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戰爭是一種特殊的政治延伸。在戰爭中,不同民族、不同類型、不同水平的文化,相遇并發生碰撞。古代戰爭對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亞歷山大東征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蒙古西征開啟了歐亞文明交流的新時代。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程標準:了解歷史上的重大戰爭對人類文化的破壞,以及戰爭帶來的不同文化的交鋒,認識戰爭在客觀上為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與重構提供了契機。1知識梳理與預習展示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1.概況: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入侵波斯,歷經10年征戰,滅亡了波斯帝國,征服從小亞細亞到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2.根據教材中的地圖并結合所學,思考亞歷山大帝國囊括了哪些古代文明?希臘文明埃及文明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2知識梳理與預習展示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3.據教材,分析亞歷山大遠征的影響希臘城邦底比斯被夷為平地,居民被賣為奴腓尼基名城推羅成年男性居民幾乎被屠殺,婦女兒童被賣為奴波斯古城波斯波利斯遭到劫掠,波斯王宮被燒毀在中亞,大量當地居民被屠殺,或被強制遷移到亞歷山大建立的城市中(1)破壞性:戰爭給被征服地區造成了嚴重破壞,在一定程度上打斷了被征服地區固有的文化發展進程。(2)積極性: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融合,有利于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推動“希臘化時代”出現。(亞歷山大)遠征在客觀上使希臘文明與埃及、巴比倫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觸、交流、融會,擴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圍,加快了人類歷史由分散走向整體的進程,在一個世界性的帝國內,世界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出現是必然的。3(1)“化”——表示過程、體現漸進性的特點(2)希臘化時代(公元前334-公元前30年):從亞歷山大遠征到羅馬最終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間大約300年。(時間)(3)希臘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帝國逐漸分裂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國和馬其頓王國,這些地區被稱為“希臘化世界”。(空間)亞歷山大確實開創了一個新時代——希臘化時代?!跋ED化”一詞源于希臘語,意思是“仿效希臘”。描繪這一時代的一個很恰當的說法就是,它是把希臘的文化和思想傳播到東方非希臘世界的一個時代。——[美]杰克遜·J·斯皮瓦格爾著董仲瑜等譯《西方文明簡史(第四版)上》“希臘化時代”4知識梳理與預習展示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4.閱讀教材,舉例說明“希臘化時代”的具體表現(1)亞歷山大統治期間——以希臘文化為主導,融合埃及和西亞文化埃及 自稱__________(宣誓政權的合法性和正統性)波斯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居,穿__________,沿用波斯帝國的_____,任用_________為官員,推廣____________。鼓勵馬其頓人和波斯人_____,以______________訓練波斯士兵。法老之子波斯帝國正統繼承人波斯服裝制度波斯人波斯禮儀馬其頓的方式通婚因地制宜5?