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4.3 化學鍵(共68張PPT)必修 第一冊 第四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4.3 化學鍵(共68張PPT)必修 第一冊 第四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資源簡介

(共68張PPT)
第四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第三節 化學鍵
1、能認識構成物質的粒子之間存在相互作用;能用電子式表示典型物質中的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形成過程,并建立化學鍵的概念。
2、能結合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斷簡單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中的化學鍵類型;能基于化學鍵解釋某些化學反應的熱效應。
3、能說出典型分子的空間結構。
學習目標
《現代漢語詞典》對鍵的釋義中鍵蘊含著一種“結合”或“連接”的意味。
目前元素合計118種元素,可發現與合成的化合物已經超過1億3千多萬種。這些數量龐大的化合物都是由原子結合在一起而構成的,原子之間是靠“化學鍵”結合在一起的。
新課引入——什么是“鍵”
1、從原子結構角度分析NaCl的形成過程
+17
Cl
Na
+11
e
+e
Na+
+11
+17
Cl
Na+
Cl
靜電作用
一、離子鍵
2、離子鍵
(1)離子鍵的定義:
帶相反電荷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叫做離子鍵
(2)離子鍵的形成條件和過程
①形成條件:
活潑的金屬原子容易失去電子,成為金屬陽離子;活潑的非金屬原子容易得到電子,成為非金屬陰離子。陰、陽離子通過靜電作用形成離子鍵。
此外如金屬陽離子與OH 、酸根離子之間也可形成離子鍵。
一、離子鍵
(2)離子鍵的形成條件和過程
②形成過程:
活潑的金屬(M)
活潑的非金屬(R)
第ⅠA族、第ⅡA族
第ⅥA族、第ⅦA族
化合
M
ne
Mn+
R
+me
Rm
靜電作用
達到平衡
離子鍵
一、離子鍵
關于離子鍵的幾點說明:
1、成鍵微粒:
2、成鍵本質:
3、成鍵原因:
3、存在范圍:
陰離子、陽離子
靜電作用
(靜電吸引和靜電排斥達到平衡)
(1)帶正電荷的陽離子與帶負電荷的陰離子間的吸引作用
(2)原子核與核外電子間的吸引作用
(3)原子核與原子核、核外電子與核外電子之間的排斥作用
一、離子鍵
關于離子鍵的幾點說明:
1、成鍵微粒:陰離子、陽離子
2、成鍵本質:靜電作用
3、成鍵原因:
3、存在范圍:
(1)原子通過得失電子形成穩定的陰、陽離子;
(2)離子間吸引與排斥作用處于平衡狀態;
(3)體系的總能量最低。
(一定存在于化合物中)存在于強堿、活潑金屬氧化物及絕大多數鹽中。
一、離子鍵
(3)影響離子鍵強弱的因素
影響離子鍵強弱的因素
離子半徑
離子所帶電荷數
離子半徑越小、離子所帶電荷數越多,離子鍵越強
一、離子鍵
B
練、離子鍵的強弱主要決定于離子的半徑和離子電荷值。一般規律是:離子電荷值越大;離子半徑越小,則離子鍵越強。K2O、MgO、 CaO三種物質中離子鍵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
A、K2O、MgO、CaO B、MgO、CaO、K2O
C、MgO、K2O、CaO D、CaO、MgO、K2O
一、離子鍵
3、離子化合物
由離子鍵構成的化合物
(1)離子化合物的定義:
(2)離子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質:
(3)常見離子化合物的分類:
①離子鍵一般比較牢固,破壞它需要較高的能量,所以離子化合物的熔點一般比較高,常溫下為固體。
②在溶于水或融化時,離子鍵被破壞,形成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能夠導電(離子化合物均為電解質)。
一、離子鍵——離子化合物
3、離子化合物
(1)離子化合物的定義:由離子鍵構成的化合物
(2)離子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質:熔點高(常溫下為固體);溶于水或熔融狀態下離子鍵被破壞,能夠導電。
(3)常見離子化合物的分類:
①強堿
②絕大多數鹽
③活潑金屬氧化物
④活潑金屬氫/碳化物
如:NaOH、KOH、Ba(OH)2等
如:K2SO4、NH4Cl、CaCO3等
如:K2O、MgO、Al2O3等
如:NaH、CaC2等
一、離子鍵——離子化合物
思考:如何表示離子化合物?
4、電子式
(1)電子式的概念:
在元素符號周圍用“·”或“×”來表示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價電子)的式子。
(2)電子式的書寫
①原子的電子式
②簡單陽離子的電子式
③簡單陰離子的電子式
④復雜陰、陽離子的電子式
一、離子鍵
(2)電子式的書寫
①原子的電子式:
一般將原子的最外層電子在元素符號的上、下、左、右四個位置上標出。
H Na Mg Al Si P S Cl Ar
②簡單陽離子的電子式:
其離子符號即為電子式
Na+、Mg2+、Al3+
一、離子鍵——電子式
(2)電子式的書寫
③簡單陰離子的電子式:
④復雜陰、陽離子的電子式:
簡單陰離子最外層一般為8電子穩定結構,書寫時要在元素符號周圍標出電子,用[ ]括上,并在[ ]右上角標明電性和所帶電荷數。
復雜陰、陽離子要在對應元素符號周圍標明電子,用[ ]括上,并在[ ]右上角標明電性和所帶電荷數。
[ S ]2




