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6 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 社會生活講道德知識逐點過考點1 遵守規則與秩序1. 社會秩序的內容及重要性(1)內容:包括社會管理秩序、生產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場所秩序等。(2)重要性:①對社會: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遵守社會秩序才能避免混亂、減少障礙、化解矛盾,從而提高社會運行效率,降低社會管理成本;②對個人:社會秩序是人民安居樂業的保障。社會秩序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讓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發對生活的熱情。2. 社會規則的形成及種類(1)形成:社會規則是人們為了維護有秩序的社會環境,在逐漸達成默契與共識的基礎上形成的。(2)種類:①道德(自然形成、約定俗成);②紀律(單位或集體制定);③法律(國家制定或認可)等。3. 社會規則與社會秩序的關系(變式設問 社會規則如何維護社會秩序?維護秩序靠規則。(1)社會規則明確社會秩序的內容。規則使大家各司其職,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各得其所。(2)社會規則保障社會秩序的實現。社會規則明確了當有人破壞秩序時該如何處罰,從而保障社會的良性運行。★4. 社會規則與自由的關系自由與規則不可分。(1)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2)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違反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受到相應的處罰。考點鏈接 法治與自由:法治與自由相互聯系,不可分割。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法治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5. 自覺遵守社會規則的做法(1)他律: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2)自律:①自我約束。就是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省,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行為,做到自覺遵守規則;②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內化于心、外化于行。6. 我們應怎樣堅定維護規則?(1)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規則。(2)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7. 積極改進規則的原因及做法(1)原因: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①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②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廢除;③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積極改進規則的合理性)(2)做法:①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②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會發展的要求。知識串講考點2 尊重他人★1. 尊重他人的意義(1)對個人:尊重是交往的起點。①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②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③受到他人尊重能夠增強自尊、自信,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2)對社會: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①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②尊重能夠減少摩擦,消除隔閡,增進信任,形成互敬互愛的融洽關系,從而促進社會進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2. 如何尊重他人?(1)積極關注、重視他人。考慮他人的感受,認真對待他人,給予他人應有的、適當的關注,對他人的請求給予熱情的幫助。(關注、重視他人的要求)(2)平等對待他人。要發自內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不能以家境、身體等方面的原因而輕視、歧視他人。(平等待人的要求)(3)學會換位思考。