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2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課 程 標 準 學 法 指 導1.了解西方列強對亞非拉的殖民擴張、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以及亞非拉人民的抗爭。 2.理解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及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獨立運動對世界歷史發展的影響。 1.認識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過程,梳理西方列強殖民擴張的階段性及其特點,辯證分析西方列強殖民擴張對世界歷史發展產生的影響,提升唯物史觀、時空觀念等學科核心素養。 2.培養學生樹立和平崛起的和諧意識,培養學生的國家主權意識和海洋意識。知識點一 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過程(1)西班牙的殖民地①1496年,西班牙在海地建立了第一個永久性殖民地________。②16世紀中葉,西班牙已經把除巴西之外的大部分南美洲、整個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變成了自己的殖民地。③西班牙在其殖民地建立了幾個總督轄區進行管理。(2)葡萄牙的殖民地①葡萄牙在拉丁美洲建立了巴西殖民地。②在巴西設立________,葡萄牙國王任命總督治理巴西。2.結果:18世紀晚期,拉丁美洲已完全處于歐洲列強的殖民統治之下,其中絕大部分土地為________________的殖民地,小部分土地被荷蘭、英國和法國占據。3.影響(1)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實行專制統治,推行農奴制,發展種植園經濟,瘋狂開采金銀礦,掠奪了巨額財富。(2)殖民者奴役和屠殺印第安人,造成后者大量死亡。(3)殖民者從非洲販入黑人奴隸,發展起罪惡的黑奴貿易。(4)為保證殖民者的利益,宗主國禁止或限制殖民地同任何其他國家進行貿易,限制了殖民地經濟的發展。知識點二 亞洲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1.葡萄牙、西班牙在亞洲的殖民侵略(1)葡萄牙:最初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以控制商路。到16世紀中葉,在亞洲建立了包括中國澳門在內的幾十個商站。(2)西班牙:入侵________________,將其變成了殖民地。2.南亞(1)17世紀初,英國通過________________,采取直接搶掠、侵占土地、強征巨額土地稅、種植并走私鴉片等手段,掠奪了大量財富和巨額利潤。(2)英國利用印度各地封建割據嚴重、國內社會矛盾尖銳的弱點,挑動印度人打印度人,坐收漁利;或者直接進行武力侵略。到19世紀中后期,英國幾乎控制了印度全境。3.東南亞殖民國家 荷蘭 英國 法國 美國殖民范圍 整個印度尼西亞 緬甸和馬來半島的大部分 越南、柬埔寨和老撾 菲律賓4.西亞(1)奧斯曼帝國:英、法、俄等國紛紛在奧斯曼帝國擴大勢力范圍,分割領土。奧斯曼帝國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斷加深。(2)伊朗:俄國和英國控制了伊朗的經濟和內政,而且分別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劃分勢力范圍。5.東亞(1)中國:________________后,列強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朝鮮:1910年,__________吞并了朝鮮半島。知識點三 西方列強瓜分非洲1.從15世紀開始,歐洲殖民者就侵入非洲。2.________后,殖民者逐漸放棄了罪惡的奴隸貿易,轉而進行全面的殖民入侵。(1)________運河通航后,英法控制了運河。英法還利用埃及的財政危機,控制了埃及的經濟政治大權。(2)1882年,英國發動侵埃戰爭,占領了整個埃及,實際把埃及變成了殖民地。(3)法國從19世紀30年代就入侵________________,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擴張。3.深入腹地(1)深入腹地的探險: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后期,歐洲探險者紛紛深入非洲腹地探險,為進一步侵略準備地理和人文資料。(2)加快侵略:19世紀后期,列強加快了侵略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的步伐,各自制定了侵略計劃。殖民國家 英國 法國 德國計劃侵略范圍 北起開羅,南至開普敦,縱貫非洲大陸 從西非的佛得角一直延伸到東非的索馬里 赤道兩側4.柏林會議(1)時間:1884年。(2)目的:解決列強在搶奪殖民地過程中產生的矛盾和進一步瓜分非洲。(3)內容:“________________”原則;各國可以先在地圖上劃定彼此的勢力范圍,然后再去占領。(4)影響:柏林會議之后,列強________的速度大大加快。知識點四 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1.形成: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洲的絕大多數地區已經淪為________________,非洲的絕大部分地區淪為殖民地,獨立的拉丁美洲國家實際也成為依附于________的半殖民地。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2.原因:在向________________的過渡中,資本主義各國越來越要求獨占更大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3.影響(1)資本主義階段: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到帝國主義階段。(2)國際關系:主要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孕育著新的更大的沖突。(3)世界聯系: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都被卷入________________當中,世界越來越緊密地連為一體。(4)世界格局:形成了人類歷史上由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絕大部分____________的極不合理的狀態。