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2單元《我們自己》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教材版本 教科版(2017) 單元(或主題)名稱 我們自己主題概述 人與動植物的相同之處在于生命體的基本構成和生長變化,而不同之處在于人體能夠通過感覺器官收集信息之后展開復雜的學習活動,并能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積累思想和情感。在“我們自己”這個單元中,我們將了解到自己身體的基本結構,了解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感覺器官,還有回顧以及期盼自己身體的生長變化。這些內容與前面學習的動植物的內容,共同為小學低年級段的我們展開一個較為寬大的生命圖景。課標要求 一、核心概念:生命系統的構成層次 二、學習內容: 5.5.4識別人的眼、耳、鼻、舌、皮膚等器官,列舉這些器官的功能與保護方法。 三、學業要求: (1)識別人體的感覺器官。 (2)能利用多種感官觀察身邊常見生物的外部形態特征。教材分析 本單元共有六課,分兩個層次結構:前四課從身體的結構入手,逐步發展到對感覺器官的認識。最后兩節課為學生提供了一次關注自身健康成長的機會。 本單元從認識人體的外部結構引入,設計了一些用感官(眼、耳、鼻、舌、皮膚)感知各種環境刺激的活動,并引導學生感受自己的成長發育過程,以此促進他們理解人的生命特征,并為他們在小學中、高學段學習人體系統打下基礎。在這個單元中,學生將有機會觀察討論人體的基本結構。將眼、耳、鼻、舌和皮膚作為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感覺器官來認識,嘗試回顧自己的生長以及期盼自己身體的生長變化。 學生主要完成兩個任務:一是通過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了解自己感覺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觀察中發現感覺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經驗,能夠幫助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在識別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二是要發展自己的健康意識,通過回顧之前的生長變化,學生將對自己身體健康生長的意識與對未來幾年身體生長變化的期盼相結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識。學情分析 “我們自己”單元是繼“植物”和“動物”之后的第三個有關生命科學的單元,從一年級開始,不同的觀察活動都將感覺器官的觀察活動作為一個活動重點來處理,學生對于感覺器官的功能已經很熟悉,所以在感覺器官的認識活動中,重點呈現了感覺器官對于人認識世界所具有的學習功能的表現,教學中的活動表現出從感覺入手到知覺判斷的過程。 對二年級學生而言,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為身體就是自己,而陌生是因為學生還沒有正式對身體開展有目的地觀察和認識,教師只要善加引導就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行為。單元目標 一、科學觀念 (1)我們身體是由共同的外部結構和許多內部結構構成的,這些可以被觀察和描述。 (2)眼、耳、鼻、舌、皮膚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及其變化等,具有學習的功能。 (3)從出生到現在,我們在不斷生長。 二、科學思維 (1)通過用感覺器官進行觀察,了解自己感覺器官的基本功能,在觀察中發現感覺器官所接收的信息和已有的經驗,能夠幫助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在識別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分析和判斷。 (2)通過回顧之前的生長變化,學生將對自己身體健康生長的意識與對未來幾年身體生長變化的期盼相結合,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識。 三、探究實踐 (1)能夠從外部觀察頭、頸、軀干和四肢組成的身體的基本結構。 (2)能夠用摸、聽等方法,探知自己身體內部的情況。 (3)能夠認識到感覺器官能讓我們觀察到具體的事物,以此區分事實與想象。 (4)能認識到通過感覺器官能獲取事物相同與不同特征,用比較方法識別不同事物。 (5)能夠知道感覺器官的綜合運用,能夠更加全面地認識事物和做出反應。 (6)能夠通過比較、測量,知道身體在生長變化。 (7)能夠關注未來身體的生長,認同健康生活是自己的責任。 四、態度責任 (1)能夠如實講述觀察到的事實。 (2)能夠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觀察認識事物。 (3)能夠保持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保持科學研究的興趣。 (4)愿意在小組合作中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愿意傾聽他人的意見。單元結構化活動達成評價 圍繞課時學習目標 1.關注課堂問題預設與學生課堂反饋表現。 2.作業設計與學生答題正確率的及時分析。 3.對《我們自己》的測試性評價。 圍繞單元和主題目標 分層設置單元測試。單元課時課型規劃 課 時課型課時內容課時目標 (單元目標分配)課時學習任務(或問題)(一般1-2個)達成評價1觀察課觀察我們的身體(1)能夠觀察并描述身體的外部結構 (2)能夠用摸、聽等方法,探知身體的內部的情況。關于我們的身體,你知道些什么?(1)知道我們的身體基本結構分為頭、頸、軀干和四肢,身體外形具有左右對稱的特點。 (2)知道身體內部還有很多我們看不到的結構,如骨骼、肌肉、心臟等。1實驗課通過感官來發現能夠采用實驗的方式,研究感覺器官能做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感覺器官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世界是什么樣子。知道眼、耳、鼻、舌、皮膚是我們的感覺器官,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及其變化等。1實驗課 觀察與比較(1)能夠用比較的方法認識事物的特征和變化 (2)能夠使用準確的詞語進行描述。利用感覺器官,我們能夠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很多事物的不同之處。知道感覺器官觀察到的信息,可以通過比較、分析等活動,讓我們認識周圍的事物特征及其變化。1實驗課測試反應快慢 通過簡單的數據比較,可以發現我們反應速度的變化。在翻拍手游戲中用到了哪些感覺器官? (1)知道感覺器官能幫助我們做出反應。 (2)知道反復的訓練能夠提升反應的速度。1觀察課發現生長 能夠通過比較、測量,知道身體在生長變化。你注意過自己身體變化嗎?知道自己身體不斷生長。1實驗課身體的“時間膠囊”能夠通過對長輩、哥哥姐姐們身體生長情況了解,推測自己身體生長變化情況。做個“時間膠囊” 把自己現在身體信息和預計小學畢業時身體信息記錄下來。 知道在今后的一段時間里,我們會不斷地生長。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5《發現生長》教學設計一、素養目標1.科學觀念:從出生到現在,我們都在不斷地生長。2.科學思維:運用比較、測量的方法,發現身體在生長變化。3.探究實踐:(1)能夠如實講述自己的身體變化。(2)能夠嘗試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和發現自己的身體變化。4.態度責任:能夠關心自己和他人,我們都有著生長發育的過程。二、教學重難點重點:能發現并認識到從出生到現在,我們都在不斷地生長。難點:嘗試從不同角度證明自己身體的生長變化。三、評價任務評價任務 評價標準 表現程度 自評 互評 師評☆☆☆ ☆☆ ☆身體年年生長 能用比較方法證明自己生長變化 能 基本能 不能計算增加多少 能通過計算方法發現身體發育差異性 能 基本能 不能身體天天生長 能發現身體天天緩慢生長 能 基本能 不能學習收獲四、教學過程學習活動 設計意圖 效果評價(一)情境導入 1.猜猜我是誰? 教師課前收集學生小時候照片,課堂展示,讓學生猜測。 引導學生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們互不認識? 明確:長大了,模樣變了。 2. 我們從出生到現在,你發現我們在成長嗎? 明確: (1)會走路,會說話 (2)知道幫助媽媽做家務了 (3)開始上學 3. 思考:我們出生后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學會走路、說話,并且不斷生長。怎樣證明我們的身體在不斷地生長 通過圖片猜測活動,讓學生認識到成長變化,然后聚焦問題,激發探究興趣。 關注學生對自己模樣變化的認識。(二)探究活動 評價活動一:身體年年生長 怎樣證明我們的身體在一年一年地生長?你找到哪些證據? 明確: 往年的衣服小了,不能穿了 往年的鞋子小了,不能穿了 (3)從照片上看,我們在年年成長(爬——走——跑) (4)從身體發育記錄表上,我們發現自己在年年成長(身高和體重都在逐年增加) (5)從牙齒的變化上,我們發現自己在成長(乳牙掉了,恒牙長出來了) (6)從手印的變化上,我們發現自己在成長(手掌變大了) 活動評價二:計算增加多少 從家庭長輩那里得知,我們剛出生的時候身高和體重是多少?