[ Cl ]




[ O H]




[H N H]+




H
H
一、離子鍵——電子式
(3)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
AB型:如NaCl
A2B型:如Na2O
AB2型:如CaCl2
Na+[ O ]2 Na+




Na+[ Cl ]




[ Cl ] Ca2+[ Cl ]








同種離子不能合并,對稱書寫
一、離子鍵——電子式
(4)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的形成過程
模板:原子的電子式 + 原子的電子式
→ 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
如:NaH
如:K2S
如:MgBr2
·Na + ×H → Na+[·H·]
×K +:S:+ ×K → K+[:S:]2 K+
· ·
: :
:Br: + ×Mg× + :Br: →[:Br:] Mg2+[:Br:]
: :
: :
: ·
: ·
一、離子鍵——電子式
用電子式表示離子化合物形成過程注意事項:
(1)由于不是化學方程式,不能出現“=”,“→” 前是原子的電子式(相同原子可以合并);“→” 后是化合物的電子式(相同離子不能合并)。
(2)用“ ”表明電子轉移方向(失電子原子指向得電子原子)。
一、離子鍵——電子式
練、X、Y、Z、W是短周期中的四種常見元素,其相關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關信息
X X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
Y 常溫常壓下,Y單質是淡黃色固體,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積
Z Z和Y同周期,Z的非金屬性大于Y
W W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
(1)Y位于元素周期表第____周期_____族,Y和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較強的是________(填化學式)
三 ⅥA
HClO4
一、離子鍵
練、X、Y、Z、W是短周期中的四種常見元素,其相關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關信息
X X最外層電子數是次外層電子數的3倍
Y 常溫常壓下,Y單質是淡黃色固體,常在火山口附近沉積
Z Z和Y同周期,Z的非金屬性大于Y
W W的一種核素的質量數為23,中子數為12
(2)Z的簡單離子的電子式為________。
(3)用電子式表示W和Y形成2 : 1離子化合物的過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Cl ]




一、離子鍵
練、下列有關化學用語的表示錯誤的是( )
A. 次氯酸的電子式為H:O:Cl:
: :
: :
B. R2+有a個電子、b個中子,R的原子符號為a+b+2R
a+2
C. 用電子式表示CaCl2的形成過程為
:Cl: + ×Ca× + :Cl: →[:Cl:] Ca2+[:Cl:]
: :
: :
: ·
: ·
D. Na+的結構示意圖為
+11
2 8
一、離子鍵
思考:為什么2個氫原子結合成氫分子,2個氯原子結合成氯分子,而不是3個、4個呢?為什么1個氫原子和1個氯原子結合成氯化氫分子,而不是以其他的個數比相結合呢?
1、Cl2和HCl的形成
(1)Cl2的形成:
(2)HCl的形成:
Cl



