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常見實驗3 質量守恒定律的驗證【實驗目的】1.認識質量守恒定律;2.鍛煉觀察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3.體驗從單一稱量到整體稱量、從開放體系到密閉體系的轉化思想。實驗 用品 實驗儀器 錐形瓶、單孔橡膠塞、托盤天平(帶砝碼)、鑷子、玻璃管等實驗藥品 紅磷、硫酸銅溶液、鐵釘、稀鹽酸、碳酸鈉粉末等實驗 1.紅磷的燃燒 2.鐵釘與硫酸銅反應 3.稀鹽酸與碳酸鈉反應實驗裝置 反應原理(化學方程式) 4P+5O2 2P2O5Fe+CuSO4 FeSO4+CuNa2CO3 + 2HCl 2NaCl+ H2O + CO2↑ 實驗過程 分別將反應物及反應容器放在托盤天平上用砝碼平衡取下錐形瓶,將橡膠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至紅熱后,迅速用橡膠塞將錐形瓶塞緊,并將紅磷引燃。待錐形瓶冷卻后,重新放到托盤天平上 取下燒杯并將其傾斜,使鐵釘浸沒到硫酸銅溶液中,觀察現象;再將其放回托盤天平上 取下燒杯并將其傾斜,使小試管中的稀鹽酸進入燒杯,觀察現象;充分反應后,再放回托盤天平實驗現象 紅磷燃燒,產生 ,氣球 ;天平 鐵釘表面 ,溶液由藍色變為 ;天平 碳酸鈉粉末溶解,溶液中 ;天平 實驗分析 能夠驗證質量守恒定律 不能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大量白煙,放出熱量先脹大后變癟平衡有紅色固體析出淺綠色平衡有氣泡產生不平衡【實驗結論】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后生成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 【實驗分析與評價】(1)實驗1中錐形瓶底部要鋪一層細沙的目的是 。氣球的作用:一是 ; 二是 。 起密封作用調節錐形瓶內的壓強,起緩沖作用隔熱,防止紅磷燃燒時錐形瓶底部受熱不均勻而炸裂等于(2)利用有氣體參加或有氣體生成的反應驗證質量守恒定律時,必須在 容器中進行;所選的化學反應,其反應現象要 ;裝置的氣密性要好。 明顯密閉【實驗拓展】1.小明利用稀鹽酸和碳酸鈉粉末進行反應前后質量的測定(如右圖)。(1)該反應的原理為(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 (2)該實驗的現象為 。 碳酸鈉粉末溶解,有氣泡產生;天平指針向右偏轉Na2CO3+2HCl 2NaCl + H2O+CO2↑(3)實驗分析:指針偏向右的原因是 。 (4)實驗反思:有氣體生成的反應要在 中進行。 (5)實驗改進: 。 將燒杯改為錐形瓶并塞緊橡膠塞(合理即可)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逸散到空氣中,造成天平左邊質量減少密閉容器2.小英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將鐵粉、活性炭粉、食鹽按一定比例加水混合后,涂在用鐵片折成的連續的Z形架表面,然后放入盛滿氧氣的集氣瓶中。通過右圖所示裝置對“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關系”進行實驗探究。(1)證明化學反應發生且體現質量守恒定律的現象是 。 鐵生銹,反應前后質量相等(2)此實驗用氧氣替代空氣的主要目的是 。 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加快反應速率(合理即可)3.化學實驗是我們應用化學知識、拓展化學思維和培養化學素養的重要途徑。認真分析以下實驗,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或目的的是 (填字母)。 AA.泥沙水的凈化 B.生石灰遇水放熱C.驗證質量變化 質量守恒定律1.(2023·江西節選)衛星發射:1970年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成功入軌。制造人造衛星常用到鈦合金,工業制取鈦(Ti)的一種方法:4Na+TiCl4 Ti+xNaCl,式中x為 。 【解析】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前鈉原子有4個、鈦原子有1個、氯原子有4個,反應后鈉原子有x個、鈦原子有1個、氯原子有x個,則x=4。42.(2021·江西節選)某種額溫槍的紅外溫度傳感器所用材料含有鉭酸鋰(LiTaO3)。在惰性氣體中制取鉭的原理為5Na+K2TaF7 Ta+2KF+5R,則R的化學式為 。 NaF 【解析】 根據5Na+K2TaF7 Ta+2KF+5R,反應前鈉原子有5個,鉀原子有2個,鉭原子有1個,氟原子有7個,反應后鉀原子有2個,鉭原子有1個,氟原子有2個,則5R中含5個鈉原子、5個氟原子,則R的化學式為NaF。 質量守恒定律概念的理解與運用2.1 下列對“質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應用,正確的是 ( )A.5 g冰受熱融化成5 g水,符合質量守恒定律B.蠟燭燃燒后,越來越短,最終消失,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C.工業制硅的反應之一為SiCl4+2H2 Si+4X,其中X的化學式為HClCD.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物的質量比鎂條的質量大,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解析】 A. 冰變成水,沒有發生化學變化,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錯誤;B.蠟燭燃燒后,越來越短,最終消失,是因為蠟燭和氧氣反應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符合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錯誤;C.