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單元《我們自己》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單元(或主題)名稱 我們自己主題概述 人與動植物的相同之處在于生命體的基本構成和生長變化,而不同之處在于人體能夠通過感覺器官收集信息之后展開復雜的學習活動,并能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積累思想和情感。在“我們自己”這個單元中,我們將了解到自己身體的基本結構,了解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感覺器官,還有回顧以及期盼自己身體的生長變化。這些內容與前面學習的動植物的內容,共同為小學低年級段的我們展開一個較為寬大的生命圖景。課標要求 一、核心概念: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 二、學習內容: 5.5.4識別人的眼、耳、鼻、舌、皮膚等器官,列舉這些器官的功能與保護方法。 三、學業要求: (1)識別人體的感覺器官。 (2)能利用多種感官觀察身邊常見生物的外部形態特征。教材分析 本單元共有六課,分兩個層次結構:前四課從身體的結構入手,逐步發展到對感覺器官的認識。最后兩節課為學生提供了一次關注自身健康成長的機會。 本單元從認識人體的外部結構引入,設計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膚)感知各種環境刺激的活動,并引導學生感受自己的成長發育過程,以此促進他們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為他們在小學中、高學段學習人體系統打下基礎。在這個單元中,學生將有機會觀察討論人體的基本結構。將眼、耳、鼻、舌和皮膚作為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感覺器官來認識,嘗試回顧自己的生長以及期盼自己身體的生長變化。 學生主要完成兩個任務:一是通過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了解自己感覺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觀察中發現感覺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經驗,能夠幫助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在識別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二是要發展自己的健康意識,通過回顧之前的生長變化,學生將對自己身體健康生長的意識與對未來幾年身體生長變化的期盼相結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識。學情分析 “我們自己”單元是繼“植物”和“動物”之后的第三個有關生命科學的單元,從一年級開始,不同的觀察活動都將感覺器官的觀察活動作為一個活動重點來處理,學生對于感覺器官的功能已經很熟悉,所以在感覺器官的認識活動中,重點呈現了感覺器官對于人認識世界所具有的學習功能的表現,教學中的活動表現出從感覺入手到知覺判斷的過程。 對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身體就是自己,而陌生是因為學生還沒有正式對身體開展有目的地觀察和認識,教師只要善加引導就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行為。單元目標 一、科學觀念 (1)我們身體是由共同的外部結構和許多內部結構構成的,這些可以被觀察和描述。 (2)眼、耳、鼻、舌、皮膚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及其變化等,具有學習的功能。 (3)從出生到現在,我們在不斷生長。 二、科學思維 (1)通過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了解自己感覺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觀察中發現感覺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經驗,能夠幫助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在識別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 (2)通過回顧之前的生長變化,學生將對自己身體健康生長的意識與對未來幾年身體生長變化的期盼相結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識。 三、探究實踐 (1)能夠從外部觀察頭、頸、軀干和四肢組成的身體的基本結構。 (2)能夠用摸、聽等方法,探知自己身體內部的情況。 (3)能夠認識到感覺器官能讓我們觀察到具體的事物,以此區分事實與想象。 (4)能認識到通過感覺器官能獲取事物相同與不同特征,用比較方法識別不同事物。 (5)能夠知道感覺器官的綜合運用,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事物和做出反應。 (6)能夠通過比較、測量,知道身體在生長變化。 (7)能夠關注未來身體的生長,認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責任。 四、態度責任 (1)能夠如實講述觀察到的事實。 (2)能夠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觀察認識事物。 (3)能夠保持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學研究的興趣。 (4)愿意在小組合作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傾聽他人的意見。單元結構化活動達成評價 圍繞課時學習目標 1.關注課堂問題預設與學生課堂反饋表現。 2.作業設計與學生答題正確率的及時分析。 3.對《我們自己》的測試性評價。 圍繞單元和主題目標 分層設置單元測試。單元課時課型規劃 課 時課型課時內容課時目標 (單元目標分配)課時學習任務(或問題)(一般1-2個)達成評價1觀察課觀察我們的身體(1)能夠觀察并描述身體的外部結構 (2)能夠用摸、聽等方法,探知身體的內部的情況。關于我們的身體,你知道些什么?(1)知道我們的身體基本結構分為頭、頸、軀干和四肢,身體外形具有左右對稱的特點。 (2)知道身體內部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結構,如骨骼、肌肉、心臟等。1實驗課通過感官來發現能夠采用實驗的方式,研究感覺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感覺器官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世界是什么樣子。知道眼、耳、鼻、舌、皮膚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及其變化等。1實驗課 觀察與比較(1)能夠用比較的方法認識事物的特征和變化 (2)能夠使用準確的詞語進行描述。利用感覺器官,我們能夠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很多事物的不同之處。知道感覺器官觀察到的信息,可以通過比較、分析等活動,讓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特征及其變化。1實驗課測試反應快慢 通過簡單的數據比較,可以發現我們反應速度的變化。在翻拍手游戲中用到了哪些感覺器官? (1)知道感覺器官能幫助我們做出反應。 (2)知道反復的訓練能夠提升反應的速度。1觀察課發現生長 能夠通過比較、測量,知道身體在生長變化。你注意過自己身體變化嗎?知道自己身體不斷生長。1實驗課身體的“時間膠囊”能夠通過對長輩、哥哥姐姐們身體生長情況了解,推測自己身體生長變化情況。做個“時間膠囊” 把自己現在身體信息和預計小學畢業時身體信息記錄下來。 知道在今后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會不斷地生長。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1《觀察我們的身體》教學設計一、素養目標1.科學觀念:(1)身體基本結構分為頭、頸、軀干和四肢,身體外形具有左右對稱特點。(2)身體內部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結構,如骨骼、肌肉、心臟等。2.科學思維:通過看、摸、聽等各種途徑獲取人體更多信息。3.探究實踐:(1)能夠觀察并描述身體的外部結構。(2)能夠用摸、聽等方法,探知身體的內部的情況。4.態度責任:(1)能夠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開展觀察活動,以證實自己的觀察結果。(2)能夠如實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二、教學重難點重點: 能夠觀察并描述身體的外部結構,知道身體基本結構分為頭、頸、軀干和四肢,身體外形具有左右對稱特點。難點: 能夠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開展觀察活動,以證實自己的觀察結果。三、評價任務評價任務 評價標準 表現程度 自評 互評 師評☆☆☆ ☆☆ ☆觀察身體外形結構 能指出頭、頸、軀干和四肢 能 基本能 不能觀察身體外形特點 能判斷出人體左右對稱特點 能 基本能 不能摸一摸 能通過摸感知人體內部信息 能 基本能 不能聽一聽 能通過聽感知人體內部信息 能 基本能 不能學習收獲四、教學過程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效果評價(一)情境導入 1.我們是父母的好寶寶,是老師的好學生,是同學的好伙伴。我們每個人都是千差萬別的,即使雙胞胎也不完全相同。你能說出我們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嗎? 明確:高——矮,胖——瘦,皮膚白——皮膚黑,長臉——圓臉,眼睛大——眼睛小…… 2. 千差萬別的我們,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學生自由回答。 讓我們觀察我們的身體吧。 