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9 做守法的公民知識逐點過考點1 違法與犯罪★1. 如何理解法不可違?變式設問 為什么說違法無小事?(1)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為人們的行為提供一個模式、標準或方向。法律是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有效的準繩。(2)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考點鏈接 法律的作用: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法律規定我們應該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也為我們評判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2. 違法行為的含義、分類及后果(1)含義:違法行為是指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2)分類:(3)后果:無論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承擔法律責任。選擇題陷阱輕微違法無須負責任。改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3. 一般違法行為與犯罪的關系比較 一般違法行為 犯罪民事違法行為 行政違法行為 刑事違法行為區別 危害程度 相對輕微 相對輕微 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違反法律 民事法律規范(如:民法典) 行政法律規范(如:治安管理處罰法) 刑事法律規范(如:刑法)法律責任(辨識點) 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危險,返還財產,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等) 行政制裁:行政處分 (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等)和行政處罰(包括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行政拘留等) 刑罰處罰(主刑、附加刑)典型情境 未經他人同意出版他人作品、欠債不還、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等 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等 非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及其制品;攔路搶劫;等等聯系 ①無論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承擔法律責任;②二者都是違法行為,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在不同程度上損害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其本質是一致的選擇題陷阱違法必定犯罪,犯罪不一定違法。改正:犯罪必定違法,違法不一定犯罪。4. 遵章守法的原因及要求(1)原因:遵章守法是社會和諧的保證。(2)要求: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①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②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侵權行為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公民應如何依法規范自身行為?)5. 刑法的作用: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6. 犯罪的含義、基本特征及法律后果(1)含義: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行為。(2)基本特征:(3)法律后果:刑罰。7. 刑罰的含義和種類(1)含義: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依據2023秋季教材更新】(2)教材·相關鏈接 種類:刑罰包括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驅逐出境)。知識點撥刑法和刑罰不同,不能混為一談。刑法是我國的一部法律, 是關于打擊刑事犯罪方面的法律規定。刑罰是依照法律對違法犯罪者實行的強制處分,即對犯罪人員的處罰。★8.未成年人應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違法犯罪?①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②杜絕不良行為;③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④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考點2 善用法律★1. 當我們遇到法律問題或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怎樣依法求助?變式設問 獲得法律幫助的方式和途徑及時尋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1)通過法律服務機構(如: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援助中心等)來維護合法權益。(2)尋求國家的法律救濟。依法到公安機關、人民法院或人民檢察院中的任何一個機關控告、舉報,必要時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考點鏈接 維護權利守程序: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調解、仲裁和訴訟等。★2. 