緩和與被征服者的關系,鞏固統治(2)亞歷山大去世后——“希臘化世界”①民族融合: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逐漸融合②統治階層:統治階層 殖民者(希臘人、馬其頓人) 基本壟斷了__________,占有___________,并享受__________,保持著________的生活方式被征服地區原上層人士 不同程度地接受了__________(說希臘語、模仿希臘人的生活方式),部分人成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級官職國王的顧問和官員希臘文化大量土地稅收優惠希臘人雅典帕加馬安條克亞歷山大亞歷山大城繆斯宮收藏大量文化典籍,吸引學者前往研究知識梳理與預習展示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4.閱讀教材,舉例說明希臘化時代的具體表現③文化交流與成就:A.希臘文化中心逐漸_____:空間上由西移到東。帕加馬、安條克、亞歷山大城等成為新的希臘文化中心B.被征服地區的本土文化與希臘文化的______和______,促進了文學、科學等許多領域的發展。東移碰撞交流(2)亞歷山大去世后——“希臘化世界”6建立在東方學者數千年來的觀察和積累的資料基礎之上,體現了希臘化文化融合東西方文化的特點希臘化世界的西亞、北非文化希臘文化主要在城市和統治階級中傳播,普通民眾并未受到希臘文化太大的影響。希臘人與當地人存在族群矛盾。7知識梳理與預習展示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4.閱讀教材,舉例說明希臘化時代的具體表現③文化交流與成就:A.希臘文化中心逐漸_____:空間上由西移到東。帕加馬、安條克、亞歷山大城等成為新的希臘文化中心B.被征服地區的本土文化與希臘文化的______和______,促進文學、科學等許多領域的發展。C.西亞、北非地區的文化仍保持長期影響:在廣大的鄉村地區,農民仍如過去一樣,說著他們祖先的_____,保持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東移碰撞交流(2)亞歷山大去世后——“希臘化世界”語言原有的宗教和風俗●●●8原因:希臘人和馬其頓人是托勒密埃及的統治者,托勒密王朝對希臘人多有偏袒。與此相反,埃及人是被統治者,是與希臘人和馬其頓人不同的異族,所以這位希臘人試圖利用自己的希臘人身份,從國王那里獲得有利的判決。9無足輕重的事情都要上訴到國王那里,說明國王對所有事務有最后決定權,反映托勒密埃及統治的專制性。這恰是傳統埃及法老的統治方式。知識梳理與預習展示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5.10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1206年,鐵木真被推舉為大漢,尊稱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統一了蒙古草原。蒙古汗國的建立知識梳理與預習展示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1.概況:據教材正文和地圖,簡要敘述蒙古三次西征的基本情況 時間 人物 概況第一次 1219-1225年 成吉思汗第二次 滅金后,1235-1242年 拔都第三次 13世紀中葉(1252-1260年) 旭烈兀滅掉花刺子模,蒙古軍隊直抵黑海北岸征服今俄羅斯、烏克蘭地區的諸多公國和部族,一直打到今德國、匈牙利和巴爾干半島攻占巴格達;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形成四大汗國,將元朝尊為宗主國11知識梳理與預習展示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2.根據教材中的地圖并結合所學,思考蒙古西征涉及世界哪些文明?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教文明中華文明12知識梳理與預習展示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3.據教材,概述蒙古西征的主要影響。①版圖:②經濟:③文化:④民族遷徙:忽必烈建立元朝前后,蒙古在其他統治區形成了四大汗國,它們在名義上仍將元朝尊為宗主國給被征服地區的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破壞客觀上推動了東西方的交流引發較大規模的民族遷徙,使歐亞內陸的民族分布產生了變化,一些被征服地區的文化面貌有所改變材料 來自亞洲腹地的原始游牧民族蒙古人,對世界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們征服的規模無與倫比……亞洲和大部分歐洲的政治組織都變換了。