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廣東專版】名師導航2024年中考一輪復習學案:第十五節 等腰三角形(學生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廣東專版】名師導航2024年中考一輪復習學案:第十五節 等腰三角形(學生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章 圖形的性質
第十五節 等腰三角形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
考點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 等腰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內容是初中幾何中的重要知識點之一,很多幾何模型都與其有關,像經典的“手拉手”模型,半角、二倍角三角函數等都與等腰三角形緊密聯系。在廣東的中考中,等腰三角形相關知識單獨出題的可能性較小,多以綜合形式出現,由于等腰三角形可以放在很多模型中,所以等腰三角形結合其他考點出成題的幾率特別大,分值占比也是比較多的,作為常出現在中等偏上難度試題中的知識內容,在復習時要多注意其中的基本圖形理解和輔助線添法。
考點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
考點3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
考點4 等邊三角形的判定 ☆☆
考點5 三角形的中位線 ☆☆
考點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及推論: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簡稱:等邊對等角)
推論1: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平分底邊并且垂直于底邊。即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重合,即“三線合一”。
推論2: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都相等,并且每個角都等于60°。
(2)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質: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為銳角,不能為鈍角(或直角),但頂角可為鈍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邊關系:設腰長為a,底邊長為b,則④等腰三角形的三角關系:設頂角為∠A,底角為∠B、∠C,則∠A=180°—2∠B,∠B=∠C=
考點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論:
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簡稱:等角對等邊)。這個判定定理常用于證明同一個三角形中的邊相等。
推論1: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推論2: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推論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
等腰三角形性質 等腰三角形判定
中線 1、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線垂直底邊,平分頂角; 2、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中線相等,并且它們的交點與底邊兩端點距離相等。 1、兩邊上中線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一邊中線垂直這條邊(平分這個邊的對角),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角平分線 1、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垂直平分底邊; 2、等腰三角形兩底角平分線相等,并且它們的交點到底邊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1、如果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垂直于這個角的對邊(平分對邊),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中兩個角的平分線相等,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高線 1、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平分頂角、平分底邊; 2、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高相等,并且它們的交點和底邊兩端點距離相等。 1、如果一個三角形一邊上的高平分這條邊(平分這條邊的對角),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有兩條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角 等邊對等角 等角對等邊
邊 底的一半<腰長<周長的一半 兩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考點3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1)等邊三角形的定義: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①它可以作為判定一個三角形是否為等邊三角形的方法;
②可以得到它與等腰三角形的關系:等邊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況.在等邊三角形中,腰和底、頂角和底角是相對而言的.
(2)等邊三角形的性質:等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
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有三條對稱軸;它的任意一角的平分線都垂直平分對邊,三邊的垂直平分線是對稱軸.
考點4 等邊三角形的判定
(1)等邊三角形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幾何圖形,它的角的特殊性給有關角的計算奠定了基礎,它的邊角性質為證明線段、角相等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是等邊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同樣具備三線合一的性質,解題時要善于挖掘圖形中的隱含條件廣泛應用.
(2)等邊三角形的特性如:三邊相等、有三條對稱軸、一邊上的高可以把等邊三角形分成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連接三邊中點可以把等邊三角形分成四個全等的小等邊三角形等.
(3)等邊三角形判定最復雜,在應用時要抓住已知條件的特點,選取恰當的判定方法,一般地,若從一般三角形出發可以通過三條邊相等判定、通過三個角相等判定;若從等腰三角形出發,則想法獲取一個60°的角判定.
考點5 三角形中的中位線
連接三角形兩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線。
(1)三角形共有三條中位線,并且它們又重新構成一個新的三角形。
(2)要會區別三角形中線與中位線。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的作用:
位置關系:可以證明兩條直線平行。
數量關系:可以證明線段的倍分關系。
常用結論:任一個三角形都有三條中位線,由此有:
結論1:三條中位線組成一個三角形,其周長為原三角形周長的一半。
結論2:三條中位線將原三角形分割成四個全等的三角形。
結論3:三條中位線將原三角形劃分出三個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結論4:三角形一條中線和與它相交的中位線互相平分。
結論5:三角形中任意兩條中位線的夾角與這夾角所對的三角形的頂角相等。
考點1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例題
1.(2023 順德區模擬)如圖,AE是△ABC的外角∠CAD的平分線,且AB=AC,∠ABC=65°,則∠DAE=   °.
【答案】65
【分析】先由等邊對等角可得∠B=∠C,根據三角形的外角性質及角平分線定義可得∠DAE=∠ABC,則可得結果.
【解答】解:∵AB=AC,
∴∠B=∠C,
∵AE平分∠CAD,
∴∠DAE=∠CAE,
∵∠CAD=∠B+∠C=∠DAE+∠CAE,
∴∠DAE=∠ABC=65°.
故答案為:65.
◆變式訓練
1.(2023 香洲區一模)如圖,在等腰△ABC中,∠B=∠C=65°,DE垂直平分AC,則∠BCD的度數等于(  )
A.10° B.15° C.20° D.25°
【答案】B
【分析】首先利用線段垂直平分線的性質推出∠DAC=∠DCA,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求出∠ABC=∠ACB,易求∠BCD的度數.
【解答】解:∵∠ABC=∠ACB=65°.
∴∠A=50°,
∵DE垂直平分AC,
∴AD=CD,
∴∠A=∠ACD=50°,
∴∠BCD=∠ACB﹣∠ACD=15°.
故選:B.
2.(2023 江門三模)已知直線MN∥PQ,將一塊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圖方式放置,其中直角頂點A在直線MN上,斜邊BC與直線PQ交于BC的中點D,連接AD.若∠1=20°,則∠NAD的度數為(  )
A.70° B.65° C.45° D.75°
【答案】A
【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得AD⊥BC,從而可得∠ADB=90°,然后利用角的和差關系可得∠ADP=70°,再利用平行線的性質即可解答.
【解答】解:∵AB=AC,點D是BC的中點,
∴AD⊥BC,
∴∠ADB=90°,
∵∠1=20°,
∴∠ADP=∠ADB﹣∠1=70°,
∵MN∥PQ,
∴∠NAD=∠ADP=70°,
故選:A.
3.(2023 南海區校級三模)如圖,在△ABC中,AB=AC,∠A=50°,CE平分△ABC的外角∠ACD,則∠1=   .
【答案】57.5°.
【分析】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推出∠B=∠ACB=70°,根據三角形外角性質得到∠ACD=110°,根據角平分線定義求解即可.
【解答】解:∵AB=AC,∠A=50°,
∴∠B=∠ACB(180°﹣50°)=65°,
∴∠ACD=∠B+∠A=115°,
∵CE平分△ABC的外角∠ACD,
∴∠1∠ACD=57.5°,
故答案為:57.5°.
