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04講 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知識解讀 題型歸納 隨堂測試)講義(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04講 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知識解讀 題型歸納 隨堂測試)講義(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第04講 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考點1:平面的概念
(1)平面的定義
幾何里所說的“平面”是從課桌面、黑板面、海洋這樣一些物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幾何里的平面是無限延展的.
平面的兩個特點:①平;②無限延展性.
(2)平面的畫法.
①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畫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②它的銳角通常畫成45°;
③橫邊長等于其鄰邊長的2倍.
如果一個平面被另一個平面遮住,為增強立體感,把擋住的部分用虛線畫出來(如圖所示).
(3)平面的表示.
下圖所示的平面可表示為:
①平面ABCD;②平面AC;③平面α.
(4)直線在平面內的概念
如果直線l上的所有點都在平面α內,就說直線l在平面α內,或者說平面α經過直線l.2.一些文字語言、數(shù)學符號與圖形的對應關系
數(shù)學符號表示 文字語言表達 圖形語言表達
A∈l 點A在直線l上
A l 點A在直線l外
A∈α 點A在平面α內
A α 點A在平面α外
l α 直線l在平面α內
l α 直線l在平面α外
l∩m=A 直線l,m相交于點A
α∩β=l 平面α,β相交于直線l
考點2:平面的基本性質
公理 內容 圖形 符號
公理1 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條直線在此平面內 A∈l,B∈l且A∈α,B∈α l α
公理2 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B,C三點不共線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A,B,C∈α
公理3 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P∈α且P∈β α∩β=l且P∈l
1.公理1的作用:①用直線檢驗平面(常被應用于實踐,如泥瓦工用直的木條刮平地面上的水泥漿);②判斷直線是否在平面內(經常被用于立體幾何的說理中).
2.公理2的作用:①確定平面;②證明點、線共面.公理2中要注意條件“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事實上,共線的三點是不能確定一個平面的.同時要注意經過一點、兩點或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可能有無數(shù)個平面;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四點,不一定有平面.因此,要充分重視“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這一條件的重要性.
3.公理3的主要作用:①判定兩個平面是否相交;②證明共線問題;③證明線共點問題.
公理3強調的是兩個不重合的平面,只要它們有公共點,其交集就是一條直線.以后若無特別說明,“兩個平面”是指不重合的兩個平面.
考點3:空間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①從是否有公共點的角度來分:
②從是否共面的角度來分:
1.異面直線
(1)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叫做異面直線.
(2)畫法:圖形表示為如圖所示(通常用一個或兩個平面襯托).
2.平行公理(公理4)
文字表述: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這一性質叫做空間平行的傳遞性.
符號表述: a∥c.
3.等角定理
空間中如果兩個角的兩邊分別對應平行,那么這兩個角相等或互補.
如圖,AB∥A1B1,BC∥B1C1,對于∠ABC與∠A1B1C1兩個角的方向相同,這兩個角相等;對于∠ABC與∠E1B1C1兩個角的方向不同,這兩個角互補,即∠ABC+∠E1B1C1=180°.
4.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
位置 關系 直線a在平面α內 直線a在平面α外
直線a與平面α相交 直線a與平面α平行
公共點 有無數(shù)個公共點 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無公共點
符號 表示 a α a∩α a∥α
圖形 表示
考點4:兩個平面的位置關系
位置關系 圖示 表示法 公共點個數(shù)
兩平面平行 α∥β 0個
兩平面相交 α∩β 有無數(shù)個 (在一條直線上)
【題型 1平面的基本性質及推論】
【典例1】(多選題)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A.三點確定一個平面
B.一條直線和直線外一點確定一個平面
C.圓心和圓上兩點可確定一個平面
D.梯形可確定一個平面
【答案】BD
【分析】根據(jù)已知條件,利用平面的基本性質,以及推論,逐一判斷即可:
【詳解】平面上不共線的三點確定一個平面,故A錯誤;
一條直線和直線外一點確定一個平面,故B正確;
如果圓上兩點和圓心共線,不能確定一個平面,故C錯誤;
梯形上下底是兩平行直線,可以確定一個平面,故D正確;
故選:BD.
【變式1-1】用集合符號表述語句“平面經過直線”: .
【答案】
【分析】根據(jù)線面關系可得結果.
【詳解】因為平面經過直線AC,則.
故答案為:.
【變式1-2】如果兩條直線a與b有公共點,那么a與b( )
A.平行 B.是異面直線 C.共面 D.垂直
【答案】C
【分析】根據(jù)平面的基本性質,即可求解.
【詳解】由兩條直線a與b有公共點,可得兩直線為相交直線,
根據(jù)平面的性質,可得兩直線在同一個平面內.
故選:C.
【變式1-3】(多選題)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A.不共線的三點確定一個平面
B.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C.經過兩條平行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D.如果空間中兩個角的兩條邊分別對應平行,那么這兩個角一定相等
【答案】ABC
【分析】根據(jù)平面的確定情況及點線面的位置關系直接判斷即可得到答案.
【詳解】由空間中不共線的三點可以確定唯一一個平面,可知A正確;
由平行公理可得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可知B正確;
由兩條相互平行的直線能確定一個平面,可知C選項正確;
如果空間中兩個角的兩條邊分別對應平行,那么這兩個角相等或互補,可知D錯誤;
故選:ABC.
【題型 2空間中的點共線、點(線) 共面問題】
【典例2】分別是空間四邊形的邊的中點,則的位置關系是( )
A.異面 B.平行
C.相交 D.重合
【答案】C
【分析】根據(jù)中位線定理,結合平面的確定方法,可得答案.
【詳解】由題意可作圖如下:
因為分別為的中點,所以同理可得,則,
所以四點共面,則與相交.
故選:C.
【變式2-1】如圖,,,,且,直線,過三點的平面記作,則與的交線必通過(  )

