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 28 鹽和化肥(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 28 鹽和化肥(含解析)

資源簡介

專題 28 鹽和化肥
一 、選擇題
1.如果發現農田里的作物葉色發黃,并且莖桿軟弱容易倒伏,應該施用下列化肥( )
A.Ca3(PO4)2 B.KNO3 C.K2CO3 D.NH4H2PO4
2.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回收后,含鎘(Cd)固體廢棄物必須及時處理。下面是處理過程中某一重要反應:
CdSO4+Na2S=CdS↓+Na2SO4。該反應屬于( )
A.復分解反應 B.置換反應 C.分解反應 D.化合反應
3.用一種試劑分別滴入 Ba(NO3)2 、AgNO3、K2CO3 三種溶液,能觀察到三種不同現象的試劑是( )
A.硫酸鉀 B.鹽酸 C.氫氧化鈉 D.氯化鈉
4.化學學習重要的方法是觀察和實驗, 通過實驗現象的分析,可以推斷物質的性質。下列實驗現象描
述正確的是( )
A.氯化鋇溶液與碳酸混合,會出現白色沉淀
B.生銹的鐵釘放入稀鹽酸中,會馬上看到氣泡,溶液變淺綠色
C.氧化銅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 出現藍色絮狀沉淀
D.氯化鈣溶液與碳酸鈉溶液混合,出現白色沉淀
5.1828 年, 德國化學家維勒通過蒸發氰酸銨(NH4CNO)水溶液得到了尿素[CO(NH2)2],尿素[CO(NH2)2]屬
于( )
A.復合肥料 B.氮肥 C.磷肥 D.鉀肥
6.為了更好地研究和識別物質,我們也需要對物質進行分門別類。表中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
選項 酸 堿 鹽 氧化物
A HNO3 Na2CO3 Cu(NO3 )2 Fe3O4
B HCl NaOH NaCl C2H6O
C H2SO4 KOH NH4NO3 H2O
D H2O2 Ca(OH)2 ZnSO4 O2
第 1 頁(共 16 頁)
A.A
B.B
C.C
D.D
7.含硫煤燃燒會產生大氣污染。為防治該污染, 某工廠設計的新的治污方法不僅吸收了 SO2 , 同時還
得到了某種化工產品,工藝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該流程中可得到化工產品 H2SO4
B.圖中吸收 SO2 的同時還需要加入水
C.該流程中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為 Fe、S 和 O
D.圖中 FeSO4 →Fe2 (SO4)3 的反應類型是復分解反應
8.為了研究和識別物質,需根據它們的組成進行分類。表中物質分類正確的是( )
選項 酸 堿 鹽 氧化物
A H2S Ca(OH)2 NH4NO3 CO2
B H2SO4 Mg(OH)2 BaCl2 KClO3
C HNO3 Cu2 (OH)2CO3 ZnSO4 O2
D HCl Na2CO3 AgNO3 Na2O
A .A B .B C .C D .D
9.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下列勞動項目中涉及的化學知識描述錯誤的是( )
選項 勞動項目 化學知識
A 小蘇打發面, 做包子 碳酸鈉分解產生二氧化碳使面團松軟
B 廚余垃圾制花肥 廚余垃圾含 N、P、K 等元素
C 白醋清洗水壺中的水垢 白醋可以溶解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鈣
D 紫甘藍制作酸堿指示劑 紫甘藍中的花青素在不同 pH 環境中顯色不同
A .A B .B C .C D .D
10.下列四個圖像分別對應化學實驗中四個變化過程, 其中正確的是( )
第 2 頁(共 16 頁)
A.甲圖: 向 pH=3 的溶液中加水
B.乙圖: 向一定量的鋅粒中不斷加入稀硫酸直至過量
C.丙圖: 向相同質量和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 分別加入過量的鎂粉和鋁粉
D.丁圖: 向一定量的氯化鐵和氯化鉀的混合液中, 逐滴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鉀溶液
二 、填空題
11.硫酸銅晶體的化學式為 ,它是一種 色 體, (填“能 ”
或“不能”)溶于水, 形成 色的 (填溶質的化學式)溶液。把硫酸銅晶體放在試
管中加熱, 觀察到的現象是 ,此實 驗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目的是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為 。