4.(2023 花都區一模)如圖,在△ABC中,AB=AC,點D在BC邊上,DA=DB,BE⊥AD,垂足為E,若,則線段BC的長為    .
【答案】.
【分析】作AF⊥BC,判斷出△ABF≌△BAE(AAS),得出BF=AE即可.
【解答】解:如圖,
作AF⊥BC,
∵AD=BD,
∴∠DAB=∠ABD,
∵BE⊥AD,
∴∠AFB=∠BEA,
在△ABF和△BAE中,

∴△ABF≌△BAE(AAS),
∴BF=AE,
∵AB=AC,AF⊥BC,
∴BFBC,
∴BC=2AE.
故答案為:.
考點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例題
1.(2023 龍川縣三模)正方形網格中,網格線的交點稱為格點.如圖,已知A、B是兩格點,使得△ABC為等腰三角形的格點C的個數是(  )
A.4個 B.5個 C.6個 D.8個
【答案】C
【分析】分三種情況:當AB=AC時,當BA=BC時,當CA=CB時,即可解答.
【解答】解:如圖:
分三種情況:
當AB=AC時,以點A為圓心,以AB長為半徑作圓,則點C1即為所求;
當BA=BC時,以點B為圓心,以BA長為半徑作圓,則點C2即為所求;
當CA=CB時,作AB的垂直平分線,則點C3,C4,C5,C6A即為所求;
綜上所述,使得△ABC為等腰三角形的格點C的個數是6個,
故選:C.
2.(2023 霞山區校級一模)如圖,在△ABC中,AB=7,AC=5,BC=6,∠ABC和∠ACB的平分線相交于點D,過點D作BC的平行線交AB于點E,交AC于點F.則△AEF的周長為(  )
A.9 B.11 C.12 D.13
【答案】C
【分析】根據∠ABC和∠ACB的平分線相交于點D,過點D作BC的平行線交AB于點E,求證∠EDB=∠EBD,可得BE=ED,DF=FC,然后利用AB+AC即可求出△AEF的周長.
【解答】解:∵BD是∠ABC的平分線,
∴∠EBD=∠DBC,
∵過點D作BC的平行線交AB于點E,
∴∠EDB=∠EBD,
∴BE=ED,
∴∠EDB=∠EBD,
同理可得DF=FC,
∴△AEF的周長即為AB+AC=7+5=12.
故選:C.
◆變式訓練
1.(2023 廣東模擬)如圖,在△ABC中,點E在BC上,點D在AE上,且∠ABD=∠ACD,若補充一個條件,可以使BE=CE,則可以補充的條件為    .(填寫“E為BC中點”不得分)
【答案】AE是∠BAC的平分線(答案不唯一).
【分析】要使BE=CE,則要判斷AE是∠BAC的平分線,△ABC是等腰三角形,據此進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①當補充條件是:AE是∠BAC的平分線,
∵AE是∠BAC的平分線,
∴∠BAE=∠CAE,
在△ABD與△ACD中,

∴△ABD與≌△ACD(AAS),
∴AB=AC,
∴△ABC是等腰三角形,
∴AE是BC邊上的中線,
∴BE=CE;
②當補充條件是:∠BDE=∠CDE,
可得∠BAE=∠CAE,
∴AE是∠BAC的平分線,
同①可得BE=CE;
故答案為:AE是∠BAC的平分線(答案不唯一).
2.(2023 福田區校級三模)如圖,在Rt△ABC中,∠ACB=90°,邊AC上有一點D,使CD=BC,點E是線段AB的延長線上的一點,連接BD,CE,且∠AEC=45°,若AB=5,AD,則CE的長為  2 .
【答案】2.
【分析】過D作DM∥BC交AB于M,設CD=x,則BC=x,AC=x,由勾股定理得到:x2=52,即可求出BC的長,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求出BD的長,由
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得到MB的長,由△ECB∽△DBM,得到EC:BD=BC:BM,代入有關數據即可求出CE的長.
【解答】解:過D作DM∥BC交AB于M,
設CD=x,則BC=x,AC=x,
∵∠ACB=90°,
∴AC2+BC2=AB2,
∴x2=52,
∴x(舍去負值),
∴BC=CD,
∴CD=AD,
∵DM∥BC,
∴AM=MBAB,
∵∠BCA=90°,BC=CD,
∴△C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BD=45°,BDBC,
∴∠E=∠CBD=45°,
∵DM∥BC,
∴∠EBC=∠BMD,∠BDM=∠CBD,
∴∠E=∠BDM,
∴△ECB∽△DBM,
∴EC:BD=BC:BM,
∴CE::,
∴CE=2.
故答案為:2.
3.(2023 潮南區模擬)如圖,在Rt△ABC中,D為斜邊AC的中點,E為BD上一點,F為CE中點.若AE=AD,DF=2,則BD的長為(  )
A.2 B.3 C.2 D.4
【答案】D
【分析】根據三角形中位線可以求得AE的長,再根據AE=AD,可以得到AD的長,然后根據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和斜邊的關系,可以求得BD的長.
【解答】解:∵D為斜邊AC的中點,F為CE中點,DF=2,
∴AE=2DF=4,
∵AE=AD,
∴AD=4,
在Rt△ABC中,D為斜邊AC的中點,
∴BDAC=AD=4,
故選:D.
4.(2023 雷州市一模)如圖,在△ABC中,AB=AC,DE∥BC,則下列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
A.AD=AE B.DB=EC C.∠ADE=∠C D.DEBC
【答案】D
【分析】由DE與BC平行,得到三角形ADE與三角形ABC相似,由相似得比例,根據AB=AC,得到AD=AE,進而確定出DB=EC,再由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相等,等量代換得到∠ADE=∠C,而DE不一定為中位線,即DE不一定為BC的一半,即可得到正確選項.
【解答】解:∵DE∥BC,
∴,∠ADE=∠B,
∵AB=AC,
∴AD=AE,DB=EC,∠B=∠C,
∴∠ADE=∠C,
而DE不一定等于BC,
故選:D.
5.(2022 濠江區一模)如圖,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線相交于點O,過點O的直線DE∥BC,分別交AB、AC于點D、E.
(1)求證:DE=BD+CE.
(2)若AD=3,BD=CE=2,求BC的值.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
【分析】(1)根據角平分線的定義和平行線的性質可得DO=DB,EO=EC,進一步即可得證;
(2)先求出DE和AB的長,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可證△ADE∽△ABC,根據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可得AD:AB=DE:BC,進一步即可求出BC的長.