從描述人體不同特征入手,導入新課,聚焦問題,激發探究興趣 關注學生能否用詞語準確描述人體特征(二)探究活動 評價活動一:觀察身體外形結構 1. 觀察小組的一名同學,說說我們的身體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明確:頭、頸、軀干和四肢。 2.師生互動 老師說前一句,你說后一句,并把動作做出來,好嗎? 師:我的頭在哪里 生:我的頭在這里; 師:我的頸在哪里 生:我的頸在這里; 師:我的軀干在哪里 生:我的軀干在這里; 師:我的上肢在哪里 生:我的上肢在這里; 師:我的下肢在哪里 生:我的下肢在這里; 師:我的四肢在哪里 生:我的四肢在這里。 活動評價二:觀察身體外形特點 1. 觀察我們的身體,左邊有什么,右邊有什么。 明確:左邊有眼眉,右邊有眼眉;左邊有眼睛,右邊有眼睛;左邊有臉蛋,右邊有臉蛋;左邊有耳朵,右邊有耳朵;左邊有胳膊,右邊有胳膊;左邊有腿,右邊有腿;左邊有手,右邊有手;左邊有腳,右邊有腳。 2. 如果從頭頂開始,通過鼻尖畫一條線,把人的身體分為左右兩部分,進行對折,你發現了什么? 明確:人的身體左右對稱。 3. 用紙板遮擋半邊身體,你能畫出他的另一半嗎? 明確: 人體結構左右兩邊是對稱的。 活動評價三:摸一摸 摸一摸胳膊、手、小腿等部位,感覺皮膚下面有什么。 溫馨提示:輕輕捏,用力按。 我們發現:皮膚下面軟軟的是肌肉,肌肉下面硬硬的是骨骼。 四、活動評價四:聽一聽 1. 聽聽腹部和背部,哪里有聲音? ①兩人合作,輪流聽 ②耳朵緊貼身體,仔細聽 ③保持安靜 ④說說有什么聲音,聽到的可能是什么 明確: (1)肚子里有咕嚕咕嚕的聲音 (2)能聽到呼吸的聲音 2.追問 (1)推想一下,肚子里有咕嚕咕嚕的聲音來自哪里? 明確:腸。 (2)推想一下,呼吸聲來自哪里? 明確:肺。 3. 我們還聽到什么聲音了嗎? 明確:心臟跳動的聲音。 4.小結:我們身體內部有什么? 明確:心臟、肺和腸等。 5. 觀察人體結構圖,找一找心臟、肺、腸在哪? 明確: 活動一:通過活動幫助學生了解人體外形結構 活動二:通過畫一畫,幫助學生了解人體外形對稱特點 活動三:通過用手摸的方式引導學生感知身體內部信息 活動四:進一步通過用耳朵聽的方式感知人體內部信息 活動一:關注學生能否分清頭、頸、軀干和四肢 活動二:考查學生能否分析出人體左右對稱特點 活動三:考查學生能否描述觀察到的信息,知道身體還有肌肉和骨骼 活動四:進一步考查學生能否描述觀察到的信息,知道身體還有各種器官(三)研討 1. 我們用了幾種方法觀察身體? 明確:看、畫、摸、聽。 2. 說說觀察中的新發現和想研究的問題。 預測: (1)人體內部還有哪些器官 (2)人體有多少塊肌肉和骨骼 在總結提升課堂內容的同時,激發繼續探究欲望。 對學生提出的有價值問題及時給予肯定。(四)知識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談收獲、啟示,實現科學育人。 鼓勵學生多談收獲,及時給予表揚。五、成果集成知道身體基本結構分為頭、頸、軀干和四肢,身體外形具有左右對稱特點。身體內部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結構,如骨骼、肌肉、心臟等。六、作業設計【知識技能類作業】1.填空題(1)人的身體分為頭、_________、軀干、__________ 四個部分。(2)人體外形是____________對稱的。2.判斷題(1)連接頭部和軀干的部位叫做頸。( )(2)我們人體外形左右兩邊是完全不一樣的。( )(3)從外表看,我們的身體上下兩部分是對稱的。( )(4)透過皮膚能夠觸摸到骨骼。( )(5)我們能夠用聽的方法,聽到腹部的聲音。( )3.選擇題(1)在觀察我們的身體時,我們的身體外形是( )A.中心對稱的 B. 上下對稱的 C.左右對稱的(2)聽聽身體發出的聲音,你認為“撲通撲通”的聲音是 ( )發出來的A.肺 B.心臟 C.腸(3)用手摸一摸我們的皮膚,感覺到皮膚下硬硬的是( )A.肌肉 B.骨骼 C.血管【綜合實踐類作業】其實我們的身體還有很多的奧秘,期待我們的探索。希望同學們在課后多多閱讀相關書籍,了解我們身體的奧秘。讓我們帶上我們智慧的行囊一起探索身體中的科學吧。參考答案1.(1)頸 四肢 (2)左右2.(1)√ (2) (3) (4)√ (5)√3.(1)C (2)B (3)B七、板書設計觀察我們的身體 外形:頭 頸 軀干 四肢 身體 內部:心臟 肺 腸八、教學反思本次教學中,教師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探究身體內部結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探究精神。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需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的能力和興趣進行差異化教學,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9張PPT)2.1觀察我們的身體教科版二年級下冊內容總覽新知講解05課堂練習06課堂總結07板書設計08作業布置09目錄03核心素養目標04新知導入0102單元主題概述單元教學結構圖單元主題概述人與動植物的相同之處在于生命體的基本構成和生長變化,而不同之處在于人體能夠通過感覺器官收集信息之后展開復雜的學習活動,并能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積累思想和情感。