·
Cl


:→
+·
Cl



Cl



·
·

Cl


:→
+·
H
Cl



·
·
特點:在Cl2、HCl分子的形成過程中,沒有發生電子的得失,而是通過形成共用電子對達到穩定結構。
共用電子對
二、共價鍵
2、共價鍵
(1)共價鍵的概念:
原子之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價鍵。
(2)共價鍵的特點
①成鍵微粒:
②成鍵本質:
原子
共用電子對
③成鍵元素:
同種或不同種非金屬元素之間(特例: AlCl3)
③成鍵原因:
二、共價鍵
Ⅰ、通過共用電子對,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目一般能達到飽和,由不穩定變穩定;
Ⅱ、兩原子核都吸引共用電子對,使之處于平衡狀態;
Ⅲ、原子通過共用電子對形成共價鍵后體系總能量降低
(2)共價鍵的特點
①成鍵微粒:
②成鍵本質:
原子
共用電子對
③成鍵元素:
同種或不同種非金屬元素之間(特例: AlCl3)
③成鍵原因:
二、共價鍵
3、共價化合物
(1)共價化合物的概念
(2)常見的共價化合物的分類
(4)共價型分子及其形成過程的表示方法
(3)共價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質
二、共價鍵
3、共價化合物
(1)共價化合物的概念:
(2)常見的共價化合物的分類
以共用電子對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價化合物
①非金屬氫化物:如NH3、H2S、H2O等
②非金屬氧化物:如CO、CO2、SO2等
③酸:如H2SO4、HNO3等
④大多數有機化合物:如CH4、CH3CH2OH等
⑤極少數的鹽:如AlCl3、HgCl2等
二、共價鍵
思考:(1)非金屬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共價化合物嗎?
回顧NH3和HCl兩種氣體反應
產物:NH4Cl 現象:白煙
[H N H]+




H
H
[ Cl ]




結論:離子化合物中含離子鍵的同時也可以含有共價鍵,共價化合物中只含有共價鍵。
類似的物質還有Na2O2、 NaOH等(試寫出它們的電子式)
二、共價鍵
思考:(2)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嗎?
氯化鋁
通常以雙聚分子(AlCl3)2或多聚分子(AlCl3)n的形式存在
結論:熔融態的氯化鋁不導電的事實也證明了氯化鋁是共價化合物而不是離子化合物。
二、共價鍵
思考:(3)是不是所有分子中的各原子均必須滿足稀有氣體的穩定結構?
PCl5、BF3
該原子在化合物中的化合價的絕對值與其所在主族序數(或最外層電子數)的和。
判斷方法:
|化合價|+族序數≠8 不滿足8電子結構
|化合價|+族序數=8 滿足8電子結構 (H除外)
二、共價鍵
D E
練、在下列分子結構中,原子的最外層電子不能滿足8電子穩定結構的是 ( )
A、CO2 B、PCl3 C、CCl4 D、BF3 E、HCI
二、共價鍵
(3)共價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質
①熔點:由原子構成的共價化合物的熔點較高,如SiO2、SiC等;由分子構成的共價化合物的熔點較低,如HCl、NH3等。
②導電性:共價化合物本身不導電(固態、液體或氣態) 但部分共價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導電(如H2SO4 、 HCl它們在水分子作用下,電離產生自由移動的陰、陽離子)。
二、共價鍵
(4)共價型分子及其形成過程的表示方法
①分子結構
Ⅰ、用電子式表示:
1)每個原子一般均應達到穩定的結構(2電子或8電子);
2)不加括號[ ],不標正負電荷數;
3)原子最外層電子數距8電子穩定結構(H是2電子)差幾個電子,就提供幾個電子,并在此原子周圍形成幾對共用電子(即幾個共價鍵)。
二、共價鍵
練、用電子式表示下列物質
N2 H2O NH3 N2H4 CH4
CCl4 CO2 H2O2 HClO COCl2
:N N:
:::
H:O:H
: :
H:N:H
: :
H
: :
H
H:N:N:H
: :
H
H:C:H
: :
H
H
:Cl:C:Cl:
: :
:Cl:
:Cl:
: :
: :
: :
:O::C::O
:
:
H:O:O:H
: :
: :
H:O:Cl:
: :
: :
:Cl:C:Cl:
: :
: :
:O:
::
二、共價鍵
(4)共價型分子及其形成過程的表示方法
①分子結構
Ⅱ、用結構式表示:
若將電子式中的共價鍵(即共用電子對)用一根短線“—”表示,則得到共價化合物的Lewis結構式;
若將Lewis結構式中的非成鍵電子對省略,則得到共價化合物的結構式。
:N N:
:::
:N≡N:
N≡N
二、共價鍵
練、用結構式表示下列物質
N2 H2O NH3 N2H4 CH4
CCl4 CO2 H2O2 HClO COCl2
N≡N
H O H
O=C=O
H O O H
H O Cl
H C H
H
H
H N H
H
H
H N N H
H
Cl C Cl
O