A.點A B.點B
C.點C但不過點M D.點C和點M
【答案】D
【分析】根據(jù)平面的基本事實,結合圖形,即可判斷選項.
【詳解】∵直線,過三點的平面記作,
∴與的交線必通過點和點,
故選:D.
【變式2-2】點分別在空間四邊形的邊上,若,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直線與一定平行 B.直線與一定相交
C.直線與可能異面 D.直線與一定共面
【答案】D
【分析】根據(jù)兩條平行線確定一個平面,即可求解.
【詳解】由于,所以四點確定一個平面,
因此直線與一定共面,故D正確,C錯誤,

只有當且時,此時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此時,故A不正確,

只有當?shù)珪r,此時四邊形為梯形,此時相交于點,故B不正確,

故選:D
【變式2-3】在空間四邊形中,若,分別為,的中點,,,且,,則( )
A.直線與平行 B.直線,,相交于一點
C.直線與異面 D.直線,,相交于一點
【答案】B
【分析】首先利用相似三角形證明且,再利用中位線定理證明且,從而得到四邊形為梯形,且,是梯形的兩腰,設,交于一點,利用平面的性質證明是直線,,的公共點即可.
【詳解】因為,,且,
所以,所以且,
因為,分別為,的中點,所以且,
所以且,故四邊形為梯形,且,是梯形的兩腰,
所以,交于一點,設交點為,則,,
又因為平面,且平面,
所以平面,且平面,
又平面平面,
所以,
所以點是直線,,的公共點,
故直線、、相交于一點.

故選:B
【題型 3空間中的線共點問題】
【典例3】如圖,在正方體中,E,F(xiàn)分別是上的點,且.

(1)證明:四點共面;
(2)設,證明:A,O,D三點共線.
【答案】(1)證明見祥解
(2)證明見祥解
【分析】(1)連接,利用中位線定理得到,再根據(jù)正方體的性質得到,進而證明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從而得到,由此可證四點共面;
(2)先證平面,且平面ABCD,又平面平面,
所以,進而得到A,O,D三點共線.
【詳解】(1)證明:如圖,連接.

在正方體中,,所以,
又,且,
所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所以,
,所以四點共面;
(2)證明:由,,又平面,平面,
同理平面ABCD,又平面平面,
,即A,O,D三點共線.
【變式3-1】如圖所示,在空間四邊形中,,分別為,的中點,,分別在,上,且,求證:

(1),,,四點共面;
(2)與的交點在直線上.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證明見解析
【分析】(1)推導出,,從而,由此能證明,,,四點共面.
(2)推導出,且,從而與必相交,設交點為,由此能證明與的交點在直線上.
【詳解】(1):::,,
,分別為,的中點,,,
,,,四點共面.
(2)、不是、的中點,
,且,
與必相交,設交點為,
平面,平面,
平面,且平面,
平面平面,,
與的交點在直線上.
【變式3-2】在四面體中,,分別是,的中點,,分別是邊,上的點,且.求證:

(1),,,四點共面;
(2)直線,,相交于一點.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證明見解析
【分析】(1)根據(jù)基本事實的推論證明即可;
(2)根據(jù)基本事實3證明即可.
【詳解】(1)
連接,,
在三角形中,,所以,
∵,分別是邊,的中點,
∴,
∴,,,,四點共面.
(2)∵,為中點,
∴與不平行,
∵平面,
∴與相交,
設,
∵,平面,
∴平面,同理平面,
∵平面平面,
∴,
∴直線,,相交于一點.
【變式3-3】空間四邊形中,分別在上,且滿足,.