(5)斗爭高漲:殖民統治和掠奪給________________人民帶來了____________,被壓迫人民的反抗斗爭不斷高漲。1.【概念辨析】 總督制度總督一般由西班牙國王信任的大貴族擔任,是國王在殖民地的全權代表,根據國王訓令,掌握殖民地的行政、軍事、財政和宗教事宜,有權任命管區內的官吏和教會負責人,參與審理重大司法案件。2.【名師指津】 學思之窗 教材P72據統計,1500—1650年,西班牙從美洲掠奪的黃金多達180噸,白銀多達16 000噸。思考:殖民者的掠奪對美洲和歐洲分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試答: 3.【圖說歷史】 澳門殖民主義見證:大三巴牌坊葡萄牙人侵占了澳門以后也把天主教帶到了澳門。1562年,葡萄牙人在澳門建起圣保祿教堂。葡萄牙語中“圣保祿”發音接近粵語中的“三巴”,所以也稱“大三巴教堂”。后來,教堂經歷三次火災,只剩下教堂的前壁,成了今天的大三巴牌坊。4.【知識拓展】 東印度公司東印度公司是英國等歐洲殖民國家為了對印度和東南亞各國進行經營壟斷貿易、殖民掠奪而成立的公司。它們和本國政府有著密切聯系,不僅享有貿易獨占權,還有權代表政府訂立通商條約與和約,有權籌建軍隊、發動戰爭等。它們擁有武裝船隊,對殖民地區進行瘋狂掠奪,從事奴隸買賣和劫掠活動。這些公司享有獨立國家的主權,擁有政治和軍事權力。它們的商業活動始終與暴力、欺詐、勒索緊密結合在一起,對各自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起到了重要作用。它們是歐洲殖民國家推行殖民政策的重要工具。5.【圖說歷史】 日本吞并朝鮮半島1910年8月22日,日本帝國代表寺內正毅與大韓帝國內閣總理大臣李完用簽訂《日韓合并條約》。條約的簽署標志著日本正式吞并朝鮮半島,朝鮮半島淪為日本的殖民地。6.【社會情境】 歐洲向美洲販運奴隸思考:上圖反映的事件給非洲帶來了什么影響?試答: 7.【知識拓展】 柏林會議柏林會議是帝國主義瓜分非洲的一次會議,此次會議通過了列強在非洲的殖民準則,大大加速了列強在非洲的殖民步伐。歐洲列強在非洲的沖突成為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一個重要因素。8.【學術情境】 “世界的分裂”英國史學家霍布斯鮑姆說:“1880年時,我們所面對的不完全是一個單一的世界,而是一個由兩部分所合成的全球體系:一部分是已開發的、具有主宰性的、富有的;另一部分是落后的、依賴的、貧窮的。”思考:霍布斯鮑姆所說的兩部分是指什么?試答: 9.【圖解歷史】 圖示資本主義世界殖民擴張的進程探究點一 殖民擴張——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史料實證]——殖民體系的形成史料一 從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70年代,工業革命后列強掀起第二次殖民高潮,殖民列強通過擴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場等方式向西亞、東亞、南美等地區縱深擴張,使亞、非、拉美許多國家和地區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變為經濟附庸。到19世紀中后期,世界殖民體系初步形成。——摘編自張紅菊《殖民主義與全球化——殖民主義與全球化進程及其消極影響》史料二 柏林會議的召開和“有效占領”原則的制定“標志著歐洲在非洲的擴張從此有了國際法。”的確,在此后歐洲列強爭奪非洲的過程中,都基本上遵循了一個前提,那就是他國的承認。在此基礎之上,各個彼此分割的殖民地最終成為一個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體系,并且也促使了以中心與外緣這一構架為基本內容的世界體系最終形成。——摘編自高岱《論殖民主義體系的形成與構成》[導讀] 史料一反映世界殖民體系初步形成,從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70年代,工業革命后列強掀起了第二次殖民高潮;亞非拉美地區成為列強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逐漸淪為列強的經濟附庸;工業革命后,世界殖民體系初步形成。史料二反映世界殖民體系最終確立,列強確立了“有效占領”原則;標志著歐洲在非洲的擴張從此有了國際法。列強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探究] (1)依據史料一指出,世界殖民體系初步形成的表現是什么?結合所學歸納,推動世界殖民體系初步形成的因素是什么?(2)依據史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有效占領”原則的影響。[唯物史觀]——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原因(1)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的開放性和擴張性。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①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要求向世界各地傾銷商品,掠奪原料,必然導致世界各地聯系的加強。②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后,列強不僅要求擴大各自控制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還要求向海外輸出剩余資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直接原因是西方列強的對外殖民擴張。從新航路開辟開始,西方列強就通過各種方式對外殖民,特別是武力擴張,最終把世界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3)重要原因還有新航路的開辟、兩次工業革命等重要事件。[時空觀念]——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歷程(1)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西歐國家率先踏上了對外殖民擴張的道路,殖民體系的雛形開始形成。(2)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化和資本主義的不斷發展,資本主義列強大量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輸出商品、掠奪原料、輸出資本,使得這些地區打破封閉落后的狀態,成為資本主義市場的一部分,19世紀中后期,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殖民體系也相應初步形成。