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微專題6 溶解度曲線專題知識·細歸納考查點1 點的含義及溶解度大小判斷與簡單計算(1)圖中P點表示的含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點表示a物質在t2 ℃的_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下同)溶液,N點表示c物質在t2 ℃的_________溶液,a物質在t2 ℃的___________溶液。 (3)t2 ℃時三種物質溶解度由大到小順序為__________。 (4)t1 ℃時a物質的溶解度為_______ g,該溫度下把20 g a物質加入50 g水中,能形成_________ g的溶液,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_。 (5)t1 ℃時a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溶劑∶溶液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__。 (6)若t1 ℃的溫度為20 ℃,則a物質屬于_________(填“易溶”“微溶”或“難溶”)物質。 t1 ℃時a和c的溶解度相同,都為25 g 飽和 飽和 不飽和 a=b>c 25 62.5 20% 1∶4∶5 易溶 考查點2 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的相互轉化(1)圖中a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2 ℃時M點的a溶液,如何轉化為N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2 ℃時a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變為___________溶液,降低溫度變為_________溶液。 增加溶質 減少溶劑 降低溫度 增加溶質 減少溶劑 升高溫度 增加溶劑 減少溶質 不飽和 飽和 考查點3 結晶和提純的方法(1)圖中a物質適用于_________結晶;b物質適用于_________結晶。 (2)a中含有少量的b,采用_____________法提純a; (3)b中含有少量的a,采用_____________法提純b; (4)t2 ℃時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有晶體析出的是______。 降溫 蒸發 降溫結晶 蒸發結晶 c 考查點4 改變溫度時溶液中各種量的變化情況(1)將a的飽和溶液從t2 ℃降溫到t1 ℃時,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_,此時溶液是_________溶液。 (2)將a的飽和溶液從t1 ℃升溫到t2 ℃時,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_。此時溶液是___________溶液。 (3)分別將t2 ℃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低溫度到t1 ℃時,溶質質量分數大小關系為__________。 (4)分別將t2 ℃等質量的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低溫度到t1 ℃時,析出晶體大小關系為__________。 變小 飽和 不變 不飽和 b>a>c a>b>c 考查點5 其他綜合考查(1)在t2 ℃時,分別將等質量的三種物質配制成飽和溶液,所得的溶液質量大小關系為__________。 (2)在t2 ℃時,分別取等量的水,將三種物質配制成飽和溶液,所得的溶液質量大小關系為__________。 (3)在t1 ℃時,將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恒溫蒸發等量的水,析出的晶體大小關系為__________。 (4)在t2 ℃時,將25 g三種物質,分別加入100 g水中,然后溫度降低到t1 ℃,所得溶液的質量大小關系為__________。 c>a=b a=b>c b>a=c a=b=c 重溫·山東中考 經典專練明方向1.(多選·2023·濟南中考)我國著名化學家侯德榜先生創立了侯氏制堿法,促進了世界制堿技術的發展。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t1 ℃時,NaCl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30%B.t1 ℃時,將10 g Na2CO3固體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的質量為60 gC.將t1 ℃時Na2CO3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 ℃,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大D.當Na2CO3中混有少量NaCl時,可采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提純Na2CO3題組演練·提素能A、C2.(多選·2023·煙臺中考)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KNO3和NaCl都屬于易溶物質B.20 ℃時,100 g KNO3飽和溶液中溶解了32 g KNO3C.30 ℃時,KNO3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大于NaCl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D.當KNO3中混有少量NaCl雜質時,可采取冷卻KNO3熱飽和溶液的方法提純A、D3.(2022·泰安中考)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P點表示10 ℃時丙的飽和溶液B.10 ℃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甲的溶解度最大C.20 ℃時,甲、乙、丙飽和溶液降溫至10 ℃,甲溶液中析出固體最多D.20 ℃時,向130 g乙的飽和溶液中加入20 g水,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變為20%D4.(2023·濟寧中考)t1 ℃時,將等質量的硝酸鉀和氯化鉀分別加入盛有100 g水的兩個燒杯中,充分攪拌后現象如圖1所示,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如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燒杯①中溶解的溶質是氯化鉀B.燒杯②中的上層清液屬于飽和溶液C.