12.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請你應用學到的化學知識參與有關廢品收購的實踐活動。
(1)假如你在打掃衛生,清理出下列物品:
A .廢紙、 B .礦泉水瓶 C .易拉罐、 D .霉變的蛋糕、E .生銹的鐵釘。
其中應放入“可回收垃圾箱 ”的是 (填字母);
(2)廢舊電池中含有汞,如果隨意丟棄, 會造成污染,威脅人類健康。汞的元素符號是 ,
它在常溫下的狀態是 。常用的干電池內部填有氯化銨和二氧化錳等物質, 若通過分離得到氯
化銨, 在實驗室需進行的操作是:溶解、過濾和 ;得到的氯化銨在農業上又可用
作 。
13.某同學參照生物的二歧分類檢索表, 對一些化學物質進行區分。現有 A.B、C、D 四種溶液,它們 分別是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碳酸鈉溶液和氯化鈉溶液中的一種。他制作了右圖所示的分類檢
索表, 請幫他將圖中“ ”中的有關內容補充完整。
第 3 頁(共 16 頁)
(1)2a: ;
(2)3a: ;
14.物質王國舉行一場趣味籃球賽.某隊由鐵、二氧化碳、稀硫酸、氫氧化鈣、氯化銅五名“ 隊員 ”組 成,比賽中,由氯化銅“隊員 ”發球,“隊員 ”間傳接球,最后由 D 位置“隊員 ”投籃進球完成有效
進攻.場上“ 隊員 ”位置及傳球路線如圖.
(1)已知 D 位置上投籃的“隊員 ”是個滅火“能手”,則 D 位置“ 隊員 ”代表的物質是 ;
(2)B 位置“隊員 ”所代表的物質的一種用途是 ;
(3)寫出連線④代表的物質間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15.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對蘇打(Na2CO3 )和小蘇打(NaHCO3 )在生活中具有何作用,如何鑒別蘇打和小
蘇打進行了如下的探究實驗活動,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過程, 并回答先關問題:
【查閱資料】
信息①:相同條件下,碳酸鈉溶液比碳酸氫鈉溶液堿性強
信息②:NaHCO3 在 270℃時,完全分解轉化成 Na2CO3 ,而 NaHCO3 不易分解
【實驗過程】
(1)按如圖所示進行實驗,只觀察到燒杯 B 中的石灰石變渾濁,小試管內壁出現水珠, 寫出小蘇打分
解的化學方程式 .
(2)充分利用信息知識,區分無色 Na2CO3 溶液與 NaHCO3 溶液最簡單的方用是 .
第 4 頁(共 16 頁)
A.加熱 B.pH 試紙 C.稀鹽酸
【實驗過程】
(3)可用小蘇打治療輕度胃酸(主要含鹽酸) 過多的病人,其原因是: .
三 、實驗探究題
16.某化學實驗活動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實驗室中久置的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 進行了有關實驗。請你
參與他們進行的探究活動:
【提出問題】久置氫氧化鈉固體的成分是什么?
(1)【猜想與假設】猜想Ⅰ:全部是 NaOH;猜想Ⅱ:全部是 Na2CO3 ;猜想Ⅲ: 。
(2)【實驗與探究】實驗如下:
實驗操作步驟 實驗現象 結論及解釋
步驟一:取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 然后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實驗過程中始終沒有氣 泡產生。 則證明猜想 I 成 立。
步驟二:另取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 解,然后滴加氯化鋇溶液。 實驗過程中產 生 。 則證明猜想Ⅱ或 Ⅲ成立。
(3)為了進一步的驗證猜想結果,小明同學提出如下實驗方案:繼續步驟二的實驗,過濾, 然后向濾
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結果酚酞變紅, 則猜想 成立。
(4)【反思與交流】久置的固體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表
示) 。
17.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學習完了酸堿鹽的化學性質后, 進行了如圖 1 所示的實驗,請回答下列問
題:
第 5 頁(共 16 頁)
(1)B 試管中觀察到的現象是 。
(2)同學們將 B 實驗的固液混合物過濾, 得到濾渣 C 和濾液 D,同學們想要探究濾渣 C 和濾液 D 中溶 質的成分。小麗同學取濾渣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加入稀鹽酸,固體質量變化情況如圖 2 圖像, 則推
測出濾渣的成分為 (填化學式)。
(3)【提出問題】濾液 D 中含有哪些離子?