【解答】(1)證明:∵∠ABC、∠ACB的平分線相交于點O,
∴∠DBO=∠CBO,∠ACO=∠BCO,
∵DE∥BC,
∴∠DOB=∠CBO,∠EOC=∠BCO,
∴∠DOB=∠DBO,∠EOC=∠ACO,
∴DO=DB,EO=EC,
∴DE=DB+CE;
(2)解:∵BD=CE=2,AD=3,
∴DE=4,AB=AD+DB=5,
∵DE∥BC,
∴∠ADE=∠ABC,∠AED=∠ACB,
∴△ADE∽△ABC,
∴AD:AB=DE:BC,
即3:5=4:BC,
∴BC.
考點3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例題
1.(2023 南山區模擬)如圖,直線a∥b,等邊△ABC的頂點C在直線b上,若∠1=42°,則∠2的度數為(  )
A.92° B.102° C.112° D.114°
【答案】B
【分析】根據等邊三角形性質求出∠A=∠ACB=60°,根據平行線的性質求出∠2的度數.
【解答】解:∵△ABC是等邊三角形,
∴∠A=∠ACB=60°,
∵∠1=42°,
∴∠ADE=42°,
∴∠AED=180°﹣60°﹣42°=78°,
∴∠AEF=180°﹣∠AED=180°﹣78°=102°,
∵直線a∥直線b,
∴∠2=∠AEF,
∴∠2=102°,
故選:B.
◆變式訓練
1.(2023 深圳三模)如圖,△ABC是等邊三角形,以點B為圓心,任意長為半徑畫弧,交AC于點E、F.再分別以E、F為圓心,大于長為半徑畫弧,兩弧交于點D.連接BD交AC于點G,∠ABG度數為(  )
A.15° B.20° C.25° D.30°
【答案】D
【分析】由作圖方法可知,BD是EF的垂直平分線,則根據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可得.
【解答】解:由作圖方法可知,BD是EF的垂直平分線,
∴BG⊥AC,
∵△ABC是等邊三角形,
∴∠ABC=60°,
∴,
故選:D.
2.(2023 南山區校級三模)如圖,直線l1∥l2,△ABC是等邊三角形,∠1=50°,則∠2的大小為(  )
A.60° B.80° C.70° D.100°
【答案】C
【分析】根據平行線性質及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及等邊三角形性質即可求出∠2對頂角的度數,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
∵△ABC是等邊三角形,
∴∠A=60°,
∵l1∥l2,∠1=50°,
∴∠1=∠3=50°,
∴∠4=180°﹣∠3﹣∠A=70°,
∴∠2=70°.
故選:C.
3.(2023 越秀區一模)在“玩轉數學”活動中,小林剪掉等邊三角形紙片的一角,如圖所示,發現得到的∠1與∠2的和總是一個定值.則∠1+∠2=  度.
【答案】240.
【分析】由三角形外角的性質得到∠1+∠2=∠A+∠A+∠AED+∠ADE,由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ABC是等邊三角形,
∴∠A=60°,
∵∠1=∠A+∠AED,∠2=∠A+∠ADE,
∴∠1+∠2=∠A+∠A+∠AED+∠ADE=60°+180°=240°.
故答案為:240.
考點4 等邊三角形的判定
◇例題
(2022 惠城區一模)將兩個直角三角板如圖放置,其中AB=AC,∠BAC=∠ECD=90°,∠D=60°.如果點A是DE的中點,CE與AB交于點F,則∠BFC的度數為    °.
【答案】120.
【分析】先根據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得出AC=AD=AE,由∠D=60°,得到△ACD是等邊三角形,那么∠ACD=60°,∠ACF=30°,再根據三角形外角的性質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DCE=90°,點A是DE的中點,
∴AC=AD=AE,
∵∠D=60°,
∴△ACD是等邊三角形,
∴∠ACD=60°,
∴∠ACF=∠DCE﹣∠ACD=30°,
∵∠FAC=90°,
∴∠BFC=∠FAC+∠ACF=90°+30°=120°,
故答案為:120.
◆變式訓練
1.(2023 深圳三模)古代大型武器投石機,是利用杠桿原理將載體以不同的拋物線投射出去的裝置.圖是圖投石機的側面示意圖.AB為炮架的炮梢兩頂點,已知A、B兩點到炮軸O的距離分別為1米和8米,當炮索自然垂落垂直于地面時,落在地面上的繩索還有5米.如圖,拉動炮索,炮梢繞炮軸O旋轉,點A的對應點為A′,點B的對應點為B′.當炮索的頂端在地面且與炮軸在同一直線上時,若AA′垂直地面,∠BOB′=60°,此時,B′到水平地面的距離是(  )
A.12 B. C. D.21
【答案】C
【分析】如圖所示,延長AA′交地面于C,延長BB′交地面于D,設此時炮索的位置為E,證明△BOB′、△AOA′都是等邊三角形,得到AA′=OA=OA′=1m,∠B′=∠AA′O=60°,再證明AA′∥BB′得到BB′⊥DE,則∠E=30°,即可得到,,設A′C=xm,則A′E=(x+6)m,求出A′E=12m,即可求出.
【解答】解:如圖所示,延長AA′交地面于C,延長BB′交地面于D,設此時炮索的位置為E,
∵OB=OB′,OA=OA′,∠BOB′=∠AOA′=60°,
∴△BOB′、△AOA′都是等邊三角形,
∴AA′=OA=OA′=1m,∠B′=∠AA′O=60°,
∴AA′∥BB′,
∵AA′⊥DE,
∴BB′⊥DE,
∴∠E=30°,
∴,,
設A′C=xm,則炮索的長為x+1+5=(x+6)m,
∴A′E=(x+6)m,
∴2x=x+6,
∴x=6,
∴A′E=12m,
∴B′E=B′O+OA′+A′E=21m,
∴,
∴B′到水平地面的距離是,
故選:C.
2.(2023 中山市模擬)如圖,在△ABC中,AB=2,∠ACB=45°,在△ABC的外側作等邊△BCD,則AD的長的最大值是  .
【答案】.
【分析】作△ABC的外接圓⊙E,則三角形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將BE順時針旋轉60°,得到線段BG,連接AG、CE、BG、GD,作BH⊥AG于H,當A、G、D三點共線時,AD最大,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決問題.
【解答】解:作△ABC的外接圓⊙E,∵∠ACB=45°,則三角形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將BE順時針旋轉60°,得到線段BG,連接AG、CE、BG、GD,作BH⊥AG于H,當A、G、D三點共線時,AD最大,
∵AB=2,
∴BE=CEAB,
∵BE=BG,BC=BD,∠EBG=∠CBD=60°,
∴∠EBC=∠GBD,
∴△CEB≌△DGB,
∴CE=DG=BG,
∵∠AGB=∠ACB=45°,
∵BH⊥AG于H,
∴BH=HG=1,,
AG+GD≥AD,
故答案為:.