許多地區的人民被滅絕或四散,永遠改變了種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發生了變化。橫越歐亞大陸的道路由一個政權所控制,旅行變得安全了。在中斷了一千年之后,歐洲人又能進入亞洲和遠東了。——【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主編,毛昭晰等譯《泰晤士世界歷史地圖集》13互學環節 合作探究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1.“希臘化時代”的文化特點材料一 從亞歷山大東征到公元前30年羅馬最終征服托勒密埃及,這一時期被西方學者稱為“希臘化時代”。在這段時間里,希臘文化隨著希臘人的足跡擴散開來,同時與東方諸文明進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這種新文化也就是“希臘化文化”。——摘編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在希臘化時代,希臘文化的中心逐漸東移,亞歷山大城、安條克和帕加馬等成為新的希臘文化中心。——部編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三第十一課材料三根據以上材料,概括“希臘化時代”的文化特點。14(1)從總體上看,“希臘化時代”文化具有多元性和開放性的特點(以希臘文化為主導,融合西亞和北非文化)。(2)文化融合是軍事征服的結果;(3)文化中心逐漸東移;(4)文化交往從以往的單向性發展為雙向性;(5)交往趨勢是融合型的文化取代純粹的東方文化和希臘文化。“希臘化時代”的文化特點15互學環節 合作探究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2.蒙古帝國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材料一 從成吉思汗動身西征起,蒙古人就采用了中原的“驛站”制度。據不完全統計,蒙古帝國時期,僅元各行省范圍內設置的主要水陸驛站就達1500多處。這一制度,對于東西方之間,中原和北方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的暢通和擴大,起到了相當重要的推動作用。材料二 蒙古西征橫掃歐亞大陸,消除了國界的限制,使整個亞洲暢通無阻?!⒗貐^的天文、數學、醫藥、建筑、藝術等成果傳入了中國;中國的歷史、算術、制圖、醫學和藝術等方面的成就,通過阿拉伯人更加廣泛地傳播到西方,這些都對西方社會的變革和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蒙古帝國內外發達的交通(或“驛站”制度),為東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極為便利的條件。蒙古西征幾乎把亞洲合為一體,加速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過程。16互學環節 合作探究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2.蒙古帝國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材料三 蒙古帝國時期,歐洲的商人、使節、游人來遠東的絡繹不絕。他們或長期留居,經商傳教,其中不少人在政治上被蒙古帝國所重用。與此同時,蒙古帝國也常派使節、商隊到歐洲。材料四 蒙古帝國時期,在東方的各大城市和要鎮中都有西方商人經商,東西方貿易在蒙古帝國經濟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肮ぁ薄ⅰ搬t”被蒙古人看成是“人才”。蒙古帝國時,東西方醫師和名工巧匠,常被相互調換,為統治者服務。材料五 《馬可 波羅游記》中記載,元世祖忽必烈對馬可 波羅講過這么一段話:“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他人敬穆罕默德,我不曉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們,求他們庇佑我。”通過宗教傳播,不僅使不同的宗教受到了影響,而且在宗教傳播過程中由于人們的廣泛交往,使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甚至連物質文化等方面也都受到了影響。蒙古帝國將歐亞大陸連成一片,恢復加強了東亞和歐洲之間的直接交往,擴大了東西方文化交流蒙古統治者注重對東西方貿易和技術交流的保護,助推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蒙古帝國的宗教兼容并蓄政策,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17【拓展深化】1.