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單元《我們自己》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單元(或主題)名稱 我們自己主題概述 人與動植物的相同之處在于生命體的基本構(gòu)成和生長變化,而不同之處在于人體能夠通過感覺器官收集信息之后展開復雜的學習活動,并能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積累思想和情感。在“我們自己”這個單元中,我們將了解到自己身體的基本結(jié)構(gòu),了解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感覺器官,還有回顧以及期盼自己身體的生長變化。這些內(nèi)容與前面學習的動植物的內(nèi)容,共同為小學低年級段的我們展開一個較為寬大的生命圖景。課標要求 一、核心概念:生命系統(tǒng)的構(gòu)成層次 二、學習內(nèi)容: 5.5.4識別人的眼、耳、鼻、舌、皮膚等器官,列舉這些器官的功能與保護方法。 三、學業(yè)要求: (1)識別人體的感覺器官。 (2)能利用多種感官觀察身邊常見生物的外部形態(tài)特征。教材分析 本單元共有六課,分兩個層次結(jié)構(gòu):前四課從身體的結(jié)構(gòu)入手,逐步發(fā)展到對感覺器官的認識。最后兩節(jié)課為學生提供了一次關注自身健康成長的機會。 本單元從認識人體的外部結(jié)構(gòu)引入,設計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膚)感知各種環(huán)境刺激的活動,并引導學生感受自己的成長發(fā)育過程,以此促進他們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為他們在小學中、高學段學習人體系統(tǒng)打下基礎。在這個單元中,學生將有機會觀察討論人體的基本結(jié)構(gòu)。將眼、耳、鼻、舌和皮膚作為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感覺器官來認識,嘗試回顧自己的生長以及期盼自己身體的生長變化。 學生主要完成兩個任務:一是通過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了解自己感覺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感覺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經(jīng)驗,能夠幫助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在識別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二是要發(fā)展自己的健康意識,通過回顧之前的生長變化,學生將對自己身體健康生長的意識與對未來幾年身體生長變化的期盼相結(jié)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識。學情分析 “我們自己”單元是繼“植物”和“動物”之后的第三個有關生命科學的單元,從一年級開始,不同的觀察活動都將感覺器官的觀察活動作為一個活動重點來處理,學生對于感覺器官的功能已經(jīng)很熟悉,所以在感覺器官的認識活動中,重點呈現(xiàn)了感覺器官對于人認識世界所具有的學習功能的表現(xiàn),教學中的活動表現(xiàn)出從感覺入手到知覺判斷的過程。 對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身體就是自己,而陌生是因為學生還沒有正式對身體開展有目的地觀察和認識,教師只要善加引導就能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行為。單元目標 一、科學觀念 (1)我們身體是由共同的外部結(jié)構(gòu)和許多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構(gòu)成的,這些可以被觀察和描述。 (2)眼、耳、鼻、舌、皮膚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及其變化等,具有學習的功能。 (3)從出生到現(xiàn)在,我們在不斷生長。 