3.(2023 南山區模擬)如圖,等邊三角形ABC邊長為2,點D在BC邊上,且BD<CD,點E在AB邊上且AE=BD,連接AD,CE交于點F,在線段FC上截取FG=FA,連接BG,則線段BG的最小值是    .
【答案】22.
【分析】如圖所示,連接CH,取AC的中點N,連接BN,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得到FH=MH,即點H為MF的中點,則∠ACH=90°,推出點H在以AC為直徑的圓上運動,故當B、H、N三點共線時,BH有最小值,求出BN,則BH最小1.
【解答】解:如圖所示,連接CH,取AC的中點N,連接BN,延長AD到M,使得FM=FC,則△FCM是等邊三角形,
∵∠ACB=∠FCM,
∴∠ACF=∠BCM,
∵CA=CB,CF=CM,
∴△BHM≌△GHF(SAS),
∴FH=MH,即點H為MF的中點,
∵△FMC 是等邊三角形,
∴CH⊥MF,即∠AHC=90°,
∴點H在以AC為直徑的圓上運動,
∴當B、H、N三點共線時,BH有最小值,
∴△ABC是等邊三角形,N是AC的中點,
∴BN⊥AC,CNAC=1,
∴BN,
∴BH最小1.
∵BG=2BH=22.
故答案為:22.
考點5三角形的中位線
◇例題
1.(2023 東莞市校級一模)如圖,在△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線,且AD=8,BC=12,點E為AC中點,則DE的值為(  )
A.5 B.5.8 C.6 D.6.5
【答案】A
【分析】根據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可得,AD⊥BC,根據勾股定理求出AC的長度,最后根據直角三角形斜邊上是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即可求解.
【解答】解:∵AB=AC,AD是角平分線,
∴,AD⊥BC,
根據勾股定理可得:,
∵點E為AC中點,
∴,
故選:A.
◆變式訓練
1.(2023 南海區模擬)如圖,BD是Rt△ABC斜邊AC的中線,E,F分別是BD,CD的中點,連接EF.若∠A=60°,AD=4,則EF的長為 (  )
A.3 B. C. D.
【答案】B
【分析】先根據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質和勾股定理求出BC,再根據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即可求出EF.
【解答】解:∵E,F分別是BD,CD的中點,AD=4,
∴AC=8,EF是△BCD的中位線,
∴EFBC,
在Rt△ABC中,∠A=60°,
∴∠C=30°,
∴ABAC=4,
∴BC4,
∴EF42.
故選:B.
2.(2023 雷州市一模)如圖,在△ABC中,點D、點E分別是AB,AC的中點,點F是DE上一點,且∠AFC=90°,若BC=12,AC=8,則DF的長為(  )
A.1 B.2 C.3 D.4
【答案】B
【分析】根據三角形中位線定理求出DE,根據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求出FE,計算即可.
【解答】解:∵點D、點E分別是AB,AC的中點,
∴DE是△ABC的中位線,
∴DEBC,
∵BC=12,
∴DE=6,
在Rt△AFC中,∠AFC=90°,點E是AC的中點,AC=8,
∴FEAC=4,
∴DF=DE﹣FE=6﹣4=2,
故選:B.
3.(2023 南海區校級三模)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點P是邊CD上的動點,點Q是邊BC上的定點,連接AP,PQ,E,F分別是AP,PQ的中點,連接EF.點P在由C到D運動過程中,線段EF的長度(  )
A.保持不變 B.逐漸變小
C.先變大,再變小 D.逐漸變大
【答案】A
【分析】連接AQ,根據三角形中位線定理解答即可.
【解答】解:連接AQ,
∵點Q是邊BC上的定點,
∴AQ的大小不變,
∵E,F分別是AP,PQ的中點,
∴EFAQ,
∴線段EF的長度保持不變,
故選:A.
4.(2023 龍崗區校級一模)如圖,AB、CD相交于點O,OC=2,OD=3,AC∥BD,EF是△ODB的中位線,且EF=2,則AC的長為(  )
A. B. C.2 D.
【答案】A
【分析】根據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于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求出DB,再根據相似三角形對應邊成比例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EF是△ODB的中位線,
∴DB=2EF=2×2=4,
∵AC∥BD,
∴△AOC∽△BOD,
∴AC:BD=OC:OD,
即,
解得AC.
故選:A.
1.(2022 廣東)如圖,在△ABC中,BC=4,點D,E分別為AB,AC的中點,則DE=(  )
A. B. C.1 D.2
【答案】D
【分析】由題意可得DE是△ABC的中位線,再根據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即可求出DE的長度.
【解答】解:∵點D,E分別為AB,AC的中點,BC=4,
∴DE是△ABC的中位線,
∴DEBC4=2,
故選:D.
2.(2020 廣州)△ABC中,點D,E分別是△ABC的邊AB,AC的中點,連接DE.若∠C=68°,則∠AED=(  )
A.22° B.68° C.96° D.112°
【答案】B
【分析】根據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得到DE∥BC,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即可求得∠AED=∠C=68°.
【解答】解:∵點D、E分別是△ABC的邊AB、AC的中點,
∴DE∥BC,
∴∠AED=∠C,
∵∠C=68°,
∴∠AED=∠C=68°.
故選:B.
3.(2020 廣東)已知△ABC的周長為16,點D,E,F分別為△ABC三條邊的中點,則△DEF的周長為(  )
A.8 B.2 C.16 D.4
【答案】A
【分析】根據中位線定理可得DFAC,DEBC,EFAC,繼而結合△ABC的周長為16,可得出△DEF的周長.
【解答】解:∵D、E、F分別為△ABC三邊的中點,
∴DE、DF、EF都是△ABC的中位線,
∴DFAC,DEBC,EFAC,
故△DEF的周長=DE+DF+EF(BC+AB+AC)16=8.
故選:A.
4.(2023 廣州)如圖,在Rt△ABC中,∠ACB=90°,AB=10,AC=6,點M是邊AC上一動點,點D,E分別是AB,MB的中點,當AM=2.4時,DE的長是   .若點N在邊BC上,且CN=AM,點F,G分別是MN,AN的中點,當AM>2.4時,四邊形DEFG面積S的取值范圍是    .
【答案】1.2;3<S≤4.
【分析】依據題意,根據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可得DEAM=1.2;設AM=x,從而DEx,由DE∥AM,且DEAM,又FG∥AM,FGAM,進而DE∥FG,DE=FG,從而四邊形DEFG是平行四邊形,結合題意可得DE邊上的高為(4x),故四邊形DEFG面積S=4xx2,進而利用二次函數的性質可得S的取值范圍.
