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八年級上冊總復習美術第一單元線條:美術創作基本的造型手段之一,它在繪畫、設計、建筑、雕塑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包括平面造型中的線和立體造型中的線。美術主要包括: 1、繪畫、2雕塑、3設計、4、建筑四大門類(書法、篆刻、攝影、動畫、攝像、電腦美術、新媒體藝術等也屬于美術)。造型、色彩、構圖美術的主要表現手段:★★★造型四要素(美術的繪畫語言有):線條、明暗、體量、空間。▲朝元仙仗圖(白描 局部)宋代 武宗元▲纏枝牡丹紋梅瓶(瓷器)宋代▲菩薩立像 石雕 唐代 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 美國 建筑 弗蘭克·蓋里 【線條】《宴罷》(紅繪式裝飾畫)約公元前 490年[古希臘]造型四要素——線條明暗(自然界的物理現象):形成原理:光的照射光觀看遠近、感覺物體本色、質感肌理、環境變化規律與光的關系三大面:五調子:明暗與立體亮面、灰面、暗面亮面、灰面、暗面、明暗交界線、反光和投影強弱、遠近、角度有光線、有體積造型四要素——明暗▲《圣母瑪利亞》素描 達芬奇 意大利 ▲《自畫像》素描 達芬奇【明暗】▲《塔吉克新娘》 油畫[現代]靳尚誼體量:指雕塑或建筑物的規模。體量的差異可以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感受。美國籃子大樓 ▲上海世博會沙特場館(建筑) 現代簡潔、飽滿的碗狀造型設計,具有持續的空間延展性以及視覺上的擴張力。空間:建筑、雕塑以實體空間關系體現不同的視覺效果,而繪畫作品則是在二維的平面上虛擬性地表現出空間感。阿爾讓特伊的大道(油畫)近代 西斯萊(法國)畫家運用焦點透視法則表現空間關系,在畫面中營造了一種虛擬的“三維真實”。林蔭道 霍貝瑪 (荷蘭)透視現象是自然界的一種客觀現象。西方繪畫在自然科學的推動下找到了焦點透視的方法,是繪畫中表現深度空間的重要手段。▲雙環 雕塑 亨利·摩爾 英國 【空間】1、宋代白描作品《朝元仙仗圖》中起到主要造型手段的要素是( )。A、線條 B、明暗 C、體量 D、空間2、宋代瓷器《纏枝牡丹紋梅瓶》采用的主要造型要素為( )。A、體量 B、明暗 C、線條 D、空間3、人類早期的繪畫,特別是東方傳統的繪畫,大多是以( )來進行造型表現。A 線條 B色彩 C 明暗 D形狀練一練4、下列四幅圖中,分別采用的是那種造型要素( )。A、線條、明暗、空間、線條 B、明暗、體量、線條、線條C、線條、體量、空間、空間 D、明暗、明暗、線條、空間色彩:色彩可分為無彩色系和有彩色系是視覺最具感染力的藝術語言,而繪畫則是最能體現色彩感染力的載體。色彩三原色:紅、黃、藍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淺程度。純度:指色的飽和度。互補色:色環中180度正對的顏色,互為補色。類似色:色環中30—90度范圍內的顏色,互為類似色。色調:色彩總傾向,表達一定的情感或營造某種特定的氛圍。大青綠設色絹本,畫面色彩均凈明麗,富于裝飾性。壯麗秀美的山水,仿佛將人帶入了一個超乎物象之外的精神世界。【裝飾性色彩】▲《千里江山圖》局部 北宋 王希孟【散點透視】《玉蘭黃鸝》 中國畫 現代工筆 于非闇( àn)《土地》 油畫 中國 現代 羅爾純 湘鄉縣人畫面以石青為底色來烘托玉蘭花與黃鸝鳥,強烈的色彩對比,生動的表現出了一派晴空萬里,鳥語花香的大好春光美景,典雅華貴的色彩令人賞心悅目。畫面中色彩飽滿、響亮、與富有韻律的線條結合在一起,在給人以視覺沖擊的同時,也抒發了作者強烈的情感。《無題》 油畫 現代 德·庫寧 美國 抽象表現主義▲《烏鴉群飛的麥田》 油畫 梵高 荷蘭 后印象派代表作色彩隨著縱橫交錯、不同力度的筆觸恣意揮灑,沒有明晰的界限與秩序,抽象表現主義的杰作。《烏鴉群飛的麥田》后印象主義畫家凡·高對黃色的熱愛熾烈而持久。色彩對比鮮明而明亮的麥田,燃燒著畫家激情的火焰,傾注著他內心激蕩的情感。表現性色彩看似平凡的草垛光彩奪目,與天空和遠處的樹叢交相輝映,構成一曲色與光的交響。【寫實性色彩】畫家追求一種簡單明快的色彩效果,這幅暖色調為主的作品,明確地表達出了一種溫暖、柔和、安適的氣氛與情調。【表現性色彩】▲《干草垛》油畫 莫奈 法國 印象派▲《靜物》油畫 馬蒂斯 法國▲《出水芙蓉圖》 中國畫 南宋作品為了表現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純潔、嬌艷的姿態與品格,分幾十次層層渲染進行賦色,達到了柔和潤澤而又美艷動人的藝術境界。