二、科學思維 (1)通過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了解自己感覺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觀察中發(fā)現(xiàn)感覺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經(jīng)驗,能夠幫助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在識別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 (2)通過回顧之前的生長變化,學生將對自己身體健康生長的意識與對未來幾年身體生長變化的期盼相結(jié)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識。 三、探究實踐 (1)能夠從外部觀察頭、頸、軀干和四肢組成的身體的基本結(jié)構(gòu)。 (2)能夠用摸、聽等方法,探知自己身體內(nèi)部的情況。 (3)能夠認識到感覺器官能讓我們觀察到具體的事物,以此區(qū)分事實與想象。 (4)能認識到通過感覺器官能獲取事物相同與不同特征,用比較方法識別不同事物。 (5)能夠知道感覺器官的綜合運用,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事物和做出反應。 (6)能夠通過比較、測量,知道身體在生長變化。 (7)能夠關注未來身體的生長,認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責任。 四、態(tài)度責任 (1)能夠如實講述觀察到的事實。 (2)能夠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觀察認識事物。 (3)能夠保持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學研究的興趣。 (4)愿意在小組合作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傾聽他人的意見。單元結(jié)構(gòu)化活動達成評價 圍繞課時學習目標 1.關注課堂問題預設與學生課堂反饋表現(xiàn)。 2.作業(yè)設計與學生答題正確率的及時分析。 3.對《我們自己》的測試性評價。 圍繞單元和主題目標 分層設置單元測試。單元課時課型規(guī)劃 課 時課型課時內(nèi)容課時目標 (單元目標分配)課時學習任務(或問題)(一般1-2個)達成評價1觀察課觀察我們的身體(1)能夠觀察并描述身體的外部結(jié)構(gòu) (2)能夠用摸、聽等方法,探知身體的內(nèi)部的情況。關于我們的身體,你知道些什么?(1)知道我們的身體基本結(jié)構(gòu)分為頭、頸、軀干和四肢,身體外形具有左右對稱的特點。 (2)知道身體內(nèi)部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結(jié)構(gòu),如骨骼、肌肉、心臟等。1實驗課通過感官來發(fā)現(xiàn)能夠采用實驗的方式,研究感覺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感覺器官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世界是什么樣子。知道眼、耳、鼻、舌、皮膚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及其變化等。1實驗課 觀察與比較(1)能夠用比較的方法認識事物的特征和變化 (2)能夠使用準確的詞語進行描述。利用感覺器官,我們能夠進行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事物的不同之處。知道感覺器官觀察到的信息,可以通過比較、分析等活動,讓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特征及其變化。1實驗課測試反應快慢 通過簡單的數(shù)據(jù)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我們反應速度的變化。在翻拍手游戲中用到了哪些感覺器官? (1)知道感覺器官能幫助我們做出反應。 (2)知道反復的訓練能夠提升反應的速度。1觀察課發(fā)現(xiàn)生長 能夠通過比較、測量,知道身體在生長變化。你注意過自己身體變化嗎?知道自己身體不斷生長。