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未來的建筑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美術古代建筑發展史舊石器時期(原始社會)約五十萬年前,中國原始人就已經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為棲身之所,用來遮風擋雨和躲避野獸追擊。古代建筑發展史新石器時期(約公元前8000—前2000)此期建筑基本可分南北兩大系,南方潮濕地區,從巢居發展為架空的干欄,已發現的最早遺跡為7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中的兼用榫卯和綁扎的干欄式建筑。南方巢居的干欄式建筑先秦時期(公元前 2070—公元前 1600)夏朝的城市遺址,有距今4000多年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是迄今發現的我國最早的庭院式木架夯土建筑。玉門關遺址二里頭遺址古代建筑發展史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秦漢時期的大一統局勢,促進了中原與吳楚建筑文化的交流,此時期建筑規模宏大,組合多樣屋頂很大,已出現了屋坡的折線"反字"類型大多以都城、宮殿、祭祀和陵墓為主。古代建筑發展史隋唐時期(公元581—公元907)隋代建造了長安和洛陽兩座有完整規劃、規模宏偉的都城并且運用木建筑解決了大面積、大體量的技術問題,還吸收了南方先進的建筑技術,同時結合了北方粗獷元素促進了建筑的發展。古代建筑發展史宋遼金時期(公元960—公元1227)宋代的建筑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方式也日漸趨向系統化與模塊化,采用了減柱法和移柱法,跳出了唐朝梁柱鋪排的工整模式。河北隆興寺(宋)《清明上河圖》中的木質橋古代建筑發展史明清時期(公元1368—1911)明清時期開始中國進入封建社會晚期,此時的建筑上承宋朝的營造法,傳統下啟清代官修的工程做法,建筑規模宏大,氣象雄偉。明朝中期建筑開始風格嚴謹,晚明則趨向繁瑣。北京故宮長城遺址山西皇城相府內明代建筑古代建筑發展史現代建筑這些建筑大家都認識嗎?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廣州金圓大夏北京鳥巢北京中央電視臺大樓廣州小蠻腰上海東方明珠看看這些建筑有什么不一樣的外形?看看這些建筑都建在哪里創想未來建筑01、設計師們運用不同的手法,創造出了這些建筑。02、有的充分利用空間、有的合理地運用光源,體現了綠色環保理念。03、資源的匱乏,未來的建筑還可能建在哪里 請想象一下未來的建筑會在哪里?哪個建筑最吸引你?為什么?概括手法功能:無所不能造型:千變萬化地點:隨心所欲千奇百怪的房子作業要求請你展開想象的翅膀,設計出一幅未來的建筑,把它畫出來。溫馨提示:1、在哪 2、形狀 3、 功能 4、顏色學 生 作 品 欣 賞建筑是宏大的交響樂,奏響著人類對美的追求和對功能的渴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