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3張PPT)動物的換毛與換羽 冬去春來,氣溫上升,很多動物紛紛脫下舊的“衣服”,換上了“新裝”。隆冬季節,寒風刺 骨,許多動物又換上了“棉衣”。動物為什么會發生季節性換毛與換羽?關鍵詞提示季節氣溫換毛探究與發現1.比較絨毛與針毛 羊絨衫和羊毛衫都是羊的毛織成的,它們的保暖程度一樣嗎?用手觸摸絨毛毛衫與針毛毛衫,說出你的感覺。用放大鏡觀察絨毛與針毛的形態,說出它們的區別。絨毛針毛資料 針毛長而堅韌,具有保護作用。絨毛位于針毛的下層,保溫性強。冬季,動物的絨毛會增多,以適應寒冷的環境。實驗一:比較觀察羊絨毛、羊針毛的觸感和形態。實驗二:比較羊針毛與羊絨毛的保暖性。實驗現象:被絨毛毛衫包裹的燒杯摸起來比被針毛毛衫包裹的燒杯更燙一些。實驗結論:絨毛比針毛的保暖性更好。形態 觸感 其他絨毛 細、短 柔軟、溫暖、細膩 細軟的毛稠密而溫暖針毛 粗、長 堅韌、略光滑、硬 粗壯的毛有更好的保護作用動物冬天換毛的主要原因是:冬天天氣寒冷,綿羊換毛時,絨毛增多,保溫性更強,可以抵御寒冷。2.觀察不同季節的雷鳥羽毛顏色雷鳥的毛色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原因是什么呢?觀察并描述雷鳥的羽毛顏色與環境的底色。想一想,雷鳥換羽毛與其生存環境有關系嗎?冬季的雷鳥夏季的雷鳥動物還有哪些策略適應季節變化? 雷鳥的換羽行為是為了適應其生活環境,為自己提供保護色。觀察結論:冬天雷鳥毛色為雪白色,春季為灰褐色,夏季為灰褐色加棕黃色斑紋,秋季為黃栗色。雷鳥所換的羽毛顏色和環境的底色保持相近。應用與拓展動物的體型大小與散熱快慢有關系嗎?在冰天雪地的地球北極,北極熊卻能正常生存。北極熊是如何御寒的?體型大小與散熱快慢有關系嗎?準備兩個大小相差較多的玻璃杯。將兩個杯內分別加滿熱水,用溫度計測量水溫。每隔3分鐘測量1次并記錄。總結你的實驗結果,結合生活在不同地區熊的體重進行分析,你有哪些發現?北極熊生活在北極體重:540千克左右黑熊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體重:150千克左右馬來熊生活在東南亞體重:45千克左右實驗分析:大玻璃杯熱水比小玻璃杯熱水熱量流失的慢,由此測體型大的比體型小的熱量流失的慢。實驗結論:體型大的比體型小的熱量流失的慢。大玻璃杯水溫(℃) 小玻璃杯水溫(℃)剛倒入杯中 68.8℃ 68.5℃3分鐘 66.2℃ 61.9℃6分鐘 63.7℃ 55.9℃30分鐘 50.8℃ 41.3℃結論:體型最大的北極熊散熱慢,能抵御寒冷,適宜生活在北極。體型最小的馬來熊散熱快,能抵御炎熱,適宜生活在東南亞。體重居中的黑熊散熱能力居中,適宜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本課思維導圖不同季節換羽動物體型大小與散熱快慢的關系對比實驗實驗結論冷—體型大大玻璃杯現象原因冬季換毛與羽毛的類型換毛現象換毛原因絨毛不同季節不同顏色適應周圍環境的變化小玻璃杯熱水熱—體型小動物的換毛與換羽一般春秋兩次適應溫度變化針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