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第二節 醇 酚第2課時第三章 烴的衍生物苯酚的化學性質2酚的概念及其代表物的結構1本節重點本節難點切開的蘋果、削了皮的土豆、香蕉放置一段時間后會變棕色,這種現象在化學上被稱作“酶促褐變”什么原因呢?大鹿化學工作室制作大鹿化學工作室制作資料卡片植物組織中天然存在一些酚類物質,它們在完整的細胞中作為呼吸傳遞物質。當被果蔬被碰傷、切割、去皮等操作后,細胞被破壞,鄰苯二酚等酚類物質會在氧氣條件下,與多酚氧化酶(PPO)反應生成醌類物質,大量的醌類物質再進一步氧化聚合,就形成了褐色色素沉著。OHOH多酚氧化酶(PPO)O2OO鄰苯二酚1,2苯醌氧化聚合大鹿化學工作室制作大鹿化學工作室制作酚的概念酚的概念及其代表物的結構苯環概念酚是羥基與______直接相連而形成的化合物OHCC HH CCC HH CHHCC HH CCC HH CH苯環上一個氫原子被取代羥基酚的概念酚的概念及其代表物的結構示例OH苯酚對甲苯酚CH3OHα-萘酚OH苯酚分子結構結構特點大鹿化學工作室制作,侵權必究OHCC HH CCC HH CH結構式C6H6O分子式OHOH結構簡式苯酚物理性質色態味:溶解性:室溫下,在水中溶解度是9.2 g,65℃以上時能跟水混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機溶劑無色晶體,有特殊的氣味43 ℃(常用乙醇洗去試管壁上附著的苯酚)露置在空氣中因部分發生氧化而顯粉紅色熔點:苯酚有毒, 對皮膚有腐蝕性,使用時一定要小心。 如不慎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乙醇沖洗,再用水沖洗(3)常溫下苯酚為粉紅色晶體( )(4)實驗時手指上不小心沾上苯酚,立即用70 ℃以上的熱水清洗( )根據所學內容,正誤判斷CH2OHOH(1)苯酚分子中13個原子一定處于同一平面上( )(2) 和 是同系物( )苯酚由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理解酚的化學性質H OCC HH CCC HH CH使得羥基在水溶液中能夠發生部分電離,顯示弱酸使苯環上處于羥基鄰、對位的氫原子較易被取代大鹿化學工作室制作,侵權必究由于苯環對羥基的影響,酚羥基中的氫原子比醇羥基中的氫原子更活潑由于羥基對苯環的影響,苯酚中苯環上的氫原子比苯中的氫原子活潑事實是否如此呢?!接下,我們來通過實驗進行驗證。苯酚實驗探究:弱酸性實驗步驟向盛有 0.3 g 苯酚晶體的試管中加入 2 mL 蒸餾水,振蕩試管01向試管中逐滴加入5% NaOH溶液并振蕩試管02再向試管中加入稀鹽酸03苯酚實驗探究:弱酸性實驗現象得到液體渾濁液體變澄清液體變渾濁+蒸餾水+蒸餾水+NaOH+稀鹽酸苯酚實驗探究:弱酸性實驗分析OH+NaOHONa+H2OONa+HClOH+NaCl故苯酚俗稱石炭酸(原理:強酸與弱酸鹽反應制弱酸)已知,酸性:H2CO3 > 苯酚 > HCO3- ,寫出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CO2后的化學方程式。ONa+H2O+ CO2OH+NaHCO3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CO2時,無論CO2過量與否,產物均為NaHCO3苯酚化學性質弱酸性OHO-+H+苯酚溶液雖然顯酸性,但酸性極弱,不能使酸堿指示劑變色酸性:HCl > CH3COOH > H2CO3 > 苯酚 > HCO3-苯酚實驗探究:苯環上氫原子的取代實驗步驟向試管中加入 0.1 g 苯酚和 3 mL 水,振蕩,得到苯酚溶液。再向其中逐滴加入飽和溴水,邊加邊振蕩,觀察實驗現象苯酚實驗探究:苯環上氫原子的取代實驗現象有白色沉淀生成OH+ 3Br2+3HBrOHBrBrBr(白色沉淀)2,4,6-三溴苯酚苯酚實驗探究:苯環上氫原子的取代實驗分析該反應很靈敏,可用于苯酚的定性檢驗和定量測定受羥基的影響,苯基上的鄰、對位的H變得更活潑苯、苯酚與Br2反應的比較 類別 苯 苯酚取代反應 溴的狀態 液溴 飽和溴水條件 催化劑 無催化劑產物特點 苯酚與溴的取代反應比苯易進行 原因 酚羥基對苯環的影響使苯環上的鄰、對位氫原子變得活潑,易被取代BrOHBrBrBr取代反應苯酚化學性質在苯酚分子中,羥基和苯環相互影響,使苯環在羥基的鄰、對位上的氫原子較易被取代苦味酸,炸藥OHNO2NO2O2N+ 3H2OOH+ 3HNO3濃硫酸三硝基苯酚該反應也稱為硝化反應苯酚實驗探究:顯色反應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試管中,滴入幾滴 FeCl3溶液,振蕩,觀察實驗現象實驗步驟苯酚實驗探究:顯色反應實驗現象溶液顯紫色可用來檢驗苯酚的存在,也可用于檢驗Fe3+6C6H5OH+Fe3+ → [Fe(C6H5O)6]3-(顯色離子) + 6H+實驗分析氧化反應苯酚化學性質苯酚是無色晶體,但放置時間過長往往顯粉紅色部分苯酚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OH+ O2OO+ H2O鄰苯醌(紅)OO+ H2O對苯醌(黃)【例1】白藜蘆醇( )廣泛存在于食物(如桑葚、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具有抗癌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關于白藜蘆醇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填字母)。A.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可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C.