1實驗課身體的“時間膠囊”能夠通過對長輩、哥哥姐姐們身體生長情況了解,推測自己身體生長變化情況。做個“時間膠囊” 把自己現(xiàn)在身體信息和預計小學畢業(yè)時身體信息記錄下來。 知道在今后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會不斷地生長。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3《觀察與比較》教學設計一、素養(yǎng)目標1.科學觀念:感覺器官觀察到的信息,可以通過比較、分析活動,讓我們認識周圍事物的特征及其變化。2.科學思維:能夠用比較的方法認識周圍事物的特征和變化。3.探究實踐:(1)能運用感覺器官來進行觀察和比較事物。(2)使用準確的詞語進行描述事物的特征和變化。4.態(tài)度責任:(1)能如實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想法。(2)感受到不同感覺器官的重要性,進而關注并愛護自己的感官。二、教學重難點重點: 感覺器官觀察到的信息,通過比較、分析活動,讓我們認識周圍事物的特征及其變化。難點: 使用準確的詞語進行描述事物的特征和變化。三、評價任務評價任務 評價標準 表現(xiàn)程度 自評 互評 師評☆☆☆ ☆☆ ☆找不同游戲 通過觀察比較圖片中不同點 能 基本能 不能聽音辨物 能通過聽聲音辨別物品 能 基本能 不能排序 能注重運用觀察方法對物品進行排序 能 基本能 不能挑仿真水果 能綜合運用感官比較挑出仿真水果 能 基本能 不能學習收獲四、教學過程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效果評價(一)情境導入 觀察筆和剪刀,它們有什么不同? 明確: (1)筆:顏色不同,材質(zhì)不同 (2)剪刀:顏色不同,形狀不同 教師小結(jié): 感覺器官不僅能幫助我們感知周圍事物是什么樣子的,還可以幫助我們能夠進行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事物的不同之處。 從觀察不同文具入手,聚焦問題,激發(fā)探究興趣 關注學生能否運用比較方法觀察同種事物的不同(二)探究活動 評價活動一:“找不同”游戲 1. 比較下面兩幅圖,找出5個不同點。。 明確: 2. 眼睛能幫助我們通過觀察進行比較。請用下面的句式回答問題: 我通過眼睛觀察,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__。 學生觀察圖片回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評價二:聽聲音辨物品 (一)根據(jù)聽到的聲音判斷是什么物品被扔進了桶里,并說明理由。 1.實驗器材 布娃娃、鑰匙、紙杯、塑料杯。 提示:請記住它們特點和名稱。 2.實驗方法 一名同學背對塑料桶,另一名同學手持物品分別讓其掉落在塑料桶中,背對塑料桶的同學根據(jù)聽到的聲音來判斷落入桶中的物體名稱。 提示:可反復對比聽。 3.實驗記錄 (二)請用耳朵聽,說一說1、2、3號分別是哪種敲擊聲(金屬 / 陶瓷 / 木頭) 教師依次播放音頻,學生聽音頻并說出答案。 活動評價三:比較排序 往3杯飲用水中分別滴入不同量的醬油, 可以用什么方法排序 出示實驗材料 教師提示: (1)實驗中飲用水和醬油都是安全的,可以品嘗。 (2)給三杯水編上序號。 播放視頻,學生觀察并排序,引導學生交流。 評價活動四:挑出仿真水果 1. 遠距離觀察,這些真假難辨的水果,哪些是仿真的? 學生自由回答。 2. 當眼睛難以辨別真假的時候,我們還有其他方法嗎? 明確:可以用摸、掂、掐等方法辨別。 3. 快來試一試,看誰能一個不漏地把仿真水果全挑出來。 明確: (1)用摸一摸:真的水果摸在手上涼涼的,而仿真水果沒有這個感覺 (2)用手掂一掂:真正的水果是有重量的,而仿真水果比較輕 (3)用鼻聞一聞:真正的水果有水果的清香,而仿真水果是沒有氣味的 (4)用手掐一掐:真正的水果有果汁,而仿真的水果沒有果汁 活動一: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進行比較 活動二:引導學生通過聽覺辨別物品 活動三:注重引導學生觀察比較 活動四:旨在引導學生綜合運用各種感官進行比較辨別 活動一:關注學生能否找準不同點 活動二:考查學生能否辨準物品及其理由 活動三:考查學生能否通過不同感官進行觀察比較排序 活動四:關注學生能否把仿真水果挑出來并闡明理由(三)研討 1.運用感覺器官,我們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較? 