【解答】解:由題意,點D,E分別是AB,MB的中點,
∴DE是三角形ABM的中位線.
∴DEAM=1.2.
如圖,
設AM=x,
∴DEAMx.
由題意得,DE∥AM,且DEAM,
又FG∥AM,FGAM,
∴DE∥FG,DE=FG.
∴四邊形DEFG是平行四邊形.
由題意,GF到AC的距離是x,BC8,
∴DE邊上的高為(4x).
∴四邊形DEFG面積S=2xx2,(x﹣4)2+4.
∵2.4<x≤6,
∴3≤S≤4.
故答案為:1.2;3≤S≤4.
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邊長等于4,一邊長等于9,它的周長是(  )
A.17或22 B.22 C.17 D.13
【答案】B
【分析】題目給出等腰三角形有兩條邊長為4和9,而沒有明確腰、底分別是多少,所以要進行討論,還要應用三角形的三邊關系驗證能否組成三角形.
【解答】解:分兩種情況:
當腰為4時,4+4<9,所以不能構成三角形;
當腰為9時,9+9>4,9﹣9<4,所以能構成三角形,周長是:9+9+4=22.
故選:B.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與另一腰上的夾角為30°,則頂角的度數為(  )
A.60° B.150° C.60°或120° D.60°或150°
【答案】C
【分析】分別從△ABC是銳角三角形與鈍角三角形去分析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如圖(1),
∵AB=AC,BD⊥AC,
∴∠ADB=90°,
∵∠ABD=30°,
∴∠A=60°;
如圖(2),
∵AB=AC,BD⊥AC,
∴∠BDC=90°,
∵∠ABD=30°,
∴∠BAD=60°,
∴∠BAC=120°;
綜上所述,它的頂角度數為:60°或120°.
故選:C.
3.如圖,在△ABC中,AC=18cm,BC=20cm,點M從點A出發以每秒2cm的速度向點C運動,點N從點C出發以每秒1.6cm的速度向點B運動,其中一個動點到達終點時,另一個動點也隨之停止運動,當△CMN是以MN為底的等腰三角形時,則這時等腰三角形的腰長是(  )
A.5cm B.6cm C.7cm D.8cm
【答案】D
【分析】設運動的時間為x秒,則AM=2x,AN=18﹣3x,當AMN是等腰三角形時,AM=AN,則18﹣3x=2x,解得x即可.
【解答】解:設運動的時間為x秒,
在△ABC中,BC=20cm,AC=18cm,
點M從點A出發以每秒2cm的速度向點C運動,點N從點C出發以每秒1.6cm的速度向點B運動,
當△CMN是等腰三角形時,CM=CN,
CM=18﹣2x,CN=1.6x
即18﹣2x=1.6x,
解得x=5.
∴CM=CN=8(cm),
故選:D.
4.如圖,l1∥l2,點B在直線l1上,點A在直線l2上,AB=BC,∠C=25°,∠1=60°,則∠2的度數是(  )
A.70° B.65° C.60° D.55°
【答案】A
【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得到∠C=∠BAC=25°,利用平行線的性質得到∠BEA=95°,再根據三角形外角的性質即可求解.
【解答】解:如圖,
∵AB=BC,∠C=25°,
∴∠C=∠BAC=25°,
∵l1∥l2,∠1=60°,
∴∠BEA=180°﹣60°﹣25°=95°,
∵∠BEA=∠C+∠2,
∴∠2=95°﹣25°=70°.
故選:A.
5.如圖所示的正方形網格中,網格線的交點稱為格點.已知A、B是兩格點,如果C也是圖中的格點,且使得△ABC為等腰三角形,則點C的個數是(  )
A.6個 B.7個 C.8個 D.9個
【答案】C
【分析】當AB是腰長時,根據網格結構,找出一個小正方形與A、B頂點相對的頂點,連接即可得到等腰三角形;當AB是底邊時,根據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AB垂直平分線上的格點都可以作為點C,然后相加即可得解.
【解答】解:如圖,分情況討論:
①AB為等腰△ABC的底邊時,符合條件的C點有4個;
②AB為等腰△ABC其中的一條腰時,符合條件的C點有4個.
故選:C.
6.如圖,△ABC的面積為9cm2,BP平分∠ABC,AP⊥BP于P,連接PC,則△PBC的面積為(  )
A.3cm2 B.4cm2 C.4.5cm2 D.5cm2
【答案】C
【分析】根據已知條件證得△ABP≌△EBP,根據全等三角形的性質得到AP=PE,得出S△ABP=S△EBP,S△ACP=S△ECP,推出S△PBCS△ABC,代入求出即可.
【解答】解:延長AP交BC于E,
∵BP平分∠ABC,
∴∠ABP=∠EBP,
∵AP⊥BP,
∴∠APB=∠EPB=90°,
在△ABP和△EBP中,,
∴△ABP≌△EBP(ASA),
∴AP=PE,
∴S△ABP=S△EBP,S△ACP=S△ECP,
∴S△PBCS△ABC9cm2=4.5cm2,
故選:C.
7.如圖,AD、BE分別是△ABC的中線和角平分線,AD⊥BE,AD=BE=6,則AC的長為(  )
A.3 B. C.9 D.
【答案】D
【分析】取CE的中點F,連接DF,根據三角形中位線定理得到DFBE=3,DF∥BE,根據勾股定理求出AF,進而求出AC.
【解答】解:如圖,取CE的中點F,連接DF,
∵BD=DC,EF=FC,
∴DF是△CEB的中位線,
∴DFBE=3,DF∥BE,
∵AD⊥BE,
∴AD⊥DF,
∴AF3,
∵BE是△ABC的角平分線,AD⊥BE,
∴AH=HD,
∵DF∥HE,
∴AE=EF,
∴AC,
故選:D.
8.如圖,等邊三角形ABC中,AD是BC上的高,AB=2,則BD=   .
【答案】1.
【分析】根據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得BC=AB=2,進而再根據AD是BC上的高可得出BD的長.
【解答】解:∵△ABC為等邊三角形,AB=2,
∴AB=BC=2,
∵AD是BC上的高,
∴BD=CDBC=1,
故答案為:1.
9.如圖,△ABC為等邊三角形,∠2=∠3,則∠BEC的度數是  .
【答案】120°.
【分析】先根據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得∠BCA=60°,再根據∠2=∠3可得∠BCE=∠BCA﹣∠3=60°﹣∠2,由此得∠2+∠BCE=∠2+60°﹣∠2=60°,然后再由三角形的內角和定理可得出∠BEC的度數.