Cl C Cl
Cl
Cl
二、共價鍵
(4)共價型分子及其形成過程的表示方法
②用電子式表示共價型分子的形成過程
如:HCl:
H2O:
H +·Cl:→ H Cl:
×
: :
: :
·
×
2H +·O· → H O H
×
: :
: :
·
×
×
·
注意事項:①共價型分子沒有電子的得失,因此形成過程中不能出現弧線箭頭;
②反應物要寫成原子(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形式;
③生成物是分子而不是離子,不能出現“[ ]”,也不能標注正、負電荷數,生成物中相同部分不能合并。
二、共價鍵
4、共價型分子的真實形態(三維空間)
分子 電子式 結構式 分子結構模型
H2
HCl
CO2
H2O
CH4
H:H
H
Cl



·
·
:O::C::O
:
:
H:O:H
: :
H:C:H
: :
H
H
H H
H Cl
O=C=O
O
H H
H C H
H
H

二、共價鍵
探究:原子之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成鍵電子)形成共價鍵時,分子中的成鍵電子受到成鍵兩原子核的引力。
(1)當成鍵的兩原子相同時,
(2)當成鍵的兩原子不相同時,
即成鍵電子受到的來自兩原子核的引力是相同的,
即成鍵電子受到的來自兩原子核的引力是不相同的,
成鍵電子不會偏向于其中任何一個原子,
成鍵電子會偏向于吸引電子能力強的原子,
因此成鍵原子不會因成鍵電子的偏向或偏離而顯部分的電性。這樣的共價鍵稱為非極性共價鍵,簡稱非極性鍵
因此成鍵原子會因成鍵電子的偏向或偏離而顯部分的電性。這樣的共價鍵稱為極性共價鍵,簡稱極性鍵
二、共價鍵
5、共價型的分類
非極性(共價)鍵 極性(共價)鍵
含義
判斷依據
實例
成鍵原子 是否顯電性
同種元素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共用電子對不發生偏移
不同種元素原子之間形成的共價鍵,共用電子對發生偏移