將t1 ℃時50 g硝酸鉀的飽和溶液稀釋成5%的溶液,需加水150 gD.t1 ℃時,將兩個燒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攪拌后,燒杯中一定還有剩余固體D5.(2023·聊城中考)溶液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請結合圖一、圖二所給信息,回答下列問題:(1)t1 ℃時,甲、乙兩物質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甲______乙(填“>”“=”或“<”)。 (2)t2 ℃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物質分別放入兩只燒杯中,各加入100 g水,充分攪拌,溶解情況如圖二所示,則B燒杯內的溶質是_______ (填“甲”或“乙”)。 = 乙 (3)下列有關甲、乙兩物質的說法不正確的是______。 A.甲、乙兩物質相比,甲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B.當甲中混有少量乙時,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C.將t2 ℃時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 ℃析出晶體質量甲大于乙D.t2 ℃時,在50 g水中加入30 g甲物質充分溶解,得到70 g甲溶液 C 6.(2022·東營中考)如圖為碳酸鈉和碳酸氫鈉兩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1)30 ℃時,Na2CO3的溶解度是_______g。 (2)40 ℃時,向兩只各盛有100 g水的燒杯中,分別加入Na2CO3、NaHCO3固體,至不再溶解為止,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的是___________溶液。 (3)將40 ℃時等質量的Na2CO3和NaHCO3的飽和溶液同時降溫到10 ℃,析出晶體較少的是_____________溶液。 40 碳酸鈉 碳酸氫鈉 (4)A、B兩點分別表示Na2CO3的兩種溶液,要使B點的溶液變為A點的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英同學說,20 ℃時,她配制了一瓶溶質質量分數為16.4%的NaHCO3飽和溶液,請判斷小英同學的說法是否正確,_______(填“是”或“否”)。 增加溶質或恒溫蒸發溶劑 否 7.(2021·臨沂中考)如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1)P點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 ℃時,將60 g a物質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質與溶液的質量比是_________。 (3)t2 ℃時,要使接近飽和的c溶液變為飽和溶液,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2 ℃時,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_。 t1 ℃時,a、c兩物質的溶解度相同,均為20 g(合理即可) 1∶3 增加溶質c(或恒溫蒸發溶劑) a>b>c 精練·山東模擬 對點演練提能力1.(2023·泰安一模)如圖是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B.t1 ℃時,硝酸鉀和氯化鉀的溶解度相等C.將t1 ℃時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升溫至t2 ℃,溶質質量不變D.t2 ℃時,硝酸鉀飽和溶液中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2D2.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0 ℃~60 ℃,三種物質中溶解度受溫度影響最小的是丙B.20 ℃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順序為甲>乙>丙C.50 ℃時,將甲、乙、丙各20 g分別加入盛有50 g水的燒杯中,充分溶解,都能成為飽和溶液D.要使接近飽和的丙溶液變為飽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升高溫度D3.(2023·濟寧二模)如圖1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2是對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進行實驗時的變化情況,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t1 ℃時,乙溶液和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等B.t3 ℃時,50 g水中加入30 g甲形成80 g溶液C.將t3 ℃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2 ℃,所得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乙>甲>丙D.如圖2,滴入水后,飽和溶液變渾濁,則該飽和溶液的溶質是甲C4.(2023·棗莊一模)20 ℃時,向盛有100 g水的燒杯中加入60 g ZnSO4進行實驗(忽略水的蒸發)。依據如圖所示的實驗和ZnSO4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0 ℃時,充分攪拌后燒杯中溶液的質量為160 gB.升溫到40 ℃時,燒杯中的溶液為飽和溶液C.從60 ℃升溫到80 ℃時,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D.100 ℃時,燒杯內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37.5%D5.(2023·濟寧二模)如圖是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t1 ℃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B.將t1 ℃時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 ℃,兩溶液仍然都是飽和溶液C.溫度小于t1 ℃時,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D.將t2 ℃時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3 ℃,兩溶液仍然都是飽和溶液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