蒙古西征對不同地域文化所產生的影響對中亞和西亞:①伊斯蘭文明受到戰爭的沉重打擊,后來逐漸恢復。②受到蒙古文化的影響。但蒙古的后裔逐漸被當地的文化和民族所同化。對中國:①種族交融:成為“色目人”。②基督教、伊斯蘭教在中國得到更大范圍的傳播。③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躍,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特別是對西方的了解有明顯進步。對歐洲:①中國的四大發明傳入西方,推動歐洲的社會轉型。②加強了東西方貿易往來。③引起了西方人對東方的向往,刺激了西方的殖民擴張。18【拓展深化】2.蒙古西征對近代歐洲的影響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時,也摧毀或動搖了歐洲教皇統治的經濟基礎,尤其是蒙古對征服地區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讓歐洲人開始質疑教會的觀點和主張。這一點極為重要,是后來文藝復興的社會基礎。可以說,沒有蒙古西征對歐洲教皇和封建的沉重打擊,歐洲社會很難跨入文藝復興。13世紀蒙古西征,14世紀就開始文藝復興,兩者有著明顯的邏輯關系。對資產階級社會的到來:推動四大發明在西方的進一步傳播及應用,其中火藥、指南針、印刷術,更被馬克思譽為預兆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對文藝復興:蒙古帝國侵入西方時,整個歐洲正處在中古時期,封建神學為整個社會的精神支柱,使人們的思想受到了禁錮,而蒙古人的西征打破了這一局面。在蒙古人對封建制度的打擊和對歐洲傳統觀念的摧毀之下,歐洲人對以前深信不疑的神學所宣傳的觀點產生了質疑。19【拓展深化】2.蒙古西征對近代歐洲的影響蒙古人對貿易的重視在世界歷史上的貢獻也不應該被忽視。蒙古人不僅鼓勵和推動貿易發展,也直接或間接地扶植新產品和新商品……在蒙古人提供的保護之下,商品變得更加便宜,也更加充足……蒙古人在歐亞大陸上的商人及其他旅人的休息之處建起了大量旅店,也設置了巡邏兵,在絲綢之路上維持治安。隨著蒙古帝國的崩潰安全性降低,成本提高,導致一些歐洲人開始尋找新的商路,其中之一便是熱那亞航海家哥倫布。——摘編自【美】梅天穆《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對新航路開辟:蒙古西征給歐洲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們對東方的好奇從未停止過,《馬可·波羅行紀》對東方的神奇渲染更是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無限遐想,召喚著探險家不顧一切艱難險阻探尋通往東方的航線。20對于亞歷山大的評價,從古代以來就存在爭議。阿里安的《亞歷山大遠征記》對他評價頗高,因為阿里安的材料主要來自托勒密和阿利斯托布魯斯。這兩人都是亞歷山大的將軍,而且后來都稱了王,需要抱緊亞歷山大這棵大樹。因此《亞歷山大遠征記》吹捧之處甚多。但也有一些古代作家,典型的是部分羅馬作家,對亞歷山大的殘暴多有批評。近代早期西方學術界對亞歷山大一般持肯定態度。那時正是西方殖民擴張的時代,需要亞歷山大這樣的“英雄”為西方的殖民掠奪和擴張正名。【拓展深化】查爾斯·勒布倫《亞歷山大大帝和波魯斯》(1671年,法國)3.學術觀點:關于亞歷山大的評價問題2120世紀以來,尤其是二戰以后,學術界對亞歷山大的評價越來越客觀。美國學者貝狄安指出亞歷山大是個精明的政客;20世紀80年代以后的學者如埃利斯、勃斯沃斯和霍恩布洛爾等,或強調馬其頓國家發展對亞歷山大的作用,或強調腓力二世的貢獻,或強調波斯制度與文化對亞歷山大的影響。他們更多地注意到亞歷山大帝國的短命,指出亞歷山大在征服戰爭中非常殘暴,他執行的政策,不管是軍事的還是政治的,都是失敗的。他所謂的融合東西方文化的政策,實際是一種勝利者對戰敗者的掠奪和欺凌。從亞歷山大未能為帝國建立一套穩定的制度并保持帝國統一而言,他無疑是失敗的;他在征服東方的過程中,在推羅、加沙以及中亞的屠殺政策,無疑也是殘暴的;他遠征的目的也不是融合東西方,而是滿足自己無止境的野心。但他的征服客觀上把印度河流域到巴爾干的廣大地區置于統一帝國(后來是希臘化世界)的統治之下,這為東西方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礎,因此對地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羅馬帝國后來的統治和政策。