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有理數的加法3(初稿) NO.15姓名 ____班___組___號學習目標:1.進一步掌握有理數加法運算法則和加法運算律。2.學會并掌握有理數加法的應用。學習重難點:學會并掌握有理數加法的應用。一、復習回顧1.有理數加法法則:1)同號的兩數相加,取 的符號,并把 相加。2)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 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 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 。3)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 。2.加法運算律:加法的交換律:文字概括: ,字母表示加法的結合律:文字概括:。字母表示3.計算:(1)(-10.5)+(+1.3) (2)(-)++1+(-)(3) (4)(-1.2)+1.3+(-1.3)+1.2+1.5;二、探究新知例3:10袋小麥稱后記錄如下(單位:kg):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十袋小麥一共多少千克?如果每袋小麥以90千克為標準,10袋小麥總計超過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三、學以致用1.存折中有存款240元 ,取出125元,又存入100元,存折中還有 元.2.某天股票A的開盤價是18元,上午11:30跌1.5元,下午收盤時又漲0.3元,則股票A這天的收盤價是 元。3.一天早晨的氣溫是-6 C,中午上升了10 C,半夜又降了9 C,則半夜的氣溫是 C.4.某國家飛行表演隊在離地面800米處進行特技表演.第一次上升60米,第二次下降50米,第三次上升40米,第四次下降70米,這時此飛行表演隊在開始位置的 (填“上方”或“下方”),與開始位置相距 米,離地面 米.5.檢修小組從A地出發,在東西路上檢修線路,如果規定向東行駛為正,向西行駛為負,一天中行駛記錄如下(單位:千米):-4,+7,-9,+8,+6,-4,-3.則收工時距A地多少千米 (說明方向和距離)6.某公司2022年前四個月盈虧的情況如下(盈余為正):-160.5萬元,-120萬元,+65.5萬元,280萬元.試問2022年前四個月該公司總的盈虧情況。7、(0分)一口井,水面比井口低3米,一只蝸牛從水面沿著井壁往井口爬,第一次往上爬了0.5米,下滑了0.1米;第二次往上爬了0.42米,下滑了0.15米;第三次往上爬了0.7米,下滑了0.15米;第四次往上爬了0.75米,下滑了0.1米;第五次往上爬了0.55米,沒有下滑;第六次往上爬了0.48米,沒有下滑.問這只蝸牛有沒有爬出井口?8.十筐蘋果,以每筐30千克為準,超過的千克數記作正數,不足的千克數記作負數,記錄如下:2,-4,2.5,3,-0.5,1.5,3,-1,0,-2.5問:(1)10筐蘋果共超過(或不足)多少千克?(2)10筐蘋果共重多少千克?9、每周日,清華大學巡邏隊乘車沿馬路東西方向巡視維護校園安全,星期天早晨從A地出發,最后到達B地.約定向東為正方向,當天的行駛記錄如下(單位:千米):(1)問B地在A地的哪個方向?它們相距多少千米?(2)若汽車行駛每千米耗油0.2升,求該天共耗油多少升?10、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使得醫用口罩銷量大幅增加.某口罩加工廠為滿足市場需求,計劃在本周每日生產5000個醫用口罩,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實際每日生產量與計劃生產量相比情況如下表(增加的口罩數為正數,減少的口罩數為負數):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增減(單位:個) +100 -200 +300 -150 -100 +350 +150(1)請你根據記錄求出該口罩加工廠本周前三日共生產多少個口罩(2)該加工廠實行計件工資,每生產一個醫用口罩,工資為0.2元,則該口罩加工廠本周應支付的工資總額是多少元?四、能力提升1、小蟲從某點O出發在一直線上來回爬行,規定向右爬行的路程記為正,向左爬行的路程記為負,爬過的路程依次為(單位:cm):+5,-3,+10,-8,-6,+12,-10問:(1)小蟲是否回到原點O ?(2)小蟲離開出發點O最遠是多少厘米?(3)在爬行過程中,如果每爬行1厘米獎勵一粒芝麻,則小蟲共可得到多少粒芝麻?2、隨著手機的普及,微信的興起,許多人抓住這種機會,做起了“微商”,很多農產品也改變了原來的銷售模式,實行了網上銷售.剛大學畢業的夏明把自家的冬棗產品放到網上銷售,他原計劃每天賣100斤冬棗,但由于種種原因,實際每天的銷售量與計劃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銷售情況(超出的量記為正數,不足的量記為負數.單位:斤)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與計劃量的差值 +4 -3 -5 +14 -8 +21 -6(1)根據記錄的數據可知,前三天賣出________斤.(2)根據記錄的數據可知,銷售量最多的一天比銷售量最少的一天多銷售_______斤.(3)本周實際銷售總量達到了計劃銷售量嗎?(4)若冬棗每斤按8元出售,每斤冬棗的運費平均為3元,那么夏明這一周一共收入多少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