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專題三 教材基礎實驗(必考,30題,4或5分)專題突破·明技法【例題】(2023·石家莊模擬)化學實驗是科學探究的基礎。(1)實驗A的目的是探究鐵生銹是否與________有關。 (2)實驗B中發生的現象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C如圖所示,用酒精燈在銅片的中間位置加熱一段時間后觀察到銅片上的白磷先燃燒,a處紅磷后燃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銅片上b處紅磷撥開細沙后才燃燒,證明了可燃物燃燒的一個條件為________________。 水 CO2+H2O===H2CO3 白磷的著火點比紅磷低 與氧氣接觸 (4)某同學按如圖D裝置對質量守恒定律進行實驗驗證,反應前天平平衡,然后將鹽酸倒入燒杯中與碳酸鈉充分反應,再稱量,觀察到反應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針向________(填“左”或“右”)偏轉,該反應__________(填“遵守”或“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一定不變的是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原子種類 ②原子數目 ③分子種類④分子數目 ⑤元素種類 ⑥物質種類 右 遵守 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逸散到空氣中去了 ①②⑤ 【方法點撥】實驗設計必遵循的原則(1)科學性原則:做到實驗準確無誤,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科學,實驗裝置設計合理,實驗操作符合標準要求。(2)簡約性原則:取材容易,裝置簡單,操作簡便,縮短實驗時間,有創造性。(3)直觀性原則:實驗現象明顯,感官性強。(4)安全性原則:實驗過程安全,不出事故,不危害人身安全。(5)環保性原則:減少藥品用量,減少環境污染。(6)可行性原則:實驗的設計應符合實際情況(學校的條件和學生的情況),教師要先做驗證實驗,確保實驗的可行性。1.(2023·石家莊模擬)根據如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1)甲是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長頸漏斗下端插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中收集方法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是粗鹽提純中的一個操作,該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強化訓練·檢成效 錐形瓶 防止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 蒸發水分 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體飛濺 2.在學校開展的“知水善用”項目學習成果發布會上,容融同學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報告。A.濃硫酸稀釋時:水作__________。 B.電解水實驗中:水作反應物,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反應。 C.探究燃燒條件:水提供熱量,隔絕氧氣。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水能防止高溫熔化物濺落炸裂集氣瓶底。E.硫在氧氣中燃燒:水能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氣。上述研究成果中,能得出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是_______(填字母)。 溶劑 分解 B 3.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問題:(1)A實驗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2)B實驗現象說明: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比呼出氣體中的________(填“高”或“低”)。 (3)C實驗中小燈泡發亮,說明石墨具有__________性。 (4)D實驗用來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其中氣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 高 導電 密封容器,緩沖氣壓 4.(2023·石家莊模擬)如圖是小明配制1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6%的NaCl溶液的實驗操作示意圖:(1)小明需要稱量氯化鈉_______g。 (2)指出圖中的一處錯誤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時應選擇_________(選“10”“50”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量取時還需要用到一種除圖中儀器以外的儀器是______________。 6 氯化鈉和砝碼的位置放反了(合理即可) 100 膠頭滴管 (4)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上述圖示的序號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順序:________________。 (6)若在量取水時俯視凹液面最低處,其他操作正確,則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填“>”“<”或“=”)6%。 攪拌,加速溶解(合理即可) ④②①⑤③ > 5.(2023·石家莊模擬)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問題。(1)甲是木炭燃燒實驗。②中木炭燃燒比①中更__________(填“劇烈”或“緩慢”);該實驗結論是其他條件相同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炭在燃燒中放入集氣瓶的具體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圖是過濾操作。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過濾操作后仍然渾濁,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劇烈 反應物的濃度越大,化學反應速率越快 從上往下緩慢伸入 漏斗 濾紙破損(或儀器不干凈或過濾液面高于濾紙邊緣等,合理即可) 6.結合如圖回答問題。(1)甲圖是探究鐵生銹條件的實驗。實驗中使用經煮沸迅速冷卻的蒸餾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周后觀察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實驗現象),說明鐵生銹需要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工業上通常用稀鹽酸除鐵銹,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溶于水的氧氣 ①中鐵生銹,②③中無明顯現象 Fe2O3+6HCl===2FeCl3+3H2O (2)乙圖中①是探究物質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其中②和③是改進后的裝置(已知白磷的著火點是40 ℃)。在圖②實驗中,通過觀察兩支試管中發生的現象,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比圖②和圖③兩套裝置,你認為改進得更合理的是哪套裝置 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燒需要溫度達到可燃物著火點 圖③裝置更合理,是因為癟氣球能夠平衡裝置內外壓強,防止膠塞飛出 7.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問題。(1)甲裝置中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該裝置作為氣體發生裝置對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實驗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長頸漏斗 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反應時不需要加熱 空氣比呼出氣體中氧氣含量多 (3)丙實驗的實驗現象是飽和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變渾濁 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放熱,溶液溫度升高,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有晶體析出 8.根據如圖所示回答問題。(1)甲是驗證活性炭性質的實驗。將活性炭放入集有NO2的瓶中,一會兒紅棕色消失,說明活性炭具有____________,這一性質在生活中的一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吸附性 吸附冰箱中的異味(合理即可) (2)乙可作為實驗室制取CO2的發生裝置。通過向左、右傾斜實現反應發生和停止。該實驗選用的塊狀固體M和液體N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是探究物質的溶解性與溶質和溶劑種類有關的實驗。A中的溶劑X和C中加入碘的質量分別為____________。已知20 ℃時NaCl的溶解度為36 g,則A中得到的是NaCl的____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石灰石(或大理石)、稀鹽酸 水、2 g 不飽和 9.(2023·河北模擬)根據如圖所示的實驗回答問題。(1)甲圖是對渾濁河水進行凈化的部分實驗。加入明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程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經上述處理后的水若有異味,可用活性炭除去,這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 (2)乙圖是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試劑A應具備的條件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鋅粒是否剩余__________(選填“會”或“不會”)影響實驗結論。 吸附水中的懸浮物使之沉降 引流 吸附 能與鋅粒發生化學反應且無氣體生成 不會 10.(2023·河北模擬)金屬銅及含銅元素的物質在初中化學實驗中被多次應用,根據下列實驗回答問題:A.碳還原氧化銅:實驗結束,撤出澄清石灰水中的導管,并用彈簧夾夾緊導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止澄清石灰水倒吸進入試管,引起試管炸裂,防止空氣進入將灼熱的銅再次氧化 B.探究燃燒條件:利用銅片的__________性,使白磷的溫度達到著火點。 C.金屬與化合物溶液反應:實驗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象,說明銅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銀。 D.金屬與酸反應:該實驗________(填“能”或“不能”)證明鐵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銅。 E.金屬與合金硬度比較:黃銅片與銅片相互刻畫,說明銅的硬度__________黃銅。 上述實驗中,利用金屬銅物理性質設計的實驗是__________(填字母)。 導熱 銅片表面附著銀白色固體,溶液逐漸由無色變為藍色 能 小于 B、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