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②將心比心,體會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難處,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樣尊重他人。(換位思考的要求)(4)學會欣賞他人。①善于發現他人的潛質和特長,真誠地欣賞和贊美他人的優點和閃光點,給予他人積極的評價;②學會彼此欣賞,共同進步。(欣賞他人的要求)考點鏈接 踐行平等:平等對待他人的合法權利;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為;增強平等意識,努力踐行平等,把平等原則落實到日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共同建構平等有序的社會制度。考點3 文明有禮1. 禮的內涵及主要表現(1)內涵:禮體現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2)主要表現: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方面。★2. 文明有禮的重要性(1)對個人: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①文明有禮是一個人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②使人變得優雅可親,更容易贏得他人的尊重與認可。(2)對社會:促進社會和諧。①文明禮貌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維系社會正常生活的一種道德行為規范,是溝通人與人之間情感的橋梁;②文明有禮能夠給對方親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們友好交往,增進人們的團結友愛,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會。(3)對國家:體現國家形象。①在與外國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的一言一行都體現了中國形象;②我們舉行的各種儀式,體現了民族的尊嚴和國家的形象。名言情境文明有禮的重要性:①不學禮,無以立;②人有禮則安,無禮則危;③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3. 怎樣做文明有禮的人?(1)態度謙和,用語文明。以禮相待,要態度謙恭,說話和氣,以理服人,以情感人。(2)儀表整潔、舉止端莊。做到著裝得體、舉止穩重、彬彬有禮、落落大方。(3)要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①從小事做起,從細節做起,努力做一個學禮、明禮、守禮的人;②影響和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創建文明有禮的社會風尚。教材情境 與人交談時語調親切溫和,談吐文雅,不說臟話粗話;尊重對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說話;小王見到長輩主動問好;男生頭發要短而干凈,女生頭發要梳理有型。——用語文明,舉止端莊4. 教材·相關鏈接 中華文化寶庫中表示謙虛、恭敬的禮貌用語(1)探望別人,要說“拜訪”;起身作別,要說“告辭”。(2)中途先走,要說“失陪”;請人別送,要說“留步”。(3)請人批評,要說“指教”;請人指點,要說“賜教”。(4)請人幫助,要說“勞駕”;托人辦事,要說“拜托”。(5)麻煩別人,要說“打擾”;求人諒解,要說“包涵”。考點4 誠實守信★1. 堅守誠信的重要意義/誠信的重要性/作用變式設問 為什么說誠信是無價之寶?(1)公民角度:①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②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的重要內容;③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依據2023秋季教材更新】(2)企業角度:誠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①一個企業只有堅持誠信經營、誠信辦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譽,贏得客戶;②才能帶來持久的效益,長盛不衰。(3)社會、國家角度: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①社會成員之間以誠相待、以信為本,能夠增進社會互信,減少社會矛盾,凈化社會風氣,促進社會和諧;②能夠降低社會交往和市場交易成本,積累社會資本;③能夠提高國家的形象和聲譽,增強國家的文化軟實力。(4)法律角度:誠信也是一項民法原則。民法意義上的誠信原則,更強調人們在社會活動中講信用、守諾言、誠實不欺。★2. 怎樣做一個誠信的人?(1)樹立誠信意識。①要真誠待人,信守承諾,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②不要輕易許諾,許諾的事就要做到,做不到要說明理由;③做錯事時,勇于承認過錯,主動承擔責任,爭取他人的諒解。(2)運用誠信智慧。當尊重他人隱私與對人誠實發生沖突時,我們應遵循倫理原則和法律要求,權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誠實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隱私。