【拓展深化】對亞歷山大的評價服務于現實需要22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亞歷山大遠征希臘化時代蒙古西征:三次西征東西方交流歐洲傳教士來華、列班·掃馬訪歐民族遷徙希臘文化融合埃及和西亞文化;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逐漸融合;希臘文化的中心逐漸東移,亞歷山大城、安條克和帕加馬成為新的希臘文化中心;文學、科學等領域的發展都促進了中西文化之間的交流23小結1.有學者研究了公元前3世紀埃及文獻中村長和村莊書吏的名字,統計發現:希臘名字的村長有46人,村莊書吏3人;埃及名字的村長有3人,村莊書吏20人;既有希臘名字又有埃及名字的村長15人,村莊書吏1人。由此推之,當時( )A. 希臘人成為埃及的統治階層 B. 希臘文化取代了埃及文化C. 希臘化成為埃及的社會風尚 D. 希臘文化的中心逐漸東移孟凱斯(埃及人)擔任基層書吏,經常要和埃及人打交道,埃及名字會給工作帶來便利。在與上級聯絡時希臘名字就會派上用場,擁有希臘名字在基層社會也是一種享有地位的標志。——徐曉旭《文化選擇與希臘化時代的族群認同》【達標訓練 限時檢測】A242.《世界史綱》寫道:“亞歷山大去世以前,尤其是在他去世以后,人們有時間對他進行考慮時,關于一個世界性的法律和組織的想法在人們心目中已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概念了?!弊髡咭庠谡f明,亞歷山大遠征( )A.擴大了希臘文化影響 B.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匯C.改變了人們的世界觀 D.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達標訓練 限時檢測】3. 亞歷山大的部隊進入埃及后,亞歷山大向孟菲斯的神牛化身阿匹斯獻祭,并致以崇高敬意;在規劃亞歷山大里亞時,他特地辟出空間供奉埃及繁殖女神;他還親自拜訪錫瓦綠洲的阿蒙神廟,對阿蒙神表現出特別的尊重。亞歷山大此舉意在( )A.籠絡埃及神職人員B.擴大希臘文化影響力C.確立統治的合法性D.改變馬其頓宗教信仰CC254.有學者認為,蒙古西征把原來因地理、政治、經濟條件不同而互相阻隔的地區連成一片,絲綢之路一度暢通無阻,實現了人類文明的大交流;也有學者認為,歐洲戰爭的種族主義和專制主義始于東歐,在某種程度上可將其歸因于蒙古西征對俄羅斯人的個性和俄羅斯制度的影響。這表明( )A.歷史研究無法取得一致的結論B.戰爭對人類文明具有雙重影響C.蒙古西征使絲綢之路從此暢通D.蒙古西征實現亞歐大陸的統一【達標訓練 限時檢測】B265. 有學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時,卻也摧毀或動搖了歐洲教皇統治的經濟基礎,尤其是蒙古對征服地區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讓歐洲人開始質疑教會的觀點和主張。這說明蒙古西征客觀上( )加強了文化交流B. 推動了民族遷徙促進了思想解放D. 引發了宗教改革【達標訓練 限時檢測】6.在一個初始力量的推動下,可能會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導致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下列事件不屬于蒙古西征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的是( )A.火藥等技術的西傳B.馬其頓王國被吞并C.大規模的民族遷徙D.馬可 波羅自陸路來華CB27我們要辯證看待古代戰爭對文化的影響,一方面給被征服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另一方面,客觀上又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機。當今社會,我們要盡量避免戰爭,避免戰爭帶來的危害。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我們倡導“文明的交流與互鑒”,在維護世界和平的前提下促進文明間的和諧共生。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沖突”,就可以實現文明和諧。28結語學習內容:《 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課標核心素養要求 1.時空觀念:結合歷史地圖,了解亞歷山大東征和蒙古西征。2.