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專題 27 酸和堿(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專題 27 酸和堿(含解析)

資源簡介

專題 27 酸和堿
一 、選擇題
1.下列實驗操作中,不正確的是( )
A.稀釋濃硫酸 B.測溶液 pH
第 1 頁(共 15 頁)
C.聞食醋
D.檢查裝置氣密性
2.將混有少量氧化銅的鐵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充分反應后有部分鐵剩余, 過濾,濾液中含
有的溶質是( )
A.有 H2SO4 B.有 CuSO4 和 FeSO4
C.只有 FeSO4 D.有 H2SO4 和 FeSO4
3.稀硫酸和下列物質既能發生中和反應,又能產生白色沉淀的是( )
A.Na2CO3 B.NaOH C.BaCl2 D.Ba(OH)2
4.如圖表示化學反應中溶液的顏色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 X 是稀硫酸, b 和 d一定是氧化物
B.若 X 是稀硫酸, a 可以是紫色石蕊試液
C.若 X 是稀鹽酸, c 可以是單質
D.若 X 是稀鹽酸, d 不可能是紫色石蕊試液
5.稀鹽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其本質原因是( )
A.都能與指示劑作用 B.都能電離出酸根離子
C.都能電離出氫離子 D.都含有氫元素
6.下列物質質量增加有一種與其它三種存在本質的區別,這種變化是( )
A.放置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質量增加
B.長期敞口放置的濃硫酸質量增加
C.久置的生石灰質量增加
D.久置的鐵釘生銹質量增加
7.水稻對鎘的吸收量與土壤 pH 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物質可用于改良土壤結構, 降低水稻對鎘吸收量的
是( )
A.熟石灰 B.硫酸銅 C.稀鹽酸 D.氯化鈉
8.構建知識網絡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如圖是關于硫酸化學性質的知識網絡:“- ”表示相連的兩種
物質能發生反應,“→ ”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為另一種物質,A.B、C 分別屬于不同類別的化合物.則 A.B、
C 可能是( )
A.KOH、CuSO4、Na2CO3 B.Ba(OH)2 、CuSO4、CuO
C.Ca(OH)2 、HNO3、K2CO3 D.NaOH、HCl、Ba(NO3 )2
9.由 Mg(OH)2 和 MgO 組成的混合物, 測得其中含鎂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48%。取該混合物 10g,將其投入
110g 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 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A.12% B.20% C.24% D.30%
10.氯化氫(HCl)的水溶液是鹽酸,溴化氫(HBr)的水溶液是氫溴酸,某化學小組為了探究溴化氫的性質,
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第 2 頁(共 15 頁)
根據上述的操作和相關現象分析,下列描述錯誤的是( )
A.溴化氫的密度比空氣大
B.溴化氫溶于水使試管內壓強減小
C.若將紫色石蕊溶液改為酚酞溶液, 可看到紅色噴泉
D.試管內液體的 pH<7
二 、填空題
11.酸性氧化物有對應的酸, 堿性氧化物有對應的堿, 如下表:
酸性氧化物 CO2 對應的酸 H2CO3
堿性氧化物 CaO 對應的堿 Ca(OH)2
請用化學式寫出:
(1)與 K2O 對應的堿 ;
(2)與 HNO3 對應的酸性氧化物 。
12.
(1)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濃硫酸,涂在濾紙上, 濾紙很快變黑, 該實驗說明濃硫酸具有 性。 (2)如圖,用濾紙折成一只紙蝴蝶并在紙蝴蝶上噴灑紫色石蕊試液,然后掛在鐵架臺上; 另取一只 盛有濃鹽酸的燒杯放在紙蝴蝶的下方,過一會兒, 發現紙蝴蝶的顏色逐漸變成紅色。該實驗說明濃鹽
酸具有 性。
13.將一定質量的濃鹽酸盛于燒杯中,敞口放置在實驗室安全之處。
第 3 頁(共 15 頁)
(1)過幾分鐘后, 可以觀察到圖甲燒杯 A 中液體變成 色。
(2)濃鹽酸的質量和放置天數關系的曲線(見圖) 正確的是 (填寫“ 甲 ”或“ 乙“),②隨
著放置天數的增加, 濃鹽酸的質量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
是 ;如果將濃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它的溶質質量
分數將 (填寫“變大 ”或“變小”)。
14.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系, 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
已知: 氯化氫(HCl)是極易溶于水的無色氣體,其水溶液俗稱鹽酸。
(1)實驗室中一瓶濃鹽酸敞口放置一定時間, 下列四幅圖,能正確反映其變化關系的是( )
第 4 頁(共 15 頁)
A.