【猜想與假設】甲同學猜想: Na+ 、Cl- 、CO32-
乙同學猜想:Na+ 、Cl- 、CO32- 、SO42-
你的猜想是: (寫出一種即可)
(4)【實驗驗證】小明同學的驗證方案是:先向濾液 D 中加入足量的硝酸溶液,若溶液中出現氣泡的
現象, 而后再加入 溶液,可以得出乙同學猜想的結論是正確的。
四 、解答題
18. (NH4)2SO4 、NH4NO3 、 (NH4)3PO4 是常見的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產量有重要作用。
(1)上述物質中屬于復合肥的是 ;
(2)NH4NO3 中 N、H、O 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
(3)為測定(NH4)2SO4 化肥樣品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小青稱取 20g 樣品(樣品中雜質不含氮元素、可 溶,且不參與反應)溶于水,向水中加入足量的 BaCl2 溶液, 充分反應后將沉淀過濾、洗滌、干燥, 得
白色固體 23.30g,計算該(NH4)2SO4 化肥樣品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第 6 頁(共 16 頁)
19.將硫酸鈉和氯化鈉的固體混合物 35 克放入燒杯中,加入 161.6 克水后, 固體混合物完全溶解,取
此溶液一半,加入 75 克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生成沉淀 23.3 克.計算:
(1)原固體混合物中硫酸鈉的質量分數(精確到 0.1%)。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20.現有 FeCl3 和 CuCl2 的混合溶液 195.2g,向其中加入鐵粉, 反應的先后順序為:2FeCl3+Fe=3FeCl2,
CuCl2+Fe=FeCl2+Cu。加入鐵粉的質量與反應后溶液中剩余固體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
(1)當加入鐵粉的質量為 7g 時, 剩余固體的成分是 ,剩余固體質 m>6.4g 時, 剩余固體的
成分是 (填化學式)
(2)原 FeCl3 和 CuCl2 的混合溶液中 CuCl2 的質量為 g。
(3)當加入 11.2g 鐵粉時,求反應后所得溶液中 FeCl2 的質量分數。
第 7 頁(共 16 頁)
專題 28 鹽和化肥答案解析
一 、選擇題
1.B
【解析】根據作物葉色發黃, 應補充氮元素, 莖桿軟弱容易倒伏, 應補充鉀元素, 結合所給各物質中
所含植物所需營養元素分析。
農田里的作物葉色發黃,應補充氮元素, 莖桿軟弱容易倒伏, 應補充鉀元素;
A. Ca3(PO4)2 只含有植物所需磷元素, 不符合題意;
B、 KNO3 含植物所需氮元素和鉀元素,符合題意;
C、 K2CO3 只含有植物所需鉀元素, 不符合題意;
D、 NH4H2PO4 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和磷元素, 不符合題意;
故選 B。
2.A
【解析】單質和化合物反應,生成新的單質和化合物,叫置換反應;一種物質生成多種物質,叫分解 反應; 多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 叫化合反應; 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新的兩種化合物, 叫復
分解反應, 據此分析判斷。
根據方程式 CdSO4+Na2S=CdS↓+Na2SO4 可知,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兩種化合物,且相互交換成分, 因此
為復分解反應, 故 A 正確,而 B、C、D 錯誤。
故選 A.