H Cl
由同種元素原子構成
由不同種元素原子構成
δ
δ+
H2
HCl
二、共價鍵
非極性鍵和極性鍵的存在規律
非極性鍵:(由同種元素原子構成)
(1)非金屬單質分子:如H2、O2、N2、X2等
(2)含相同原子分子:如C2H6、N2H4、H2O2等
(3)離子化合物:如Na2O2等
極性鍵:(由不同種元素原子構成)
如:(1)N H、O H、X H、C=O等
(2)離子化合物如NaOH、NaClO等
二、共價鍵
拓展:離子鍵與共價鍵的區分是人為的,它們都是構成物質的原子之間的“相互作用”,非極性鍵→極性鍵→離子鍵,成鍵原子吸引電子能力的差異越來越大,是一個漸變過程。典型的離子鍵實際上是很少的,常見金屬與非金屬元素之間的化學鍵實際上都是在含有離子鍵成分的同時還含有一定的共價鍵成分,只是通常簡單的認為它們是離子鍵。
二、共價鍵
1、化學鍵:
相鄰的原子之間強烈的相互作用
對化學鍵的幾點說明:
(1)“相鄰”是指化學鍵只在直接相鄰的兩個或多個原子之間存在。
(2)“原子”是廣義的原子,不僅僅指原子,也包含陰、陽離子 。
(3)稀有氣體是單原子分子,其中不含化學鍵 。
三、化學鍵
化學鍵的形成與原子結構有關,它主要通過原子的價電子間的轉移或共用來實現。
化學鍵
離子鍵
共價鍵
非極性共價鍵
極性共價鍵
三、化學鍵
用化學鍵的觀點分析化學反應過程(以H2與Cl2的反應為例)
斷裂H H
共價鍵
斷裂Cl Cl
共價鍵
形成H Cl
共價鍵
H2
Cl2
HCl
舊化學鍵斷裂
新化學鍵形成
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
2、化學反應的本質:
三、化學鍵
2、化學反應的本質:是舊化學鍵斷裂和新化學鍵形成的過程
理解:(1)只有化學鍵的斷裂而沒有化學鍵的形成過程不是化學變化;
(2)只有化學鍵的形成過程也不是化學變化。
如:HCl溶于水和NaCl固體熔化。
如:將NaCl溶液蒸發結晶析出NaCl晶體的過程。
顯然斷開和形成不同的化學鍵需要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因此化學反應中斷鍵和成鍵的同時,必然伴隨著能量的變化。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我們將在后續的課程中繼續學習。
三、化學鍵
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比較
鍵型 離子鍵 共價鍵
非極性鍵 極性鍵
概念
特點
粒子
條件
存在
帶相反電荷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
原子之間通過共用電子對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陰、陽離子間的相互作用
共用電子對不發生偏移
共用電子對偏向吸引電子能力強的原子
陰、陽離子
原子
活潑金屬和活潑非金屬
同種非金屬元素
不同種非金屬元素的原子
離子化合物
非金屬單質、某些化合物,如Na2O2
共價化合物,如SO2;某些離子化合物,
如NaOH
歸納:離子鍵與化學鍵的比較
判斷依據 規律
組成元素 及性質
構成粒子
含有的化學鍵
物質 類型
物質性質
一般情況下,由活潑金屬元素與活潑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為離子化合物;不同非金屬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為共價化合物。
一般情況下,由陰、陽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為離子化合物
含有離子鍵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1)一般情況下,活潑金屬氧化物、活潑金屬氫化物、強堿和大多數鹽都屬于離子化合物
(2)一般情況下,非金屬氧化物、非金屬氫化物、含氧酸和大多數有機物都屬于共價化合物
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歸納: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的判斷依據