求證:三線共點.
【答案】證明見解析
【分析】由題意可證且,則四邊形為梯形,設,可證,得證三線共點.
【詳解】,,
,,
,又,,,
四邊形為梯形,
設,則,而平面ABD,所以平面ABD ,
又,平面BCD,所以平面BCD,
而平面平面,,
三線共點.
【變式3-4】已知分別是正方體中和的中點.
(1)證明:四點共面.
(2)證明:三條直線交于一點.
【答案】(1)證明見解析
(2)證明見解析
【分析】(1)通過證明,得到四點共面.
(2)設和交于點P,證明點P在平面與平面的交線上.
【詳解】(1)連接,因為是正方體,
分別是和的中點,所以.
又,所以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
所以,所以,
所以四點共面.
(2)由(1)知,且,
所以和必交于一點.
設,
因為平面,所以平面.
因為平面,所以平面.
又平面平面,所以,
所以交于一點.
【題型 4平面分空間的區(qū)域數(shù)量】
【典例4】三個平面將空間分成7個部分的示意圖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據(jù)空間中平面位置關系逐項判斷即可.
【詳解】對于A,三個平面將空間分成4個部分,不合題意;
對于B,三個平面將空間分成6個部分,不合題意;
對于C,三個平面將空間分成7個部分,符合題意;
對于D,三個平面將空間分成8個部分,不合題意.
故選:C
【變式4-1】平面α,β,γ不能將空間分成(  )
A.5部分 B.6部分
C.7部分 D.8部分
【答案】A
【分析】根據(jù)三個平面的不同位置關系得出三個平面把空間分成4,6,7,8部分,判斷選項得出結果.
【詳解】三個平面平行時,將空間分成4個部分;
三個平面相交于同一條直線時,將空間分成6個部分;
當兩個平面平行,第三個平面與它們相交時,將空間分成6個部分;
當三個平面兩兩相交且有三條交線時,將空間分成7個部分;
當有兩個平面相交,第三個平面截兩個相交平面時,可將空間分成8個部分.
所以平面α,β,γ不能將空間分成5部分.
故選:A.
【變式4-2】一個西瓜切3刀,最多能切出 塊.
【答案】8
【分析】利用平面的基本性質和位置關系可知,按照豎著切兩刀,橫著切一刀的方式得到的塊數(shù)最多.
【詳解】根據(jù)題意可知,把切的每一刀看成一個平面,
利用平面的基本性質和位置關系可知,先豎著沿兩個不重合的平面切兩刀到底,再橫著沿平面切一刀貫通,如下圖所示:

這樣可實現(xiàn)塊數(shù)的倍增,此時得到的塊數(shù)最多,為8塊.
故答案為:8
【變式4-3】一個正三棱柱各面所在的平面將空間分成 部分.
【答案】21
【分析】三棱柱三個側面將空間分成7部分,三棱柱兩個平行的底面又在這個基礎上分成3大部分,由此可得解.
【詳解】三棱柱三個側面將空間分成7部分,三棱柱兩個平行的底面又在這個基礎上分成3大部分,
故三棱柱各面所在的平面將空間分成部分
故答案為:21
【點睛】思路點睛:本題考查將空間分成幾部分的判斷,解題時要認真審題,注意三棱柱的結構特征及平面的基本性質及推論的合理運用,屬于基礎題.
【變式4-4】三棱柱的五個面所在的平面將空間平分成 個部分
【答案】
【分析】3個側面將空間分成了7個部分,上下底面又將空間分成了上中下三個部分,即可求得分得的所有部分數(shù).
【詳解】三棱柱有3個側面,3個側面將空間分成了7個部分
上下底面又將空間分成了上中下三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有7個小部分
所以三棱柱的五個側面將空間分成了個部分
故答案為:
【點睛】本題考查了空間結構體的特征,需要空間想象能力,屬于基礎題.
【題型 5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
【典例5】如圖,在正方體中,、、、、、分別是棱、、、、、的中點,則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A.直線和平行,和相交
B.直線和平行,和相交
C.直線和相交,和異面
D.直線和異面,和異面
【答案】ACD
【分析】利用平行線的傳遞性可判斷出直線和平行,利用三角形全等可證得和相交,由異面直線的定義可判斷出和異面,即可得出合適的選項.
【詳解】如下圖所示:

因為、分別為、的中點,則,同理可證,
在正方體中,且,
所以,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則,所以,,
延長交直線于點,
因為,則,
又因為,,所以,,所以,,
延長交的延長線于點,同理可證,
因為,所以,,即點、重合,
所以,、相交,
由異面直線的定義結合圖形可知,、異面,故B對,ACD均錯.
故選:ACD.
【變式5-1】在空間中,若兩條直線與沒有公共點,則a與b( )
A.相交 B.平行 C.是異面直線 D.可能平行,也可能是異面直線
【答案】D
【分析】根據(jù)空間直線的位置關系判斷,即可得答案.
【詳解】由題意知在空間中,兩條直線與沒有公共點,即與不相交,
則a與b可能平行,也可能是異面直線,
故選:D
【變式5-2】正方體中,點分別是的中點,則與所成角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連接,利用幾何法求出異面直線夾角即得.
【詳解】正方體中,連接,
由分別是的中點,得,四邊形是正方體的對角面,
則四邊形是矩形,于是,即有,
因此是異面直線與所成角或其補角,
在中,,則,
所以與所成角為.
故選:C
【變式5-3】如圖,已知E,F(xiàn)分別為三棱錐的棱的中點,則直線與的位置關系是 (填“平行”,“異面”,“相交”).
【答案】異面
【分析】假設共面推出矛盾.
【詳解】假設直線共面,平面,
由,則平面,
同理,平面,故共面,
這與是三棱錐矛盾,故假設錯誤,故直線異面.
故答案為:異面.
【題型 6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
【典例6】已知是兩個不同的平面,是兩條不同的直線,下列選項中能推出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根據(jù)直線和平面的相關知識直接判斷即可.
【詳解】對于A,由,,顯然不能得到,故A錯誤;
對于B,由,,可以得到或異面或相交,故B錯誤;
對于C,由,,,得或異面,故C錯誤;
對于D,由,,可以推出,故D正確.
故選:D
【變式6-1】若一直線上有兩點到一個平面的距離都等于1,則該直線與這個平面的位置關系是( ).
A.直線在平面內 B.直線與平面相交或平行
C.直線與平面相交 D.直線平行平面
【答案】B
【分析】根據(jù)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結合題意,進行判斷.
【詳解】結合題意:要使一條直線的兩點到一個平面的距離為1,則由線面位置關系可得:
當時,可滿足題意;
當與相交時,在面的異側各有一個點可滿足題意;
當時,無法滿足題意.
故直線與平面相交或平行.
故選:B.
【變式6-2】設,是兩條不同的直線,是一個平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
【答案】C
【分析】在A中,與相交、平行或異面;在B中,與相交、平行或異面;在C中,由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在D中,.
【詳解】解:由,是兩條不同的直線,α時一個平面,知:
在A中,若,,則與相交、平行或異面,故A錯誤;
在B中,若,,則與相交、平行或異面,故B錯誤;
在C中,若,,則由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故C正確;
在D中,若,,則由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故D錯誤.
故選:C.
【變式6-3】已知直線m,n和平面,,,則“”是“”的( )條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分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A
【分析】根據(jù)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與性質定理判斷即可.
【詳解】根據(jù)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知,若,則,故充分性成立;
若,則直線m,n有可能平行或者異面,故必要性不成立.
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條件.
故選:A.
【題型 7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系】
【典例7】已知平面平面,直線,直線,則與的位置關系是( )
A.平行 B.平行或異面 C.異面 D.異面或相交
【答案】B
【分析】利用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判斷即可.
【詳解】因為平面平面,直線,直線,
所以與沒有交點,即與可能平行,也可能異面.
故選:B.
【變式7-1】如圖所示,用符號語言可表達為( )
A.,, B.,,
C.,,, D.,,,
【答案】A
【分析】結合圖形及點、線、面關系的表示方法判斷即可.
【詳解】如圖所示,兩個平面與相交于直線,直線在平面內,直線和直線相交于點,
故用符號語言可表達為,,,
故選:A
【變式7-2】若三個不同的平面滿足則之間的位置關系是( )
A. B.
C.或 D.或與相交
【答案】D
【分析】利用正方體中的面面關系即可求解.
【詳解】由可得或與相交,
比如在正方體中,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則平面平面,
又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但是平面與平面相交,
故選:D
【變式7-3】已知平面,和直線a,b,且,,,則與的位置關系是 ;
【答案】或與相交
【分析】直接由題意畫出圖形得結論.
【詳解】由,,,得或與相交,如圖所示:

故答案為: 或與相交.
一、單選題
1.如圖所示的點,線,面的位置關系,用符號語言表示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利用符號語言表示點線面的位置關系即可得解.
【詳解】對于A,由圖知與交于在內,與交于點,
所以,故A正確;
對于BD,這一表示方法錯誤,故BD錯誤;
對于C,這一表示方法錯誤,故C錯誤.
故選:A.
2.設a,b是空間兩條不同直線,則“a與b無公共點”是“a與b是異面直線”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分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答案】B
【分析】根據(jù)異面直線的定義判斷即可.
【詳解】當a與b無公共點時,a與b可能平行或異面,反之,當a與b是異面直線時,a與b無公共點.
故選:B.
3.在棱長為1的正四面體中,直線與是( ).
A.平行直線 B.相交直線 C.異面直線 D.無法判斷位置關系
【答案】C
【分析】利用異面直線的判斷方法判斷即可.
【詳解】作出正四面體,如圖,