3.B
【解析】根據各物質間反應的現象分析。
A.加入硫酸鉀,硝酸鋇、硝酸銀都會與硫酸鉀反應產生白色沉淀, 不符合題意;
B、加入鹽酸, 硝酸鋇不與鹽酸反應, 硝酸銀與鹽酸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碳酸鉀與鹽酸反應產生氣體,
符合題意;
C、加入氫氧化鈉, 硝酸鋇、碳酸鉀都不反應無明顯現象, 不符合題意;
D、加入氯化鈉,硝酸鋇、碳酸鉀都不反應無明顯現象,符合題意;
4.D
【解析】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判斷。
第 8 頁(共 16 頁)
A.如果氯化鋇和碳酸反應,生成了碳酸鋇沉淀和稀鹽酸,那么碳酸鋇又會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和
碳酸, 出現循環反應,肯定不行,故 A 錯誤;
B.鐵銹先和稀鹽酸反應, 生成氯化鐵和水,這段時間沒有氫氣生成,不會看到氣泡,而溶液顏色為黃
色, 故 B 錯誤;
C.氧化銅為堿性氧化物, 只能與酸反應, 不能與堿反應, 故 C 錯誤;
D.氯化鈣和碳酸鈉反應, 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和氯化鈉, 故 D 正確。
5.B
【解析】根據化肥的分類分析, 植物所需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為氮肥,含磷元
素的化肥為磷肥,含鉀元素的化肥為鉀肥,含兩種或以上營養元素的為復合肥。
6.C
【解析】酸由氫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堿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與氫氧根離子構成,鹽由金屬離
子(或銨根離子)與酸根離子構成, 據此分析判斷。
A.碳酸鈉為鹽,硝酸銅為鹽, 故 A 錯誤;
B.C2H6O 由三種元素組成, 肯定不是氧化物,故 B 錯誤;
C.四種物質分類正確,故 C 正確;
D.H2O2 中沒有酸根,肯定不是酸, O2 只由一種元素組成,肯定不是氧化物,故 D 錯誤。
7.D
【解析】(1)根據工藝流程圖可以看出, 轉化過程中吸收了氧氣和二氧化硫,排出了硫酸, 所以該流
程中可得到化工產品硫酸進行分析;
(2)根據硫酸鐵、水和二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硫酸進行分析。
(3)根據該流程中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為 Fe、S 和 O 進行分析;
(4)根據復分解反應過程中,元素的化合價不變進行分析。A.工藝流程圖可以看出,轉化過程中吸
收了氧氣和二氧化硫,排出了硫酸, 所以該流程中可得到化工產品硫酸,故 A 正確不合題意;
B.硫酸鐵、水和二氧化硫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硫酸,所圖中吸收 SO2 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Fe2(SO4)
3+SO2+2H2O=2FeSO4+2H2SO4 ,所以圖中吸收 SO2 的同時還需要加入水,故 B 正確不合題意;
C.該流程中,氧氣和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價不同,而硫酸亞鐵和硫酸鐵中 S 和 Fe 的化合價不同,
則化合價發生改變的元素為 Fe、S 和 O,故 C 正確不合題意;
第 9 頁(共 16 頁)
D.復分解反應過程中,元素的化合價不變,所以圖中 FeSO4 →Fe2(SO4)3 的反應類型不屬于復分解反應,
故 D 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 D。
8.A
【解析】酸由氫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鹽由金屬離子(按根離子) 與酸根離子構成,堿由金屬離子和
氫氧根離子構成,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為氧元素,據此分析判斷。
A.H2S 為酸, Ca(OH)2 為堿, NH4NO3 為鹽, CO2 為氧化物, 故 A 正確;
B. KClO3 由三種元素組成,不是氧化物,故 B 錯誤;
C. Cu2 (OH)2CO3 為鹽,而不是堿;O2 是單質,而不是氧化物, 故 C 錯誤;
D. Na2CO3 為鹽,而不是堿, 故 D 錯誤。
故選 A.
9.A
【解析】A.根據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分析;
B、根據植物所需營養元素分析;
C、根據酸的化學性質分析;
D、根據酸堿指示劑特點分析。
A.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不是碳酸鈉,符合題意;
B、 廚余垃圾制花肥,是由于垃圾中含有植物所需營養元素 ,不符合題意;
C、白醋中含有醋酸,能溶解碳酸鈣, 可清洗水壺中的水垢 ,不符合題意;
D、 紫甘藍中的花青素在不同 pH 環境中顯色不同, 所以紫甘藍制作酸堿指示劑 ,不符合題意;
故選 A.
