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專題八 化學實驗第2課時 常見氣體的制備核心知識梳理1.氣體制備實驗的基本思路1.固液不加熱制氣裝置的選擇制備氣體 反應物狀態及反應條件實驗裝置H2CO2 NO2NO NH3 SO2 Zn+H2SO4(稀)===H2 ↑+ZnSO4CaCO3+2HCl===CO2↑+CaCl2+H2OCu+4HNO3(濃)===2NO2↑+Cu(NO3)2+2H2O3Cu+8HNO3(稀)===2NO↑+3Cu(NO3)2 +4H2O濃氨水與堿石灰(或生石灰)反應Na2SO3+H2SO4(濃)===SO2 ↑+Na2SO4+H2O2.固液(固)加熱制氣裝置的選擇制備氣體 反應物狀態或條件實驗裝置Cl2SO2 HCl NH3O2 1.依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選擇發生裝置【點撥】 “固體+液體―→ 氣體”裝置的創新2.依據氣體及所含雜質的性質選擇除雜裝置(1)判斷氣體中的雜質時,要考慮反應介質、反應物的性質(如揮發性)、生成物的成分、是否發生副反應等;(2)選擇干燥劑時,要從酸堿性角度考慮,還要考慮干燥劑的特殊性質,如濃硫酸具有強氧化性,不能干燥還原性氣體(如H2S、HBr、HI等),無水氯化鈣不能干燥NH3等。3.依據氣體的密度、水溶性選擇收集裝置微點撥根據氣體與空氣的相對分子質量(29)判斷氣體的相對密度。4.依據氣體的性質選擇尾氣處理裝置Cl2用NaOH吸收可防可不防。歸納整合可改用恒壓分液漏斗可換盛P2O5、CaCl2或硅膠的干燥管Cl2實驗室的制法三種重要氣體的制備、收集和性質檢驗提示: 濃硫酸(或水)吸收多余的氨氣,注意防倒吸。提示 :加熱硝酸銨可能爆炸;NaOH具有吸濕性,易結塊,加熱易腐蝕試管問題:兩個試管口的方向?為什么放棉花?尾氣如何處理?能不能加熱氯化銨或硝酸銨固體制氨氣?能不能用氫氧化鈉替代?NH3實驗室的制法方法及裝置 原理及化學方程式氨水具有不穩定性和揮發性,受熱易分解。NH3·H2O ==== NH3↑ + H2ONaOH固體具有吸水性,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促使氨水分解。CaO與水反應,使溶劑(水)減少;反應放熱,促使氨水分解。NH3·H2O+CaO===NH3↑+Ca(OH)21. (2024 浙江省義烏五校高三聯考)下列裝置按制制備SO2、收集、驗證漂白性及尾氣處理的順序進行實驗(“→”表示氣流方向) ,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B. C. D .D2. (2024 福建省名校聯盟全國優質校高三大聯考)利用 轉化制取連二亞硫酸鈉(Na2S2O4)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單向閥的作用是防倒吸B .先通入 SO2 至懸濁液變澄清 ,再打開滴液漏斗旋塞C. NaOH 溶液不宜加入過多的原因是防止 Na2S2O4 水解D .上述反應液經過濾 ,在冷卻攪拌下加入一定量 NaCl 的作用是提高產率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裝置①為濃鹽酸和 KMnO4 反應 ,制備所需的 Cl2B .裝置②中的試劑可以更換為濃硫酸C .裝置③中的冰鹽水便于產物冷凝和收集D .實驗時 ,先通入 NO ,再通入 Cl23. (2024 山東濟南高三期中)實驗室可利用 NO 與 Cl2 反應制備亞硝酰氯(NOCl),裝置如圖。 已知亞硝酰氯的沸點為-5.5℃ , 遇水生成一種氯化物和兩種氮的常見氧化物,其中一種呈紅棕色。C4 .某學習小組設計實驗制備 Ca(NO2)2。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夾持裝置已略去)。 已知: 2NO+CaO2 ===Ca(NO2)2: 2NO2+CaO2 ===Ca(NO3)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通入 N2 是為了排盡裝置中的空氣B .裝置 B、 D 中的試劑可分別為水和濃硫酸 , F 裝置中的試劑也可使用氫氧化鈉溶液C .若將銅片換成木炭 ,則不可以制備純凈的亞硝酸鈣D .借助裝置 A 及氫氧化鈉溶液和稀硫酸可以分離 CO2 和 COB5. (2023·山東煙臺一模)下列實驗裝置的使用及操作正確的是( )A.①制備溴苯并驗證有HBr產生B.②制備并收集干燥的氨氣C.③制備NaHCO3D.④鈉的燃燒反應C6.已知O2與焦性沒食子酸(含KOH)反應很快,利用下列裝置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選擇①裝置制備氧氣B.選擇②裝置干燥和收集氧氣C.選擇③裝置探究焦性沒食子酸(含KOH)與氧氣的反應D.選擇④裝置分離MnO2和K2MnO4D7. (2023·廣東卷)1827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進行了NH3噴泉實驗。在此啟發下,興趣小組利用以下裝置,進行如下實驗。其中,難以達到預期目的的是( )A.噴泉實驗 B.干燥NH3C.收集NH3 D.制備NH3B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管口 A 是冷凝水的進水口B. 當觀察到分水器中苯層液面高于支管口時 ,必須打開旋塞 B 將水放出C .苯的作用是:作反應溶劑 , 同時與水形成共沸物便于蒸出水D .若將反應物環己酮改為苯乙酮( ) ,則得到的有機產物為8. (2024 湖北宜荊荊恩高三聯考)實驗室利用環己酮和乙二醇反應可以制備環己酮縮乙二醇 ,反應原理及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B已知:把干燥的氯氣通入裝有干燥苯的反應器 A 中(內有少量 FeCl3),加熱維持反應溫度在 40~60℃為宜 ,溫度過高會生成二氯苯。A. FeCl3 在此反應中作催化劑 B .裝置 A 應選擇酒精燈加熱C .冷凝管中冷水應從a 口流入 b 口流出 D. B 出口氣體中含有 HCl、苯蒸氣、氯氣9.實驗室制備氯苯的反應原理和裝置如下圖所示,關于實驗操作或敘述不正確的是( )BA .長頸漏斗內的藥品最好是鹽酸B.蒸餾時 ,冷凝水應該 a 進 b 出C .為防止苯胺被氧化 ,加熱前應先通一段時間 H2D .為除去反應生成的水 ,蒸餾前需關閉 K 并向三頸燒瓶中加入濃硫酸一110.苯胺為無色油狀液體,沸點 184 ℃ , 易被氧化。實驗室以硝基苯為原料通過反應制備苯胺 , 實驗裝置(夾持及加熱裝置略)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