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開放性試題之史料價值類路徑解讀 史料價值,是指歷史材料對于歷史研究的價值。該題型一般以材料題形式出現,給出很多文物或者史書文獻,判斷當時發生了什么,歷史是否真實,引導考生正確看待歷史現象,證實歷史事件,進而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方法指導一、設問類型1.說明上述材料對研究……的史料價值。2.如何認識……的史料價值。3.確證歷史事實,說明理由。4.為了進一步論證歷史事實,還可以收集哪些史料。二、解題步驟1.審設問,明確方向:明確試題類型,根據材料來源、材料內容進行作答。2.提信息,精煉內容:(1)材料來源:根據材料出處和史料性質(是實物還是文字,是第一手史料還是第二手史料)判斷其史料類型,并分析其作用。(2)材料內容:根據提取的信息,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歸納和解讀,一般需要結合時代背景分析其作用。3.規范用語、寫答案。三、注意事項1.答題模板2.史料的分類與價值分類依據 種類 形式 價值史料表現形式 文獻史料 以文字形式出現,如史書、檔案、地方史志、筆記、文集、報刊等 內容豐富,數量巨大,為歷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但受個人立場、政治局勢、時代背景等因素影響,部分史料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實物史料 以實物的形式出現,如遺址、建筑、器物等 能較大程度地還原歷史,可信度高,史料價值較高,可與文獻史料相互佐證,彌補其不足。但年代鑒定較難,不系統,不能全面反映時代面貌口述史料 人們口耳相傳的資料,如神話、傳說、史詩、調查筆記、回憶錄、訪談錄等 可與文獻、實物等史料相互印證。但可能受年代久遠、當事人記憶不清、作者喜好和立場等的影響,未必完全真實客觀圖像史料 繪畫、雕刻、照片、古地圖等圖像 圖像具備形象、直觀特點,還具有復雜性和多樣性。因受其載體和媒介的限制,只能展現某一時空之內的靜態內容,展現的內容無疑具有有限性。受到畫家個人的風格和技法的影響,同一歷史場景在不同畫作中的表現可能差異巨大史料的學術價值 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 能直接反映歷史事實的史料,如出土的文物等 與第二手史料相比,第一手史料的價值更高一些,但并不絕對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 能間接反映歷史事實的史料,如史書、筆記等史料制造者主觀意圖 有意識史料 人們在制造時,對制造對象有清晰的目的性的史料,如政府檔案、編年史、同時代人寫的歷史書、日記、信件、悼詞、家譜、碑文、詩歌、文學作品等 史料具有較強的主觀性,使用時應注意對其目的分析,對其主觀性的規避無意識史料 當事人無意識制造出來的一些原始證據,如軍事布防、商業記錄、語言、方言、節日慶典、房屋、工具、文化遺存等 史料修飾少(主觀性小),但比較零碎,可與有意識史料相互印證典例精析(2023·江蘇百校高三聯考)(12分)日記作為當事人內心獨白的記載,對于認識和研究某歷史事件具有極高的史料價值。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①下表為瑞士企業家費希爾在1814年和1851年造訪倫敦與英國工業區所記載的日記(部分)。1814年8月22日 “我在倫敦的第一天就學到了很多我想要知道的東西,我發現在②整個英格蘭只有3家工廠能夠生產坩堝鋼,而其過程是保密的,我有一個機會檢驗機器的細節而我抓住了它。”1814年8月28日參觀瓦特工廠后 “很令我驚喜的是,瓦特先生領著我參觀了他的索霍工廠里專門造蒸汽機的部門。……在③鐵屋和其他的建筑里,6-50馬力的蒸汽機工作著。它們安靜、有序而高效地干著分配給它們的活兒——④建造它們是人類全部創造性的體現。”1851年參觀水晶宮后 “⑤世界上沒有任何別的國家能夠從人類各民族中征集來這么多精彩的手工與工業制造品,它們來自最文明與最原始的族群。”1851年寫給瑞士自然歷史協會的信 “我剛剛從英格蘭回來。在那個國家,偉大的成就——我或許該說是難以置信的成就——已經取得。英國的經驗成功證明了被灌輸了同樣精神、抱定同樣目標的個人聯起手來一同工作會造就何等偉業。但是,這幅圖景還有另一面:商品實際生產者——⑥那些真正的工人,而不是坐在辦公桌后面的人——的處境,并不值得羨慕,盡管他看上去可能薪水高。成千上萬的英國工廠工人沒有一個擁有哪怕一小片土地。⑦他們不能享受大自然千姿百態的美(但我們可以)。即使這些美存在于英格蘭,它們也會被從成千上萬的煙囪里冒出的煙霧給遮蔽。”——摘編自韓德森《費希爾和他的工業英格蘭日記(1814—1851)》根據上述材料,⑧提取信息,說明上述材料⑨對研究近代西方工業革命有哪些史料價值。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類型由⑨→確定為史料價值類題目。第二步:審設問,明確方向由⑧→確定答案來源:答案來自材料與所學知識;由⑨→確定答題要求:(1)答題思路:提取信息并說明史料價值;(2)限定語:近代西方工業革命。第三步:提信息,精煉內容第四步:組答案試答理解運用1.