10.D
【解析】將圖像與各個選項中的內容對照,哪個一致,哪個就是正確選項。
A.向 pH=3 的溶液中加水,溶液的 pH 值會增大, 但是只能接近 7,更不可能大于 7,故 A 錯誤;
B.在鋅粒完全反應前, 氫氣的質量不斷增大; 當鋅粒完全反應后,氫氣的質量保持不變,故 B 錯誤; C.鎂的活動性比鋁強,因此鎂生成氫氣的速度較大,即圖像的傾斜角度較大。因為金屬有剩余而酸完
全反應,所以生成氫氣的質量相同, 故 C 錯誤;
第 10 頁(共 16 頁)
D.當氯化鐵和氫氧化鉀反應時, 生成沉淀氫氧化鐵的質量不斷增大;當氯化鐵完全反應后, 生成沉淀
的質量保持不變,故 D 正確。
二 、填空題
11.CuSO4 5H2O;藍;晶;能;藍; CuSO4 ;晶體逐漸變成白色粉末,試管口內壁產生水霧,試管口有水
珠;防止試管口的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CuSO4 5H2OCuSO4+ 5H2O
【解析】本題考查了通過物理變化或者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硫酸銅這種物質的物理和化學性質。
1.物理性質:五水硫酸銅也被稱作硫酸銅晶體(化學式為 CuSO4 5H2O ),為了與“無水硫酸銅(CuSO4)”
區別, 通常讀作“五水合硫酸銅 ”,相對分子質量為 250。俗稱藍礬、膽礬或銅礬。是一種藍色晶體,
能溶于水, 形成藍色的硫酸銅溶液(CuSO4 溶液,其中的結晶水會溶解到水中成為溶劑)。
2.化學性質:把硫酸銅晶體放在試管中加熱, 觀察到的現象是晶體逐漸變成白色粉末, 試管口內壁產
生水霧,試管口有水珠。
實驗的裝置圖如下
反應的方程式為:CuSO4 5H2OCuSO4+ 5H2O。
硫酸銅晶體的化學式為 CuSO4 5H2O ,它是一種 藍 色 晶 體, 能 (填“能 ”或“不能”)溶于
水,形成 藍 色的 CuSO4 (填溶質的化學式)溶液。把硫酸銅晶體放在試管中加熱,觀察到的現象
是 晶體逐漸變成白色粉末,試管口內壁產生水霧, 試管口有水珠 。此實驗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
目的是 防止試管口的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 。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CuSO4 5H2OCuSO4+
5H2O。
故答案為: CuSO4 5H2O ;藍 ;晶; 能;藍 ; CuSO4 ;晶體逐漸變成白色粉末,試管口內壁產生水霧,
試管口有水珠; 防止試管口的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 CuSO4 5H2OCuSO4+ 5H2O。
12.(1)ABCE
(2)Hg;液態;蒸發結晶;化肥(氮肥)
【解析】根據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制品等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分析;根據過濾的原理分析, 過濾是將
第 11 頁(共 16 頁)
不溶于液體的固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根據含氮元素的化合物可用作氮肥分析。
(1)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制品等都可以回收再利用,應放入可回收垃圾箱;(2)汞的元素符號為 Hg, 它在常溫下是液態物質, 二氧化錳難溶于水, 氯化銨易溶于水,要分離得到氯化銨,可利用過濾的操
作,具體步驟為溶解、過濾、蒸發; 氯化銨中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可用作氮肥。
13.(1)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呈紫色
(2)碳酸鈉溶液
【解析】根據氯化鈉溶液不能使石蕊變色及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可產生碳酸鋇沉淀分析。
(1)由檢索表可知, 2 為滴加紫色石蕊試液的顏色變化, 2a 為氯化鈉溶液, 呈中性,滴加紫色石蕊試
液仍呈紫色;
(2)3a 為加入氯化鋇有沉淀產生的物質,為碳酸鈉溶液;
故答案為:(1)滴加紫色石蕊試液呈紫色;(2)碳酸鈉溶液。
14.(1)二氧化碳
(2)除鐵銹
(3)Ca(OH)2+CO2=CaCO3 ↓+H2O
【解析】(1)二氧化碳不燃燒, 也不支持燃燒,且密度比空氣大, 因此很適宜滅火;