因為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與是異面直線.
故選:C.
4.已知直線a,b異面,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過b的平面不可能與a平行 B.過b的平面不可能與a垂直
C.過b的平面有且僅有一個與a平行 D.過b的平面有且僅有一個與a垂直
【答案】C
【分析】可采用借助于正方體中的與是異面直線,利用觀察正方體中的線面關系舉一些 反例進行說明即可.
【詳解】
如圖,與是異面直線,看作直線看作直線,
對于A,過的平面,故A錯;
對于B,過的平面,故B錯;
對于C,在上任取一點,過點作交于點,
因為,所以,又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又,所以確定的平面只有一個,
所以過的平面有且僅有一個即平面與平行,故C正確;
對于D,若與不垂直,則必不存在過的平面中,有一個垂直于,故D錯.
故選:C.
5.若直線a不平行于平面,則下列結論成立的是( )
A.平面內的所有直線都與直線a異面 B.平面內不存在與直線a平行的直線
C.平面內的直線都與直線a相交 D.直線a與平面一定有公共點
【答案】D
【分析】直線不平行于平面,可得,或與相交,據(jù)此可判斷出結論.
【詳解】直線不平行于平面,可得,或與相交.
對于A,如下圖,當時,,但,故A不正確;

對于B,如下圖,當時,平面內存在直線與直線平行,故B不正確;

對于C,由B分析可知,的直線可能與平行,故C不正確;
對于D,不管,還是與相交,直線與平面有公共點,D正確.
故選:D.
6.下列命題中,錯誤的是( )
A.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
B.平行于同一個平面的兩個平面平行
C.一條直線與兩個平行平面中的一個相交,則必與另一個相交
D.一個平面與兩個平行平面中的一個相交,則必與另一個相交
【答案】A
【分析】在A中,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相交或平行;在B中,由平面平行的定義得平行于同一個平面的兩個平面平行;在C中,由平面平行的性質得必與另一個相交;在中,由平面平行的性質得必與另一個相交.
【詳解】對于A,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相交或平行,故A錯誤;
對于B,若平面滿足,
根據(jù)面面平行的定義可得與沒交點,與沒交點,
則與沒交點,即,所以平行于同一個平面的兩個平面平行,故B正確;
對于C,由平面平行的性質得一條直線與兩個平行平面中的一個相交,則必與另一個相交,故C正確;
對于D,由平面平行的性質得一個平面與兩個平行平面中的一個相交,則必與另一個相交,故D正確.
故選:A.
7.在正方體中,為的中點,則直線與所成的角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根據(jù)正方體性質,將直線平移到,再利用即可求得角的大小.
【詳解】連接,如下圖所示:

根據(jù)正方體性質可知,所以直線與所成的角即為直線與所成的角;
設正方體棱長為2,易知,,,
在中,滿足,即,
因此,所以.
故選:B
二、多選題
8.直線上兩點到平面的距離相等且均為5,直線與平面的關系可能為( )
A.平行 B.直線在平面內 C.相交 D.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
【答案】AC
【分析】根據(jù)給定條件,按點在平面的同側、異側判斷作答.
【詳解】直線上兩點到平面的距離相等且均為5,顯然,BD錯誤;
當點在平面的同側時,,A正確;
當點在平面的異側時,直線與平面相交,C正確.
故選:AC
9.設P表示一個點,a、b表示兩條直線,、表示兩個平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
【答案】CD
【分析】根據(jù)公理1以及直線在平面內的定義,逐一對四個結論進行分析,即可求解.
【詳解】當時,,,但,故A錯;
當時,B錯;
如圖,∵,,∴,
∴由直線和點確定唯一平面,
又,由與確定唯一平面,但經過直線和點,
∴與重合,∴,故C正確;

兩個平面的公共點必在其交線上,故D正確.
故選:CD
三、填空題
10.已知、是異面直線,直線直線,則直線與直線b的位置關系是 .
【答案】相交或異面
【分析】根據(jù)空間中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即可得出結論.
【詳解】若,因為,則,與已知、是異面直線矛盾,
所以直線與直線b不平行,
則當直線與直線b在同一平面則相交,當直線與直線b不在同一平面則異面,
故答案為:相交或異面.
11.如圖為正六棱柱,與直線異面的側棱共有 條.

【答案】4
【分析】分別寫出與平行的側棱,以及相交的側棱,即可得出答案.
【詳解】根據(jù)正六棱柱的性質結合圖象可得,
側棱中,沒有與平行的直線;
與相交的有,共2條.
又正六棱柱的側棱,共有6條,
所以,與直線異面的側棱共有條.
故答案為:4.
12.如圖是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在原來的正方體中
(1)與平行;
(2)與是異面直線;
(3)與垂直;
(4)與成.
其中正確的序號是 .
【答案】(4)
【分析】將正方體的直觀圖畫出,判斷出與為異面直線,(1)錯誤;證明出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得到(2)錯誤;根據(jù)面面平行推導出與不垂直,(3)錯誤;作出輔助線,得到或其補角即為與所成角,結合是等邊三角形得到答案.
【詳解】畫出正方體的直觀圖如下:

對于(1),與為異面直線,不平行,錯誤;
對于(2),連接,因為,且,故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
故與平行,(2)錯誤;
對于(3),在平面上,⊥,
由于平面與平面平行,要想與垂直,
只需與平行,顯然兩者不平行,故與不垂直,(3)錯誤;
對于(4),連接,因為與平行,
所以或其補角即為與所成角,
設正方體的邊長為1,由勾股定理得到,
故是等邊三角形,故,故與成,(4)正確.
故答案為:(4)
13.兩個平面可以將空間分成 個部分.
【答案】3或4/4或3
【分析】兩個平面分平行、相交兩種情況討論,從而可得結果.
【詳解】空間中兩個平面的位置關系是平行或相交,
若兩個平面平行,則可將空間分成3部分,
若兩個平面相交,可將空間分成4部分,
所以兩個平面可以將空間分成 3或4個部分.
故答案為:3或4.
四、解答題
14.如圖,在正方體中,求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的大小;
【答案】
【分析】證明,由異面直線夾角的定義可知是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平面角,又為正三角形,所以可得結果為.
【詳解】連接, ,如下圖所示:
因為,
所以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則,
所以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即為直線與所成的角,
即是異面直線與所成角的平面角,
設正方體的棱長為,則,
所以為正三角形,因此.
即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的大小為.
15.如圖,AB是的直徑,點C為該圓上異于A,B的點,所在的平面.求證:平面平面PBC.

【答案】見解析
【分析】由線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證明.
【詳解】∵是圓的直徑,∴,
又∵平面,平面,∴.
∵,平面,
∴平面,
又因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PBC.
16.如圖,在正方體中,至少找出三條與成異面直線的棱或對角線,并指出它們所成角的大小.

【答案】見解析
【分析】根據(jù)圖形即可看出,與成異面直線的直線分別為,,,然后求出夾角即可.
【詳解】與成異面直線的直線分別為,,,
由于,且為等邊三角形,所以即為 與所成的角,故為,
由于,且為等邊三角形,所以即為 與所成的角,故為,
由于,,故 ,故夾角為.

17.如圖,已知長方體中,,,.

(1)BC和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2)和BC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答案】(1)
(2)
【分析】(1)確定是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在中根據(jù)長度關系得到答案;
(2)確定是異面直線和BC所成的角,則得到答案.
【詳解】(1)因為,所以是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
在中,,,所以.
故異面直線和所成的角是.
(2)因為,則和BC所成的角即為,顯然,
則和BC所成的角是.
18.已知是棱長為a的正方體(如圖).

(1)正方體的哪些棱所在的直線與直線是異面直線?
(2)求證直線與BC垂直.
(3)求直線與AC的夾角.
【答案】(1),,,DA,DC,;
(2)證明見解析;
(3).
【分析】(1)利用異面直線的定義判斷作答.
(2)(3)利用異面直線的定義,求出異面直線的夾角即可作答.
【詳解】(1)正方體共有12條棱,與相交的棱有6條,與平行的棱不存在,
因此余下的6條棱所在直線分別與直線是異面直線,它們是,,,DA,DC,.
(2)在正方體中,由,得與AD的夾角就是與BC的夾角,
因為,則與BC的夾角為,
所以.
(3)連接,因為,
于是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即,
從而與AC的夾角就是與的夾角,連接,
而,與都是正方體的面對角線,則有,即是正三角形,
所以與的夾角為,即與AC的夾角為.
19.如圖,已知E,F(xiàn),G,H分別為四面體ABCD的棱長AB,BC,CD,AD的中點,求證:E,F(xiàn),G,H四點共面.

