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五章 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第二節 氮及其化合物課時三 氨和銨鹽合成氨工業一、氨的結構和物性電子式 結構式 顏色 氣味 狀態 密度 水溶性無色 刺激性氣味 氣體 比空氣小 極易溶于水(1∶700)如何收集NH3?氨可作制冷劑,利用了氨氣易液化,液氨汽化時會大量吸熱。噴泉實驗1、實驗操作及現象:打開止水夾,擠壓滴管的膠頭,燒杯中的水進入燒瓶中,形成紅色的噴泉。燒瓶內為什么會形成噴泉?溶液為什么變成紅色?氨幾乎全部溶于水中,燒瓶內壓強急劇減小,燒瓶內外 形成較大壓強差;大氣壓將水壓入燒瓶,形成噴泉由于NH3溶于水的溶液呈堿性,導致酚酞溶液顯紅色。氨的噴泉實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① 裝置氣密性好;② 燒瓶和氣體要干燥;③ 燒瓶內的氣體要充滿還有哪些氣體和液體的組合可以形成噴泉呢?氣體 HCl NH3 NO2 ,CO2 ,Cl2 H2S SO2 NO2+O2吸收劑 水或NaOH溶液 水或鹽酸 NaOH溶液 水1. 如圖是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的4個噴泉實驗方案。下列有關操作不可能引發噴泉現象的是( )A.擠壓裝置①的膠頭滴管使CCl4全部進入燒瓶,片刻后打開止水夾B.擠壓裝置②的膠頭滴管使NaOH溶液全部進入燒瓶,片刻后打開止水夾C.用鼓氣裝置從裝置③的a處不斷鼓入空氣并打開止水夾D.向裝置④的水槽中慢慢加入足量濃硫酸并打開止水夾 B二、氨氣的化學性質1、與水反應NH3 + H2ONH3·H2ONH4+ + OH-一水合氨,是一種可溶性一元弱堿。能使酚酞溶液變紅,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氨氣是一種堿性氣體二、氨的化學性質注意:NH3·H2O易揮發,不穩定,易分解,使用棕色試劑瓶避光保存氨水 液氨 一水合氨組成成分NH3·H2O、H2O、NH3、NH4+、OH- 、H+(少量)NH3NH3·H2O【思考】氨水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如何區分一水合氨、氨水、液氨?物質分類注:① 氨水屬于混合物,一水合氨屬于純凈物;② 氨氣屬于非電解質,一水合氨屬于電解質。混合物 純凈物 (非電解質) 純凈物(電解質)氨氣與氯化氫反應(魔棒生煙)實驗探究:氨的化學性質1.與酸反應:魔棒生煙現象:氨氣與氯化氫反應產生白煙原理:NH3+HCl NH4Cl (白煙)NH3 + HNO3 =NH4NO3 (現象:白煙)2NH3 + H2SO4=(NH4)2SO4與揮發性的酸反應才有白煙(可用于檢驗氨氣的存在)氨的化學性質思考:從化合價角度分析NH3具有什么性質?還原性2.氨的催化氧化(工業制硝酸的第一步)4NH3 + 5O2催化劑4NO + 6H2O練習;用單線橋表示上述反應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思考一:根據氨氣的性質思考如何檢驗氨氣?方法1: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于試管口,試紙變藍。方法2: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于試管口,有白煙產生。思考二:生產氯氣的化工廠常用濃氨水來檢測生產設備和管道是否漏氣,如有白煙產生,則說明已發生漏氣。寫出涉及的方程式。與氯氣等強氧化性物質的反應8NH3 + 3Cl2 ==== N2 + 6NH4Cl (氨氣過量,現象:白煙)2NH3 + 3Cl2 ==== N2 + 6HCl (氨氣少量,現象:白霧)二、銨鹽1、概念:由銨根離子(NH4+)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如:NH4Cl、(NH4)2SO4、 NH4NO32、物理性質:一般銨鹽都是白色或無色晶體且易溶于水常見銨鹽是農業上常用的化肥,如(NH4)2SO4、NH4HCO3、NH4NO3等。銨鹽的化學性質1、不穩定性——受熱易分解(NH4)2CO3 2NH3↑+ CO2↑+ H2ONH3↑+HCl↑NH4ClNH3↑+CO2↑+H2ONH4HCO3并不是所有的銨鹽都受熱生成NH32NH4NO3======== 2N2↑+O2↑+4H2O或高溫猛烈撞擊(可用作炸藥)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 2H2O2.