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5 第6課時 三角形全等的綜合判定素養目標1.知道用“SSA”“AAA”無法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2.梳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能根據問題選擇適當的判定方法證明三角形全等.3.能綜合運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解決實際問題.◎重點:梳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預習導學知識點一 利用“角角角”“邊邊角”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閱讀課本本課時“例9”之前的內容,解決下列問題.1.(1)思考:如圖,在△ABC與△ABD中,AB=AB,AC=AD,∠B=∠B,很顯然△ABC與△ABD不全等.所以有兩邊和其中一邊的對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 (填“一定”或“不一定”)全等. (2)揭示概念:兩邊分別對應相等,且其中一組等邊的對角相等的兩個三角形 全等,簡寫成“ ”不能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 2.(1)觀察:下圖為一副三角板,分別用量角器量一量兩個三角形的內角,兩個三角形中間鏤空的小三角形的內角.你能發現什么 試取出自己的三角板,觀察中間鏤空的小三角形內角是不是與三角板內角對應相等 (2)思考:三個角分別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形狀 ,大小 . (3)揭示概念:三個角分別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 全等,簡寫成“ ”不能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 【答案】1.(1)不一定(2)不一定 SSA2.(1)中間鏤空的小三角形的三個內角與三角板的內角對應相等.(2)相同 不同(3)不一定 AAA對點自測在下列條件中,不能說明△ABC≌△A'B'C'的是 ( )A.∠A=∠A',∠C=∠C',AC=A'C'B.∠B=∠B',AB=A'B',BC=B'C'C.∠B=∠B',AC=A'C',AB=A'B'D.AB=A'B',BC=B'C',AC=A'C'【答案】 C知識點二 全等三角形判定的綜合應用 閱讀課本本課時“例9、例10”的內容,解決下列問題.1.思考:(1)“例9”中為了證明兩個角相等,先證明這兩個角所在的 ,再得出它們相等. (2)“例10”中,為了測量一座山A、B兩點間的距離,構建兩個 ,使得AB= ,則只需要測量后者的距離即可. 2.討論:一般在判定兩個三角形全等時,尋找條件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案】知識點二1.(1)兩個三角形全等(2)全等三角形 A'B'2.·方法點撥·證明邊相等或角相等的方法:可以考慮把要證明的邊相等或角相等,轉化為證明它們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如果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不具備,可通過兩次三角形全等得出.第一次證明的三角形全等是為第二次證明三角形全等找條件.合作探究任務驅動一1.如圖,△ABC中,AB=AC,點E在BC上,點D在AE上,則下列說法:①若點E為BC的中點,則有BD=CD;②若BD=CD,則點E為BC的中點;③若AE⊥BC,則有BD=CD;④若BD=CD,則AE⊥BC. 其中正確的有 ( )A.①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1.D任務驅動二 2.如圖,∠ABC=∠EBD,AB=BE,要使△ABC≌△EBD,則需要補充的條件為 .(填一個即可) 方法歸納交流 添加條件時,應結合圖形和四種判定方法SSS、SAS、ASA、AAS,注意不能是SSA的情形.已知一邊一角,可任意添加一個角的條件,用AAS或ASA判定全等;添加邊的條件時只能添加夾這個角的邊,用SAS判定全等.【答案】2.BC=BD(或∠A=∠E或∠C=∠D)任務驅動三 3.如圖,在△ABE中,AB=AE,AD=AC,∠BAD=∠EAC,BC、DE交于點O.求證:(1)△ABC≌△AED;(2)∠OBE=∠OEB.方法歸納交流 根據題目條件,靈活選用合適方法證明三角形全等.【答案】3.證明:(1)∵∠BAD=∠EAC,∴∠BAD+∠DAC=∠EAC+∠DAC,即∠BAC=∠EAD.在△ABC和△AED中,∴△ABC≌△AED(SAS).(2)由(1)知∠ABC=∠AED,∵AB=AE,∴∠ABE=∠AEB.∴∠ABE-∠ABC=∠AEB-∠AED,即∠OBE=∠OEB.任務驅動四 4.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B=AD,BC=DC,E為AC上的一動點(不與A重合),在E移動過程中BE和DE是否相等 若相等,請寫出證明過程;若不相等,請說明理由.方法歸納交流 把要證明的邊相等或角相等,轉化為證明它們所在的三角形全等.如果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條件不具備,可通過兩次或多次三角形全等得出.【答案】4.解:相等.理由如下:在△ABC和△ADC中,AB=AD,AC=AC,BC=DC,∴△ABC≌△ADC(SSS),∴∠DAE=∠BAE.在△ADE和△ABE中,AB=AD,∠DAE=∠BAE,AE=AE,∴△ADE≌△ABE(SAS),∴BE=D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