【答案】答案見詳解
【分析】通過中位線定理證明,且,同理可證,且,從而可證為平行四邊形,即E,F(xiàn),G,H四點共面.
【詳解】∵E,F(xiàn),分別為AB,BC的中點,
∴,且,
∵G,H分別為CD,AD的中點,
∴,且,
∴,且,
∴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
∴E,F(xiàn),G,H四點共面.第04講 空間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
考點1:平面的概念
(1)平面的定義
幾何里所說的“平面”是從課桌面、黑板面、海洋這樣一些物體中抽象出來的.但是,幾何里的平面是無限延展的.
平面的兩個特點:①平;②無限延展性.
(2)平面的畫法.
①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畫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②它的銳角通常畫成45°;
③橫邊長等于其鄰邊長的2倍.
如果一個平面被另一個平面遮住,為增強立體感,把擋住的部分用虛線畫出來(如圖所示).
(3)平面的表示.
下圖所示的平面可表示為:
①平面ABCD;②平面AC;③平面α.
(4)直線在平面內的概念
如果直線l上的所有點都在平面α內,就說直線l在平面α內,或者說平面α經過直線l.2.一些文字語言、數(shù)學符號與圖形的對應關系
數(shù)學符號表示 文字語言表達 圖形語言表達
A∈l 點A在直線l上
A l 點A在直線l外
A∈α 點A在平面α內
A α 點A在平面α外
l α 直線l在平面α內
l α 直線l在平面α外
l∩m=A 直線l,m相交于點A
α∩β=l 平面α,β相交于直線l
考點2:平面的基本性質
公理 內容 圖形 符號
公理1 如果一條直線上的兩點在一個平面內,那么這條直線在此平面內 A∈l,B∈l且A∈α,B∈α l α
公理2 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A,B,C三點不共線 存在唯一的平面α使A,B,C∈α
公理3 如果兩個不重合的平面有一個公共點,那么它們有且只有一條過該點的公共直線 P∈α且P∈β α∩β=l且P∈l
1.公理1的作用:①用直線檢驗平面(常被應用于實踐,如泥瓦工用直的木條刮平地面上的水泥漿);②判斷直線是否在平面內(經常被用于立體幾何的說理中).
2.公理2的作用:①確定平面;②證明點、線共面.公理2中要注意條件“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事實上,共線的三點是不能確定一個平面的.同時要注意經過一點、兩點或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可能有無數(shù)個平面;過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四點,不一定有平面.因此,要充分重視“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點”這一條件的重要性.
3.公理3的主要作用:①判定兩個平面是否相交;②證明共線問題;③證明線共點問題.
公理3強調的是兩個不重合的平面,只要它們有公共點,其交集就是一條直線.以后若無特別說明,“兩個平面”是指不重合的兩個平面.
考點3:空間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①從是否有公共點的角度來分:
②從是否共面的角度來分:
1.異面直線
(1)定義:不同在任何一個平面內的兩條直線叫做異面直線.
(2)畫法:圖形表示為如圖所示(通常用一個或兩個平面襯托).
2.平行公理(公理4)
文字表述: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這一性質叫做空間平行的傳遞性.
符號表述: a∥c.
3.等角定理
空間中如果兩個角的兩邊分別對應平行,那么這兩個角相等或互補.
如圖,AB∥A1B1,BC∥B1C1,對于∠ABC與∠A1B1C1兩個角的方向相同,這兩個角相等;對于∠ABC與∠E1B1C1兩個角的方向不同,這兩個角互補,即∠ABC+∠E1B1C1=180°.
4.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
位置 關系 直線a在平面α內 直線a在平面α外
直線a與平面α相交 直線a與平面α平行
公共點 有無數(shù)個公共點 有且只有一個公共點 無公共點
符號 表示 a α a∩α a∥α
圖形 表示
考點4:兩個平面的位置關系
位置關系 圖示 表示法 公共點個數(shù)
兩平面平行 α∥β 0個
兩平面相交 α∩β 有無數(shù)個 (在一條直線上)
【題型 1平面的基本性質及推論】
【典例1】(多選題)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A.三點確定一個平面
B.一條直線和直線外一點確定一個平面
C.圓心和圓上兩點可確定一個平面
D.梯形可確定一個平面
【變式1-1】用集合符號表述語句“平面經過直線”: .
【變式1-2】如果兩條直線a與b有公共點,那么a與b( )
A.平行 B.是異面直線 C.共面 D.垂直
【變式1-3】(多選題)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
A.不共線的三點確定一個平面
B.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C.經過兩條平行直線,有且只有一個平面
D.如果空間中兩個角的兩條邊分別對應平行,那么這兩個角一定相等
【題型 2空間中的點共線、點(線) 共面問題】
【典例2】分別是空間四邊形的邊的中點,則的位置關系是( )
A.異面 B.平行
C.相交 D.重合
【變式2-1】如圖,,,,且,直線,過三點的平面記作,則與的交線必通過(  )

A.點A B.點B
C.點C但不過點M D.點C和點M
【變式2-2】點分別在空間四邊形的邊上,若,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直線與一定平行 B.直線與一定相交
C.直線與可能異面 D.直線與一定共面
【變式2-3】在空間四邊形中,若,分別為,的中點,,,且,,則( )
A.直線與平行 B.直線,,相交于一點
C.直線與異面 D.直線,,相交于一點
【題型 3空間中的線共點問題】
【典例3】如圖,在正方體中,E,F(xiàn)分別是上的點,且.

(1)證明:四點共面;
(2)設,證明:A,O,D三點共線.
【變式3-1】如圖所示,在空間四邊形中,,分別為,的中點,,分別在,上,且,求證:

(1),,,四點共面;
(2)與的交點在直線上.
【變式3-2】在四面體中,,分別是,的中點,,分別是邊,上的點,且.求證:

(1),,,四點共面;
(2)直線,,相交于一點.
【變式3-3】空間四邊形中,分別在上,且滿足,.