B. C.
D.
(2)在充滿 HCl 氣體的試管中放入用石蕊試液浸泡成紫色并晾干的紙條,無明顯現象; 再滴入水,觀 察到紫色紙條變紅色。向盛有鋅粉的試管中通入干燥的 HCl 氣體, 無明顯現象;停止通氣, 再加入少
量水, 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寫出此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由(2)中現象可知, HCl 氣體和鹽酸具有不同的化學性質,這與構成它們的微粒不同有關。請根
據圖中 HCl 氣體的微觀示意圖, 完成鹽酸的微觀示意圖, 并進行必要的標注(水分子不用畫出)。
15.構建模型和構建知識網絡是科學學習中重要的學習方法,小夢同學在學習“常見的酸和堿 ”知識后,
繪制出如圖甲所示的關系圖,其中“ - ”兩端的物質都能夠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①中溶液呈 色;
(2)反應②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
(3)圖乙可以用來反映反應 的實質(填序號)
(4)請選擇一種金屬, 寫出滿足反應⑤的化學反應方程
式 。
三 、實驗探究題
16.小遠通過查閱資料知道了牙膏的主要成分.他將一定比例的碳酸鈣粉末和食鹽倒入小燒杯中,然后
加入適量甘油(保濕劑)、甜味劑和香精等,攪拌均勻后制得牙膏.
(1)牙膏是 (填純凈物、混合物).
(2)小遠測定自制牙膏及其他清潔用品的 pH,記錄如下:
物 質 自制牙膏 潔廁靈 油污凈
pH 8 2 12
自制牙膏顯 (填酸性、堿性、中性),潔廁靈可使紫色石蕊試液變成 .
(3)牙膏中的碳酸鈣粉末作摩擦劑, 提高潔齒效果.這種碳酸鈣是將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漿制得的.請
寫出以石灰石和水為原料制取這種碳酸鈣的化學方程
式 .
17.下圖是一家工廠處理含銅垃圾的生產流程(不含其他金屬雜質, 殘留物不與酸反應):為了分析濾液 A 的成分,取 100g 濾液 A,逐滴加入 4%的氫氧化鈉溶液直至過量,根據實驗事實繪制了如圖所示曲線、
請分析并計算:
(1)寫出處理含銅垃圾的生產流程中黑色固體物質與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
式 。
第 5 頁(共 15 頁)
(2)b→c 段反應的現象為 。
(3)c→d 段溶液中的溶質有 (填化學式)
四 、解答題
18.如圖所示, 已平衡的天平左右兩端放著兩個分別盛有濃鹽酸和濃硫酸的敞口燒杯,過一段時間后,
天平將會出現什么現象, 并說明理由。
19.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實驗室中發現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氫氧化鈣粉末狀試劑。他們對該試劑進行了定量: 實驗分析: 稱取試劑 20 克放入錐形瓶中, 加 30 克的水, 充分振蕩, 再向錐形瓶中依次滴加 25 克鹽酸
充分反應, 測得部分數據與圖象如下。請根據有關信息回答問題:
實驗次數 第 1 次 第 2 次 第 3 次 第 4 次 第 5 次 第 6 次
稀硫酸的用量/克 25 25 25 25 25 25
剩余固體的質量/克 75 100 125 150 172.8 197.8
(1)興趣小組的同學分析實驗數據和圖象,得出該試劑已部分變質的結論, 其依據
是 。
(2)b 的數值為 。
(3)計算該氫氧化鈣粉末狀試劑中氫氧化鈣的質量分數。
20.某化學興趣小組欲測定水垢樣品(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氫氧化鎂和少量的水)中各成分的質量, 利 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該裝置氣密性良好,A.C、D 中所裝藥品足量, 且完全反應)。已知: 堿石 灰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加熱條件下,碳酸鈣生成兩種氧化物,氫氧化鎂也易分解,反應的
化學方程式為: Mg(0H)2 =MgO+H2O↑
第 6 頁(共 15 頁)