(正確處理誠實和保護隱私的關系)(3)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大力弘揚誠信文化,共同營造“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的良好社會風尚,提高全社會信用水平,營造社會誠信環境,努力促進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名言情境誠信的重要性:①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②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做誠信的人:①凡交,近則必相靡以信,遠則必忠之以言;②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教材典例評析教材·探究與分享 我們在十字路口等紅燈時,常常發現一些人看到大家都在闖紅燈,自己也跟著闖過去。還有一些人不管路口是不是有人管理,都堅決不闖紅燈。請你運用社會規則相關知識,對上述現象進行評析。跟著大家闖紅燈是缺乏自律意識的表現,也是從眾心理和缺乏規則意識的表現。①堅決不闖紅燈是遵守規則、敬畏規則的表現;②遵守社會規則,既需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又需要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省,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行為,做到自覺遵守規則;③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基礎練習命題點1 遵守規則與秩序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近年來,網絡直播迅速興起,但網絡平臺主體責任缺失,主播良莠不齊,直播打賞亂象頻生,部分主播誘導未成年人參與直播打賞的現象多發頻發,導致不少未成年人沉溺其中,帶來一些社會問題。八年級學生小佳沉迷打賞主播,不僅學習受影響,情緒和交友也出現障礙,甚至在一個月內將自己的零花錢和父母的血汗錢偷偷打賞給了主播。材料二:2022年5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中央文明辦、國家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網絡直播打賞 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的意見》,強調:禁止網站平臺為未成年人提供現金充值、“禮物”購買、在線支付等各類打賞服務。小佳認為,打賞自己崇拜的主播是我個人的自由,與他人無關。請你對小佳的言行進行評析。變式子題1.1 新設問 閱讀上述兩則材料,請你分享在文明上網方面的收獲。(4分)命題點2 尊重他人2. 命題角度補充 探究與分享 素材補充 (2023廣西)下列對個別初中生的行為點評正確的是( )序號 行為 點評① 家里來客人時,熱情招待 做到以禮待人② 在閱覽室與同學大聲交談 自覺遵守規則③ 同學請教問題時,耐心解答不嘲笑 懂得尊重他人④ 上學遲到時,在考勤登記本上故意寫錯班級 維護集體榮譽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命題點3 文明有禮3. 我國素來有“禮儀之邦”的美譽。“禮”體現一個人的尊重、謙讓、與人為善等良好品質。下列行為能體現此良好品質的是( )A. 小吳聚餐時踐行光盤行動 B. 小周積極參加校園活動C. 小鄭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 D. 小王見到長輩主動問好4. 《禮記》中說: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這告訴我們( )A. 鸚鵡和猩猩都有它們的語言 B. 每一種生命都有自身獨特性C. 文明有禮是人立身處世的前提 D. “禮”的主要表現是語言文明命題點4 誠實守信5. 某老板在其餐館停業之前,逐個打電話、發微信通知在其餐館辦消費卡的會員來退款。這事在網絡傳開后,網友們紛紛稱贊其為“良心店家”。這是因為( )A. 社會缺乏最基本的誠信觀念 B.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特有美德C. 它印證了當今社會誠信之難 D. 商家堅守了誠信經營的美德6. 命題角度補充 道德是社會關系的基石,是人際和諧的基礎。我們應該尊重他人,以禮待人,誠實守信,努力做社會主義道德的踐行者。對以下情況的處理,能體現上述要求的是( )A. 正在攻克難題時有客人來訪,小光認真做題不予理睬B. 買早餐時店主無意中多找了錢,小樂發現后立刻退還C. 朋友和別人發生爭執,小海不問緣由幫朋友斥責對方D. 碰到昨天剛批評過自己的老師,小巖裝作沒有看到他強化鞏固1. 探究與分享 以下漫畫中的行為啟示我們( )①加強自律,做文明市民 ②行己有恥,違反法律的事情堅決不做③遵守規則只需要他人提醒 ④遵守規則需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新考法拓展改編1.1 為改變上述漫畫中的不文明現象,小亮和小琳兩位同學作出了以下討論。【新課標·評價】請你點評以上兩位同學的觀點,并說明理由。(4分)2. 閱讀感悟 杜甫草堂附近住著一位無兒無女,生活艱難的老婦人。每到秋天,她常到草堂前的棗樹下打棗。看到老婦人打棗,杜甫心想如果不是實在貧窮無靠,怎會跑到別人房前來打棗吃!因此無論老婦人什么時候來打棗,杜甫從不干涉。