歷史解釋:概述希臘化時代的特點和蒙古西征的影響,認識戰爭造成了文化破壞,也在客觀上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機。3.唯物史觀:辯證地看待戰爭對文化的影響,認識古代戰爭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歷史意義。學習目標 1.通過了解古代歷史上的著名戰爭,理解戰爭對人類文化的破壞,以及造成的文化斷裂。2.認識戰爭在客觀上為不同文化的碰撞提供了契機。學習過程 教學筆記【自學環節·預習初探】【學習活動一】閱讀課文內容,解決以下問題一、亞歷山大遠征與“希臘化時代”1.概況:公元前334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率軍入侵波斯,歷經10年征戰,滅亡了波斯帝國,征服從小亞細亞到印度河流域的廣大地區。2.根據教材中的地圖并結合所學,思考亞歷山大帝國囊括了哪些古代文明?3.據教材,分析亞歷山大遠征的影響(提示:破壞性+建設性)(1)破壞性:(2)積極性:★【希臘化時代】(1)“化”——表示過程、體現漸進性的特點(2)希臘化時代(公元前334-公元前30年):從亞歷山大遠征到羅馬最終征服托勒密埃及之間大約300年。(時間)(3)希臘化世界: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帝國逐漸分裂為托勒密埃及、塞琉古王國和馬其頓王國,這些地區被稱為“希臘化世界”。(空間)4.閱讀教材,舉例說明希臘化時代的具體表現(1)亞歷山大統治期間——以希臘文化為主導,融合埃及和西亞文化埃及自稱__________(宣誓政權的合法性和正統性)波斯以________________自居,穿__________,沿用波斯帝國的______,任用_______為官員,推廣___________。鼓勵馬其頓人和波斯人_____,以_______________訓練波斯士兵。(2)亞歷山大去世后——“希臘化世界”①民族融合:希臘人和馬其頓人逐漸融合②統治階層:統治階層殖民者希臘人、馬其頓人基本壟斷了___________,占有_________,并享受__________,保持著________的生活方式被征服地區原上層人士不同程度地接受了_________(說希臘語、模仿希臘人的生活方式)部分人成為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文化交流與成就:A.希臘文化中心逐漸_____:空間上由西移到東。帕加馬、安條克、亞歷山大城等成為新的希臘文化中心B.被征服地區的本土文化與希臘文化的_____和______,促進文學、科學等許多領域的發展。a.文學、史學、地理學領域: 學者們系統整理和研究了《___________》和古典希臘的_____、______、________作品,基本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版本。b.科學領域:歐幾里得編寫《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了著名的物理學定理;埃拉托斯提尼精確計算__________;醫生通過解剖尸體,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進行了基礎研究。C.西亞、北非的文化仍在希臘化世界保持長期影響, 在廣大鄉村地區,農民仍說著他們祖先的______,保持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_。5.閱讀教材【學思之窗】中的材料,回答問題公元前218年5月5日,一個希臘人與一個埃及婦女發生沖突。后者把尿倒在希臘人身上,而且拒絕道歉。這個希臘人寫信向托勒密埃及的國王控告說:國王啊,我請求你,如果你同意,就請不要坐視一個埃及女人這樣無理地侮辱我,我是一個希臘人,一個外地人。——摘譯自《恩泰克賽伊斯莎草紙文獻》英文版這本是一場平常的民間糾紛,但這個希臘人為什么特別強調自己的希臘人身份和對方的埃及人身份?二、蒙古西征與東西方交流1.據教材正文和地圖,簡要敘述蒙古三次西征的基本情況時間人物概況第一次1219-1225年成吉思汗第二次滅金后,1235-1242年拔都第三次13世紀中葉(1252-1260年)旭烈兀2.根據教材中的地圖并結合所學,思考蒙古西征涉及世界哪些文明?3.據教材,概述蒙古西征的主要影響。①版圖:②經濟:③文化:A.第二次西征后,兩位____________到達______與蒙古交涉,他們撰寫的_________流傳至今。B.意大利旅行家__________口述記錄的《_______________》,展示了一個富庶而神奇的東方世界,對以后幾個世紀的歐洲航海、探險活動產生了很大影響。C._______人列班 掃馬經由__________到______訪問,見到了教皇和英、法國王。