(2)氯化銅只能和鐵發生置換反應, 因此 A 為鐵; 鐵能夠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 因此 B 為稀硫酸;稀硫酸能夠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硫酸鈣和水,因此 C 為氫氧化鈣,而 D 肯定是二氧化碳。
鐵銹和稀硫酸反應, 生成硫酸鐵和水,因此稀硫酸可以除去鐵銹;
(3)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 生成碳酸鈣和水, 據此寫出反應的方程式。
(1)已知 D 位置上投籃的“ 隊員 ”是個滅火“能手 ”,則 D 位置“隊員 ”代表的物質是二氧化碳;
(2)B 位置“隊員 ”所代表的物質是稀硫酸, 它的一種用途是除鐵銹;
(3)連線④代表的物質間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a(OH)2+CO2=CaCO3 ↓+H2O 。
15.2NaHCO3 Na2CO3+H2O+CO2 ↑; B;NaHCO3+HCl═NaCl+H2O+CO2 ↑ (或者: 碳酸氫鈉堿性較弱,服
用以后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并且可以與胃酸反應,消耗部分胃酸,從而起到治療胃酸過多的作用)
三 、實驗探究題
16. 【答案】(1)NaOH 和 Na2CO3
(2)白色沉淀
第 12 頁(共 16 頁)
(3)III
(4)2NaOH+CO2==Na2CO3+H2O
【知識點】酸、堿、鹽的鑒別; 堿的化學性質
【解析】【分析】(1)可從沒有變質、完全變質和部分變質三個角度進行猜想和假設;
(2)猜想 II 和猜想 III 中都有碳酸鈉, 要證明它們的正確與否, 其實就是證實碳酸鈉的存在。碳酸
鈉和氫氧化鋇反應, 生成碳酸鋇白色沉淀和氫氧化鈉,據此分析解答。
(3)在步驟二中滴入過濾的氯化鋇溶液后,其中的碳酸鈉完全消失。再加入無色酚酞試液, 如果溶液
變紅, 那么說明溶液呈堿性,即含有氫氧化鈉,則猜想 III 成立。
(4)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 生成碳酸鈉和水, 據此寫出氫氧化鈉變質的方程式。
(1)【猜想與假設】猜想 I:如果完全沒有變質, 那么全部是 NaOH;
猜想 II:如果全部變質,那么全部是 Na2CO3 ;如果部分變質, 那么應該是 NaOH 和 Na2CO3。
(2)【實驗與探究】步驟二: 另取少量固體樣品于試管中,加蒸餾水完全溶解, 然后滴加氯化鋇溶液。
如果實驗過程中產生白色沉淀, 那么證明猜想Ⅱ或Ⅲ成立。
(3)為了進一步的驗證猜想結果,小明同學提出如下實驗方案:繼續步驟二的實驗,過濾, 然后向濾
液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結果酚酞變紅, 則猜想 III 成立。
(4)久置的固體氫氧化鈉變質的原因是: 2NaOH+CO2=Na2CO3+H2O 。
17.(1)產生白色沉淀
(2)BaCO3、BaSO4
(3)Na+ 、Cl- 或 Na+、Cl-、Ba2+
(4)硝酸鋇
【解析】(1)根據氯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分析;
(2)根據碳酸鋇能與鹽酸反應, 硫酸鋇不能與鹽酸反應分析;
(3)根據反應后溶液一定含有生成物,反應物可能有一種剩余分析;
(4)根據碳酸根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驗證方法分析。
(1)B 試管中為氯化鋇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反應現象為產生白色沉淀;
(2)由圖 2 可知,加入稀鹽酸后固體部分溶解,說明沉淀中既含有能與鹽酸反應的碳酸鋇又有不與鹽
酸反應的硫酸鋇;
第 13 頁(共 16 頁)
(3) 濾液 D 中一定含有氯化鈉,氯化鋇和碳酸鈉可能剩余一種, 則濾液 D 中離子除給也的猜想外還
可能是 Na+、Cl- 或 Na+ 、Cl- 、Ba2+;
(4) 先向濾液 D 中加入足量的硝酸溶液,若溶液中出現氣泡的現象, 說明一定含有碳酸根離子,要
驗證乙的猜想正確, 則還需證明硫酸根離子, 故需加入硝酸鋇溶液。
故答案為:(1)產生白色沉淀;(2) BaCO3 、BaSO4 ;(3) Na+、Cl- 或 Na+ 、Cl- 、Ba2+ ;(4)硝酸鋇。
四 、解答題
18.(1) (NH4)3PO4
(2)7:1:12
(3)解: 設化肥中硫酸銨質量為 x
第 14 頁(共 16 頁)
(NH4)2SO4 + BaCl2=
132
x
132:233=x:23.30g
x=13.2g
2NH4Cl+BaSO4 ↓
233
23.30g