與堿反應三、銨鹽的檢驗實驗現象:實驗結論: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均變藍都能和堿反應放出氨氣NaOH+NH4NO3 = NaNO3+H2O+NH3↑Ca(OH)2+2NH4Cl = CaCl2+2H2O+2NH3↑OH - +NH4+ = H2O+NH3↑在實驗室中,常利用銨鹽與強堿反應產生氨這一性質來檢驗銨根離子的存在和制取氨。四、銨根離子的檢驗規范操作:取少許樣品于試管中,加入堿后加熱,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靠近管口,若試紙變藍,則證明樣品中含有NH4+ 。在實驗室中,利用銨鹽與強堿反應產生氨這一性質來制取氨如何實現?向下排空氣(1)反應原理:(2)裝置:固+固加熱型(3)收集:(5)驗滿:① 把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變 ;② 將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置于試管口,有 產生。藍色白煙四、氨氣的實驗室制法實驗室用銨鹽(NH4Cl)與消石灰混合加熱來制取氨氣。2NH4Cl+Ca(OH)2 CaCl2+NH3↑+H2O(4) 棉花作用:浸有水或稀硫酸,防止與空氣對流,吸收多余的NH3,防止污染空氣裝置改進堿石灰的作用:吸收水蒸氣,干燥氨氣環保措施:濃硫酸(或水)吸收多余的氨氣注意防倒吸實驗室快速制氨氣的方法方法一:方法二:加熱濃氨水制氨氣濃氨水滴入生石灰(或NaOH)中制氨氣CaO + NH3·H2O = Ca(OH)2 + NH3↑NH3·H2O NH3↑ + H2O2.關于氨的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氨因為有刺激性氣味,因此不用作制冷劑B.氨具有還原性,可以被氧化為NOC.氨極易溶于水,因此氨水比較穩定(不容易分解)D.氨溶于水顯弱堿性,因此可使石蕊溶液變為紅色B3.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NH3溶于水后,水溶液中含氮元素的粒子主要是NH4+B.NH3在加熱且催化劑存在下與O2反應生成NOC.凡是銨鹽都能與苛性鈉共熱產生NH3D.碳酸銨受熱分解產生氣體經堿石灰干燥后可得純凈的NH3A4.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 1 mol/L的氨水中,c(NH3·H2O)為1 mol/L。( )(2) 濃氨水與所有酸反應過程均可產生白煙。( )(3) NH3可以用水作噴泉實驗,說明NH3易溶于水。( )(4) 任何銨鹽受熱均生成NH3。( )(5) 實驗室可以用NH4Cl和NaOH加熱制取NH3。( )××××√5.下列實驗操作及實驗現象均正確的是 ( )C實驗目的 實驗操作及實驗現象A 檢驗某溶液中含K+ 用鉑絲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觀察到火焰呈紫色B 檢驗加碘鹽中的碘元素 取少量加碘鹽于試管中,加水溶解,滴加幾滴淀粉溶液,溶液變藍C 檢驗鈉與水反應生成堿性物質 向一只盛有水的小燒杯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然后投入一小塊金屬鈉,溶液變紅D 檢驗某溶液中含NH4+ 取少量樣品于試管中,滴加NaOH溶液,加熱試管,將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靠近試管口,試紙變紅6.氨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工業上利用反應3Cl2+2NH3===N2+6HCl檢查氯氣管道是否漏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若管道漏氣,遇氨就會產生白煙B.該反應利用了Cl2的強氧化性C.該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D.生成1 mol N2時有6 mol 電子轉移√7.實驗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氣涉及下列裝置,其中正確的是( )A. ①是氨氣發生裝置 B. ②是氨氣吸收裝置C. ③是氨氣發生裝置 D. ④是氨氣收集、檢驗裝置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