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第1課時 物質的分類第一章 物質及其變化 第一節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一、導入新課圖書館中數不勝數的圖書要分類陳列以便于人們查找,超市里數以萬計的商品要分類擺放以方便人們挑選。同樣,為了認識和研究的方便,對于數以千萬計的物質,人們常根據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或用途等進行分類。超市里分類擺放的商品書店里分類陳列的圖書1.物質分類標準對物質進行分類,首先要確定分類的標準,然后按標準進行分類。例如對下列化合物進行分類:①NaCl?、贖Cl?、跜aCl2?、蹸uO ⑤H2O ⑥Fe2O3(1)依據 為標準,可分為固體: 、液體: 、氣體: 。(2)依據物質的 為標準,可分為氯化物: 、氧化物: 。(3)依據物質的 為標準,可分為酸: 、鹽: 、氧化物: 。通常狀況下物質的存在狀態①③④⑥⑤②元素組成①②③④⑤⑥組成和性質②①③④⑤⑥二、物質的分類方法2.交叉分類法對物質依據 進行分類。如:不同的標準二、物質的分類方法3.樹狀分類法對 按照某種屬性進行再分類。如:同類事物純凈物酸堿鹽金屬二、物質的分類方法【概念辨析】(1)單質一定是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由同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不一定是單質。(2)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但純凈物不一定是化合物。(3)純凈物是由一種成分(分子)組成的物質,有化學式,有固定熔、沸點。(4)混合物是由多種成分(分子)組成的物質,無化學式,無固定熔、沸點。二、物質的分類方法例1 物質的分類如下圖所示:由圖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甲圖所示的分類方法屬于樹狀分類法B.乙圖所示的分類方法屬于交叉分類法C.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D.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思維啟迪】(1)氧化物的分類:①依據性質,氧化物可分為酸性氧化物和堿性氧化物;②依據組成,氧化物可分為金屬氧化物和非金屬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是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如Mn2O7。②非金屬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3)堿性氧化物是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①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②金屬氧化物不一定是堿性氧化物,如Mn2O7。二、物質的分類方法1.分散系的概念與組成(1)概念:把 分散在 中所得到的體系。(2)組成:分散系中 稱作分散質,起 作用的物質稱為分散劑。一種(或多種)物質另一種(或多種)物質被分散的物質容納分散質三、分散系及其分類(3)常見分散系及其組成分散系 分散質 分散劑煙 ____________ ________霧 ____________ ________碘酒 _______ ________食鹽水 ________ ______有色玻璃 ______________ ________微小塵埃(固)微小水滴(液)空氣(氣)空氣(氣)碘(固)酒精(液)食鹽(固)水(液)金屬氧化物(固)玻璃(固)三、分散系及其分類2.分散系的分類及其依據(1)按分散質和分散系的狀態不同,共有 種分散系。9三、分散系及其分類(2)當分散劑是水或者其他液體時,根據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分散系可分為三類:①分散質粒子直徑小于1 nm的分散系是 ;②分散質粒子直徑大于100 nm的分散系是 ;③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 nm之間的分散系是 。溶液濁液膠體三、分散系及其分類【歸納總結】(1)溶液、濁液、膠體三種分散系本質的區別是分散質粒子的大小不同。(2)分散系都是混合物而不是純凈物。三、分散系及其分類例2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質微粒直徑最大的是A.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B.淀粉溶液C.溴的四氯化碳溶液D.豆漿解析 A為濁液,B、D為膠體,C為溶液,答案選A。√三、分散系及其分類例3 根據氣象臺報道,近年來每到春季,沿海一些城市經常出現大霧天氣,致使高速公路關閉,航班停飛。霧屬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 B.懸濁液C.乳濁液 D.膠體解析 霧是由懸浮在大氣中的小液滴構成的,小液滴的直徑在1~100 nm之間,所以霧屬于膠體。√三、分散系及其分類1.氫氧化鐵膠體的制備(1)制備實驗:在小燒杯中加入25 mL ,加熱至 ,向沸水中慢慢滴入5~6滴 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 色,停止加熱。即可得到氫氧化鐵膠體。(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蒸餾水沸騰氯化鐵飽和紅褐FeCl3+3H2O Fe(OH)3(膠體)+3HCl四、膠體的制備與性質例4 下列關于氫氧化鐵膠體制備的說法正確的是A.將氯化鐵稀溶液慢慢滴入沸騰的自來水中,繼續加熱煮沸B.將氯化鐵飽和溶液慢慢滴入沸騰的蒸餾水中,并用玻璃棒攪拌C.將氫氧化鈉溶液慢慢滴入飽和的氯化鐵溶液中D.在沸騰的蒸餾水中慢慢滴入氯化鐵飽和溶液,繼續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解析 制備氫氧化鐵膠體時,若選用自來水、氫氧化鈉溶液,或用玻璃棒攪拌、長時間加熱等,都會容易產生氫氧化鐵沉淀,而不能得到氫氧化鐵膠體。