【解答】解:∵△ABC為等邊三角形,
∴∠BCA=60°,
又∵∠2=∠3,
∴∠BCE=∠BCA﹣∠3=60°﹣∠2,
∴∠2+∠BCE=∠2+60°﹣∠2=60°,
∴∠BEC=180°﹣(∠2+∠BCE)=180°﹣60°=120°.
故答案為:120°
10.如圖所示,某居民小區為了美化居住環境,要在一塊三角形ABC空地上圍一個四邊形花壇BCFE,已知點E、F分別是邊AB、AC的中點,量得BC=16米,則EF的長是   米.
【答案】8.
【分析】根據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計算即可.
【解答】解:∵點E、F分別是邊AB、AC的中點,
∴EF是△ABC的中位線,
∴,
∵BC=16米,
∴EF=8米,
故答案為:8.
11.等邊△ABC的邊長6cm.則其面積為   .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根據題意畫出圖形,根據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得出AB=AC=C,∠B=60°,由銳角三角函數的定義求出AD的長,根據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即可得出結論.
【解答】解:如圖所示:
∵△ABC是等邊三角形,AB=6cm,
∴AB=AC=C,∠B=60°,
∴AD=AB sin60°=63,
∴S△ABCBC AD3×3cm2,
故答案為:cm2.
12.已知等腰△ABC的周長是32,且腰長比底邊長的2倍少4,求等腰△ABC的三條邊的長.
【答案】12,12,8.
【分析】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設出未知數,列方程組即可求解;
【解答】解:設等腰△ABC的腰長為x,底邊長為y,
根據題意得,,
解得,,
∴等腰△ABC的三邊的長為12,12,8.
13.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D=BC,E,F,G,H分別是AB,CD,AC,EF的中點,求證:GH⊥EF.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根據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得到FGAD,EGBC,由AD=BC,于是得到FG=GE,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即可得到結論.
【解答】證明:∵E,F,G分別是AB,CD,AC的中點,
∴FGAD,EGBC,
∵AD=BC,
∴FG=GE,
∵H是EF的中點,
∴GH⊥EF.
14.如圖,已知D為BC的中點,DE⊥AB,DF⊥AC,點E,F為垂足,且BE=CF,∠BDE=30°,求證:△ABC是等邊三角形.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分析】利用“HL”證明△BED和△CFD全等,再根據全等三角形對應角相等可得∠B=∠C,然后根據等角對等邊得到AB=AC,再求得∠B=60°,即可解答.
【解答】證明:∵D是BC的中點,
∴BD=CD,
∵DE⊥AB,DF⊥AC,
∴△BED和△CFD都是直角三角形,
在Rt△BED和Rt△CFD中,

∴Rt△BED≌Rt△CFD(HL),
∴∠B=∠C,
∴AB=AC(等角對等邊).
∵∠BDE=30°,DE⊥AB,
∴∠B=60°,
∴△ABC是等邊三角形.
15.如圖1,已知CA平分∠MCN,AB∥CN.
(1)求證:AB=CB;
(2)作∠ABC的平分線,分別交AC,CN于E,D兩點(如圖2),若∠MCN=60°,AB=2,求CE的長.
【答案】(1)見解析;
(2).
【分析】(1)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和角平分線的定義證明∠MCA=∠BAC,根據等角對等邊即可得出答案;
(2)先求出,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得出BE⊥AC,根據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求出1,最后根據勾股定理求出結果即可.
【解答】(1)證明:∵AB∥CN,
∴∠BAC=∠ACN,
∵CA平分∠MCN,
∴∠MCA=∠ACN,
∴∠MCA=∠BAC,
∴BA=BC.
(2)解:∵∠MCN=60°,CA平分∠MCN,
∴,
∵BA=BC,BD平分∠CBA,
∴BE⊥AC
∵BA=BC=2
∴1,
∴.
16.如圖,在△ABC中,AB=AC,D為CA延長線上一點,DE⊥BC于點E,交AB于點F,若AF=BF.
求證:(1)△ADF是等腰三角形.
(2)DF=2EF.
【答案】(1)見解答;
(2)見解答.
【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余角的性質可證得∠D=∠DFA,根據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即可證得結論;
(2)過A作AH⊥DE于H,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得DH=FH,根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證得△AFH≌△BFE,得到DH=FH=EF,即可求出DF=2EF.
【解答】證明:(1)∵AB=AC,
∴∠B=∠C,
∵DE⊥BC,
∴∠B+∠BFE=∠C+∠D=90°,
∴∠D=∠BFE,
∵∠BFE=∠DFA,
∴∠D=∠DFA,
∴AD=AF,
∴△ADF是等腰三角形;
(2)過A作AH⊥DE于H,
∵DE⊥BC,
∴∠AHF=∠BEF=90°,
由(1)知,AD=AF,
∴DH=FH,
在△AFH和△BFE中,

∴△AFH≌△BFE(AAS),
∴FH=EF,
∴DH=FH=EF,
∴DF=2EF.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章 圖形的性質
第十五節 等腰三角形
考點分布 考查頻率 命題趨勢
考點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 等腰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內容是初中幾何中的重要知識點之一,很多幾何模型都與其有關,像經典的“手拉手”模型,半角、二倍角三角函數等都與等腰三角形緊密聯系。在廣東的中考中,等腰三角形相關知識單獨出題的可能性較小,多以綜合形式出現,由于等腰三角形可以放在很多模型中,所以等腰三角形結合其他考點出成題的幾率特別大,分值占比也是比較多的,作為常出現在中等偏上難度試題中的知識內容,在復習時要多注意其中的基本圖形理解和輔助線添法。
考點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
考點3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
考點4 等邊三角形的判定 ☆☆
考點5 三角形的中位線 ☆☆
考點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1)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及推論:
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兩個_____相等(簡稱:等邊對等角)
推論1: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平分底邊并且垂直于底邊。即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重合,即“三線合_____”。
推論2:等邊三角形的各個角都相等,并且每個角都等于60°。
(2)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質: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為_____,不能為鈍角(或直角),但頂角可為鈍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邊關系:設腰長為a,底邊長為b,則④等腰三角形的三角關系:設頂角為∠A,底角為∠B、∠C,則∠A=180°—2∠B,∠B=∠C=
考點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論:
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_____,那么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簡稱:等角對等邊)。這個判定定理常用于證明同一個三角形中的邊相等。
推論1:三個角都_____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推論2:有一個角是_____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推論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于30°,那么它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_____。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與判定
等腰三角形性質 等腰三角形判定
中線 1、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中線垂直底邊,平分頂角; 2、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中線相等,并且它們的交點與底邊兩端點距離相等。 1、兩邊上中線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如果一個三角形的一邊中線垂直這條邊(平分這個邊的對角),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角平分線 1、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垂直平分底邊; 2、等腰三角形兩底角平分線相等,并且它們的交點到底邊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1、如果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垂直于這個角的對邊(平分對邊),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三角形中兩個角的平分線相等,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高線 1、等腰三角形底邊上的高平分頂角、平分底邊; 2、等腰三角形兩腰上的高相等,并且它們的交點和底邊兩端點距離相等。 1、如果一個三角形一邊上的高平分這條邊(平分這條邊的對角),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有兩條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角 等邊對等角 等角對等邊
邊 底的一半<腰長<周長的一半 兩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考點3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1)等邊三角形的定義:三條邊都_____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_____三角形.
