務:制作并測試小船新知講解制作小船活動1新知講解小船制作需要哪些步驟?怎樣安排比較合理?①先分工,再制作;②先分裝,再組裝;安裝要嚴實不松垮;③按照設計圖紙制作;④如果在制作過程中發現新的問題,需要改進設計,可以及時在設計圖和經費預算上做出調整。⑤制作過程中要注意用電、用刀的安全。新知講解提示:參照評價表在制作和測試中進行自評和互評評價量表 項目 一級(1分) 二級(2分) 三級(3分) 自評 互評按設計圖制作 不按照設計圖制作 部分按照設計圖,隨便調整 按照設計圖制作,發現問題,稍作調整載重量 達到200克 達到250克 達到300克穩定性 不太穩定 比較穩定 很穩定,不會側翻航行方向 無法控制 有點偏向 能控制方向成本控制 超出成本 控制在成本左右 控制在成本以內分工合作 沒分工,自己做 有分工,有合作 分工明確,相互合作較好小組匯報展示 沒有互相幫忙 能把小組的情況匯報出來 相互幫助,一起匯報交流新知講解制作步驟安裝保護罩→安裝螺旋槳、制作船體(利用熱熔膠將兩個塑料瓶用木片固定在一起) →安裝動力底座→固定馬達動力裝置和電池盒。利用小電風扇通電后的風力作為動力空氣動力船新知講解制作步驟明倫動力船按模具畫船體→用刻刀切出船體→制作船體→分工合作,制作船體安裝制作明輪動力→刻出放置鉤碼的位置→用雙面膠組裝船體→用刻刀刻出安放動力裝置的位置→安裝固定動力利用電動輪轉動,撥水前進新知講解測試并改進小船活動2新知講解①載重量達到200克;②有自己的動力系統;③能把貨物安全運輸到1米外的終點(過程不能碰壁)。測試小船是否滿足以下要求新知講解分組測試,做好測試記錄,同時記錄遇到的問題和改進方法。發現的問題可以改進設計圖,也可以對制作工藝進行改進。( )組小船的測試記錄單 水輪船 載重量(克) 行駛距離(米) 是否抵達碼頭 存在的問題 我們的改進第一次測試第二次測試第三次測試 200200200111是是是先偏左再偏右先偏左再偏右還有一點點偏右靠水道的左邊開始放船調整水輪偏向安裝一個船舵加以調整新知講解( )組小船的測試記錄單 風輪小船 載重量(克) 行駛距離(米) 是否抵達碼頭 存在的問題 我們的改進第一次測試第二次測試第三次測試 2002002000.30.40.6否否否偏右偏右偏右向左扭一下馬達向左扭多一點馬達安裝一個船舵扭向左新知講解再次測試,并自評和互評評分總分在18分及以上就都很棒,15分以下的就需要好好總結經驗教訓,努力進步哦!新知講解學校科技節有小船展覽會,給自己小組制作的小船撰寫一份包括船號、小組成員、工作原理、載重量等信息的300字左右的說明書。“星”號明輪船班級:五年(1)班設計和制作小組成員:夏柏然、李子奇、藍平真、盧思敏制作材料和工具:電動馬達(1只)、5號電池(1對)、導線、撥水輪(1對)、雙面膠、KT板、裁紙刀制作過程:小船使用本身就上浮的KT板制作船體,用紙制作好一個船型的紙版后,在大塊的KT板上畫出五個底板,用裁紙刀把他們裁剪出來,最上層的那塊底板要裁出裝載鉤碼的“貨倉”。然后用雙面膠把五層底板黏在一起,做好船體。然后在船上安裝一個電動馬達,帶動左右兩個撥水輪。工作原理:打開電源,在通電后馬達開始轉動,同時帶動撥水輪順時針運轉,通過向后劃水,利用反沖力推動小船前進。可載重量:200克新知講解拓展活動新知講解這艘紙船為什么能承載一個人?(1)船比較大,受到的水的浮力比較大。(2)船底下涂了防水的材料。新知講解學校科技節上的活動預告以班級為單位,充分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每班制作一艘個性化并具備一定功能的船。課堂練習1.填空題(1)輪船的制作需要考慮_________、船的形狀、________、 載重量、穩固性、_________等因素。(2)我們根據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不斷________和 ________小船。2.判斷題(1)改變船的寬度可以改變船的穩定性。( )(2)測量制作的小船的載重量時,只需要測量一次。( )(3)我們對自己制作的船只進行修改和改進的依據,應該是測試結果。( )動力系統船的大小船體材料調整優化√ √課堂練習3.選擇題(1)兩艘大小、船體材質、動力和載重量均相同的小船,其中小船甲的船首為方形,乙的為尖形,讓它們在同一水域中全速航行,其中較快的應該是( )。A. 小船甲 B. 小船乙 C. 一樣快 D. 無法辨別(2)用四根木棒制作木筏,結果發現容易側翻,下列方法能改善穩定性的是( )A. 再用四根木棒給木筏加寬 B. 改用更長的木棒C. 再用四根木棒加厚木筏 D. 以上方法都不對(3)帆船是靠( )前進的?A. 電力驅動 B. 蒸汽動力 C. 風力動力 D. 太陽能BAC課堂總結通過制作小船、測試小船和評價改進小船,加深學生對產品工程設計的理解,培養學生工程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板書設計問題→設計→制作→測試→完善制作與測試我們的小船作業布置撰寫自己制作的小船的說明書。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