I.將質量為 10g 的樣品裝入裝置 B 的玻璃管中,按圖連接好裝置, 先打開彈簧夾通入空氣, 一段時間
后,關閉彈簧夾,將裝置 C、D 稱重,然后給樣品加熱;
II.待樣品完全反應,再打開彈簧夾通入空氣, 再熄滅酒精噴燈,直到玻璃管冷卻;
III.實驗完畢,再次稱量裝置 C、D 的質量, 發現分別增加了 2.0g 和 2.2g;
IV.根據實驗所測數據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鈣、氫氧化鎂和水的質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 C 中所裝藥品為 。
(2)裝置 A 的作用是 。
(3)裝置 D 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4)根據實驗所測數據,計算該水垢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寫出具體計算過程)
第 7 頁(共 15 頁)
專題 27 酸和堿答案解析
一 、選擇題
1.B
【解析】(1)根據濃硫酸的稀釋方法(酸入水,沿器壁, 慢慢倒, 不斷攪) 進行分析判斷;(2)根據 用 pH 試紙測定未知溶液的 pH 的方法進行分析判斷;(3)根據聞氣體的氣味時的方法(招氣入鼻法) 進行分析判斷;(4)檢查裝置氣密性時用雙手捂住瓶子, 使瓶內氣體膨脹, 從液柱的變化判斷出裝置
的氣密性。
A.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地擴散,
操作正確, A 錯誤;
B.測溶液 pH 時,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液體,再將液體滴到 pH 試紙上。圖中直接將 pH 試紙浸入待測液
體中, 這種操作是不允許的,操作錯誤, B 正確;
C.聞氣味的方法是:用手在瓶口輕輕的扇動, 使極少量的氣體飄進鼻子中, 操作正確, C 錯誤;
D.圖示裝置檢驗氣密性時,用彈簧夾夾住橡皮管,再用雙手捂住燒瓶,可看到玻璃管中有水柱上升,
說明裝置氣密性好, 操作正確, D 錯誤。
2.C
【解析】由于鐵能與硫酸、硫酸銅均能發生反應, 所以當鐵有剩余時, 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 銅及硫酸均被完全反應。利用金屬的活動性分析溶液中所發生的反應, 在解答時要注意到鐵在與酸或
鹽發生置換反應時, 只能生成硫酸亞鐵。
解:氧化銅可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根據金屬的活動性順序鐵>氫>銅,可知鐵與硫酸及硫酸 銅均能發生反應,因此, 當鐵有剩余時,溶液中的硫酸及硫酸銅被完全反應, 溶液中只含有硫酸亞鐵。
所以過濾后的濾液中含有的溶質只有硫酸亞鐵。
3.D
【解析】依據中和反應是酸與堿的反應, 再利用反應后的生成物情況分析解答即可。此題是對中和反
應的考查, 解題的關鍵是對堿的判斷以及反應現象的掌握.屬基礎性知識考查題。
由于與硫酸發生中和反應只能是堿, 在四個選項中只有 B 氫氧化鈉和 D 氫氧化鋇是堿, 而稀硫酸與氫
氧化鈉反應不會生成沉淀,而稀硫酸與氫氧化鋇能生成硫酸鋇的沉淀, 所以 D 符合要求。
4.A
第 8 頁(共 15 頁)
【解析】酸能與堿、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 黃色溶液中含有鐵離子, 藍色溶液中含有銅離子。
淺綠色溶液中含有亞鐵離子,酸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A.若 X 是稀硫酸, b 和 d 不一定是氧化物,也可能是氫氧化鐵、氫氧化銅, 故選項 A 錯誤。
B、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若 X 是稀硫酸, a 可以是紫色石蕊試液, 故 B 正確。
C、若 X 是稀鹽酸, c 可以是單質,應為鐵,鐵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溶液和氫氣, 故 C 正確。
D、若 X 是稀鹽酸,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 溶液應變紅色, d 不可能是紫色石蕊試液,故 D 正
確。故選: A.
