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5.2.2)氨氣及銨鹽必修二第五章 化工生產中的重要非金屬元素氨(NH3):(ammonia)合成氨是人類發展史上一項重大突破,解決了因糧食不足而導致的饑餓和死亡問題歷史上,獲得諾貝爾獎三位科學家都與合成氨有關,再一次體現了氮化合物對人類的重要作用(一)1918 年,德國化學家弗里茨·哈伯因為發明合成氨方法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二)1931 年,卡爾·博施因為改進合成氨方法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三)2007 年10月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德國化學家格哈德·埃特爾,理由是他發現了哈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用機理。氨的電子式結構式球棍模型空間填充模型三角錐形一、氨的分子結構二、氨的物理性質閱讀課本P13總結氨的物理性質(1)氨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的小,易液化液態的氨稱為液氨,液氨是純凈物。(2)氨極易溶于水: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大約可溶解700體積氨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氨水是混合物。思考1:為什么液氨可以作制冷劑?氨易液化,液氨汽化時要吸收大量的熱,使周圍溫度急劇降低。容器內外產生較大的壓強差,在壓強差的作用下,液體迅速流動噴出形成“噴泉”。噴泉形成的原理:常見的能形成噴泉實驗的氣體和吸收劑如表:氣體 HCl NH3 CO2、SO2、 Cl2、H2S NO2+O2吸收劑 水 堿溶液 水 酸溶液 濃NaOH溶液 水堿溶液三、氨的化學性質(1)與水的反應NH3+H2ONH3·H2ONH4+ + OH-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或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氨的水溶液(俗稱氨水),一元弱堿,顯弱堿性NH3·H2O氨水不穩定,易分解 NH3·H2O====NH3↑+H2O2.氨氣與酸的反應(如與鹽酸反應)(2)氨氣與酸的反應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與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現象為有白煙生成將濃鹽酸改為濃硝酸,也會出現相同的現象化學方程式分別 HCl+NH3===NH4ClNH3+HNO3===NH4NO3(3)與氧氣反應—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催化劑△氨的催化氧化是工業上制硝酸的基礎。(4)與某些鹽溶液反應Al3 + + 3NH3·H2O = Al(OH)3↓ + 3NH4+實驗室制取氫氧化鋁:四、 氨氣的實驗室制法(1) 原料:NH4Cl與Ca(OH)2(2) 原理: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3) 制取裝置:固 + 固加熱裝置(4) 收集裝置:向下排空氣法(5) 棉花的作用:減少與空氣的對流,提高氨氣的集氣速度和純度(6) 驗滿:a. 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變藍b. 將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置于試管口,有白煙產生其它實驗室制取NH3的簡易方法方法 化學方程式(或原理) 發生裝置加熱濃氨水 NH3·H2O==NH3↑+H2O濃氨水+固體NaOH NaOH溶于水放熱,促使NH3·H2O分解,且 OH-濃度的增大也有利于NH3的生成濃氨水+固體CaO CaO與水反應生成OH-,使溶劑(水)減少;且反應放熱,促使NH3·H2O分解?;瘜W方程式: NH3·H2O+CaO==NH3↑+Ca(OH)2液氨 NH3·H2O氨水物質分類 純凈物 純凈物混合物粒子分類 NH3 NH3·H2O H2O、NH3、NH3·H2O、NH4+ 、OH-、H+ (極少)主要性質 制冷劑 具有堿的通性具有堿的通性液氨、NH3·H2O、氨水的對比1.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液氨可用作制冷劑,是因為其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 )(2)氨水能導電,所以氨水是電解質( )(3)新制飽和氨水中含氮粒子物質的量濃度最大的是NH4+ ( )(4)將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濃硫酸有白煙產生( )(5)氨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在反應中只能升高而具有還原性( )√√×××五、銨鹽的性質及NH4+的檢驗1.銨鹽的物理性質:銨鹽都是白色固體,均易溶于水2.銨鹽的化學性質(1)受熱易分解(2)與堿溶液反應3.NH4+的檢驗操作:取少量待測液于試管中,再向試管中加入強堿共熱,若產生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的氣體,則證明含NH4+原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