【寫實性色彩】構圖: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稱為章法或布局,構圖的形式法則體現著人類對于形式美規律的認識與運用。常見的構圖形式 三角形構圖井字形構圖曲線構圖(S形構圖)水平線構圖圓形構圖垂直線構圖構圖要領1、主次分明 2、對比明快3、前后層次 4、疏密關系構圖原則:1、突出主題2、追求形式美黃金分割:又稱黃金比,是造型藝術中的一種分割法則。廣泛應用于造型藝術中,被認為是最美、最協調的比例,其比值約為1:0.618《自由引導人民》油畫。此畫是三角形構圖的典范。畫中象征自由、平等、博愛的三色旗位于等腰三角形的頂點,引導人民的自由女神處在橫向黃金分割線處,巷戰人群的頭部位于縱向黃金分割線的位置。如此人物眾多、宏偉而動蕩的戰斗場面,被畫家組織在了一個井然有序的畫面構圖之中 。《初踏黃金路》(版畫) [現代]李煥民《露氣》(中國畫)[現代] 潘天壽《陽關三疊》(油畫)[現代]王宏劍《吉祥蒙古》(油畫)韋爾申 《舞蹈》(油畫)[現代]野獸派代表人物 馬蒂斯[法國] 構圖1、下列那副名畫是采用了垂直線構圖:A《干草垛》 B《格爾尼卡》C《自由引導人民》 D《吉祥蒙古》2、下面這幅畫的作者是( )。A、霍達 B、倫勃朗 C、德拉克洛瓦 D、馬蒂斯練一練第二單元書籍設計、書籍結構、中國古籍設計、常見的裝訂方式、手工書設計、藏書印、藏書票、版畫種類、常見版畫材料讀書、愛書的情節知識點:書籍設計:舊稱“書籍裝幀設計”,狹義的是指書籍的開本、封面、護封和裝訂形式等屬于外觀形象的設計,有時僅指封面設計。書籍設計包括造型設計、封面設計、扉頁設計、護封設計、版式設計、插圖設計等。中國古籍設計:簡冊裝卷軸裝經折裝旋風裝(龍鱗裝)蝴蝶裝★線裝線裝是古代書籍裝幀發展成熟的標志。常見的裝訂方式:活頁裝線圈裝鎖線膠裝無線膠裝古線裝騎馬訂·國外的文字記錄,經歷了使用紙莎草紙、羊皮紙等初始階段。13世紀左右,中國造紙術傳入歐洲,以及后來金屬活字版印刷術的發明,成為書籍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德國的古騰堡發明了金屬活字版印刷術。·英國的威廉·莫里斯被譽為現代書籍設計的開拓者。我國現代書籍設計藝術的開拓者和倡導者是魯迅。中國的書籍設計已經連續多年獲得萊比錫“世界最美的書”獎項。藏書印藏書印又稱藏書章,是我國傳統篆刻藝術的一種,始于唐代,傳承至今。分類:朱文(陽文)、白文(陰文)。是書法、章法 、刀法 三者的完美結合。陰刻法陽刻法刻文字刻背景字凹下字凸起白文印章陰文朱文印章陽文藏書票:藏書票是指讀書人在自己所藏書籍的扉頁上貼的一幅小裝飾畫,作為書籍收藏者的印記。藏書票的構成:圖像和文字。由圖像和文字(票主名、拉丁文EXLIBRIS)兩部分組成,拉丁文的意思是我的藏書。它小而精,因此被譽為“書上寶石”和“版畫珍珠”。藏書票一般用版畫方法制作,畫面邊長一般不超過15厘米。版畫特征:刻板、復印。(復數性、間接性)▲關祖章藏書票 1910關祖章(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藏書票)▲刺猬(wèi)藏書票(木刻) [德國](世界上最早的藏書票)第三單元簡稱國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藝術,用毛筆蘸墨,在宣紙上作畫,是畫國畫最基本的常識。因此,這三種工具在畫國畫時是缺一不可的。國畫:分類主要工具:毛筆、墨汁、宣紙毛筆的材質:羊毫:由山羊毛制成;狼毫:由黃鼠狼毛制成;兼毫:一般內芯為狼毫,外圍為羊毫。國畫常用的三種紙:生宣紙:墨韻變化豐富,墨、色層次分明,適用于國畫大寫意、書法行草。熟宣紙:生宣加礬制作而成,可反復揉洗,適用于國畫工筆、書法小楷。半生熟宣紙:介于生、熟宣紙之間,適用于小寫意和行、楷書寫,較易于掌控。1、按題材分:花鳥畫“借物寓意、借物抒情”人物畫“以形傳神”山水畫“意境”2、按技法分:工筆畫(白描、淡彩、重彩和沒骨工筆)寫意畫(大寫意、小寫意和兼工帶寫)“以形寫神”“形神兼備”是寫意畫的重要特征中鋒、側鋒、逆鋒、順鋒。中鋒用筆線條圓厚飽滿,側鋒用筆線條輕薄靈動。常用的用筆方法:常用的用墨方法積墨法破墨法潑墨法用全筆蘸取淡墨,然后再用筆尖兒蘸取一點重墨,這時重墨會自然往上與淡墨融合。