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微專題3 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專題知識·細歸納1.解釋實驗事實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所有的_________變化,但不適用于_________變化。如:下列現象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 ) A.50 g水與50 g酒精混合質量是100 gB.鎂條比燃燒后所得氧化鎂的質量小C.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總質量不變D.蠟燭在空氣中燃燒質量變小 化學 物理 A2.推斷物質的化學式第一步:寫出反應前的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寫出反應后的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求化學式; 如:(2021·臨沂中考節選)超氧化鉀(KO2)常備于急救器和消防隊員背包中,能迅速與水反應放出氧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O2+2H2O===2KOH+X+O2↑,則X的化學式是_________。 原子種類及個數 原子種類及個數 相差原子種類及個數 H2O2 3.定性分析物質的元素組成根據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_____________,確定樣品中一定含有a元素、b元素,可能含有c元素。 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為二氧化碳+水 淀粉+氧氣,根據以上信息,則淀粉中含有元素的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微觀示意圖(1)明確表征各物質(分子或離子等)的微觀示意圖的含義;(2)分析微觀示意圖中各成分的差異或反應前后各圖示的差異確定反應物、生成物、反應類型、化學反應方程式等; 種類不變 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如:(2022·云南中考改編)人工光合固碳裝置通過電化學手段將二氧化碳還原為甲酸(HCOOH)。該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1)從反應價值看:可減少_________的排放。 (2)從守恒關系看:反應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不變。 (3)從元素價態看:反應前后碳、氧元素的化合價_____________(填寫“不變”或“發生改變”)。 (4)從表示方法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 種類、數目 發生改變 2CO2+2H2O 2HCOOH+O2 5.圖表中的數據分析(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計算出未知量;(2)計算出各物質減少或增加的質量;(3)生成物的質量增加,反應物的質量減少,質量不變的物質可能是___________,也可能是未參加反應的雜質; (4)判斷出反應物和生成物,即可判斷出基本反應類型; 催化劑 (5)物質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之比就是反應中的質量比。如:在一密閉容器中放入四種物質,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表所示。①表中m的值為_______。 ②容器中發生的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反應物為__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 ③該反應中甲和丙的質量變化之比為__________。 ④乙在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則乙可能是___________,也可能是未參加反應的雜質。 物質 甲 乙 丙 丁反應前質量/g 16 2 6 30反應后質量/g 0 2 m 2 50 化合反應 甲和丁 丙 4:11 催化劑 6.計算有關物質的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1)寫出化學方程式或者符號表達式;(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各物質的質量比等于其相對分子質量乘以化學計量數之比;如:在反應2A+3B===2C+D中,當15 g A完全反應,生成21 g C,又知C與D的相對分子質量比為7∶16,則參加反應B的質量為_______g。 30 7.定量分析物質的元素組成(1)由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各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物質中元素的質量等于該物質的質量乘以該元素的質量分數,求出已明確元素的質量;(3)由反應前后物質的總質量不變,判斷出是否有氧元素及氧元素的質量。如:(2021·淄博中考改編)某樣品在純氧中完全燃燒,消耗氧氣4.8 g。實驗過程中,倒扣在火焰上方干燥的燒杯中有水霧生成,測得水的質量為2.7 g;同時生成4.4 g氣體,將該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變渾濁,且無其他物質生成,則該樣品含有元素的情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種類、質量不變 一定含有C、H、O三種元素 重溫·山東中考經典專練明方向1.(2023·東營中考)下列關于3Fe+2O2 Fe3O4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表示鐵生銹的反應B.表示鐵與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氧化鐵C.如果把反應條件“點燃”去掉,這個反應不符合客觀事實D.上述反應中10 g Fe和10 g O2反應,能生成20 g Fe3O4題組演練·提素能C2.(2023·臨沂中考)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化學反應前后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B.該反應是化合反應C.反應中消耗甲和乙的質量比為5∶9D.該化學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不一定發生變化C3. (2023·濰坊中考)某化學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各物質的分子數目、質量隨時間變化情況如圖1、圖2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Z一定屬于化合物B.參加反應的X與Y的質量比為3∶14C.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D.Y與Z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28∶17C精練·山東模擬對點演練提能力1.(2023·青島一模)大多數動植物呼吸作用時發生反應:X+6O2 6CO2+6H2O,動植物利用該反應釋放的能量維持生命活動。X的化學式為 ( )A.C6H12 B.C6H12OC.C6H12O6 D.C6H12O82.(2023·德州模擬)下列說法中,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 )A.10克水受熱變成10克水蒸氣B.紙在空氣中燃燒化為灰燼,灰燼的質量比紙的質量小C.10毫升水和10毫升酒精混合后,總體積小于20毫升D.蠟燭受熱熔化,冷卻后質量不變CB3.(2023·濟南模擬)小明欲用如圖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根據實驗目的,小明應該測量的數據是反應前、后整個反應裝置的質量B.實驗中觀察到錐形瓶中液體里出現的現象之一是有氣泡產生C.若天平的指針向右偏,說明該反應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D.空氣對膨脹后的氣球產生的浮力會影響實驗驗證C4.(2023·青島一模)載人航天器中處理二氧化碳的一種方法是將二氧化碳與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宏觀認識:實現了無機物到有機物的轉化B.微觀分析: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C.符號表征:H2+CO2 H2O+CH4D.應用價值:實現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有效緩解溫室效應C5.(2023·聊城二模)在一密閉容器內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變化見下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丙一定為該反應的催化劑B.乙一定是化合物C.該反應為分解反應D.甲、乙兩種物質反應前后質量變化之比為1∶4物質 甲 乙 丙 丁反應前物質質量/g 16 64 10 8反應后物質質量/g 30 8 x 50A6.(2023·臨沂模擬)在一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反應。已知反應后四種物質的質量相等,測得反應前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一定是化合物B.該反應是分解反應C.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D.乙和丙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4A7.(2023·青島模擬)某物質4.6 g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生成8.8 g CO2和5.4 g H2O,則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該物質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B.該物質一定含有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C.該物質中碳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比為4∶1D.4.6 g該物質中氧元素的質量是1.6 g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