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青島版六年級科學第一單元人體感知環境知識點填空練習C O N T E N T S目錄1視覺2預防近視3聽覺4嗅覺和味覺5觸覺視覺第一課1.我們可以用眼睛感知( ),判斷物體的( )( )( )等。2.( )是人體的視覺器官。物體發出的光或反射的光通過( )( )等,會在( )上成像,連接視網膜的( )把信號傳給( ),我們就看到了物體。3.“紅眼病”傳染性很強,患者不要與家人共用( )( )等,避免交叉( )。4.干眼癥常見的癥狀是( )和( )。5.眼球的結構是(5個)。6.強光刺激,氣味刺激,風沙刺激視神經 腦光線大小明暗顏色眼睛瞳 孔 晶狀體視網膜毛巾臉盆感染眼部干澀 有異物感瞳孔 晶狀體 睫狀體 視網膜 視神經預防近視第二課1.容易導致近視的行為:3個2.患了近視,看不清遠處的物體,看東西會( )。3.晶狀體的凸度是靠牽引( )的肌肉調節的。肌肉( ),晶狀體的凸度變大,眼睛就可以看清( )的物體;肌肉舒張,晶狀體的凸度( ),眼睛就可以看清( )的物體。4.健康的眼睛晶狀體調節力( ),遠近物體都能看得清。5.如果長時間看( )的物體,牽引晶狀體的肌肉總是處在( )狀態,就容易疲勞,調節能力會逐漸( ),看( )的物體就會模糊。6.預防近視的方法:3個模 糊晶狀體收縮近處變小 遠處強近處緊張 減弱遠處眼睛近視成因的模擬實驗(一) 近大遠小1.實驗材料:凸透鏡-----晶狀體紙屏(屏幕)------視網膜2.①調節好實驗器材,屏幕呈清晰的像;②把蠟燭挪到遠點的位置,紙屏上的像變得( )。③換用凸度( )的透鏡后,在紙屏上又形成了( )。模 糊較小清晰的像眼睛近視成因的模擬實驗(一) 近大遠小1.實驗材料:凸透鏡-----晶狀體紙屏(屏幕)------視網膜2.①調節好實驗器材,屏幕呈清晰的像;②把蠟燭挪到近點的位置,紙屏上的像變得模糊。③換用凸度( )的透鏡后,在紙屏上又形成了( )較大清晰的 像聽覺第三課1.耳朵是人體的( )器官。耳朵分為( )( )( )三部分。外耳由( )和( )組成;中耳由( )( )等組成,鼓膜是半透明的薄膜;內耳由( )等組成。2.外界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通過( )后,引起( )振動,鼓膜的振動又通過( )等傳給( ),連接耳蝸的( )把信號傳給( ),我們就聽到聲音了。聽覺外耳 中耳 內耳耳郭 外耳道 鼓膜 聽小骨耳蝸外耳道 鼓膜聽小骨 耳郭聽神經 腦3.耳朵各部分的作用①耳郭:收集聲音。②外耳道:傳遞聲音。③鼓膜:將聲音轉化成振動。④聽小骨:傳遞振動。⑤耳蝸:將振動轉化成信號。4.耳不掏不聾的說法有道理。鼓膜震動的模擬實驗實驗過程.(1)將橡皮膜包裹在紙筒一端并繃緊橡皮膜,用細線將棉球掛在橡皮膜外。(2)一人在另一端對著紙筒說話。對著紙筒說話時,棉球會被彈起;說話聲音越大,棉球被彈起得越高。(3)紙筒用來模擬外耳道,橡皮膜用來模擬鼓膜調節好實驗器材,屏幕呈清晰的像;實驗結論:1.對著紙筒說話時,( )在振動;說話聲音越大,橡皮膜振動幅度( )。進一步說明,當有聲音傳入耳朵時,( )會發生振動,這種振動傳到大腦里,大腦經過加工后,我們就聽到聲音了2.( )是我們的聽覺器官。橡皮膜越大鼓膜耳朵嗅覺和味覺第四課1.物體散發出的氣味被吸入鼻腔,( )受到氣味的刺激,通過( )將信號傳給( ),我們就聞到了氣味。( )是我們的嗅覺器官,能分辨多種氣味。2.味蕾中的( )受到食物的刺激,通過( )將信號傳給( ),我們就嘗到了味道。( )是我們的味覺器官,能品嘗多種味道。3.“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說明嗅覺具有( )。4.由于大多數的食味是來自( ),因此失去嗅覺的人吃東西時會感到( )。所以,我們要保護好( )和( )。嗅覺和味覺會相互影響。嗅細胞嗅覺神經 腦 鼻子味覺細胞 味覺神經腦 舌頭適應性嗅覺食不知味 嗅覺 味覺觸覺第五課1.受到( )、( )等外界刺激后,( )內的( )把刺激信號傳給( ),觸覺就產生了。2.( )是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具有觸覺、痛覺和冷熱覺等感覺功能。3.保護我們的皮膚:( )( )( )4.測測不同部位的皮膚對刺激的敏感度手指尖---2;手背----1 ,手肘-----1手指尖的皮膚最敏感。冷熱 壓迫 皮膚感覺神經 腦皮膚保持皮膚清潔 勤換貼身衣物避免皮膚受到刺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