④民族遷徙:引發了較大規模的民族遷徙,使歐亞內陸的__________產生了變化,一些被征服地區的_________有所改變。A.由東向西遷徙:主要是西征的__________。14世紀后,與當地居民______。B.由西向東遷徙:大批移民自西東遷,進入中國中原地區。他們來自不同地域,說著不同的語言,被稱為“_______”。他們中的大部分后來融入漢族和蒙古族。 【互學環節·合作探究】【學習活動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希臘化時代”的文化特點材料一 從亞歷山大東征到公元前30年羅馬最終征服托勒密埃及,這一時期被西方學者稱為“希臘化時代”。在這段時間里,希臘文化隨著希臘人的足跡擴散開來,同時與東方諸文明進行了深刻的融合,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這種新文化也就是“希臘化文化”?!幾择R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在希臘化時代,希臘文化的中心逐漸東移,亞歷山大城、安條克和帕加馬等成為新的希臘文化中心。——部編版高中歷史選擇性必修三第十一課材料三根據以上材料,概括“希臘化時代”的文化特點。2.蒙古帝國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材料一 從成吉思汗動身西征起,蒙古人就采用了中原的“驛站”制度。據不完全統計,蒙古帝國時期,僅元各行省范圍內設置的主要水陸驛站就達1500多處。這一制度,對于東西方之間,中原和北方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的暢通和擴大,起到了相當重要的推動作用。材料二 蒙古西征橫掃歐亞大陸,消除了國界的限制,使整個亞洲暢通無阻?!⒗貐^的天文、數學、醫藥、建筑、藝術等成果傳入了中國;中國的歷史、算術、制圖、醫學和藝術等方面的成就,通過阿拉伯人更加廣泛地傳播到西方,這些都對西方社會的變革和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材料三 蒙古帝國時期,歐洲的商人、使節、游人來遠東的絡繹不絕。他們或長期留居,經商傳教,其中不少人在政治上被蒙古帝國所重用。與此同時,蒙古帝國也常派使節、商隊到歐洲。材料四 蒙古帝國時期,在東方的各大城市和要鎮中都有西方商人經商,東西方貿易在蒙古帝國經濟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肮ぁ薄ⅰ搬t”被蒙古人看成是“人才”。蒙古帝國時,東西方醫師和名工巧匠,常被相互調換,為統治者服務。材料五 《馬可 波羅游記》中記載,元世祖忽必烈對馬可 波羅講過這么一段話:“有人敬耶酥,有人拜佛,其他人敬穆漢默得,我不曉得哪位最大,我便都敬他們,求他們庇佑我。”通過宗教傳播,不僅使不同的宗教受到了影響,而且在宗教傳播過程中由于人們的廣泛交往,使科學技術、文學藝術,甚至連物質文化等方面也都受到了影響。根據材料概括蒙古帝國是如何推動東西方文化交流的。 【拓展閱讀·深化理解】【學習活動三】1.蒙古西征對不同地域文化所產生的影響對中亞和西亞:①伊斯蘭文明受到戰爭的沉重打擊,后來逐漸恢復。②受到蒙古文化的影響。但蒙古的后裔逐漸被當地的文化和民族所同化。對中國:①種族交融:成為“色目人”。②基督教、伊斯蘭教在中國得到更大范圍的傳播。③中外文化交流更加活躍,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特別是對西方的了解有明顯進步。對歐洲:①中國的四大發明傳入西方,推動歐洲的社會轉型。②加強了東西方貿易往來。③引起了西方人對東方的向往,刺激了西方的殖民擴張。2.蒙古西征對歐洲的影響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時,也摧毀或動搖了歐洲教皇統治的經濟基礎,尤其是蒙古對征服地區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讓歐洲人開始質疑教會的觀點和主張。這一點極為重要,是后來文藝復興的社會基礎??梢哉f,沒有蒙古西征對歐洲教皇和封建的沉重打擊,歐洲社會很難跨入文藝復興。13世紀蒙古西征,14世紀就開始文藝復興,兩者有著明顯的邏輯關系。蒙古人對貿易的重視在世界歷史上的貢獻也不應該被忽視。蒙古人不僅鼓勵和推動貿易發展,也直接或間接地扶植新產品和新商品……在蒙古人提供的保護之下,商品變得更加便宜,也更加充足……蒙古人在歐亞大陸上的商人及其他旅人的休息之處建起了大量旅店,也設置了巡邏兵,在絲綢之路上維持治安。隨著蒙古帝國的崩潰安全性降低,成本提高,導致一些歐洲人開始尋找新的商路,其中之一便是熱那亞航海家哥倫布。3.