5.C
【解析】酸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氫離子,因此酸都表現出相似的化學性質,據此分析即可。
稀鹽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其本質原因:都能電離出氫離子, 故 C 正確, 而 A.B、D 錯
誤。
6.B
【解析】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別:有無新物質生成, 據此分析即可。
放置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質量增加 ,是因為氫氧化鈉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 屬于
化學變化;
長期敞口放置的濃硫酸質量增加,是因為它吸收了空氣中的水蒸氣,但沒有新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
久置的生石灰質量增加, 是因為它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生成了氫氧化鈣,是化學變化;
久置的鐵釘生銹質量增加,是因為鐵單質與空氣中的水蒸氣和氧氣反應生成三氧化二鐵,是化學變化;
因此與其它三種有本質區別的是濃硫酸。
7.A
【解析】根據圖像分析水稻對鎘的吸收量與土壤 pH 的變化關系,然后再選擇合適的物質。
根據圖像可知,水稻對鎘的吸收量隨土壤 pH 值的增大而減小,因此在土壤中加入堿性物質,中和土壤
的酸性,就可以降低水稻對鎘的吸收,故 A 正確, 而 B、C、D 錯誤。
8.C
【解析】首先判斷選項中是否有同類物質,如果沒有同類物體,那么判斷它們是否能夠和 H2SO4 反應,
它們之間是否存在圖中的反應關系即可。酸能跟活潑金屬、金屬氧化物、鹽、堿等物質反應。
A.CuSO4 、Na2CO3 均屬于鹽,故 A 不合要題意;
第 9 頁(共 15 頁)
B.Ba(OH)2 能與稀硫酸發生中和反應,能與 CuSO4 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鋇沉淀; 但 CuSO4 不能
與 CuO 發生化學反應,故 B 不合題意;
C.Ca(OH)2 能與稀硫酸、稀硝酸發生中和反應,且硝酸能與 K2CO3 反應硝酸鉀、水和二氧化碳,且 Ca
(OH)2 、HNO3 、K2CO3 分別屬于堿、酸、鹽,故 C 符合題意;
D.NaOH 能與稀硫酸、稀鹽酸發生中和反應,但 Ba(NO3 )2 不能與 HCl 發生化學反應, 故 D 不合題意。
9.B
【解析】首先根據混合物質量×質量分數計算出其中鎂元素的質量,然后根據鎂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計算出生成硫酸鎂的質量,最后根據溶液質量 (硫酸鎂質量)× 100%計算即可。
混合物中鎂元素的質量: 10g×48%=4.8g;
設生成硫酸鎂的質量為 x,
Mg~MgSO4
24 120
4.8g x
= ;
解得: x=24g;
那么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 100% = 20%。
10.C
【解析】常用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酸的化學性質, 溶液的酸堿性與 pH 值的關系。據此回答。
A.收集裝置為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所以可知溴化氫密度比空氣大, 選項 A 正確。
B、根據②③④現象可知, 內部壓強減小, 說明溴化氫溶于水, 使內部氣體減小, 外界大氣壓將水壓入