該(NH4)2SO4 化肥樣品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 100% = 14%
【解析】(1)根據化肥的分類分析, 植物所需氮、磷、鉀三種營養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為氮肥,含
磷元素的化肥為磷肥,含鉀元素的化肥為鉀肥,含兩種或以上營養元素的為復合肥;
(2)根據元素質量比為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分析;
(3)根據生成硫酸鋇的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硫酸銨質量,由硫酸銨質量計算出氮元素
質量, 從而計算氮元素質量分數分析。
(1) (NH4)2SO4、NH4NO3 只含植物所需氮元素,屬于氮肥, (NH4)3PO4 中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和磷元素,
屬于復合肥。
(2) NH4NO3 中 N、H、O 三種元素的質量比為 28:4:48=7:1:12。
19.(1)設參加反應的硫酸鈉的質量為 x,生成氯化鈉質量為 y
Na2SO4+BaCl2=BaSO4+2NaCl
142 233 117
x 23.3g y
142:233=x:23.3g 233:117=23.3g:y
x=14.2g y=11.7g
原固體混合物中硫酸鈉的質量分數 × 100% = 81.1%
(2)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5. .3g × 100% = 10%
【解析】由生成硫酸鋇質量代入方程式, 利用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硫酸鈉的質量及生成氯化 鈉質量,再由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為氯化鈉(包括原有氯化鈉和生成氯化鈉) 及溶質質量分數=溶質質
量/溶液質量計算所得溶液溶質質量分數分析。
20.(1)Cu;Fe Cu
(2)13.5
(3)與氯化鐵反應的鐵粉質量為 5.6g,設生成氯化亞鐵的質量為 y,
2FeCl3+Fe═3FeCl2
56 381
5.6g y
=;
解得:y=38.1g;
設鐵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的質量為 z,
CuCl2+Fe═FeCl2+Cu
127 64
z 6.4g
=;
解得:z=12.7g
第 15 頁(共 16 頁)
反應后所得溶液中 FeCl2 的質量分數: × 100% = 25.4%。
【解析】根據圖像可知, 0~5.6 段是鐵與氯化鐵反應,此時沒有固體產生; 5.6~11.2 段是鐵與氯化 銅反應,此時會不斷有銅單質生成,因此固體的質量不斷增大。11.2~16.8 段的質量=6.4~12 段的質
量,說明該段氯化銅已經完全反應, 鐵粉剩余。
(1)根據圖像確定所處的反應進度, 從而對剩余固體的成分進行判斷;
(2)根據圖像確定與氯化銅反應生成銅單質的質量,再根據反應的方程式計算出參加反應的氯化銅的
質量;
(3)根據圖像確定與氯化鐵反應的鐵粉的質量,再用同樣的方法計算出與氯化銅反應生成氯化亞鐵的
質量, 二者相加就是氯化亞鐵的總質量, 接下來用混合溶液質量+鐵粉質量-銅粉質量得到溶液質量,
最后根據氯量 × 100%計算氯化亞鐵的質量分數。
(1)根據圖像可知, 當加入鐵粉質量為 7g 時, 恰好處于 5.6g~11.2g 之間, 此時鐵粉和氯化鐵的反應 已經結束,而鐵和氯化銅的反應正在進行,則剩余固體的成分為反應產物 Cu。當剩余固體的質量 m>6.4g
時, 此時鐵和氯化銅的反應已經結束,那么剩余固體的成分為反應產物 Cu 和過量的 Fe。
(2)根據圖像可知,反應生成銅的質量為 6.4g,
設參加反應的氯化銅的質量為 x,
CuCl2+Fe═FeCl2+Cu
135 64
x 6.4g;
= ;
解得: x=13.5g。
第 16 頁(共 16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江区| 霍林郭勒市| 新闻| 安远县| 故城县| 潼关县| 武隆县| 沂水县| 开阳县| 泰和县| 达拉特旗| 岳普湖县| 绵竹市| 上蔡县| 库车县| 莱阳市| 藁城市| 荣成市| 富源县| 泾源县| 通许县| 栖霞市| 永嘉县| 常德市| 耒阳市| 珠海市| 山阴县| 乌鲁木齐县| 吉水县| 瓦房店市| 新晃| 浦北县| 博野县| 广安市| 新泰市| 万盛区| 博白县| 郴州市| 揭西县| 江门市| 凤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