①它可以作為判定一個三角形是否為等邊三角形的方法;
②可以得到它與等腰三角形的關系:等邊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況.在等邊三角形中,腰和底、頂角和底角是相對而言的.
(2)等邊三角形的性質:等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
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它有三條對稱軸;它的任意一角的平分線都垂直平分對邊,三邊的垂直平分線是對稱軸.
考點4 等邊三角形的判定
(1)等邊三角形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幾何圖形,它的角的特殊性給有關角的計算奠定了基礎,它的邊角性質為證明線段、角相等提供了便利條件.同是等邊三角形又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同樣具備三線合一的性質,解題時要善于挖掘圖形中的隱含條件廣泛應用.
(2)等邊三角形的特性如:三邊相等、有三條對稱軸、一邊上的高可以把等邊三角形分成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連接三邊中點可以把等邊三角形分成四個全等的小等邊三角形等.
(3)等邊三角形判定最復雜,在應用時要抓住已知條件的特點,選取恰當的判定方法,一般地,若從一般三角形出發可以通過三條邊相等判定、通過三個角相等判定;若從等腰三角形出發,則想法獲取一個60°的角判定.
考點5 三角形中的中位線
連接三角形兩邊_____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線。
(1)三角形共有三條中位線,并且它們又重新構成一個新的三角形。
(2)要會區別三角形中線與中位線。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線_____于第三邊,并且等于它的_____。
三角形中位線定理的作用:
位置關系:可以證明兩條直線平行。
數量關系:可以證明線段的倍分關系。
常用結論:任一個三角形都有三條中位線,由此有:
結論1:三條中位線組成一個三角形,其周長為原三角形周長的一半。
結論2:三條中位線將原三角形分割成四個全等的三角形。
結論3:三條中位線將原三角形劃分出三個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
結論4:三角形一條中線和與它相交的中位線互相平分。
結論5:三角形中任意兩條中位線的夾角與這夾角所對的三角形的頂角相等。
考點1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
◇例題
1.(2023 順德區模擬)如圖,AE是△ABC的外角∠CAD的平分線,且AB=AC,∠ABC=65°,則∠DAE=   °.
◆變式訓練
1.(2023 香洲區一模)如圖,在等腰△ABC中,∠B=∠C=65°,DE垂直平分AC,則∠BCD的度數等于(  )
A.10° B.15° C.20° D.25°
2.(2023 江門三模)已知直線MN∥PQ,將一塊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ABC按如圖方式放置,其中直角頂點A在直線MN上,斜邊BC與直線PQ交于BC的中點D,連接AD.若∠1=20°,則∠NAD的度數為(  )
A.70° B.65° C.45° D.75°
3.(2023 南海區校級三模)如圖,在△ABC中,AB=AC,∠A=50°,CE平分△ABC的外角∠ACD,則∠1=   .
4.(2023 花都區一模)如圖,在△ABC中,AB=AC,點D在BC邊上,DA=DB,BE⊥AD,垂足為E,若,則線段BC的長為    .
考點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例題
1.(2023 龍川縣三模)正方形網格中,網格線的交點稱為格點.如圖,已知A、B是兩格點,使得△ABC為等腰三角形的格點C的個數是(  )
A.4個 B.5個 C.6個 D.8個
2.(2023 霞山區校級一模)如圖,在△ABC中,AB=7,AC=5,BC=6,∠ABC和∠ACB的平分線相交于點D,過點D作BC的平行線交AB于點E,交AC于點F.則△AEF的周長為(  )
A.9 B.11 C.12 D.13
◆變式訓練
1.(2023 廣東模擬)如圖,在△ABC中,點E在BC上,點D在AE上,且∠ABD=∠ACD,若補充一個條件,可以使BE=CE,則可以補充的條件為    .(填寫“E為BC中點”不得分)
2.(2023 福田區校級三模)如圖,在Rt△ABC中,∠ACB=90°,邊AC上有一點D,使CD=BC,點E是線段AB的延長線上的一點,連接BD,CE,且∠AEC=45°,若AB=5,AD,則CE的長為    .
3.(2023 潮南區模擬)如圖,在Rt△ABC中,D為斜邊AC的中點,E為BD上一點,F為CE中點.若AE=AD,DF=2,則BD的長為(  )
A.2 B.3 C.2 D.4
4.(2023 雷州市一模)如圖,在△ABC中,AB=AC,DE∥BC,則下列結論中不正確的是(  )
A.AD=AE B.DB=EC C.∠ADE=∠C D.DEBC
5.(2022 濠江區一模)如圖,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線相交于點O,過點O的直線DE∥BC,分別交AB、AC于點D、E.
(1)求證:DE=BD+CE.
(2)若AD=3,BD=CE=2,求BC的值.
考點3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例題
1.(2023 南山區模擬)如圖,直線a∥b,等邊△ABC的頂點C在直線b上,若∠1=42°,則∠2的度數為(  )
A.92° B.102° C.112° D.114°
◆變式訓練
1.(2023 深圳三模)如圖,△ABC是等邊三角形,以點B為圓心,任意長為半徑畫弧,交AC于點E、F.再分別以E、F為圓心,大于長為半徑畫弧,兩弧交于點D.連接BD交AC于點G,∠ABG度數為(  )
A.15° B.20° C.25° D.30°
2.(2023 南山區校級三模)如圖,直線l1∥l2,△ABC是等邊三角形,∠1=50°,則∠2的大小為(  )
A.60° B.80° C.70° D.100°
3.(2023 越秀區一模)在“玩轉數學”活動中,小林剪掉等邊三角形紙片的一角,如圖所示,發現得到的∠1與∠2的和總是一個定值.則∠1+∠2=  度.
考點4 等邊三角形的判定
◇例題
(2022 惠城區一模)將兩個直角三角板如圖放置,其中AB=AC,∠BAC=∠ECD=90°,∠D=60°.如果點A是DE的中點,CE與AB交于點F,則∠BFC的度數為    °.