試管, 形成噴泉,選項 B 正確。
C.酚酞在酸性溶液中不變色,不會看到藍色噴泉, 選項 C 錯誤。
D.溴化氫溶于水, 形成酸性溶液,溶液 pH<7,選項 D 正確。
二 、填空題
11.(1)KOH
(2)N2O5
【解析】根據酸性氧化物與對應的酸,堿性氧化物與對應的堿中元素化合價相同分析。 第 10 頁(共 15 頁)
(1) 與 K2O 對應的堿為氫氧化鉀, 化學式為 KOH ;
(2) HNO3 中氮元素化合價為+5 價,與 HNO3 對應的酸性氧化物為 N2O5 ;
12.(1)脫水
(2)揮發
【解析】(1)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2)紫色的石蕊試液只有遇到酸性物質才會變成紅色;取一只盛有濃鹽酸的燒杯放在紙蝴蝶的下方, 過一會兒, 發現紙蝴蝶的顏色逐漸變成紅色, 說明濃鹽酸中的 HCl 氣體揮發后與濾紙中的水變成了稀
鹽酸, 從而導致試紙變成紅色。
(1)用潔凈的玻璃棒蘸取濃硫酸,涂在濾紙上,濾紙很快變黑,該實驗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2)用濾紙折成一只紙蝴蝶并在紙蝴蝶上噴灑紫色石蕊試液, 然后掛在鐵架臺上; 另取一只盛有濃 鹽酸的燒杯放在紙蝴蝶的下方, 過一會兒,發現紙蝴蝶的顏色逐漸變成紅色。該實驗說明濃鹽酸具有
揮發性。
13.(1)紅色
(2)乙; 濃鹽酸有揮發性,HCl 逸出使鹽酸質量減少;變小
【解析】根據濃鹽酸的揮發性及酸性分析。
(1)濃鹽酸有揮發性, 且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過幾分鐘后可觀察到甲燒杯中 A 液體變成紅色;
(2)濃鹽酸有揮發性,敞口放置會因揮發出溶質氯化氫而質量減小,溶質質量分數變小,所以為圖像
乙;
14.(1)A
(2)Zn+2HCl=ZnCl2+H2 ↑
(3)圖中標注
【解析】(1)根據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敞口放置會揮發出部分溶質氯化氫分析;
(2)根據鋅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分析;
(3)根據鹽酸中含有氫離子、氯離子和水分子分析。
第 11 頁(共 15 頁)
(1)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敞口放置因揮發出氯化氫使得質量分數減小, A 符合題意;溶質質量因揮發 出氯化氫質量減小, B 不符合題意; 溶液質量因溶質質量減小而減小,C 不符合題意;溶劑質量不變,
D 不符合題意。
(2) 向盛有鋅粉的試管中通入干燥的 HCl 氣體, 無明顯現象;停止通氣, 再加入少量水, 觀察到有
氣泡產生 ,是加水后氯化氫溶解形成鹽酸,鋅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鋅和氫氣,反應方程式為
Zn+2HCl=ZnCl2+H2 ↑ 。
(3)鹽酸是氯化氫的水溶液, 含有的粒子有氫離子、氯離子和水分子, 水分子不畫出, 則只需車出氫
離子和氯離子即可。
15.(1)紅
(2)氣泡產生
(3)③
(4)Zn+2HCl=ZnCl2+H2 ↑(H 之前的金屬均可)
三 、實驗探究題
16.(1)混合物
(2)堿性;紅色
(3)CaCO3 CaO+CO2 ↑ ;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 ↓+H2O
【解析】根據物質的分類標準, 物質根據組分是否單一的分為純凈物(單一組分) 和混合物(兩種或 兩種以上);溶液的酸堿性與 pH 值的關系為: pH=7 為中性,pH<7 為酸性, pH>7 為堿性,而酸堿指示
劑紫色石蕊遇酸變紅遇堿變藍.題(3)為石灰石與生石灰、熟石灰間的轉化.