在“我們自己”這個單元中,我們將了解到自己身體的基本結構,了解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感覺器官,還有回顧以及期盼自己身體的生長變化。這些內容與前面學習的動植物的內容,共同為小學低年級段的我們展開一個較為寬大的生命圖景。單元教學結構圖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外部結構(左右對稱)我們的感官內部結構肌肉、骨骼頭、頸、軀干、四肢(眼看)呼吸聲、心跳聲、腸鳴聲我們的生長眼看:形狀、大小、顏色、透明(手摸)(耳聽)耳聽:聲音鼻聞:氣味舌嘗:味道皮膚:粗糙、軟硬、輕重發現身體生長推測身體生長變化核心素養目標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1)身體基本結構分為頭、頸、軀干和四肢,身體外形具有左右對稱特點。(2)身體內部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結構,如骨骼、肌肉、心臟等。通過看、摸、聽等各種途徑獲取人體更多信息。(1)能夠觀察并描述身體的外部結構。(2)能夠用摸、聽等方法,探知身體的內部的情況。(1)能夠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開展觀察活動,以證實自己的觀察結果。(2)能夠如實描述自己的觀察結果。新知導入我們是父母的好寶寶,是老師的好學生,是同學的好伙伴。我們每個人都是千差萬別的,即使雙胞胎也不完全相同。你能說出我們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嗎?高——矮胖——瘦皮膚白——皮膚黑長臉——圓臉眼睛大——眼睛小新知導入千差萬別的我們,有沒有相同的地方?觀察我們的身體新知講解觀察小組的一名同學,說說我們的身體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活動1:觀察身體外形結構頭頸軀干四肢師:我的頭在哪里 生:我的頭在這里;師:我的頸在哪里 生:我的頸在這里;師:我的軀干在哪里 生:我的軀干在這里;師:我的上肢在哪里 生:我的上肢在這里;師:我的下肢在哪里 生:我的下肢在這里;師:我的四肢在哪里 生:我的四肢在這里。新知講解活動1:觀察身體外形結構互動:老師說前一句,你說后一句,并把動作做出來,好嗎?新知講解活動2:觀察身體外形特點觀察我們的身體,左邊有什么,右邊有什么。右眼眉左眼眉右眼左眼右耳左耳右臉左臉右胳膊左胳膊右手左手右腿左腿右腳左腳新知講解活動2:觀察身體外形特點如果從頭頂開始,通過鼻尖畫一條線,把人的身體分為左右兩部分,進行對折,你發現了什么?人的身體左右對稱新知講解活動2:觀察身體外形特點用紙板遮擋半邊身體,你能畫出他的另一半嗎?人體結構左右兩邊是對稱的新知講解活動3:摸一摸摸一摸胳膊、手、小腿等部位,感覺皮膚下面有什么。溫馨提示:輕輕捏,用力按新知講解活動3:摸一摸我們發現骨骼肌肉皮膚下面軟軟的是肌肉,肌肉下面硬硬的是骨骼新知講解聽聽腹部和背部,哪里有聲音?活動4:聽一聽①兩人合作,輪流聽②耳朵緊貼身體,仔細聽③保持安靜④說說有什么聲音,聽到的可能是什么新知講解活動4:聽一聽我聽到肚子里有咕嚕咕嚕的聲音推想一下,這聲音來自哪里?腸新知講解活動4:聽一聽我聽到能聽到呼吸的聲音推想一下,呼吸聲來自哪里?肺新知講解活動4:聽一聽我們還聽到什么聲音了嗎?心臟跳動的聲音新知講解活動4:聽一聽心臟小結:我們身體內部有什么?肺腸新知講解觀察人體結構圖,找一找心臟、肺、腸在哪?活動4:聽一聽肺腸心臟新知講解研討活動1.我們用了幾種方法觀察身體?看畫摸聽新知講解說說觀察中的新發現和想研究的問題研討活動課堂練習1.填空題(1)人的身體分為頭、_________、軀干、__________ 四個部分。(2)人體外形是____________對稱的。2.判斷題(1)連接頭部和軀干的部位叫做頸。( )(2)我們人體外形左右兩邊是完全不一樣的。( )(3)從外表看,我們的身體上下兩部分是對稱的。( )(4)透過皮膚能夠觸摸到骨骼。( )(5)我們能夠用聽的方法,聽到腹部的聲音。( )頸四肢左右√ √√3.選擇題(1)在觀察我們的身體時,我們的身體外形是( )A.中心對稱的 B. 上下對稱的 C.左右對稱的(2)聽聽身體發出的聲音,你認為“撲通撲通”的聲音是 ( )發出來的A.肺 B.心臟 C.腸(3)用手摸一摸我們的皮膚,感覺到皮膚下硬硬的是( )A.肌肉 B.骨骼 C.血管課堂練習CBB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身體基本結構分為頭、頸、軀干和四肢,身體外形具有左右對稱特點。身體內部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結構,如骨骼、肌肉、心臟等。板書設計外形:頭 頸 軀干 四肢觀察我們的身體我們的身體內部:心臟 肺 腸作業布置其實我們的身體還有很多的奧秘,期待我們的探索。希望同學們在課后多多閱讀相關書籍,了解我們身體的奧秘。讓我們帶上我們智慧的行囊起探索身體中的科學吧。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整體教學】2.1《觀察我們的身體》課時教案.docx 【大單元整體教學】2.1《觀察我們的身體》課時課件.pptx 【大單元整體教學】第二單元《我們自己》單元教學規劃.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