(2023·鎮江模擬)(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吉爾伽美什》記載:“啤酒,麥芽酒,香油和葡萄酒:我給我的工人們喝的酒,如一條流淌的河!”材料二 《漢謨拉比法典》規定:“那些為凡人打開寺廟酒窖的女祭司,要被處以火刑。”材料三 科學家對高加索地區出土的一個約公元前6000-前5800年的土陶罐進行了化學分析,發現其吸收的有機化合物和葡萄酒的有機酸組成驚人的一致。根據上述三則材料探究葡萄酒的歷史,指出其史料價值,并做出合理推斷。2.(2023·蘇州模擬)(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同學在歷史學習中發現,嚴復、陳寅恪、錢穆等著名學者都曾評價,當今社會的很多現象大都為宋人所造。某同學嘗試考證今日都市生活習以為常的外賣服務是否在宋朝也有流行。據此,搜集到以下史料。材料一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注:經查閱,圖中A、B兩人為送外賣的餐飲服務人員)材料二 朝代 作者 著作 節選內容北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 (筆記體散記文) 處處擁門,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飲食,市井經紀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買飲食,不置家蔬南宋 吳自牧 《夢粱錄》 (筆記體) 市食點心,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處處各有茶坊、酒肆……下飯魚肉等鋪。蓋經紀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買見成飲食,此為快便耳南宋 耐得翁 《都城紀勝》 (筆記體) 孝宗皇帝孟享(宗廟祭禮)回,就觀燈買市……宣押市食(宣召內侍點外賣吃食)……如李婆婆羹、南瓦子張家圓子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該同學搜集的不同類型史料的價值,說明“外賣服務早在宋朝也有流行”是否可信。題型指導3典例精析材料來源:材料選自費希爾的個人日記,屬于文獻史料。費希爾是瑞士企業家,于1814年和1851年參觀英國的工廠,他是英國工業革命時代的見證人,其日記是了解和研究英國乃至歐洲工業革命的第一手史料。材料內容:有關“(生產坩堝鋼的)過程是保密的……而我抓住了它”,反映了英國工業技術的發展,對于歐洲其他國家實行技術保密和壟斷以保持其領先性;有關“瓦特工廠”的部分,充分體現了瓦特及同伴實現了技術創新和機器生產,用機器大量生產機器,有效地促進機器生產在各領域的使用;有關“水晶宮”的部分,反映了英國經過工業革命實現了國力迅速提升,通過第一次世界博覽會展示英國工業的先進以及英國在世界的霸權地位;有關“寫給瑞士自然歷史協會的信”的部分,體現了英國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弊端,工人階級的貧困和生活環境的惡化,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不斷加深,機器生產所帶來的城市環境污染問題等。材料整體上還反映了當時瑞士乃至歐美各國的企業家對英國工業文明的向往,以及為本國實現工業化生產的努力,他們通過種種努力,實現了工業革命由英國逐漸向歐美各國的傳播和發展。(“示例”僅供參考,其他解讀言之有理亦可)理解運用1.材料來源:材料一、二選自《吉爾伽美什》《漢謨拉比法典》等文獻史料。《吉爾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詩,《漢謨拉比法典》涉及古巴比倫王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于研究葡萄酒的歷史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但受政治、時代等因素影響,部分史料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出土的約公元前6000-前5800年的土陶罐屬于實物史料,能較大程度地還原歷史,可信度高,史料價值較高,可與文獻史料相互佐證。材料內容:材料一有助于研究古代西亞地區葡萄釀酒業的發展,可以推斷古西亞地區葡萄種植業的發展推動了當地釀酒業的興旺,成為人們的日常飲料。材料二有助于研究古巴比倫王國葡萄酒成為統治者特權的表現,可以推斷在古巴比倫王國,葡萄酒不僅是飲品,更是統治者地位和財富的象征。材料三有利于探討葡萄酒的起源地和起源時間,可以推斷葡萄種植和葡萄酒的釀造故鄉是高加索山區。2.史料價值:材料一屬于圖片史料,《清明上河圖》為寫實風格的風俗畫,一定程度上能再現當時社會風貌具有重要歷史研究價值;材料二的三則文獻史料,均為時人筆記,屬于第一手史料,可信度較高。說明:《清明上河圖》為我們呈現了北宋餐飲業提供外賣服務的場景;三則文獻史料體現了上至皇帝、下至市民點外賣的情形。兩種類型多則史料相互印證,增強了“外賣服務早在宋朝也有流行”論斷的可信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