解:(1)題中牙膏的制法:一定比例的碳酸鈣粉末和食鹽中,加入適量甘油(保濕劑)、甜味劑和香精 等, 攪拌均勻后制得牙膏.故答案為: 混合物(2)自制牙膏 pH>7 為堿性, 潔廁靈 pH<7 為酸性,而
紫色石蕊遇酸變紅遇堿變藍.故答案為:堿性;紅色(3)石灰石和水為原料制取碳酸鈣的反應為:CaCO3
CaO+CO2 ↑ ;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 ↓+H2O
17.(1)CuO+H2SO4 =CuSO4+H2O
(2)有藍色沉淀生成
(3)NaOH
【解析】(1)根據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分析;
第 12 頁(共 15 頁)
(2)根據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淀分析;
(3)根據硫酸與氫氧化鈉、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后溶液溶質為硫酸鈉分析。
(1) 含銅垃圾的生產流程中黑色固體物質為氧化銅,氧化銅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反應方
程式為 CuO+H2SO4 =CuSO4+H2O;
(2) 由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溶質總質量分析可知,a→b 為硫酸與氫氧化鈉的反應,b→c 段為氫氧化
鈉與硫酸銅的反應, 反應的現象為有藍色沉淀生成;
(3) c→d 段為氧化化鈉過量, 溶液中的溶質有 Na2SO4 、NaOH;
四 、解答題
18.右邊下降。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吸收空氣中的水溶液質量變大;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氯化氫揮發到
空氣中溶液質量減小。
【解析】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濃鹽酸具有揮發性, 據此分析一段時間后,天平左右兩個托盤的質量變
化即可。
過一段時間后, 天平將會右邊下降, 原因是: 濃硫酸具有吸水性, 吸收空氣中的水溶液質量變大;濃
鹽酸具有揮發性,氯化氫揮發到空氣中溶液質量減小。
19.(1)反應有氣體生成, 則對應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鈣,則氫氧化鈣變質
(2)2.2
(3)由圖像可知, 與碳酸鈣反應的鹽酸質量為 125-100=25g,設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
73 44
25gx 2.2g
73:44=25gx:2.2g
x=14.6%
設氫氧化鈣質量分數為 y
Ca(OH)2+2HCl=CaCl2+H2O
74 73
20gy 100g×14.6%
74:73=y: (100g×14.6%)
第 13 頁(共 15 頁)
y=74%
【解析】(1)根據氫氧化鈣與鹽酸反應但無明顯現象,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分析;
(2)根據有氣體生成的反應反應后減少質量即為產生氣體質量分析;
(3)先由與碳酸鈣反應的鹽酸質量及二氧化碳質量計算出鹽酸的質量分數, 再由與氫氧化鈣反應的鹽
酸的質量計算氫氧化鈣質量及質量分數分析。
(1)氫氧化鈣與鹽酸反應但無明顯現象, 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 反應有氣體生成,說
明對應混合物中含有碳酸鈣,則氫氧化鈣變質;
(2)反應時減少質量即為產生二氧化碳質量,由所給數據可知,產生二氧化碳質量為 20+30+150-197.8
=2.2g;
20.(1)濃硫酸
(2)除去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3)2Na0H + C02 = Na2 C03 + H20
(4)設碳酸鈣質量為 x,
裝置 D 的質量增加了 2.2g,說明碳酸鈣分解生成了 2.2g 二氧化碳,
第 14 頁(共 15 頁)
CaCO3
100
x
高溫
_
_
CaO CO2 ↑
44
2.2g
100
=
x
44
2.2g
X=5g
(
5g
10g
)該水垢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
× 100% = 50%
【解析】(1)根據要測定水的質量時為防止干擾需先測定分析;
(2)根據空氣中含有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據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和水分析;
(4)根據生成二氧化碳質量及方程式中物質間質量關系計算碳酸鈣質量及質量分數分析。
(1) 根據實驗所測數據計算該樣品中碳酸鈣、氫氧化鎂和水的質量, 則需先測定水, 故裝置 C 中為
吸水裝置, 藥品為具有吸水性的濃硫酸;
(2)因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會干擾實驗,裝置 A 的作用是除去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
(3) 裝置 D 為吸收二氧化碳的裝置,發生的反應為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
式為 2Na0H + C02 = Na2 C03 + H20 ;
第 15 頁(共 15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川县| 红桥区| 莫力| 华容县| 海兴县| 黑山县| 集贤县| 新邵县| 化德县| 沁源县| 中阳县| 铜山县| 保康县| 保定市| 正阳县| 巴南区| 克山县| 德惠市| 赤壁市| 哈密市| 阿拉善盟| 来宾市| 措美县| 城固县| 昔阳县| 泊头市| 西乌| 嘉义市| 乌苏市| 庆阳市| 平原县| 卢龙县| 南宁市| 永清县| 益阳市| 抚宁县| 准格尔旗| 南平市| 顺昌县| 梅河口市| 从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