下列做法同典故的寓意相一致的是( )①文明有禮,待人和善 ②關愛他人,幫助他人③誠實守信,誠信做人 ④換位思考,與人為善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閱讀感悟 1936年4月,一支紅軍部隊經過杜正云居住的村子時,將一位病重的小戰士托付給他的外公、爺爺和大伯等人照料。他們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并表示一定盡力照顧好這位小紅軍。雖經積極救治,小紅軍還是病故了。每年清明節,杜家人都到墓前祭拜。杜正云也一直牢記長輩囑托,把紅軍墓看好、守好。這則故事的題目最可能是( )A. 明禮遵規,友愛互助 B. 孝老愛親,律己寬人C. 腳踏實地,任勞任怨 D. 篤守諾言,薪火相傳4. 探究與分享 下列行為與故事主題相符的是 ( ) 漢朝人季布,十分重視承諾,凡是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做到。他因此在當地人中享有很高的聲譽,廣受歡迎。鄉親們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A. 小東參加學校的藝術社團活動 B. 小方外出就餐時,將剩余飯菜打包回家C. 小晨與同學共同扶起摔倒的老人 D. 小曦與同學約定周末打籃球,準時赴約2024備考精練1. 在火車站、汽車站,人們排隊進行安全檢查;在馬路上,行人、自行車以及機動車各行其道;在公共場所,人們保持安靜,我們的社會生活保持著一種有序化狀態。由此可見( )A. 規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B. 法律維護社會公平正義C. 違反規則應受相應處罰 D. 社會正常運行需要秩序2. 一輛公交車途經一處沒有信號燈的斑馬線時,主動停車禮讓行人,被禮讓男子向司機鞠躬并揮手致謝。與此同時,駕駛員向對方點頭回應,并豎起大拇指為其點贊。從這暖心一幕里我們可以感受到( )①尊重能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 ②文明有禮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與認可③遵紀守法能更好地享有自由 ④尊重他人的前提是要學會自我尊重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3. 下列行為及其點評對應正確的是( )選項 行為 點評A 班主任家訪時,趕緊躲到自己臥室 踐行文明有禮B 在家里主動承擔家務勞動 自覺遵守規則C 小廣遇見老師時,面帶微笑地問好 懂得尊重他人D 公交車上把座位主動讓給孕婦 堅持生命至上4. “如果我們做的有不到位的地方,請不要輕易差評,添加掌柜微信,掃平一切不開心。”某網店發給顧客的貨物中附帶有一張“好評返現卡”。卡片上印有商家微信二維碼,還注明:“全五星外加10個字的評價內容并曬圖”就能夠通過微信領取2元現金紅包。遇到此類情境,應該選擇的做法是( )A. 積極曬圖評價,領取紅包獎勵 B. 以差評為由,要求商家增加獎勵C. 依據商品質量做出真實評價 D. 在網上曝光該商家的微信與做法5. 下圖漫畫《突然的“雨”》啟示我們青少年要( )突然的“雨” A. 遵守公德,提高道德修養B. 愛護花草,爭做文明市民C. 忍氣吞聲,彰顯寬容大度D. 加強監管,完善相關法律6. 新課標·議題式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每逢節假日,全國多地景區客流“爆棚”。各地在應對大客流挑戰的同時,游客們也迎來文明素質考驗。據此,某班召開以“文明出行 安全旅游”為主題的班會。【切記文明旅游】班會開始前,班主任向同學們展示了一則案例:某游客到八達嶺游玩,用鑰匙在城墻內側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執法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刻劃行為人處以行政拘留5日、罰款200元的處罰。此外,根據《八達嶺長城景區破壞文物行為懲戒辦法》,將此人列入不文明旅游“黑名單”,12家等級景區將對刻劃行為人實施聯合懲戒、不予接待。(1)從法律角度,談談上述案例帶給我們的警示。(6分)【為文明增光彩】學完上述案例,同學們紛紛認為要文明出行,班長小輝向大家分享了一名游客的旅游故事:這名游客在外地旅游時,不小心將貴重物品落在了出租車上,正焦急聯系司機;另一邊,司機也發現了遺落的物品,怕乘客著急,主動聯系失主,最終物歸原主。以下是兩人的對話:乘客:真是太感謝您了,您跑車也很辛苦,這是500元,您一定要收下!出租車司機:舉手之勞,這錢我不能拿。東西能物歸原主,我也很開心。(2)請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乘客和出租車司機的行為帶給你哪些感悟。(6分)【文明正在行動】活動最后,班主任告訴同學們,要安全旅游。此外,老師還帶領同學們了解了某景區的做法:積極做好文明旅游引導、文明旅游講解、志愿者服務,不斷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做好景區環境衛生整治,通過對景區工作人員開展消防安全、應急演練、禮儀接待等相關主題培訓,提高工作人員專業服務能力,為游客提供最全面、最優質的服務。同時,為與游客一同營造和諧的旅游環境,該景區擬定了一份安全旅游公約,希望能夠引導游客安全出行。(3)新設問 假如你是該景區的工作人員,請你將下面的安全旅游公約補充完整。(列出要點即可,4分)安全旅游公約營造和諧的旅游環境關系到每位游客的切身利益。安全出行是我們共同的心愿,請您遵守以下公約:①在觀光車上:不將頭和手伸出窗外,以免發生危險。