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原子的種類、數量和質量不變,反應前有1個硅原子、4個氯原子、4個氫原子,反應后有1個硅原子,4X中含4個氯原子、4個氫原子,則X的化學式為HCl,符合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正確;D.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后,生成物的質量比鎂條的質量大,是因為氧氣參加了反應,符合質量守恒定律,故選項錯誤。化學方程式3.(2023·江西節選)探月探火:近日“祝融號”火星車發現火星低緯度地區存在液態水,為星際移民的能源供給提供了可能。利用太陽能電池電解水制氫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 2H2O 2H2↑+O2↑【解析】 利用太陽能電池電解水制氫氣的原理是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 2H2↑+O2↑。4.(2021·江西節選)氨水(NH3·H2O)和H2WO4反應生成(NH4)2WO4的化學方程式為 。鋅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Zn+H2SO4 ZnSO4+H2↑2NH3·H2O+H2WO4 (NH4)2WO4+2H2O【解析】 流程中氨水(NH3·H2O)和H2WO4反應生成(NH4)2WO4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H3·H2O+H2WO4 (NH4)2WO4+2H2O。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Zn+H2SO4 ZnSO4+H2↑。5.(2020·江西節選)到校后,勤消毒。過氧乙酸用于教室消毒,其化學性質不穩定,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C2H4O3 2C2H4O2+X↑,則X的化學式為 。用于手部消毒的酒精溶液屬于易燃物,使用時要注意安全,酒精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C2H5OH+3O2 2CO2+3H2OO2【解析】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目不變,反應前有4C、8H、6O,反應后有4C、8H、4O,故X中含有兩個氧原子,為氧氣。酒精的化學式為C2H5OH,酒精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2H5OH+3O2 2CO2+3H2O。微觀示意圖6.(2023·江西)甲烷硫化氫催化重整新路線可高效制氫,其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乙物質的化學式為H2OB.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C.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D.反應前后氫元素的化合價不變B【解析】 A.一個乙分子中含有兩個氫原子和一個硫原子,化學式為H2S,錯誤;B.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不變,正確;C.從微觀角度看,甲、乙、丙三種物質的分子由不同種原子構成,因此甲、乙、丙為化合物,丁物質的分子由同種原子構成,為單質,不符合置換反應的特征,錯誤;D.甲烷和硫化氫為化合物,其中氫元素均顯+1價,氫氣為單質,氫元素化合價為0,化合價改變,錯誤。7.(2022·江西)2022年4月29日《科技日報》報道我國科學家實現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過程中的一個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不變B.反應前后共有三種氧化物C.丙物質由8個原子構成D.反應中甲和丁的分子個數比是2∶1D【解析】 根據題意,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H2O C2H4O2+O2。A.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物質,則反應前后分子的種類一定改變,錯誤;B.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反應前后有CO、H2O兩種氧化物,錯誤;C.根據微觀示意圖,丙物質的化學式是C2H4O2,則一個丙分子中含有8個原子,錯誤;D.根據化學方程式可知,甲是CO,丁是O2,則反應中甲和丁的分子個數比是2∶1,正確。8.(2021·江西)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一種燃料)和水,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甲醇的化學式為CH3OB.甲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C.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分子個數比為 1∶4D.利用該反應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D【解析】 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二氧化碳和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甲醇(一種燃料)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3H2 CH3OH+H2O。A.由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甲醇的化學式為CH3OH,說法錯誤;B.甲醇(CH3OH)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2∶4∶16,氫的質量分數最小,說法錯誤;C.