(3)19世紀中期以后,伴隨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和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亞非拉絕大部分地區紛紛成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帝國主義國家已經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資本主義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探究點二 殖民特征——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影響[史料實證]——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影響史料一 在英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礦業和種植園農業的發展對熟練勞動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們最初企圖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他們一般難以管理。這個問題在16世紀時由于非洲黑人的輸入而得到了解決。——摘編自[美]伯恩斯《世界文明史》史料二 1914年歐洲部分列強占有的殖民地統計表國家 占有的殖民地數(個) 殖民地人口(人)英國 55 3.9億法國 29 6 235萬德國 10 1 307萬國家 占有的殖民地數(個) 殖民地人口(人)比利時 1 1 500萬葡萄牙 8 968萬荷蘭 8 3 741萬意大利 4 139萬[導讀] 史料一反映了殖民者發展采礦業和種植園經濟缺乏勞動力,從非洲運輸黑奴。史料二的數據反映了歐洲列強占有的殖民地和人口,這說明了世界殖民體系已經形成。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后,列強不僅要求擴大各自控制的商品市場、原料產地,還要求向海外輸出剩余資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探究] (1)根據史料一,指出在殖民擴張的過程中,殖民國家遇到了什么問題?是如何解決的?(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影響。[歷史解釋]——世界殖民體系的影響(1)從文明演進的角度: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加強了世界各國社會經濟與生活的相互聯系,在客觀上向世界傳播了先進的科學技術、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結束了殖民地政治生活、精神生活上的狹隘性,客觀上推動了殖民地向現代文明的轉化。(2)從世界格局角度: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是西方列強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宰割、奴役的產物,不僅使亞非拉國家和地區遭受不等價交換的剝削,而且把它們變成發達國家的經濟附庸,造成這些國家和地區經濟畸形、長期貧困落后,形成以歐洲為中心,東方從屬于西方的世界格局。[知識體系][必備術語]1.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伴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不斷成長而日漸成型。拉丁美洲、亞洲、非洲被瓜分,被卷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之中。2.殖民者殘酷壓迫和奴役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地區的人民失去民族獨立、自由和尊嚴,生活困苦。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建立起來。3.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不穩定,在形成的同時也在解體,殖民掠奪給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帶來深重災難,形成了人類歷史上少數資本主義國家奴役和控制世界絕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不合理狀態,東方從屬于西方,激發了被壓迫人民的反抗斗爭。[創新應用·隨堂檢測]1.[2023·吉林兩地六縣高一下期中]1503年,西班牙在拉丁美洲設立“貿易總署”,其職能是頒發前往殖民地商船、商人和移民的許可證,審查美洲的進出口商品,征收捐稅,負責處理民事案件等。“貿易總署”還開辦了航線測量局和航海學校,以測量航線、培訓水手。“貿易總署”的設立旨在(3分)( )A.培養合格的航海人才B.完善殖民地的經濟管理C.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D.推動殖民地的教育發展2.[2023·北京朝陽區高一下期末]19世紀后期,英屬印度殖民當局鼓勵本國軍隊、傳教士及教育家在印度自由地推廣英式體育運動,認為“相同的娛樂愛好能確保英印國民在更重大事件上的共識”。英屬印度殖民當局的這項倡議意欲(3分)( )A.提升印度國民的體育素質B.削弱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影響C.維護英印國民的平等地位D.擴大對印度的殖民文化滲透3.[2023·河北金太陽高一下聯考]下圖再現了1884 年11 月至 1885 年2月,14個國家的代表在柏林的集會,該會就廢止仍然存在于非洲土地上的奴隸貿易和奴隸制、對剛果土地的處置、尼日爾河和剛果河自由貿易等問題進行了討論。該會議(3分)( )A.確立了“有效占領”的原則B.承認了英國對蘇伊士運河的占領C.緩和了英法德對非洲的侵略D.限制了列強在非洲劃分勢力范圍4.[2023·天津部分區高一期末]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整個世界被瓜分完畢。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3分)( )A.西方列強的貪得無厭B.亞非拉地區的貧困C.無產階級力量的弱小D.