教材·相關鏈接 訴訟的含義、地位、適用情況及類型含義 是人民法院在訴訟當事人參與下,依照法定程序解決糾紛和沖突的活動地位 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適用情況 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決問題,或者認定只有通過訴訟途徑才能維護合法權益類型 民事訴訟 是人民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審理民事案件和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如:劉某與張某產生買賣合同糾紛,將張某訴至人民法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監護人索款糾紛。行政訴訟 俗稱“民告官”,是指人民法院在雙方當事人的參與下,依照司法訴訟程序解決行政爭議案件的活動。如:陳某因當地政府違法征地,將當地政府訴至人民法院;朱某不服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處罰決定遂提起訴訟。刑事訴訟 國家司法機關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實、懲罰犯罪分子、保障無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動。如:張某販賣珍稀野生動物被人民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3. 為什么我們要有勇有謀地同違法犯罪作斗爭?(1)同違法犯罪作斗爭,是包括我們青少年在內的全體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2)見義勇為作為高尚的品質,歷來受到全社會的褒揚和敬佩。(3)未成年人體力不具優勢,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魯莽行事,自己極易受到傷害,也不利于制止違法犯罪。4. 青少年應如何同違法犯罪作斗爭?(1)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維護正當權益。(2)要善于斗爭,在保全自己、減少傷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會的力量,采取機智靈活的方式,同違法犯罪作斗爭。(見義“智”為)(3)教材·方法與技能 掌握同違法犯罪作斗爭的方法:①及時撥打110報警電話或爭取其他成人的幫助;②虛張聲勢,與違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③記住違法犯罪分子的體貌特征;④了解違法犯罪分子的去向;⑤保護好作案現場。5. 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的途徑(1)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觀念。(2)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3)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和堅定捍衛者。鞏固練習命題點1 違法與犯罪1. 2019年5月,某公司在未按要求報備的情況下,投放3 000多輛自行車供群眾有償使用,被交通執法部門依法處罰。可見( )A. 投放自行車是違法的 B. 違法要承擔相應法律責任C. 違法要受到行政處罰 D. 交通執法部門是監督機關2. 探究與分享、運用你的經驗 素材整合 下列圖示中“?”處應該填寫的正確內容是( )A. 趙某在電影院里接聽電話 B. 李某借錢但到期不還C. 王某多次打110謊報警情 D. 張某醉酒駕駛機動車3. 相關鏈接 形式借鑒 下列示意圖中,正確描述知識點相互關系的是( )4. 王某到一家餐館就餐,吃完后未結賬就快速離開,老板發現后邊喝止邊追趕。王某在逃跑過程中摔倒受傷,住院花了4萬多元。出院后,王某向法院起訴,要求餐館老板賠償醫藥費。法院認為,老板沒有過錯,不承擔賠償責任,駁回了王某的訴訟請求。下面對本案的評析,錯誤的是( )A. 王某吃飯不付款,既違背誠信原則,也是一種違法行為B. 王某因老板的追趕而受傷,老板的行為已構成民事違法行為C. 法院駁回訴訟請求,發揮了法律維護公平與正義的積極作用D. 老板作為經營者,他的行為是維護自身財產權的合法行為命題點2 善用法律5. 楊先生外出時忘了關好水龍頭,導致房間積水并滲入樓下靜靜家,使得墻皮發霉,客廳沙發、電器浸水毀壞。靜靜要求楊先生恢復原狀并賠償損失,遭到拒絕。對此,靜靜可以( )A. 提起民事訴訟來維權 B. 提起行政訴訟來維權C. 提起刑事訴訟來維權 D. 曝光其個人信息維權專題9 做守法的公民鞏固練習1. B 【解析】考查點:法不可違。解題思路:某公司在未按要求報備的情況下,投放3 000多輛自行車供群眾有償使用,被交通執法部門依法處罰,這說明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堅決不做,否則就是違法,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B正確,A說法錯誤,排除;行政違法行為應受到行政處罰,C說法錯誤,排除;交通執法部門是行政機關,D說法錯誤,排除。2. C 【解析】考查點:違法行為的辨識。解題思路:從“被公安機關行政處罰”可知“?”處的行為是行政違法行為。“趙某在電影院里接聽電話”是不文明行為,A不符合題意,排除;“李某借錢但到期不還”是民事違法行為,B不符合題意,排除;“王某多次打110謊報警情”是行政違法行為,會受到行政處罰,C符合題意;“張某醉酒駕駛機動車”是犯罪行為,會受到刑罰處罰,D不符合題意,排除。3. B 【解析】考查點:一般違法與犯罪。解題思路:刑罰包括主刑和附加刑,A錯誤;違法行為包括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B正確;道德與法律都屬于社會規則,C錯誤;名譽權、隱私權都屬于人格尊嚴權,D錯誤。4. B 【解析】考查點:公正司法、依法維權。解題思路:王某吃飯未結賬的行為侵犯了老板的財產權,是不誠信的表現,也屬于違法行為,A正確;老板追趕王某是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為,不屬于違法行為,B錯誤,D正確;法院駁回訴訟,可見法律通過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維護了公平正義,C正確。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選B。5. A 【解析】考查點:訴訟的類型。解題思路:楊先生與靜靜的糾紛屬于民事糾紛,因此靜靜的維權方式應該是提起民事訴訟,A符合題意,BC不符合題意,排除;D的做法侵犯了他人隱私權,是違法行為,是錯誤的,排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