學術觀點:關于亞歷山大的評價問題 對于亞歷山大的評價,從古代以來就存在爭議。阿里安的《亞歷山大遠征記》對他評價頗高,因為阿里安的材料主要來自托勒密和阿利斯托布魯斯。這兩人都是亞歷山大的將軍,而且后來都稱了王,需要抱緊亞歷山大這棵大樹。因此《亞歷山大遠征記》吹捧之處甚多。但也有一些古代作家,典型的是部分羅馬作家,對亞歷山大的殘暴多有批評。近代早期西方學術界對亞歷山大一般持肯定態度。那時正是西方殖民擴張的時代,需要亞歷山大這樣的“英雄”為西方的殖民掠奪和擴張正名。 20世紀以來,尤其是二戰以后,學術界對亞歷山大的評價越來越客觀。美國學者貝狄安指出亞歷山大是個精明的政客;20世紀80年代以后的學者如埃利斯、勃斯沃斯和霍恩布洛爾等,或強調馬其頓國家發展對亞歷山大的作用,或強調腓力二世的貢獻,或強調波斯制度與文化對亞歷山大的影響。他們更多地注意到亞歷山大帝國的短命,指出亞歷山大在征服戰爭中非常殘暴,他執行的政策,不管是軍事的還是政治的,都是失敗的。他所謂的融合東西方文化的政策,實際是一種勝利者對戰敗者的掠奪和欺凌。從亞歷山大未能為帝國建立一套穩定的制度并保持帝國統一而言,他無疑是失敗的;他在征服東方的過程中,在推羅、加沙以及中亞的屠殺政策,無疑也是殘暴的;他遠征的目的也不是融合東西方,而是滿足自己無止境的野心。但他的征服客觀上把印度河流域到巴爾干的廣大地區置于統一帝國(后來是希臘化世界)的統治之下,這為東西方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礎,因此對地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羅馬帝國后來的統治和政策。【達標訓練 限時檢測】【學習活動四】1.有學者研究了公元前3世紀埃及文獻中村長和村莊書吏的名字,統計發現:希臘名字的村長有46人,村莊書吏3人;埃及名字的村長有3人,村莊書吏20人;既有希臘名字又有埃及名字的村長15人,村莊書吏1人。由此推之,當時( )A. 希臘人成為埃及的統治階層 B. 希臘文化取代了埃及文化C. 希臘化成為埃及的社會風尚 D. 希臘文化的中心逐漸東移2.《世界史綱》寫道:“亞歷山大去世以前,尤其是在他去世以后,人們有時間對他進行考慮時,關于一個世界性的法律和組織的想法在人們心目中已是一個切實可行的概念了?!弊髡咭庠谡f明,亞歷山大遠征( )A.擴大了希臘文化影響 B.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匯 C.改變了人們的世界觀 D.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3. 亞歷山大的部隊進入埃及后,亞歷山大向孟菲斯的神?;戆⑵ニ公I祭,并致以崇高敬意;在規劃亞歷山大里亞時,他特地辟出空間供奉埃及繁殖女神;他還親自拜訪錫瓦綠洲的阿蒙神廟,對阿蒙神表現出特別的尊重。亞歷山大此舉意在( )A.籠絡埃及神職人員 B.擴大希臘文化影響力 C.確立統治的合法性 D.改變馬其頓宗教信仰4.有學者認為,蒙古西征把原來因地理、政治、經濟條件不同而互相阻隔的地區連成一片,絲綢之路一度暢通無阻,實現了人類文明的大交流;也有學者認為,歐洲戰爭的種族主義和專制主義始于東歐,在某種程度上可將其歸因于蒙古西征對俄羅斯人的個性和俄羅斯制度的影響。這表明( )A.歷史研究無法取得一致的結論 B.戰爭對人類文明具有雙重影響C.蒙古西征使絲綢之路從此暢通 D.蒙古西征實現亞歐大陸的統一5. 有學者指出,蒙古西征在踏碎了城市的同時,卻也摧毀或動搖了歐洲教皇統治的經濟基礎,尤其是蒙古對征服地區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讓歐洲人開始質疑教會的觀點和主張。這說明蒙古西征客觀上( )A. 加強了文化交流 B. 推動了民族遷徙 C. 促進了思想解放 D. 引發了宗教改革6.在一個初始力量的推動下,可能會引發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導致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多米諾骨牌效應”。下列事件不屬于蒙古西征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的是( )A.火藥等技術的西傳 B.馬其頓王國被吞并 C.大規模的民族遷徙 D.馬可 波羅自陸路來華【繪制思維導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1課 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pptx 第11課 古代戰爭與地域文化的演變.學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