◆變式訓練
1.(2023 深圳三模)古代大型武器投石機,是利用杠桿原理將載體以不同的拋物線投射出去的裝置.圖是圖投石機的側面示意圖.AB為炮架的炮梢兩頂點,已知A、B兩點到炮軸O的距離分別為1米和8米,當炮索自然垂落垂直于地面時,落在地面上的繩索還有5米.如圖,拉動炮索,炮梢繞炮軸O旋轉,點A的對應點為A′,點B的對應點為B′.當炮索的頂端在地面且與炮軸在同一直線上時,若AA′垂直地面,∠BOB′=60°,此時,B′到水平地面的距離是(  )
A.12 B. C. D.21
2.(2023 中山市模擬)如圖,在△ABC中,AB=2,∠ACB=45°,在△ABC的外側作等邊△BCD,則AD的長的最大值是  .
3.(2023 南山區模擬)如圖,等邊三角形ABC邊長為2,點D在BC邊上,且BD<CD,點E在AB邊上且AE=BD,連接AD,CE交于點F,在線段FC上截取FG=FA,連接BG,則線段BG的最小值是    .
考點5三角形的中位線
◇例題
1.(2023 東莞市校級一模)如圖,在△ABC中,AB=AC,AD是角平分線,且AD=8,BC=12,點E為AC中點,則DE的值為(  )
A.5 B.5.8 C.6 D.6.5
◆變式訓練
1.(2023 南海區模擬)如圖,BD是Rt△ABC斜邊AC的中線,E,F分別是BD,CD的中點,連接EF.若∠A=60°,AD=4,則EF的長為 (  )
A.3 B. C. D.
2.(2023 雷州市一模)如圖,在△ABC中,點D、點E分別是AB,AC的中點,點F是DE上一點,且∠AFC=90°,若BC=12,AC=8,則DF的長為(  )
A.1 B.2 C.3 D.4
3.(2023 南海區校級三模)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點P是邊CD上的動點,點Q是邊BC上的定點,連接AP,PQ,E,F分別是AP,PQ的中點,連接EF.點P在由C到D運動過程中,線段EF的長度(  )
A.保持不變 B.逐漸變小
C.先變大,再變小 D.逐漸變大
4.(2023 龍崗區校級一模)如圖,AB、CD相交于點O,OC=2,OD=3,AC∥BD,EF是△ODB的中位線,且EF=2,則AC的長為(  )
A. B. C.2 D.
1.(2022 廣東)如圖,在△ABC中,BC=4,點D,E分別為AB,AC的中點,則DE=(  )
A. B. C.1 D.2
2.(2020 廣州)△ABC中,點D,E分別是△ABC的邊AB,AC的中點,連接DE.若∠C=68°,則∠AED=(  )
A.22° B.68° C.96° D.112°
3.(2020 廣東)已知△ABC的周長為16,點D,E,F分別為△ABC三條邊的中點,則△DEF的周長為(  )
A.8 B.2 C.16 D.4
4.(2023 廣州)如圖,在Rt△ABC中,∠ACB=90°,AB=10,AC=6,點M是邊AC上一動點,點D,E分別是AB,MB的中點,當AM=2.4時,DE的長是   .若點N在邊BC上,且CN=AM,點F,G分別是MN,AN的中點,當AM>2.4時,四邊形DEFG面積S的取值范圍是    .
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邊長等于4,一邊長等于9,它的周長是(  )
A.17或22 B.22 C.17 D.13
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與另一腰上的夾角為30°,則頂角的度數為(  )
A.60° B.150° C.60°或120° D.60°或150°
3.如圖,在△ABC中,AC=18cm,BC=20cm,點M從點A出發以每秒2cm的速度向點C運動,點N從點C出發以每秒1.6cm的速度向點B運動,其中一個動點到達終點時,另一個動點也隨之停止運動,當△CMN是以MN為底的等腰三角形時,則這時等腰三角形的腰長是(  )
A.5cm B.6cm C.7cm D.8cm
4.如圖,l1∥l2,點B在直線l1上,點A在直線l2上,AB=BC,∠C=25°,∠1=60°,則∠2的度數是(  )
A.70° B.65° C.60° D.55°
5.如圖所示的正方形網格中,網格線的交點稱為格點.已知A、B是兩格點,如果C也是圖中的格點,且使得△ABC為等腰三角形,則點C的個數是(  )
A.6個 B.7個 C.8個 D.9個
6.如圖,△ABC的面積為9cm2,BP平分∠ABC,AP⊥BP于P,連接PC,則△PBC的面積為(  )
A.3cm2 B.4cm2 C.4.5cm2 D.5cm2
7.如圖,AD、BE分別是△ABC的中線和角平分線,AD⊥BE,AD=BE=6,則AC的長為(  )
A.3 B. C.9 D.
8.如圖,等邊三角形ABC中,AD是BC上的高,AB=2,則BD=   .
9.如圖,△ABC為等邊三角形,∠2=∠3,則∠BEC的度數是  .
10.如圖所示,某居民小區為了美化居住環境,要在一塊三角形ABC空地上圍一個四邊形花壇BCFE,已知點E、F分別是邊AB、AC的中點,量得BC=16米,則EF的長是   米.
11.等邊△ABC的邊長6cm.則其面積為   .
12.已知等腰△ABC的周長是32,且腰長比底邊長的2倍少4,求等腰△ABC的三條邊的長.
13.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D=BC,E,F,G,H分別是AB,CD,AC,EF的中點,求證:GH⊥EF.
14.如圖,已知D為BC的中點,DE⊥AB,DF⊥AC,點E,F為垂足,且BE=CF,∠BDE=30°,求證:△ABC是等邊三角形.
15.如圖1,已知CA平分∠MCN,AB∥CN.
(1)求證:AB=CB;
(2)作∠ABC的平分線,分別交AC,CN于E,D兩點(如圖2),若∠MCN=60°,AB=2,求CE的長.
16.如圖,在△ABC中,AB=AC,D為CA延長線上一點,DE⊥BC于點E,交AB于點F,若AF=BF.
求證:(1)△ADF是等腰三角形.
(2)DF=2EF.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作市| 大洼县| 汤阴县| 洞口县| 安顺市| 台山市| 长海县| 永寿县| 陆川县| 龙井市| 荆门市| 资兴市| 铜山县| 西峡县| 高要市| 绥棱县| 郓城县| 略阳县| 安福县| 赤城县| 老河口市| 夏邑县| 嘉荫县| 湘阴县| 阿城市| 百色市| 雷波县| 云南省| 万宁市| 定结县| 兰州市| 黄大仙区| 浙江省| 乌审旗| 鹿泉市| 阿巴嘎旗| 金坛市| 白玉县| 阜南县| 宾阳县| 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