√四、膠體的制備與性質【特別提示】制備氫氧化鐵膠體時的注意事項(1)要選用蒸餾水、飽和氯化鐵溶液;(2)不能用玻璃棒攪拌、不能長時間加熱。四、膠體的制備與性質2.膠體的性質溶液濁液一條光亮的“通路”散射加熱加電解質加入帶相反電荷的膠體粒子四、膠體的制備與性質3.膠體粒子的帶電規律(1)膠體粒子表面積大,具有很強的吸附作用,可吸附陰離子或陽離子而帶電。(2)金屬氫氧化物、金屬氧化物的膠粒吸附陽離子,膠粒帶正電荷。(3)非金屬氧化物、金屬硫化物、硅酸、土壤的膠粒吸附陰離子,膠粒帶負電荷。(4)固體膠粒、蛋白質膠粒、淀粉膠粒等不吸附離子,不帶有電荷。四、膠體的制備與性質4.溶液、膠體、濁液三類分散系的比較分散系 溶液 膠體 濁液分散質粒子種類 分子、離子 較多分子集合體或大分子 大量分子集合體(固體小顆?;蛐∫旱?分散質粒子直徑 d<1 nm 1 nm100 nm外部特征 均一、透明、穩定 均一、透明、較穩定 不均一、不透明、不穩定能否透過濾紙 能 能 不能鑒別方法 無丁達爾效應 有丁達爾效應 靜置分層實例 碘酒、蔗糖溶液、鹽酸、酒精溶液 豆漿、云、霧、煙、淀粉溶液、蛋白質溶液 泥漿、油水混合物、氫氧化鐵的懸濁液四、膠體的制備與性質例5 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第一次為一種名為“鈷酞菁”的分子(直徑為1.3×10-9 m)恢復了磁性?!扳捥肌狈肿咏Y構和性質與人體內的血紅素及植物體內的葉綠素非常相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其分子直徑比氯離子小B.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屬于懸濁液C.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具有丁達爾效應D.“鈷酞菁”分子不能透過濾紙解析 分散質“鈷酞菁”分子的直徑(1.3×10-9 m)介于1~100 nm之間(大于氯離子的直徑),為膠體粒子,其分散系為膠體,能透過濾紙,具有丁達爾效應。√四、膠體的制備與性質例6 下列事實與膠體性質無關的是A.水泥廠和冶金廠常用高壓直流電除去大量煙塵,減少對空氣的污染B.向飽和氯化鐵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會出現紅褐色沉淀C.一束平行光線射入氫氧化鐵膠體里,從側面可以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D.氫氧化鐵膠體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有紅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溶解解析 A項是膠體的電泳;C項是膠體的丁達爾效應;D項是膠體的聚沉。√四、膠體的制備與性質【歸納總結】膠體性質的應用(1)丁達爾效應常用于鑒別溶液和膠體。(2)膠體的介穩性常用于涂料、顏料、墨水的生產等領域。(3)電泳現象可用于靜電除塵、電泳電鍍、分離蛋白質與氨基酸、血清電泳用于診斷疾病等。(4)膠體聚沉可用于明礬凈水、制肥皂、制豆腐和果凍等。四、膠體的制備與性質五、課堂小結1.根據某種共性,可將CO2、SO2歸為一類氧化物,下列物質中與它們屬于同一類的是A.CaCO3 B.P2O5 C.CuO D.KMnO4√解析 CO2、SO2屬于酸性氧化物,CaCO3、KMnO4屬于鹽,CuO屬于堿性氧化物。六、達標檢測2.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1)蔗糖溶液、淀粉溶液屬于溶液,云、霧、煙屬于膠體( )(2)直徑介于1~100 nm之間的粒子稱為膠體( )(3)氫氧化鐵膠體為無色透明的液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4)丁達爾效應可用來鑒定溶液與膠體( )(5)可用過濾的方法除去氫氧化鐵膠體中的氯化鈉( )(6)膠體久置會聚沉產生沉淀,屬于化學變化( )(7)膠體都帶電,通電時可以作定向移動( )×××√×××六、達標檢測(8)用石膏或鹽鹵點制豆腐與膠體的性質無關( )(9)水泥廠、冶金廠等常用高壓電除去煙塵,是因為煙塵微粒帶電荷( )(10)清晨的陽光穿過茂密的樹木枝葉時會觀察到丁達爾效應( )×√√六、達標檢測3.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質微粒直徑介于10-9~10-7 m之間的是A.溶液 B.膠體 C.懸濁液 D.乳濁液√解析 溶液中分散質微粒直徑小于10-9 m,膠體分散質微粒直徑介于10-9~10-7 m之間,懸濁液分散質微粒直徑大于10-7 m,乳濁液分散質微粒直徑大于10-7 m。六、達標檢測4.下列分散系不屬于膠體的是A.淀粉溶液 B.有色玻璃C.煙 D.碘酒√解析 碘酒屬于溶液,淀粉溶液屬于膠體。六、達標檢測5.氯化鐵溶液與氫氧化鐵膠體具有的共同性質是A.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 nm之間B.都是混合物C.都是無色、透明的溶液D.都呈紅褐色√解析 氯化鐵溶液與氫氧化鐵膠體兩種分散系,都屬于混合物;氯化鐵溶液為棕黃色,其分散質粒子直徑小于1 nm;氫氧化鐵膠體為紅褐色,其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100 nm之間。六、達標檢測請根據此表,結合中學學過的化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據物質分類中的樹狀分類法的有關知識,在①HIO3、②NaIO3、③KOH、④I2O5、⑤NaCl五種________(填“混合物”“化合物”“鹽”或“氧化物”)中,與碘酸鉀(KIO3)屬于同類物質的是______(填序號)。6.下表是某地市場上銷售的一種“加碘鹽”包裝上的部分文字說明。配料表 精制海鹽、碘酸鉀(KIO3)含碘量 20~40 mg·kg-1儲藏方法 密封、避光、防潮食用方法 烹調時待食品熟后加入碘鹽化合物②⑤六、達標檢測解析 五種物質均屬于化合物。碘酸鉀屬于鹽,其中屬于鹽的有②和⑤。六、達標檢測(2)推測出碘酸鉀(KIO3)的物理性質:碘酸鉀_____溶于水(填“能”或“不能”),化學性質:碘酸鉀在受熱時________。解析 碘酸鉀屬于鉀鹽,能溶于水,根據“加碘鹽”的食用方法“待食品熟后加入碘鹽”可知碘酸鉀受熱易分解。能易分解六、達標檢測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