最近一次的學校體檢,我們的身高和體重又是多少? 1.計算一下,我們的體重和身高比出生時多了多少 比如,剛出生時,體重3千克,身長50厘米;二年級時,體重25千克,身高130厘米。 身高增加:130-50=80(厘米) 體重增加:25-3=22(千克) 2. 我們每個人的身高和體重增加的數量是一樣的嗎?說明什么問題? 明確:不一樣,我們的身體發育是有差異的。 活動評價三:身體天天生長 從哪些地方能知道我們的身體每天都在生長? 提示: (1)大概幾天前剪了指甲? (2)大概多久剪一次頭發? 明確: 指甲每天都在緩慢生長,頭發每天都在緩慢生長。 【小結】 我們的身體每天都在緩慢地生長著。 活動一:引導學生用比較的方法來證明自己生長的變化。 活動二:引導學生通過計算來證明自己生長變化。 活動三:幫助學生認識身體緩慢生長的過程。 活動一:關注學生能否找到身體生長變化的證據。 活動二:關注學生是否發現我們身體發育差異性。 活動三:關注學生能否認識到身體緩慢生長的特點。(三)研討 1. 我們的生長還表現在哪些方面? 明確: (1)吃飯不用別人喂 (2)睡覺自己睡 (3)學習不用別人監督 小結:通過多次訓練有些技能可以被強化和提高,這些也是我們身體生長變化的一個方面。 2. 我們對自己的生長有怎樣的期望? 明確: (1)保持愉悅心情,快樂每一天 (2)經常鍛煉,擁有健康的身體 總結提升課堂知識 對學生的回答及時肯定、表揚(四)知識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談收獲、啟示,實現科學育人。 鼓勵學生多談收獲,及時給予表揚。五、成果集成知道從出生到現在,我們都在不斷地生長。六、作業設計【知識技能類作業】1.填空題(1)我們在出生后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學會走路說話,并且我們的身體在不斷________。(2)經過計算,我們的身高和體重比出生時都_________。(3)指甲、頭發,每天都在緩慢地________。2.判斷題(1)媽媽最近體重減少了一斤,說明她停止了生長。( )(2)我們的頭發是在生長的。( )(3)小時候的衣服和鞋襪現在穿不進去了,說明我們長大了。( )(4)小明說我的身高會不斷地長下去,不會停止。( )3.選擇題(1)小明同學今年上二年級,身高是125cm,他六年級時的身高可能是( )A.120cm B.125cm C.155cm(2)下列不能證明我們的身體在生長的證據是( )A.長高了 B.換乳牙 C.我學會了做飯(3)從一年級到二年級,我們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A.身高 B.體重 C.性別【綜合實踐類作業】聽家長講一個有關我們成長的故事,再講給其他同學聽。參考答案1.(1)生長 (2)增加 (3)生長2.(1) (2)√ (3)√ (4) 3.(1)C (2)C (3)C七、板書設計發現生長 變化 衣著 照片 身高 體重 牙齒 頭發 指甲 生長八、教學反思從出生到小學階段,學生經歷了一個生長發育階段,身體變化很大。進入小學階段,學生從入學到小學畢業又要經歷六年的時間,這段時間學生的身體變化也會十分明顯。2年級的學生面對自己身體的生長,既能夠看到之前的發展,也能夠為今后的生長做出必要的準備。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是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健康生活的意識也需要在這個時間段內逐步養成。對于學生健康意識的培養,我們希望學生能夠做到“對以往生活的回顧,對未來生活的企劃”。當學生在高年級進一步了解身體的生長發育的問題時,能夠利用在此時積累下來的經驗和認識。 在本節課中,教師要帶領學生做的活動是一起回顧2年級以前的身體生長,讓學生發現自己身體的變化。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將有機會去尋找自己從小到大的生長發育的痕跡。小時候的衣服、照片、生長記錄、家長的回憶都將是學生要收集的信息。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2張PPT)2.5發現生長教科版二年級下冊內容總覽新知講解05課堂練習06課堂總結07板書設計08作業布置09目錄03核心素養目標04新知導入0102單元主題概述單元教學結構圖單元主題概述人與動植物的相同之處在于生命體的基本構成和生長變化,而不同之處在于人體能夠通過感覺器官收集信息之后展開復雜的學習活動,并能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積累思想和情感。