②在觀看動物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深水區域游覽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專題6 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 社會生活講道德基礎練習1. 小佳的言行是錯誤的。(1分)①自由要受法律、紀律、道德等社會規則的約束。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時不得損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2分)②小佳沉迷網絡打賞,影響學業和身心健康,將父母的血汗錢打賞給主播,是缺乏法治意識、不負責任的表現;(2分)③小佳應該正確理解自由,正確行使權利,做一個負責任的人。(1分)1.1 ①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要學會“信息節食”,不可沉溺于網絡;③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自覺抵制不良誘惑;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4分)2. B 【解析】考查點:尊重他人、以禮待人。解題思路:家里來客人時,熱情招待,做到了以禮待人,①點評正確;在閱覽室與同學大聲交談,這是不遵守規則的體現,②點評錯誤,排除;同學請教問題時,耐心解答不嘲笑,這是懂得尊重他人的體現,③點評正確;上學遲到時,在考勤登記本上故意寫錯班級,這是不誠信的行為,不利于維護集體榮譽,④點評錯誤,排除。3. D 【解析】考查點:文明有禮。解題思路:“小吳聚餐時踐行光盤行動”體現了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A不符合題意,排除;“小周積極參加校園活動”是積極參與集體生活的表現,B不符合題意,排除;“小鄭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體現了其愛護環境的良好品質,C與題意不符,排除;“小王見到長輩主動問好”體現了文明有禮的良好品質,D符合題意。4. C 【解析】考查點:文明有禮的重要性。解題思路:“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意思是說人因為講禮儀,才會與飛禽走獸區分開,強調了人要講文明,懂禮儀,C說法正確;AB與題意不符,排除;禮主要表現有語言文明、儀表端莊、舉止文明等,D說法片面,排除。5. D 6. B 【解析】考查點:社會生活講道德。解題思路:正在攻克難題時有客人來訪,小光認真做題不予理睬,是沒有禮貌的表現,A做法不可取,排除;小樂買早餐時發現店主多找了錢便立刻退還,是誠信的表現,B做法正確;友誼不能沒有原則,小海不問緣由幫朋友斥責對方的做法欠妥,C排除;對待老師的批評,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碰到昨天剛批評過自己的老師,小巖裝作沒有看到他,是不尊重老師的表現,D做法錯誤,排除。強化鞏固1. B 【解析】考查點:遵守規則與秩序。解題思路:左邊漫畫中的人物隨地吐痰,右邊漫畫中的人物在噴泉池里洗手,這兩種行為都是不文明行為,這啟示我們應加強自律,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①④正確;②說法正確但與題意不符,排除;遵守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③說法錯誤,排除。1.1 小琳和小亮的觀點都是片面的。(1分)①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即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②遵守規則還需要自律,即自我約束,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省,克服自己的不良行為,做到自覺遵守規則、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③解決不文明現象需要自律和他律相結合。(3分)2. C 3. D 4. D2024備考精練1. D 2. A3. C 【解析】考查點:尊重他人。解題思路:遇見老師面帶微笑地問好,這是尊重老師的體現,C點評正確;班主任家訪時,躲到自己臥室,沒有做到文明有禮,A點評錯誤,排除;主動承擔家務勞動與遵守規則無關,B點評錯誤,排除;公交車上把座位主動讓給孕婦是關愛他人的體現,與堅持生命至上無關,D點評錯誤,排除。4. C 5. A6. (1)①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②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③要增強法治意識,學會依法辦事。(6分)(2)①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②我們要樹立誠信意識,真誠待人;③關愛傳遞著美好情感,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6分)(3)②遠離動物的防護網,不觸碰、驚擾動物,不給動物投喂食物;③不到水邊玩耍、游戲,嚴禁下水游泳。(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