明確: 2.同時運用多種感覺器官進行比較,有什么好處? 明確:可以對事物有一個更全面、更確切了解。 總結(jié)提升課堂知識 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肯定、表揚(四)知識總結(jié)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播放視頻《身體五感覺》,教師引導學生一起總結(jié)。 談收獲、啟示,實現(xiàn)科學育人。 鼓勵學生多談收獲,及時給予表揚。五、成果集成知道感覺器官觀察到的信息,可以通過比較、分析活動,讓我們認識周圍事物的特征及其變化。六、作業(yè)設計【知識技能類作業(yè)】1.觀察下面兩幅圖,圈出3點不同。2.判斷題(1)把鑰匙換成毛絨玩具,聲音會很刺耳。( )(2)用比較的方法,可以發(fā)現(xiàn)事物的不同之處。( )(3)鑰匙掉進桶里的聲音是清脆的。( )(4)要知道菜湯咸不咸,通過品嘗就可以了。( )(5)仿真水果是沒有辦法挑出來的。( )3.選擇題(1)廚房里有兩個相同瓶子,一瓶裝著白糖、一瓶裝著食鹽,我們可以采用( )的方法將它們辨別出來。A.聽聲 B.嘗味道 C.聞氣味(2)人們常用( )的方法了解幾種事物的不同之處。A.猜想 B.比較 C.記錄(3)如圖,有三杯飲用水。往1中加入1滴醬油,往如圖2中加入5滴醬油,往如圖3中加入10滴醬油。按照顏色深淺排序,顏色由淺到深的順序是( )。A.圖1→圖2→圖3 B.圖3→圖2→圖1 C.圖2→圖1→圖3【綜合實踐類作業(yè)】請教爸爸媽媽如何運用感覺器官挑選水果或蔬菜,并親自去實踐體驗,寫下自己的心得。參考答案1.2.(1) (2)√ (3)√ (4)√ (5) 3.(1)B (2)B (3)A七、板書設計觀察與比較 找不同 聽音辨物 認識事物更全面 觀察與比較 排序 挑仿真水果八、教學反思本節(jié)課中,學生有機會用不同的感覺器官嘗試觀察多種事物,并借助比較事物的相同與不同,分析被觀察事物的諸多特征,建立與觀察事實的匹配程度,從而依據(jù)匹配的程度做出事物名稱判斷,能夠?qū)κ挛镞M行更全面的描述。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共31張PPT)2.3觀察與比較教科版二年級下冊內(nèi)容總覽新知講解05課堂練習06課堂總結(jié)07板書設計08作業(yè)布置09目錄03核心素養(yǎng)目標04新知導入0102單元主題概述單元教學結(jié)構(gòu)圖單元主題概述人與動植物的相同之處在于生命體的基本構(gòu)成和生長變化,而不同之處在于人體能夠通過感覺器官收集信息之后展開復雜的學習活動,并能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積累思想和情感。在“我們自己”這個單元中,我們將了解到自己身體的基本結(jié)構(gòu),了解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感覺器官,還有回顧以及期盼自己身體的生長變化。這些內(nèi)容與前面學習的動植物的內(nèi)容,共同為小學低年級段的我們展開一個較為寬大的生命圖景。單元教學結(jié)構(gòu)圖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外部結(jié)構(gòu)(左右對稱)我們的感官內(nèi)部結(jié)構(gòu)肌肉、骨骼頭、頸、軀干、四肢(眼看)呼吸聲、心跳聲、腸鳴聲我們的生長眼看:形狀、大小、顏色、透明(手摸)(耳聽)耳聽:聲音鼻聞:氣味舌嘗:味道皮膚:粗糙、軟硬、輕重發(fā)現(xiàn)身體生長推測身體生長變化核心素養(yǎng)目標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tài)度責任感覺器官觀察到的信息,可以通過比較、分析活動,讓我們認識周圍事物的特征及其變化。能夠用比較的方法認識周圍事物的特征和變化。(1)能運用感覺器官來進行觀察和比較事物。(2)使用準確的詞語進行描述事物的特征和變化。(1)能如實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想法。(2)感受到不同感覺器官的重要性,進而關注并愛護自己的感官。新知導入觀察筆和剪刀,它們有什么不同?顏色不同,材質(zhì)不同顏色不同,形狀不同感覺器官不僅能幫助我們感知周圍事物是什么樣子的,還可以幫助我們能夠進行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事物的不同之處。