在“我們自己”這個單元中,我們將了解到自己身體的基本結構,了解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感覺器官,還有回顧以及期盼自己身體的生長變化。這些內容與前面學習的動植物的內容,共同為小學低年級段的我們展開一個較為寬大的生命圖景。單元教學結構圖我們自己我們的身體外部結構(左右對稱)我們的感官內部結構肌肉、骨骼頭、頸、軀干、四肢(眼看)呼吸聲、心跳聲、腸鳴聲我們的生長眼看:形狀、大小、顏色、透明(手摸)(耳聽)耳聽:聲音鼻聞:氣味舌嘗:味道皮膚:粗糙、軟硬、輕重發現身體生長推測身體生長變化核心素養目標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態度責任從出生到現在,我們都在不斷地生長。運用比較、測量的方法,發現身體在生長變化。(1)能夠如實講述自己的身體變化。(2)能夠嘗試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和發現自己的身體變化。能夠關心自己和他人,我們都有著生長發育的過程。新知導入猜猜我是誰?新知導入是什么原因造成我們互不認識?長大了,模樣變了新知導入我們從出生到現在,你發現我們在成長嗎?會走路,會說話知道幫助媽媽做家務了開始上學新知導入我們出生后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學會走路、說話,并且不斷生長。怎樣證明我們的身體在不斷地生長 新知講解活動1:身體年年生長怎樣證明我們的身體在一年一年地生長?你找到哪些證據?(1)往年的衣服小了,不能穿了新知講解活動1:身體年年生長怎樣證明我們的身體在一年一年地生長?你找到哪些證據?(2)往年的鞋子小了,不能穿了新知講解(3)從照片上看,我們在年年成長爬走跑活動1:身體年年生長新知講解活動1:身體年年生長(4)從身體發育記錄表上,我們發現自己在年年成長身高和體重都在逐年增加新知講解活動1:身體年年生長(5)從牙齒的變化上,我們發現自己在成長乳牙掉了,恒牙長出來了新知講解活動1:身體年年生長(6)從手印的變化上,我們發現自己在成長手掌變大了新知講解活動2:計算增加多少從家庭長輩那里得知,我們剛出生的時候身高和體重是多少?最近一次的學校體檢,我們的身高和體重又是多少?新知講解出生時 最近 增加體重身高活動記錄活動2:計算增加多少新知講解活動2:計算增加多少剛出生時:體重3千克,身長50厘米二年級時:體重25千克,身高130厘米身高增加:130-50=80(厘米)體重增加:25-3=22(千克)計算一下,我們的體重和身高比出生時多了多少 不一樣新知講解活動2:計算增加多少我們每個人的身高和體重增加的數量是一樣的嗎?說明什么問題?我們的身體發育是有差異的新知講解活動3:身體天天生長從哪些地方能知道我們的身體每天都在生長?大概幾天前剪了指甲?指甲每天都在緩慢生長新知講解活動3:身體天天生長大概多久剪一次頭發?頭發每天都在緩慢生長我們的身體每天都在緩慢地生長著新知講解活動3:身體天天生長新知講解研討活動我們的生長還表現在哪些方面?吃飯不用別人喂睡覺自己睡學習不用別人監督小結:通過多次訓練有些技能可以被強化和提高,這些也是我們身體生長變化的一個方面。新知講解研討活動我們對自己的生長有怎樣的期望?保持愉悅心情,快樂每一天經常鍛煉,擁有健康的身體1.填空題(1)我們在出生后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學會走路說話,并且我們的身體在不斷____________。(2)經過計算,我們的身高和體重比出生時都_________。(3)指甲、頭發,每天都在緩慢地________。課堂練習生長生長增加2.判斷題(1)媽媽最近體重減少了一斤,說明她停止了生長。( )(2)我們的頭發是在生長的。( )(3)小時候的衣服和鞋襪現在穿不進去了,說明我們長大了。( )(4)小明說我的身高會不斷地長下去,不會停止。( )課堂練習 √√ 3.選擇題(1)小明同學今年上二年級,身高是125cm,他六年級時的身高可能是( )A.120cm B.125cm C.155cm(2)下列不能證明我們的身體在生長的證據是( )A.長高了 B.換乳牙 C.我學會了做飯(3)從一年級到二年級,我們沒有發生變化的是( )A.身高 B.體重 C.性別課堂練習CCC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知道從出生到現在,我們都在不斷地生長。板書設計發現生長衣著 照片 身高 體重 牙齒 頭發 指甲變化生長作業布置聽家長講一個有關我們成長的故事,再講給其他同學聽。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大單元整體教學】2.5《發現生長》課時教案.docx 【大單元整體教學】2.5《發現生長》課時課件.pptx 【大單元整體教學】第二單元《我們自己》單元教學規劃.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