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D.可與NH4HCO3溶液反應產生氣泡E.屬于醇類ABCHOCHCHOHOH【例1】白藜蘆醇( )廣泛存在于食物(如桑葚、花生,尤其是葡萄)中,它具有抗癌作用。請回答下列問題:HOCHCHOHOH(2)1 mol該有機物最多消耗_____mol NaOH。(3)1 mol該有機物與濃溴水反應時,最多消耗_____mol Br2。(4)1 mol該有機物與H2加成時,最多消耗標準狀況下的H2的體積為_______L。36156.8酚的傅-克反應芳環上的電荷密度較高,因此烷基化、酰基化反應可以在較弱的催化劑作用下進行。苯酚的羥基和苯環均可發生酰基化反應,情況如下eg 1eg 2eg 31.下列有關苯酚的敘述正確的是A.苯酚呈弱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顯淺紅色B.向濃苯酚溶液中滴加稀溴水能看到白色沉淀C.苯酚有腐蝕性,不慎沾在皮膚上應立即用酒精沖洗,再用水沖洗D.常溫時,苯酚易溶于有機溶劑和蒸餾水【答案】C【詳解】A.苯酚酸性很弱,不能使指示劑變色,故A錯誤;B.苯酚與溴水生成2,4,6-三溴苯酚,生成的2,4,6-三溴苯酚可溶于濃苯酚溶液,無法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錯誤;C.苯酚有毒,對皮膚有腐蝕性,苯酚易溶于酒精,沾在皮膚上可用酒精沖洗,再用水沖洗,故C正確;D.苯酚是一種無色晶體、有特殊氣味,易溶于有機溶劑,常溫下可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故D錯誤;2.下列實驗中,能證明苯酚的酸性極弱的是A.跟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苯酚鈉B.跟FeCl3溶液作用顯紫色C.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鈉溶液能生成苯酚D.常溫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答案】C【詳解】A.苯酚能夠跟氫氧化鈉反應生成苯酚鈉,說明苯酚可能具有酸性,A項不符合;B.苯酚與FeCl3溶液作用顯紫色,是特征反應,不能證明苯酚的酸性,B項不符合;C.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鈉溶液能生成苯酚,有白色沉淀生成,說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符合題意;D.在水中溶解度與酸性無關,D項不符合;3.下列不能用“分子內基團間相互影響”來解釋的是A.苯酚的酸性比乙醇的強B.苯和苯酚發生溴代反應的條件和產物有很大的不同C.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D.乙烯能發生加成反應,而乙烷不能【答案】D【詳解】A.乙醇和苯酚均含有-OH,二者性質不同,說明乙基、苯環對羥基的影響不同,苯環能使-OH活化,體現了原子與原子團間的相互影響,故A不符合題意;B.酚-OH影響苯環,苯與苯酚發生溴代反應條件和產物有很大的不同,可說明原子與原子團間的相互影響會導致物質的化學性質不同,故B不符合題意;C.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苯上沒有可以被氧化的氫原子,而甲苯能使高錳酸鉀酸性溶液褪色,能說明苯環的影響使側鏈甲基易被氧化,故C不符合題意;D.乙烯的結構中含有碳碳雙鍵,能與氫氣發生加成反應,而乙烷中則沒有,不是原子團間的相互影響導致的化學性質,故D符合題意。4.撲熱息痛是一種優良的解熱鎮痛藥,其結構簡式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該有機物與燒堿溶液反應B.該有機物與溴水發生取代反應C.該有機物中有3種官能團D.該有機物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答案】C【詳解】A.該有機物中含有酚羥基,可以和燒堿溶液反應,A正確;B.分子中含有酚羥基,具有酚的性質,能與溴水發生取代反應,B正確;C.該結構中含有酚羥基和肽鍵,一共兩種官能團,C錯誤;D.該有機物含有酚羥基,遇FeCl3溶液發生顯色反應,D正確;5.BHT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劑。由對甲基苯酚()合成BHT的常用方法有2種(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對甲基苯酚分子中最多有14個原子共面B.BHT與對甲基苯酚互為同系物C.BHT中加入濃溴水能產生白色沉淀D.兩種合成方法的原子利用率方法一高于方法二【答案】C【詳解】A.苯環是平面結構,與苯環直接相連的氧原子、碳原子處于苯環平面上,飽和碳原子為四面體結構,但單鍵可旋轉,則對甲基苯酚分子中最多有14個原子共面,故A正確;B.BHT與對甲基苯酚結構相似,分子組成上相差8個CH2原子團,互為同系物,故B正確;C.BHT的苯環上與酚羥基鄰位、對位的碳原子上無H原子,與濃溴水不反應,故C錯誤;D.方法一通過加成反應生成BHT,原子利用率為100%,而方法二通過取代反應生成BHT,原子利用率不是100%,所以方法一的原子利用率高于方法二,故D正確;第二節 醇 酚第2課時酚代表物質:苯酚概念與示例代表物質:苯酚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弱酸性取代反應顯色反應氧化反應THANK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