練、按要求用序號填空:A. KF B. H2O C. N2 D. He E. CO2 F. CaCl2 G. H2O2 H. CCl4 I. KOH J. Na2O2
1、含離子鍵的物質是 ;
2、含非極性鍵的物質是 ;
3、含極性鍵的物質是 ;
4、屬于離子化合物的是 ;
5、屬于共價化合物的是 。
A、F、I、J
C、J、G
B、E、G、H、I
A、F、I、J
B、E、G、H
歸納:離子化合物與共價化合物的判斷依據
1、離子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過程
離子化合物
溶解或熔化
電離
離子鍵被破壞
陰、陽離子
2、共價化合物的溶解或熔化過程
共價
化合物
溶于水
熔化
能與水反應
如SO2、CO2
舊鍵斷裂、新鍵形成
電解質
如HCl
有共價鍵斷裂、無新鍵形成
部分非電解質
如酒精
共價鍵未被破壞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如冰
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如SiO2
化學鍵未被破壞
共價鍵被破壞
歸納:物質發生變化時化學鍵是否被破壞的判斷
3、單質的熔化或溶解過程
單質特點 化學鍵變化
由分子構成的固體單質 (如:P4、S8等) 熔化時:
由原子構成的單質(稀有氣體除外,如:金剛石等) 熔化時:
能與水反應的某些活潑非金屬單質(如:Cl2、F2等) 熔于水時:
化學鍵未被破壞
化學鍵被破壞
分子內的共價鍵被破壞
歸納:物質發生變化時化學鍵是否被破壞的判斷
練、下列化學反應中,既有離子鍵、極性鍵、非極性鍵斷裂,又有離子鍵、極性鍵、非極性鍵形成的是( )
A.2NaBr+Cl2=2NaCl+Br2
B.2NaOH+SiO2 =Na2SiO3 +H2O
C.2Na2O2+2H2O=4NaOH+O2↑
D.H2S+Cl2=S↓+2HCl
C
歸納:物質發生變化時化學鍵是否被破壞的判斷
A
練、下列物質發生變化時,所克服的粒子相互作用屬于同種類型的是(  )
A. 液溴和苯分別受熱變為氣體
B. 干冰和氯化銨分別受熱變為氣體
C. 食鹽和冰的熔化
D. 食鹽和葡萄糖分別溶解在水中
歸納:物質發生變化時化學鍵是否被破壞的判斷
思考:將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液態物質(如水、酒精、液溴等)、固態物質(如蔗糖、碘等)的分子之間又是靠什么樣的相互作用呢?
分子間作用力
1、分子間作用力
(1)概念:
(2)特點:
四、分子間作用力
1、分子間作用力
把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間作用力(也叫范德華力)
(1)概念:
①比化學鍵弱很多的相互作用(化學鍵的能量在120kJ/mol以上,而分子間作用力在2~20kJ/mol)
主要影響物質的物理性質,如:熔沸點、溶解度等。
(2)特點:
②主要存在于由分子構成的物質中(如:多數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酸、氫化物、非金屬氧化物、有機物等)。
③范圍很小:距離很小的分子之間才存在
四、分子間作用力
(3)影響分子間作用力大小的因素
結構簡式 CH3OH CH3CH2OH CH3(CH2)2OH
名稱 甲醇 乙醇 正丙醇
Mr 32 46 60
沸點/oC 64 78 97
分子形態
特點:組成和結構相似,隨著相對分子質量的依次增大,沸點依次升高。
四、分子間作用力
一般來說,對于組成和結構相似的物質,相對分子質量越大,分子間作用力越大,物質的熔沸點也越高。
(3)影響分子間作用力大小的因素
四、分子間作用力
熔點/oC
沸點/oC
Mr
X2
F2
Cl2
Br2
I2
38.00
70.90
159.80
253.80
-219.6
-101
-7.2
113.5
-188.1
-34.6
58.78
184.4
熔點/oC
沸點/oC
Mr
CX4
CF4
CCl4
CBr4
CI4
88.01
153.81
331.61
519.61
-184
-22.9
90.1
171(分解)
-128
76.5
189.5

