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國家的應對一、時間坐標二、學習提示1.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為什么會爆發經濟大危機?2.羅斯福新政的主要舉措和影響是什么?有何局限?3.為應對經濟危機,德國、意大利、日本采取了何種應對方式?對世界有何影響?三、思維導圖四、能力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美國1929年經濟危機開始爆發的行業是( )A.農業 B.制造業 C.金融行業 D.房地產業2. 1929年爆發的經濟危機造成美國上萬家銀行關閉,大批企業停產,失業人數達到800多萬。從以上現象可以看出此次經濟危機( )A.持續時間長 B.破壞性大 C.波及范圍廣 D.周期性強3.課堂上老師講到一位歷史人物:“他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殘疾人總統,并打破了總統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的慣例,四屆連任,經歷美國工業革命后最大的危機——大蕭條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他說的這個人物是( )A.華盛頓 B.羅斯福 C.林肯 D.柯立芝4.面對經濟大危機,美國總統羅斯福在工業領域采取的舉措是( )A.支持大銀行重新開業 B.要求農民縮減耕種面積C.頒布《全國工業復興法》 D.頒布《社會保障法》5.田納西水利工程是羅斯福新政期間興建的公共工程,興辦這一工程的直接的目的是( )A.增加就業 B.發展農業 C.保護環境 D.控制生產6.羅斯福新政的實質是( )A.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局部調整 B.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公有制C.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 D.全面推行國有化經濟7.面對20世紀30年代的經濟危機,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國家有( )①美國 ②奧地利③德國 ④日本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8.歷史課上,教師在講法西斯的活動時提到以下事件,其中與意大利法西斯有關的事件是( )①“國會縱火案” ②挑起侵華戰爭③“向羅馬進軍” ④侵略埃塞俄比亞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德國法西斯上臺的背景不同于日本法西斯的是( )A.國家遭受經濟危機打擊 B.民族復仇主義情緒膨脹C.壟斷資產階級的支持 D.階級矛盾激化10. 一戰后的社會動蕩催生出日本法西斯思潮。19世紀30年代,日本法西斯勢力迅速壯大,并于1936年建立了法西斯統治,造成這一時期日本法西斯勢力迅速壯大的原因有( )A.日俄戰爭激發了民族主義情緒 B.華盛頓會議未能滿足日本的要求C.世界經濟危機的嚴重沖擊 D.一戰帶來了大量戰爭賠款(二)材料解析題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作為一位有遠見的資產階級政治家,羅斯福早在1928年到1932年擔任兩屆紐約州州長期間,即開始提出國家干預社會經濟生活,幫助“破產的”“經濟金字塔底層被遺忘的人”等一些類似于后來“新政”的主張。面對日益嚴重的大危機,更堅定了他實行改革的決心。……我們認為,羅斯福“新政”的主旨乃是在美國壟斷資本主義制度瀕于崩潰的情況下,在廣大人民群眾強烈要求改革的形勢下,試圖對資本主義的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證資本主義的穩定和發展。——摘編自齊世榮主編:《世界史·現代卷》(1)材料一中1926年美國失業率達到20年代最低的原因是什么?1933年達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根據材料二,指出羅斯福在實施“新政”過程中采用的主要手段是什么?(3)有人說“羅斯福挽救了資本主義”,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理解。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38年11月9日深夜,納粹在全國范圍內掀起迫害猶太人的活動,無數商店被劫,櫥窗被砸,碎玻璃滿地,故名“水晶之夜”,20 000余名猶太人被關進集中營。此后又有大批猶太人被驅逐出境。1942年1月開始對猶太人進行滅絕種族的屠殺,據不完全統計,約有600萬猶太人慘死在納粹的屠刀下。——金重遠、馬瑋、李海東:《世界現當代史》材料二 1970年12月7日,時任聯邦德國總理勃蘭特向華沙猶太人遇難者紀念碑敬獻花圈。他整理好花圈后突然雙膝跪下,這一幕震驚了全世界。勃蘭特在華沙的“驚世一跪”被認為是德國徹底反省戰爭罪責的代表姿態,促進了德國與波蘭等國實現戰后和解。勃蘭特1971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德國總統表示不會忘記歷史》,新華社2020年12月7日注:“水晶之夜”今譯為“碎玻璃之夜”。(1)根據材料一,概括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暴行。(2)綜合上述材料,指出二戰前后德國政府對猶太人的政策有什么變化?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C 2.B 3.B 4.C 5.A 6.A 7.D 8.D 9.B 10.C(二)材料解析題11.(1)最低:一戰后,歐美國家經濟復蘇,在汽車等產業的帶動下,資本主義世界處于繁榮時期。高峰:暴發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大危機。(2)采用國家干預的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3)羅斯福實行“新政”使美國經濟得以擺脫危機并逐漸復蘇,一定程度上調整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但是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克服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12.(1)劫掠、歧視、迫害猶太人;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設立集中營,進行大屠殺。(2)二戰時,納粹德國歧視,迫害猶太人,二戰后,德國政府徹底反省戰爭罪責,與波蘭等國實現戰后和解。從屠殺到反思罪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