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 第1課時 命題素養目標1.回顧所學的數學概念,知道定義、命題的意義.2.會區分命題的條件和結論,會把命題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3.知道原命題與逆命題的意義,會寫出一個命題的逆命題.◎重點:命題的意義.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定義的意義 閱讀課本本課時“議一議”之前的所有內容,解決下列問題.1.舊知回顧: 叫作三角形, 叫作三角形的外角. 2.揭示概念:對一個 的含義加以描述說明或作出 的語句叫作這個概念的 . 3.思考:如果三角形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那么我們之后所學的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等等還有理論基礎嗎 【答案】1.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相接所構成的圖形三角形的一邊與另一邊的延長線所組成的角2.概念 明確規定 定義3.沒有.知識點二 命題的相關概念 閱讀課本本課時“議一議”至“練習”,解決下列問題.1.明晰概念:對某一件事情作出正確或錯誤 的語句或式子叫命題.正確的命題叫 命題, 的命題叫假命題. 2.討論:(1)如何判斷一些語句是不是命題 (2)命題的結構:命題是由 和 兩部分組成的.題設是已知事項,結論是由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這種命題常可寫成“ ”的形式,“如果”開始的部分是題設,“那么”開始的部分是結論. (3)課本“做一做”中,有些命題省略了“如果”“那么”.比如:“如果兩個角是對頂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可以簡寫成 .也可以將省略的部分還原. 3.明晰概念:將一個命題的條件與結論互換,便得到一個新命題,我們把這樣的兩個命題稱為 ,其中一個叫作原命題,另一個叫作原命題的 . 【答案】1.判斷 真 錯誤2.(1)判斷命題的關鍵是看該語句是不是對某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斷.(2)題設 結論 如果……,那么……(3)對頂角相等3.互逆命題 逆命題對點自測指出命題“對頂角相等”的條件和結論,并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答案】 解:條件是“兩個角是對頂角”,結論是“兩個角相等”.這個命題可以改寫成“如果兩個角是對頂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學法指導 命題就是一種判斷,只有對事件作出判斷的語句才叫作命題;反之,若沒有對事件作出判斷就不是命題.疑問句和指令性語句、作圖語句都不是命題.例如:“畫兩條長度相等的線段”,“你暑假參加數學夏令營嗎 ”這些語句都不是命題.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 1.下列語句中,哪些是命題 哪些不是命題 (1)若a(2)三角形的三條高交于一點;(3)在△ABC中,若AB>AC,則∠C>∠B嗎 (4)兩點之間線段最短;(5)解方程2x-3=0;(6)1+2≠3.【答案】1.解:(1)(2)(4)(6)是命題,(3)(5)不是命題.任務驅動二 2.請指出下列命題的條件和結論,并將它改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同角的余角相等;(2)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3)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方法歸納交流 每個命題都是由題設與結論兩部分組成的,題設是已知事項,結論是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而且題設在前,結論在后,對于這兩部分不明顯的命題,需要挖掘隱含的內容,將它寫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再辨別.【答案】2.解:(1)條件是“兩個角是同一個角的余角”,結論是“這兩個角相等”.這個命題可以改寫成“如果兩個角是同一個角的余角,那么這兩個角相等”.(2)條件是“三個角是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結論是“這三個角的和等于180°”.這個命題可以改寫成“如果三個角是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那么這三個角的和等于180°”.(3)條件是“一個點在一個角的平分線上”,結論是“這個點到這個角的兩邊距離相等”.這個命題可以改寫成“如果一個點在一個角的平分線上,那么這個點到這個角的兩邊距離相等”.任務驅動三 3.寫出下列命題的逆命題.(1)對頂角相等;(2)等邊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3)三邊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答案】3.解:(1)如果兩個角相等,那么這兩個角是對頂角.(2)如果一個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3)如果一個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那么這個三角形的三條邊相等.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