求證:三線共點.
【變式3-4】已知分別是正方體中和的中點.
(1)證明:四點共面.
(2)證明:三條直線交于一點.
【題型 4平面分空間的區(qū)域數(shù)量】
【典例4】三個平面將空間分成7個部分的示意圖是( )
A. B.
C. D.
【變式4-1】平面α,β,γ不能將空間分成(  )
A.5部分 B.6部分
C.7部分 D.8部分
【變式4-2】一個西瓜切3刀,最多能切出 塊.
【變式4-3】一個正三棱柱各面所在的平面將空間分成 部分.
【變式4-4】三棱柱的五個面所在的平面將空間平分成 個部分
【題型 5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
【典例5】如圖,在正方體中,、、、、、分別是棱、、、、、的中點,則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A.直線和平行,和相交
B.直線和平行,和相交
C.直線和相交,和異面
D.直線和異面,和異面
【變式5-1】在空間中,若兩條直線與沒有公共點,則a與b( )
A.相交 B.平行 C.是異面直線 D.可能平行,也可能是異面直線
【變式5-2】正方體中,點分別是的中點,則與所成角為( )
A. B. C. D.
【變式5-3】如圖,已知E,F(xiàn)分別為三棱錐的棱的中點,則直線與的位置關系是 (填“平行”,“異面”,“相交”).
【題型 6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
【典例6】已知是兩個不同的平面,是兩條不同的直線,下列選項中能推出的是( )
A., B.,
C.,, D.,
【變式6-1】若一直線上有兩點到一個平面的距離都等于1,則該直線與這個平面的位置關系是( ).
A.直線在平面內 B.直線與平面相交或平行
C.直線與平面相交 D.直線平行平面
【變式6-2】設,是兩條不同的直線,是一個平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
【變式6-3】已知直線m,n和平面,,,則“”是“”的( )條件
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分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題型 7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系】
【典例7】已知平面平面,直線,直線,則與的位置關系是( )
A.平行 B.平行或異面 C.異面 D.異面或相交
【變式7-1】如圖所示,用符號語言可表達為( )
A.,, B.,,
C.,,, D.,,,
【變式7-2】若三個不同的平面滿足則之間的位置關系是( )
A. B.
C.或 D.或與相交
【變式7-3】已知平面,和直線a,b,且,,,則與的位置關系是 ;
一、單選題
1.如圖所示的點,線,面的位置關系,用符號語言表示正確的是( )
A. B.
C. D.
2.設a,b是空間兩條不同直線,則“a與b無公共點”是“a與b是異面直線”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必要不充分條件
C.充分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3.在棱長為1的正四面體中,直線與是( ).
A.平行直線 B.相交直線 C.異面直線 D.無法判斷位置關系
4.已知直線a,b異面,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過b的平面不可能與a平行 B.過b的平面不可能與a垂直
C.過b的平面有且僅有一個與a平行 D.過b的平面有且僅有一個與a垂直
5.若直線a不平行于平面,則下列結論成立的是( )
A.平面內的所有直線都與直線a異面 B.平面內不存在與直線a平行的直線
C.平面內的直線都與直線a相交 D.直線a與平面一定有公共點
6.下列命題中,錯誤的是( )
A.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
B.平行于同一個平面的兩個平面平行
C.一條直線與兩個平行平面中的一個相交,則必與另一個相交
D.一個平面與兩個平行平面中的一個相交,則必與另一個相交
7.在正方體中,為的中點,則直線與所成的角為( )
A. B. C. D.
二、多選題
8.直線上兩點到平面的距離相等且均為5,直線與平面的關系可能為( )
A.平行 B.直線在平面內 C.相交 D.以上三種情況都可能
9.設P表示一個點,a、b表示兩條直線,、表示兩個平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若,,則
B.若,,則
C.若,,,,則
D.若,,,則
三、填空題
10.已知、是異面直線,直線直線,則直線與直線b的位置關系是 .
11.如圖為正六棱柱,與直線異面的側棱共有 條.

12.如圖是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在原來的正方體中
(1)與平行;
(2)與是異面直線;
(3)與垂直;
(4)與成.
其中正確的序號是 .
13.兩個平面可以將空間分成 個部分.
四、解答題
14.如圖,在正方體中,求異面直線與所成的角的大小;
15.如圖,AB是的直徑,點C為該圓上異于A,B的點,所在的平面.求證:平面平面PBC.

16.如圖,在正方體中,至少找出三條與成異面直線的棱或對角線,并指出它們所成角的大小.

17.如圖,已知長方體中,,,.

(1)BC和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2)和BC所成的角是多少度?
18.已知是棱長為a的正方體(如圖).

(1)正方體的哪些棱所在的直線與直線是異面直線?
(2)求證直線與BC垂直.
(3)求直線與AC的夾角.
19.如圖,已知E,F(xiàn),G,H分別為四面體ABCD的棱長AB,BC,CD,AD的中點,求證:E,F(xiàn),G,H四點共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图县| 区。| 内黄县| 从江县| 和田市| 增城市| 成安县| 健康| 稷山县| 武义县| 米易县| 泽普县| 东丰县| 二连浩特市| 陇川县| 台山市| 明溪县| 天镇县| 甘德县| 石门县| 图木舒克市| 陇西县| 新丰县| 萝北县| 始兴县| 修文县| 和政县| 富蕴县| 象山县| 南昌县| 金坛市| 沂源县| 承德市| 华亭县| 镇平县| 高邑县| 桑日县| 文安县| 桐乡市| 衡东县| 凭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