鹵素單質和四鹵化碳的熔沸點數據
微觀上組成和結構相似的分子構成的物質,隨著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宏觀上的熔沸點升高。
四、分子間作用力
一些氫化物的沸點
為什么NH3、H2O和HF的沸點反常呢?
氫鍵
四、分子間作用力
2、氫鍵
(1)理解:
①像NH3、H2O和HF,它們的分子之間產生了一種比分子間作用力稍強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叫做氫鍵。
②可把氫鍵看作是一種較強的分子間作用力。
③分子間氫鍵的形成使物質的熔點和沸點升高,這是因為固態熔化或液態汽化時必須要破壞分子間的氫鍵,要消耗較多的能量。
四、分子間作用力
(2)形成條件:
(以HF為例)
在HF分子中,由于氟吸引電子的能力很強,H F鍵的極性很強,共用電子對強烈地偏向F原子,使H原子幾乎成為“裸露”的質子。這個半徑很小、帶部分正電荷的H核,允許帶部分負電荷的F原子充分接近它,并產生靜電吸引作用,這就形成了氫鍵。
(3)表示:
通常用:X H···Y表示
其中X和Y代表F、O、N等非金屬性強而原子半徑較小的非金屬元素
F
H
H
F
H
F
四、分子間作用力
2、氫鍵
(4)影響氫鍵強弱的因素:
非金屬性越強,氫鍵越強;Y的原子半徑越小(越易接近X H),氫鍵越強
通常用:X H···Y表示
非金屬性、原子半徑
靜電吸引作用
最強的氫鍵:F H···F
四、分子間作用力
冰中水分子之間的氫鍵
每個水分子可分別與相鄰的四個水分子形成氫鍵
四、分子間作用力
知識拓展1: 在冰的晶體中,氫鍵的存在使得每個水分子只與處于四面體頂角方向的四個相鄰的水分子連接。這種排列就使冰中水分子的空間利用率不高,留有相當大的空隙。當冰融化時,熱運動使冰的結構部分解體,水分子間的空隙減小,密度反而增大,從而使水中的生物在寒冷的冬季得以在冰層下的水中存活。
四、分子間作用力
知識拓展3:溶質和溶劑分子之間氫鍵的形成使溶質的溶解度增大,如:NH3極易溶于H2O
知識拓展2: 在水蒸氣中,水是單個的H2O分子形式存在;在液態水中通常是幾個水分子通過氫鍵結合起來,形成(H2O)n;在固態水中水分子都是以氫鍵相互聯結。可見在水中隨著溫度的降低,形成氫鍵的數目在增多。
四、分子間作用力
1、10電子微粒
O2
F
N3
Na+
Mg2+
Al3+
CH4
Ne
+H+
HF
OH
H2O
H3O+
NH3
NH2
NH4+
+H+
+2H+
+H+
+H+
+H+
+H+
五、等電子微粒
2、18電子微粒
S2
Cl
P3
K+
Ca2+
SiH4
+H+
HCl
HS
H2S
PH3
Ar
+H+
+3H+
+H+
五、等電子微粒
注意:在10電子分子中去掉一個氫原子得到9電子微粒,這樣的9電子微粒都帶有1個未成對的電子,它們不能獨立存在,任意兩個9電子微粒通過共用電子對連接即得到其它的18電子微粒。
如:CH4 NH3
H2O HF
·CH3
·NH2
·OH
·F
-H
-H
-H
-H
五、等電子微粒
如:CH4 NH3
H2O HF
·CH3
·NH2
·OH
·F
CH3CH3 (乙烷)
CH3NH2(甲胺) CH3OH(甲醇) CH3F(氟代甲烷) N2H4(聯氨)
NH2OH(羥胺)
NH2F(氟胺)
H2O2(過氧化氫)
HFO(次氟酸)
F2
五、等電子微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兴县| 沙洋县| 南平市| 龙泉市| 视频| 邓州市| 荔波县| 永兴县| 阿坝县| 和平县| 盘锦市| 辉南县| 临泽县| 峨眉山市| 金溪县| 大荔县| 彭泽县| 工布江达县| 四平市| 平原县| 梧州市| 芦山县| 谢通门县| 突泉县| 柳河县| 司法| 中宁县| 清镇市| 茶陵县| 巴塘县| 钟山县| 成武县| 桐乡市| 博客| 揭西县| 南汇区| 南丹县| 丰镇市| 铁力市| 罗甸县|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