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3課 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建立與亞非拉民族獨立運動一、時間坐標二、學習提示1.了解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列強對亞非拉各地區殖民侵略的過程,這一時期殖民擴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確立對世界貿易格局有何影響?2.帝國主義殖民統治對殖民地社會有何影響?3.亞非拉地區人民為反抗殖民主義開展了哪些斗爭?對世界歷史發展有何意義?三、思維導圖四、能力訓練(一)單項選擇題1. 19世紀,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是( )A.英國 B.美國 C.德國 D.法國2. 1884年,英、德等15個國家在柏林舉行專門會議,以協調彼此的矛盾。這次會議( )A.消除了列強在非洲的矛盾 B.確保了非洲社會進步C.加速了非洲殖民化的進程 D.保障了自由貿易原則3. 1875年以前,歐洲殖民者在非洲建立了一些小型海岸殖民地和武裝據點,很少擁有大區域殖民地;而隨后不到四分之一的世紀里,他們幾乎侵占了整個非洲。從根本上說,這是由于( )A.非洲以外地區已被瓜分完畢 B.歐洲列強的軍備競賽需求C.歐洲列強進入帝國主義階段 D.白人要掠奪更多黑人奴隸4.在帝國主義瓜分世界過程中,吞并了中亞并侵占中國大片領土的國家是( )A.英國 B.俄國 C.日本 D.美國5.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于( )A.16世紀初 B.19世紀中期 C.19世紀初 D.20世紀初6. 19世紀英國政府接管印度后,英國人在印度進行教育改革,推行英式教育,建立文官制度,規定當地官員的選拔必須通過英語考試。這些措施目的在于( )A.鼓勵印度向英國移民 B.促進與印度的文化交流C.對印度進行文化殖民 D.推動新興民族國家發展7.被視作“南美的解放者”的歷史人物是( )A.玻利瓦爾 B.華盛頓 C.伊達爾戈 D.提拉克8.玻利瓦爾率領起義軍解放了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等地,原來統治這些地方的殖民國家是( )A.英國 B.葡萄牙 C.荷蘭 D.西班牙9.玻利瓦爾在書信中寫道:“我被送到歐洲學習……我研究過洛克、孟德斯鳩、盧梭、伏爾泰等人。”由此可見,下列因素與拉美獨立運動興起最相關的是( )A.拉美殖民地經濟發展 B.啟蒙思想的廣泛傳播C.西、葡殖民者的壓迫 D.美國獨立戰爭的影響10.在近代,幾乎所有資本主義國家都通過大炮打開了新的空間——殖民地之后,“宗主國負責生產銷售,并獲取大量的利潤。而殖民地國家只能負責出售生產資料和購買制成品,流失資源和資本”。材料體現了( )A.世界殖民體系下的不公正現象 B.殖民擴張阻礙了殖民國家發展C.西方大國崛起具有相同的路徑 D.早期殖民擴張造就了西方強國(二)材料解析題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英國殖民者對印度侵略以后,一個獨立的封建的印度就變成了殖民地的封建的半封建的印度:農村村社賴以存在的基礎——農業和手工業——兩大支柱被摧毀,到19世紀中葉農村村社基本上瓦解了。英國價格低廉的工業產品很快占領了印度市場,傳統的手工業部門被沖垮,印度也由棉紡織品的輸出國變為輸入國。——摘編自楊昌沅:《論印度殖民地時期農村的階級分化(19世紀-20世紀前四十年)》,《華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材料二 19世紀晚期,當西方主要國家進入壟斷資本主義時期以后,它們加速了對亞洲國家的資本輸出,利用當地廉價的勞動力,興辦種植園、工廠、銀行、保險、貿易公司等企業,發展鐵路、海港、航運等現代交通業。伴隨西方國家在亞洲直接興辦企業,亞洲國家工人階級的產生普遍先于本國民族資產階級。新生的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在20世紀初將各國的民族解放運動帶入一個新階段。……必須要指出的是,這種“建設性”作用并不是殖民者的主觀所為。相反他們出于維護宗主國工業品對殖民地市場的壟斷,不惜采取一切手段,扼殺亞洲新生的民族工業,使亞洲民族資本主義從一開始便在惡劣的環境中痛苦地蹣跚前行。——摘編自王斯德主編:《世界通史》(第二編)(1)根據材料一,概括在受到英國殖民侵略后,印度社會發生的變化。(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你如何評價西方列強殖民活動對印度等殖民地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從哥倫布遠航美洲到18世紀末年的三百年里,世界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世界各地掀起反殖斗爭。哪里有殖民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是被歷史證明了的真理。面對歐洲國家在世界各地的大肆殖民擴張,亞非兩大洲各地的廣大人民展開了英勇的反殖斗爭。……在海地,黑人領袖杜桑·盧維杜爾領導起義軍隊,相繼戰勝了法國殖民軍隊,趕走了西班牙侵略軍,擊敗了英國侵略軍;雖然杜桑·盧維杜爾在后來的斗爭中獻出了寶貴生命,但最終海地于1803年贏得了獨立,成為拉丁美洲地區獨立運動的先聲,也鼓舞了世界其他地區的反殖斗爭。——中國歷史研究院主編:《世界簡史:人類文明的演進歷程》(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亞非拉反殖民斗爭爆發的原因。列舉19世紀亞非拉反殖民斗爭的事例。(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亞非拉反殖民斗爭的影響。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A 2.C 3.C 4.B 5.D 6.C 7.A 8.D 9.B 10.A(二)材料解析題11.(1)由獨立的封建國家變成殖民地的半封建國家,印度的傳統手工業部門衰落(被沖垮),舊的經濟體制被摧毀,農村村社瓦解,印度由輸出棉紡織品的國家變為輸入棉紡織品的國家。(2)破壞殖民地國家原有的經濟形態,迫使其服從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安排,造成經濟落后、民族資本主義發展困難;促進殖民地新興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壯大,推動民族解放運動,客觀上推動殖民地向現代社會轉型,并不是殖民者主觀所為。12.(1)原因:西方殖民統治激化了民族矛盾。舉例:印度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斗爭;埃塞俄比亞擊敗意大利侵略軍。(2)亞非拉反殖民斗爭,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推動了民族獨立運動和世界歷史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