側鋒用筆,重墨和淡墨會形成均勻的漸變過渡,這樣畫出的色塊深淺過渡非常均勻,這就是潑墨法。首先用淡墨在宣紙上畫出一塊較淡的墨色,在淡墨色水分未干之前,用重墨筆在淡墨上進行覆蓋繪制,重墨會隨著水分暈染開,適當靜置一會兒,重墨會繼續暈染,讓淡墨和重墨自然銜接,銜接處形成自然的融合效果。首先使用淡墨,畫出一塊較淡的顏色,等待墨色變干,然后使用重墨在淡墨上進行覆蓋上色,這時兩種墨色不會互相融合,各自保持完整的形狀。墨分五色:根據加水的多少,呈現焦、濃、重、淡、清五個色階,用以表現物象質地和相互關系。★★★★★詩書畫印的完美結合是中國畫區別于西方繪畫的典型特征。常見的題款類型▲橫題▲直題 多題▲隨形題▲穿插題▲滿題畫家印章分類中國畫在創作完成后,如覺得密處仍不夠滿當,或者疏處太空,都可以用印章彌補。用章講究與畫面內容的內在聯系,要考慮整幅畫的構圖、色彩,起到呼應、對比、配合的作用。就畫中的位置來說,有引首印、款尾印、攔腰印、壓角印、攔邊印、平衡印等。從蓋印的數量上講究“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蓋取奇數,其扶陽抑陰之意”。閑章:指鐫刻姓名、齋室、職官、藏書印等以外的印章。姓名章:姓名章是題款署名用章,一般分朱文(陽文)白文(陰文)兩種。齋館章:表示畫家的住處或畫室。▲二羊圖(中國畫)[元代]趙孟頫(fǔ)開題款先河的作品蘇軾的作品強調“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固被譽為“以詩為有聲畫,畫為無聲詩” 唐代王維的《江干雪霽圖卷》可稱詩與畫相結合的淵源,宋代的蘇軾贊譽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瀟湘竹石圖(中國畫)[北宋] 蘇軾文人畫:以山水、花鳥、木石等為表現題材,借以抒發“靈性”或個人報復。宋代是文人畫的萌芽時期借物寓意:是指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畫家將個人的“意”依托在具體的“物”上,“物”便有了某種象征的意義。▲祖國萬歲(中國畫)1955 齊白石▲蔬果圖(中國畫)清代 吳讓之三遠法:▲平遠▲高遠▲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山水畫處理空間關系的“三遠法”的確立是中國傳統山水畫成熟的一個體現。四君子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直節菊-冷艷清貞 歲寒三友松、竹、梅寫意山水的基本技法介紹:勾:運筆勾線將物體的外輪廓、主要脈絡勾勒出來,它實際起到撐起骨架的作用。皴(cūn):表現山、石、樹的質性,后來超越了對對象的表現而趨向特有的形式美。擦:運用擦筆需不見筆,顯出的墨色“松”而“毛”,可達到蒼茫的效果。點:也稱點苔(tāi),可用于表現草苔之類附生于石、樹身上的小植物、遠山(遠景)的小樹,也可調整畫面的輕重、疏密節奏關系等。染:皴(cūn)擦后,用淡墨渲染所畫之物。第四單元布置展覽懸掛作品與墻面的角度是20°中國畫的裝裱形式:長卷、立軸、鏡片、冊頁。★★書畫作品紙托裱的步驟有:1、托畫芯2、上托紙3、上漿4、上板5、裁切。自己辦展覽:書畫作品托裱的步驟:▲上托紙。將宣紙覆蓋在作品上,用棕刷刷平。▲上漿。在作品背面四周約一厘米寬處刷上糨糊。▲上板。將作品平整地貼上板墻,在下邊一個角邊留一厘米左右的空隙。▲裁切。作品干后,撕下,用馬蹄刀裁切(注意用刀安全)。托裱完成。 托畫芯。用排筆蘸淡漿水刷在作品的背面,同時排出氣泡。第五單元它是一種以信息傳達為目的,集多種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空間視覺傳達設計。展示設計作品欣賞:視覺傳達設計感知傳達設計感知能力互動交流設計形式視聽觸現代化科技手段設計手段廣告、模型標志、道具文字、攝影包裝、印刷設計要領內容與形式統一時間與空間多樣設計理念的個性目的:提高認知度展覽會商業環境博物館演示空間流動展示信息平臺反饋平臺國畫作品欣賞:▲露氣(中國畫)[現代] 潘天壽▲蘭花圖(中國畫)[南宋] 鄭思肖▲蔬果圖(中國畫)清代 吳讓之▲祖國萬歲(中國畫)現代 1955 齊白石▲千里江山圖(中國畫)[北宋] 王希孟▲朝元仙仗圖(白描 局部)宋代 武宗元最后希望你在美術中找到快樂,試著勇于表現自己,期待你的改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