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5.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 在公認造成這種災難性損失的原因中,最致命的也許是歐洲疾病不可避免的傳入。印第安人對這種疾病沒有天然抵抗能力。——J.布盧姆《美國的歷程》材料二 奴隸貿易的廢止正如它的發生一樣,是資本主義發展決定的……英國是最先發生工業革命的國家……再不需要將黑人當作商品從非洲運走,而要把他們當作勞動力留在非洲來生產原料,并為資本主義國家準備市場。——楊人楩《非洲通史簡編》(1)材料一認為印第安人在西印度群島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實際情況怎樣?作者為什么這樣說?(8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奴隸貿易給歐洲國家帶來了哪些影響。(6分)第12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導學2.提示:影響:殖民者從美洲掠奪了巨額財富,加劇了美洲的貧困與落后。大量金銀流入歐洲加速了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推動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發展。6.提示:影響:使非洲喪失了近億勞動力,極大地制約了非洲的發展。8.提示:西方資本主義殖民國家和亞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知識點一1.(1)①圣多明各 (2)②總督制度2.西班牙和葡萄牙知識點二1.(1)建立商站 (2)菲律賓2.(1)東印度公司5.(1)鴉片戰爭 (2)日本知識點三2.工業革命 (1)蘇伊士 (3)阿爾及利亞4.(3)有效占領 (4)瓜分非洲知識點四1.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歐美國家2.壟斷資本主義3.(3)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4)土地和人口 (5)殖民地半殖民地 深重的災難共研探究點一[史料實證] 提示:(1)表現:亞、非、拉美許多國家和地區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被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因素:工業革命后,為了擴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場,西方列強掀起了第二次殖民高潮。(2)影響:根據“有效占領”原則,列強最終完成了對世界的瓜分,形成了一個連為一體的世界體系,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探究點二[史料實證] 提示:(1)問題:開發美洲缺乏大量勞動力。解決:進行罪惡的黑奴貿易。(2)積極方面:促進了歐洲資本的原始積累,推動了資本主義發展;客觀上有利于歐、美、非三大洲之間的經濟、文化聯系和近代整體世界的形成。消極方面:給被侵略地區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精練[創新應用·隨堂檢測]1.解析:據材料可知,16世紀初,西班牙在拉美設立“貿易總署”,對拉美進行經濟、商務訴訟等方面的管理,以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故選C項;培養合格的航海人才只是材料的一層意思,不能完整解釋材料,排除A項;完善殖民地的經濟管理不是根本目的,且與“航線測量局……培訓水手”不符,排除B項;“航海學校……培訓水手”說明興辦航海學校,培訓水手,而非推動殖民地的教育發展,排除D項。答案:C2.解析:據材料“相同的娛樂愛好能確保英印國民在更重大事件上的共識”可知,這項倡議是希望印度人民更好地接受英國的文化,擴大對印度的殖民文化滲透,故選D項;提升印度國民體育素質不是英屬印度殖民當局的主觀目的,排除A項;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是20世紀20年代提出的,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平等”說法錯誤,處于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印度,兩國國民地位不平等,排除C項。答案:D3.解析:據材料分析可知,該會議是柏林會議。結合所學,該會議規定,任何國家在非洲占領新的土地必須通知其他國家,占領方為有效,因此確立了“有效占領”的原則,故選A項;結合所學,1882年英軍占領埃及,承認了英國對蘇伊士運河的占領,排除B項;結合所學,柏林會議的召開加劇了英法德對非洲的侵略,排除C項;結合所學,柏林會議確立的“有效占領”原則,有利于列強在非洲劃分勢力范圍,排除D項。答案:A4.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伴隨這一現象的出現,世界殖民體系也最終形成,據此可知其主要原因是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要求西方列強搶占更多的原料產地和商品市場,故選D項;西方列強的貪得無厭是推動世界殖民體系形成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項;由于西方列強對殖民地的侵略和掠奪,才導致了亞非拉地區的貧困和落后,排除B項;題干內容主要涉及的是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與“無產階級力量”無關,排除C項。答案:D5.解析:第(1)問的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一分析歸納即可;第二小問,注意結合殖民主義的種族滅絕政策分析歸納;第三小問,注意作者所站的立場,據此分析歸納。第(2)問,解題時注意題目要求是對“歐洲國家”的影響,據此分析即可。答案:(1)原因:歐洲殖民者帶來的疾病。實際情況:歐洲殖民者的大肆殺戮和奴役,是印第安人在西印度群島基本滅絕的根本原因。作者站在殖民主義的立場上,為殖民主義辯護。(2)加速了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以歐洲資本主義國家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體系進一步拓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