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二氧化碳和氫氣的分子個數比為1∶3,說法錯誤;D.利用該反應可消耗二氧化碳,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說法正確。9.(2020·江西)“世界VR看中國,中國VR看南昌?!鄙aVR(虛擬現實)設備的材料之一是硅,工業制取高純硅,其中一個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甲的化學式為SiH4B.反應中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2C.丙由離子構成D.丁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 B-1【解析】 由圖可知,該反應為SiCl4與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硅和氯化氫,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iCl4+2H2 Si+4HCl。A.由圖可知,每個甲分子由1個硅原子、4個氯原子構成,故甲的化學式為SiCl4,不符合題意;B.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中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1∶2,符合題意;C.丙是硅,硅是由硅原子構成的,不符合題意;D.丁中氫元素為+1價,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x,根據化合物中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可得:(+1)+x=0,x=-1。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10.(2022·江西)取碳和氧化銅的混合物a g在一定條件下恰好完全反應,相關量的變化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M點對應的固體物質只有兩種B.N點對應的固體為黑色C.反應后產生氣體的總質量為(a-b) gD.0~t2 min內,固體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不變C【解析】 A.碳和氧化銅在高溫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M點時還未完全反應,此時對應的固體物質有氧化銅、碳、銅三種物質,錯誤;B.N點時,恰好完全反應,此時固體為銅,為紫紅色,錯誤;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故反應后生成的氣體總質量為(a-b) g,正確;D.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和質量不變,反應前后固體中銅元素的質量不變,但是0~t2 min內,固體的質量減少,故固體中銅元素的質量分數增大,錯誤。11.(2021·江西)向 100 g 質量分數為 4%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鎂溶液,相關量的變化如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點的值為2.9B.b 點對應的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C.c 點時兩者恰好完全反應D.d 點對應的溶液含有三種溶質D【解析】 A.a點對應的值是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的氫氧化鎂的質量,設該質量為x。 2NaOH+MgCl2 2NaCl+Mg(OH)2↓ 80 58100 g×4% x=x=2.9 g生成氫氧化鎂的質量為2.9 g,正確;B.b 點對應的溶液中氫氧化鈉還未反應完,故溶液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正確;C.c 點時繼續滴加氯化鎂,生成沉淀的質量達到最大值,說明兩者恰好完全反應,正確;D.d 點對應的溶液是已完全反應的溶液,且滴加的氯化鎂過量,故此時溶液中含有氯化鈉和氯化鎂兩種溶質,錯誤。12.(2022·江西節選)化學小組參與“鉛蓄廢電池中硫酸回收”的研學項目,回收時需要測定電池廢液中硫酸的質量分數。向裝有50 g廢液的錐形瓶中加入質量分數為20%的氫氧化鈉溶液,并充分攪拌,利用溫度傳感器等電子設備采集信息并繪制成下圖,請據圖回答相關問題。(雜質可溶但不參加反應)(1)計算廢液中硫酸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解:設廢液中硫酸的質量分數為x。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98 8050 g×x 40 g×20%=x=19.6%答:廢液中硫酸的質量分數為19.6%。(2)配制上述實驗所用的氫氧化鈉溶液,用量筒量水時仰視讀數,會導致測定廢液中硫酸的質量分數結果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偏大13.(2021·江西節選)國家標準規定工業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98.0%的為合格品。為測定某工業純堿是否為合格品,興趣小組成員分別進行了下圖的實驗。雜質不參與反應,過濾后濾渣損失忽略不計,通過計算判斷該工業純堿是否為合格品。(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解:設該工業純堿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為x。CaCl2+Na2CO3 CaCO3↓+2NaCl 106 100 10.8 g ×x 10.0 g=解得x≈98.1%>98.0%,合格。答:該工業純堿為合格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