新知導入活動1:“找不同”游戲比較下面兩幅圖,找出5個不同點。熱氣球飛魚救生圈三只海鷗海星新知導入活動1:“找不同”游戲眼睛能幫助我們通過觀察進行比較。請用下面的句式回答問題:我通過眼睛觀察,發(fā)現(xià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知講解活動2:聽聲音辨物品實驗器材布娃娃鑰匙紙杯塑料杯根據(jù)聽到的聲音判斷是什么物品被扔進了桶里,并說明理由。請記住它們特點和名稱新知講解實驗方法活動2:聽聲音辨物品一名同學背對塑料桶,另一名同學手持物品分別讓其掉落在塑料桶中,背對塑料桶的同學根據(jù)聽到的聲音來判斷落入桶中的物體名稱。可反復對比聽新知講解活動2:聽聲音辨物品實驗記錄物品名稱 理由 是否正確第1次第2次第3次我的發(fā)現(xiàn) 布娃娃聲音很小鑰匙金屬撞擊的聲音√√感官能幫助我們辨別不同物體的聲音新知講解活動2:聽聲音辨物品請用耳朵聽,說一說1、2、3號分別是哪種敲擊聲(金屬 / 陶瓷 / 木頭)1號2號3號新知講解活動3:比較排序往3杯飲用水中分別滴入不同量的醬油, 可以用什么方法排序 新知講解活動3:比較排序材料準備滴管水杯飲用水醬油往3杯飲用水中分別滴入不同量的醬油, 可以用什么方法排序 新知講解活動3:比較排序溫馨提示(1)實驗中飲用水和醬油都是安全的,可以品嘗。(2)給三杯水編上序號。①②③新知講解活動3:比較排序往3杯飲用水中分別滴入不同量的醬油, 可以用什么方法排序 新知講解活動3:比較排序觀察并排序排序理由 順序 我的發(fā)現(xiàn)顏色深淺 ②①③水位高低氣味濃淡味道咸淡②①③②①③②①③運用多種感官可以從不同角度比較事物的不同點新知講解活動4:挑出仿真水果遠距離觀察,這些真假難辨的水果,哪些是仿真的?新知講解活動4:挑出仿真水果當眼睛難以辨別真假的時候,我們還有其他方法嗎?可以用摸、掂、掐等方法辨別。新知講解活動4:挑出仿真水果(1)用摸一摸:真的水果摸在手上涼涼的,而仿真水果沒有這個感覺(2)用手掂一掂:真正的水果是有重量的,而仿真水果比較輕(3)用鼻聞一聞:真正的水果有水果的清香,而仿真水果是沒有氣味的(4)用手掐一掐:真正的水果有果汁,而仿真的水果沒有果汁快來試一試,看誰能一個不漏地把仿真水果全挑出來。新知講解研討活動1.運用感覺器官,我們可以做哪些方面的比較?眼 耳 鼻 舌 手比較的方面光滑粗糙軟硬冷熱聲音的高低、強弱、遠近氣味味道顏色形狀大小遠近新知講解2.同時運用多種感覺器官進行比較,有什么好處?研討活動可以對事物有一個更全面、更確切的了解課堂練習1.觀察下面兩幅圖,圈出3點不同。2.判斷題(1)把鑰匙換成毛絨玩具,聲音會很刺耳。( )(2)用比較的方法,可以發(fā)現(xiàn)事物的不同之處。( )(3)鑰匙掉進桶里的聲音是清脆的。( )(4)要知道菜湯咸不咸,通過品嘗就可以了。( )(5)仿真水果是沒有辦法挑出來的。( )課堂練習 √√√ 3.選擇題(1)廚房里有兩個相同瓶子,一瓶裝著白糖、一瓶裝著食鹽,我們可以采用( )的方法將它們辨別出來。A.聽聲 B.嘗味道 C.聞氣味(2)人們常用( )的方法了解幾種事物的不同之處。A.猜想 B.比較 C.記錄課堂練習BB3.選擇題(3)如圖,有三杯飲用水。往1中加入1滴醬油,往如圖2中加入5滴醬油,往如圖3中加入10滴醬油。按照顏色深淺排序,顏色由淺到深的順序是( )。A.圖1→圖2→圖3 B.圖3→圖2→圖1 C.圖2→圖1→圖3課堂練習A課堂總結(jié)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感覺器官觀察到的信息,可以通過比較、分析活動,讓我們認識周圍事物的特征及其變化。板書設計觀察與比較找不同聽音辨物排序挑仿真水果認識事物更全面觀察與比較作業(yè)布置請教爸爸媽媽如何運用感覺器官挑選水果或蔬菜,并親自去實踐體驗,寫下自己的心得。謝謝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wǎng)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杯飲用水中分別滴入不同量的醬油.mp4 【大單元整體教學】2.3觀察與比較 課時教案.docx 【大單元整體教學】2.3觀察與比較 課時課件.pptx 【大單元整體教學】第二單元《我們自己》單元教學規(guī)劃.docx 木頭.mp3 身體五感覺.mp4 金屬.mp3 陶瓷.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